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生存率与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的关系

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生存率与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的关系

一、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生存率与血肿厚度和中线移位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蒋海涛[1](2020)在《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和创伤后脑积水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意义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经外科专业最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尤其对于重型颅脑创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来说,其救治一直是国内外神经外科诊疗工作的重点、难点,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而且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经济负担。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TBI患者的数量最多,其中sTBI超过25%,发病率约为55-64/10万,每年可导致约10万人死亡,数十万人致残,TBI的死亡率约为13/10万,这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的灾难是毁灭性,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多项研究结果表示,交通事故和坠落伤是TBI的主要发病原因。自2011年酒驾入刑以来,中国大数据显示机动车引起的TBI有所减少,而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涉及的TBI明显增加。急性期顽固性颅高压是TBI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过开放气道、镇静、止痛、脱水药物、过度通气、亚低温冬眠疗法等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恶性高颅压,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就成为TBI救治的终极抢救措施。DC通过去除部分颅骨,使肿胀、缺血的脑组织向减压窗方向膨出,缓解恶性颅高压对颅内重要脑组织结构的损害,从而达到救治患者的目的。DC的概念最早由Mareotte教授于1886年提出,1905年Cushing教授首次应用此术式治疗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颅内压增高,1977年美国Becker教授提出并首先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1997年Polin教授发表双额大骨瓣开颅治疗恶性创伤性脑水肿的报道,20多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家、学者从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反对和争议到接受与应用,证明其在TBI急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2015年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国专家共识和美国第四版重型颅脑创伤治疗指南对我国TBI患者行DC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年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瞳孔散大情况、瞳孔对光反射性、中线移位、基底池形态、赫尔辛基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评分、硬膜下积液、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PTH)、颅内感染和晚期颅骨修补术(cranioplasty,CP)等与TBI患者行DC的生存预后相关,DC后常见并发症有: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迟发性颅内出血、PTH、肺部感染、脑膨出、癫痫、手术切口嵌顿、颅骨缺损综合征、颅内感染等。但在临床实际救治工作中,DC在病例的选择、手术时机和技巧、颅内压监测、预后相关因素、术后并发症管理、手术疗效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争议,相关文献研究报道不尽一致。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索研究112例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与短期和长期生存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危险因素对生存预后预测的有效性,为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指标和理论依据。该部分研究提示PTH是DC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进一步探索研究92例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创伤后脑积水形成的危险因素,探讨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和脑积水形成的潜在关系,分析对比研究PTH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优化PTH形成后的临床管理策略,旨在为PTH的发生发展、风险预测、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第一部分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研究目的:探索研究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对生存预后预测的有效性,为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指标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筛选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 12例行颅脑创伤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收集、汇总可能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流行病学资料、术前临床和影像学数据、手术情况、术后临床资料、并发症和随访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短期死亡和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绘制影响入组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得出最佳阈值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其预测短期死亡率的预测效能。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各独立危险因素的短期生存情况。研究结果:1.112例TBI患者行DC,男性70例(62.5%),女性42例(37.5%),平均年龄48.11±14.43岁;术前GCS评分5.24±1.97;89例(79.5%)手术在受伤24小时内完成,23例(20.5%)在受伤24小时后完成;96例(85.7%)行单侧额颞顶标准去骨瓣减压术,13例(11.6%)行双侧额颞顶标准去骨瓣减压术,3例(2.7%)行双额冠瓣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是交通事故(70例,62.5%),交通事故中61.4%涉及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2.37例(33.0%)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0天内死亡,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难以控制的脑肿胀(64.9%)和术后大面积脑缺血、梗死(24.3%)。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短期死亡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年龄(OR 1.139[95%CI 1.011-1.283];p=0.033)、入院时 D-二聚体水平(OR 1.366[95%CI 1.027-1.816];p=0.032)和术后高钠血症(OR 16.931[95%CI 1.772-161.822];p=0.014)。ROC 曲线定量分析显示评估预测短期死亡率时年龄、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术后高钠血症的准确度分别为74.1%(阈值49.5岁)、67.0%(阈值67.4ug/ml)和77.7%;三项危险因素联合分析显示出特异性97.3%、敏感性97.3%和准确性96.4%。3.在6个月的随访期中,生存时间大于30天的75例TBI患者有48例(64.0%)结局良好,最终死亡率为45.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PTH(OR 672.702[95%CI 5.561-81370.584];p=0.008)的发生。研究结论:尽管去骨瓣减压术是TBI患者控制难治性颅高压的一种有效的终极治疗措施,但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患者年龄、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术后高钠血症是影响TBI患者行DC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TH是影响TBI患者行DC长期良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DC患者的年龄、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和术后高钠血症可以评估其短期生存情况,制定准确的治疗策略来预防和控制PTH的发生与进展有助于提高其长期预后结局。第二部分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研究研究目的:分析研究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探索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和PTH的潜在关系,研究PTH临床精准管理策略,旨在为PTH的发生发展、风险预测、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筛选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行去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9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TBI患者。收集、汇总可能影响PTH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资料、术前临床和影像学数据、手术情况、术后临床资料、并发症和随访资料,探索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和脑积水的潜在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PTH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对比研究PTH的精准治疗方案和预后。研究结果:1.92例TBI患者行DC,男性56例(60.9%),女性36例(39.1%);平均年龄47.03±14.27 岁(16-76 岁);术前 GCS 评分 5.47±2.05;中线移位距离 9.78±4.50 mm(0-23.4 mm);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43例(46.7%),纵裂积液21例(22.8%),脑室扩张44例(47.8%)。2.22 例(23.9%)TBI 行 DC 后出现 PTH,形成时间为 32.4±11.7 天(15-56 天);PTH形成前15例(68.2%)出现硬膜下积液,形成时间13.0±7.3天(6-31天);PTH形成前10例(45.5%)出现纵裂积液,形成时间18.7±9.9天(1143天)。DC后硬膜下积液和/或纵裂积液与脑积水之间存在同一时间轴上的关联性。3.单因素分析显示DC的分级、中线移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管切开、硬膜下积液、纵裂积液、脑室扩张、术后大面积脑缺血、梗死与PTH的形成存在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TH形成的独立预后因素是硬膜下积液(OR 3.392[95%CI 1.259-9.137];p=0.016)的发生。4.22例PTH患者,9例(40.9%)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释放脑脊液,10例(45.5%)行 CP,5 例(22.3%)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1 例(4.5%)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手术(lumboperitoneal shunt,LPS),2例(9.1%)行侧脑室外引流术(lateral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LEVD)。实施CP和/或脑积水分流术的患者(手术组)相比12例进行腰椎穿刺和/或腰大池引流和/或LEVD的患者(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预后明显好于保守组(p=0.029)。研究结论:TBI患者DC后脑积水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早期识别要发生PTH的TBI高危患者将有助于改善生存和预后。DC后发生的硬膜下积液和/或纵裂积液与脑积水之间存在同一时间轴上的关联性,硬膜下积液和/或纵裂积液的进行性增大是脑积水形成的先兆表现,硬膜下积液的出现是PTH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进展性的PTH需积极行脑积水分流手术,通过科学调压寻找最适合的阀门压力,再根据病情适时行CP;缓慢进展性的PTH可先行CP,建立新的脑脊液循环平衡、缓解脑积水,随访观察,再根据病情演变必要时行脑积水分流术。PTH合并颅骨缺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制定精准的治疗策略来控制脑积水的恶性进展,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和预后。

唐知己[2](2020)在《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持续增长,是外伤性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因创伤导致的神经功能的损害使得许多患者终身残疾,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患者伤后早期一旦出现颅内显着占位性血肿或脑肿胀导致颅压持续性增高甚至脑疝,I期开颅手术并去骨瓣减压(primar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成为了唯一可能挽救其生命的措施。尽管I期DC挽救了很多患者生命,但术后仍居高不下的致死致残率是目前治疗面临的困境。因此I期DC患者不良预后的早期预防和预测至关重要,目前仍缺乏I期DC预后的早期预测工具。目的:本研究回顾性收集I期DC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构建两类早期预测模型:1)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2)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目的在于为TBI患者行I期DC出现不良预后的高危人群提供科学的筛查工具,使得预测模型能简单便捷地直接应用于临床。以期有助于辅助医师和家属做出临床决策,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更加合理的使用医疗资源。方法: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回顾性收集一家医院自2012年到2019年实施I期DC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结局为术后30天内是否死亡。通过对建模数据集的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因素。采用R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利用独立的预测因素建立多个层次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临床有效性等代表模型性能的指标进行多维度评价,并进一步构建预测列线图。再使用R语言调用内部验证数据集对各预测列线图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有效性进行内部验证,观察预测模型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收集另一家医院2016年到2019年实施I期DC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外部验证数据集,使用R语言调用外部验证数据集对各预测列线图的区分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有效性进行外部验证,观察预测模型是否具有可移植性。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观察结局延长至术后6个月,我们定义术后6个月内GOS评分1-2分为不良预后,通过对建模数据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因素。同样我们利用R语言编程构建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对比评价以及内、外部验证。最终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网页模拟预测计算器。结果:(一)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建模数据集患者DC术后30天死亡率为30.8%。瞳孔(P=0.011),硬膜下血肿(P=0.026)、环池状态(P=0.003)、术前缺氧(P=0.005)、术中低血压(P=0.003)、APTT(P=0.005)、ISS(P=0.019)是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死亡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将这些预测因素进行分类组合,利用R语言设计了三种模型,结果发现临床特征结合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的联合预测能力最强,C统计量为0.926(95%CI,0.889-0.953),并且其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我们根据临床应用时可能面临的不同情况,基于这三种模型构建了三个预测列线图,通过R语言调用内、外部数据,进行预测列线图的内、外部验证,发现这些模型均具备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二)TBI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建模数据集患者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率为45.6%。我们发现年龄(P=0.001)、GCS(P<0.001)、失血量(P=0.045)、环池状态(P<0.001)、术中低血压(P=0.001)、APTT(P=0.012)是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利用R语言编程,基于临床特征、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指标构建了三个预测模型,构建了预测列线图,经内、外部验证,这些模型均具备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结论:我们基于术后30天死亡以及6个月总体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了早期预测模型,模型的内、外部验证结果优良。预测模型以列线图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可操作化展示。我们还发布了网页预测工具,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简单易操作,易于推广。我们创建的I期DC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工具,可以有助于引导医师,协助患者家属做出临床决策,能更加合理的应用医疗资源,也可作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

沈向辉[3](2019)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骨瓣回纳与去骨瓣减压的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一种继发性损害,发生率约为10%-30%,常伴有脑挫裂伤,患者病情往往较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其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1.血肿清除骨瓣回纳术,即血肿清除后给予患者骨瓣回纳。2.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即血肿清除术后给予患者去骨瓣减压。虽然这两种手术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何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仍然存在争议。目前,世界各地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份美国的数据指出,美国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行血肿清除骨瓣回纳术的患者大约是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10倍。欧洲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欧洲大陆国家里,44%的神经外科医师在他们一半的患者中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英国和爱尔兰只有21%的神经外科医师选择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目前这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适应证、风险及益处仍存在争议。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病情往往较重,常伴有脑挫裂伤、脑水肿,术后控制高颅压是治疗的关键,因此为了更有效的控制颅内压升高,多数情况下给予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行去骨瓣减压,但去除骨瓣后,术后常伴发脑积水、顽固性硬膜下积液等诸多并发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为了比较血肿清除骨瓣回纳术与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第一部分针对急性硬膜下血肿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并评价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性。本文第二部分通过系统地搜集现已发表关于去骨瓣减压术和骨瓣回纳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有效性的中英文文献,以此进行Meta分析。第一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的有效性,并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接受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65例,根据术后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其中死亡组患者18例,非死亡组患者147例。对年龄、性别、受伤机制、术前GCS评分、瞳孔反应、血肿厚度、中线移位距离、血肿厚度与中线移位距离比值(H/MS)<1、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受伤到手术的时间、术前低血压等13个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χ2=9.910,P=0.002)、术前GCS评分(χ2=13.846,P<0.001)、中线移位距离(T=-2.417,P=0.023)、H/MS<1(χ2=16.472,P<0.001)、脑挫裂伤(χ2=11.604,P=0.001)及受伤到手术的时间(χ2=12.908,P<0.001)在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5.152,P=0.046)、术前GCS评分(OR=14.919,P=0.003)、H/MS<1(OR=7.733,P=0.016)、脑挫裂伤(OR=15.557,P=0.001)及受伤到手术的时间(OR=6.102,P=0.045)为急性硬膜下血肿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结论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可以有效的控制颅内压升高,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然而对于年龄≥65岁、术前GCS评分≤8分、H/MS<1、伴有脑挫裂伤及受伤到手术的时间>4h的患者,其死亡率往往较高,应高度重视。第二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骨瓣回纳与去骨瓣减压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血肿清除骨瓣回纳术与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 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搜集血肿清除骨瓣回纳术对比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6月12日。对于二分类变量采用优势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表示。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SE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828名患者实施血肿清除骨瓣回纳术,663例患者实施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术前基线特征分析,其中去骨瓣减压术组患者男性比例较高(72%vs.64%;P=0.05);对于GCS评分(3-8分),去骨瓣减压术组患者明显较高,(63%vs.48%;P=0.017);对于GCS评分(9-12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GCS评分(12-15),骨瓣回纳术组患者较高(16.7%vs.28.3%;P=0.004);两组在合并硬膜外血肿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瞳孔散大的发生情况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瞳孔散大发生情况在去骨瓣减压术组表现出较高的比例(分别为35%vs.18%;P=0.001);颅外损伤的发生情况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术后结局指标分析,去骨瓣减压术组残余硬膜下血肿发生情况较低(22%vs.43%;P=0.015);再次手术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在去骨瓣减压术组的比例较高(60%vs.50%;P=0.003);同样,死亡率在去骨瓣减压术组也较高(45%vs.25%;P=0.002)。结论血肿清除骨瓣回纳术与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仍存在争议,在这项研究中,与血肿清除骨瓣回纳术组比,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组患者的术前损伤程度较高,预后不良发生率及死亡率也较高,然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组残余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明显较低。

刘伟臣[4](2019)在《口服抗栓药物对颅脑创伤患者临床进程及其预后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长期口服抗栓药物(anticoagulant and antiplateletmedications,ACAP)合并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临床进程和影像学特征,探讨ACAP对TBI患者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和急性影像学恶化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急诊收治的年龄≥50岁的单纯性中重型TBI患者1211例,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例,共纳入346例TBI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伤前是否长期服用ACAP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服药组包括抗血小板组和抗凝组。其中抗血小板组又分为3个亚组:单纯阿司匹林(aspirinonly,AO)组,单纯氯吡格雷(clopidogrel only,CO)组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aspirin and clopidogrel,AC)组:抗凝组又分为2个亚组:单纯华法林(warfarinonly,WO)组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NOAC)组。浏览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头部CT扫描图像,评估出血量、损伤类型及中线结构移位,基底池受压或消失,并动态观察患者住院期间血肿扩大情况。出血量计算采用ABC/2法。血肿扩大定义为入院后首次CT扫描和72 h内CT复查的血肿体积相对增加>33%或/和绝对增加>6 ml。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定义为:①GCS评分下降≥2分;②一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③瞳孔直径不规则≥2 mm;④出现局灶性运动功能障碍;⑤脑疝形成。急性影像学恶化定义为:①血肿扩大;②Rotterdam CT评分增加≥1分。使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患者入院时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并进一步比较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进程(包括血肿扩大、急性影像学恶化、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神经外科干预、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30天死亡率),最后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ACAP对患者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和急性影像学恶化以及预后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纳入了年龄≥50岁的单纯性中重型TBI患者346例,其中服药组84例(24.3%),包括抗血小板组58例(16.8%)和抗凝组26例(7.5%);各亚组中,AO组32例、CO组15例、AC组11例、WO组18例、NOAC组8例;未服药组262例。(2)受伤机制中,与未服药组比较,服药组交通事故的比例明显下降(28.6%vs 49.2%,P<0.001),地面跌倒的比例明显上升(27.4%vs 15.3%,P=0.015);抗凝组地面跌倒(38.5%)上升为首要原因。(3)损伤类型中,服药组混合血肿和脑室内血肿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服药组(29.8%vs 16.8%,P=0.012和19.0%vs 7.6%,P=0.006),而硬膜外血肿则明显低于未服药组(13.1%vs 28.2%,P=0.005)。(4)本组总体30天死亡率为21.1%,服药组明显高于未服药组(33.3%vs 17.2%,P=0.003)。(5)与未服药组比较,服药组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和急性影像学恶化的发生率更高(38.1%vs24.4%,P=0.018 和 35.7%vs22.5%,P=0.021),需要神经外科干预的比例更大(52.4%vs37.4%,P=0.004),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更长(P=0.033和P=0.035)。(6)AO、CO、AC及NOAC均不明显增加患者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P均>0.05),而WO组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是未服药组的3.02倍,华法林是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2,95%CI 1.10-8.32,P=0.032)。年龄、高血压、初始出血量≤10 ml及入院时头部AIS评分均是患者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7)AO、AC及NOAC均不明显增加患者急性影像学恶化的风险(P均>0.05),而CO组和WO组急性影像学恶化的风险分别是未服药组的3.42倍和3.16倍,氯吡格雷和华法林是急性影像学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42,95%CI 1.03-11.36,P=0.045 和 OR3.16,95%CI 1.11-8.99,P=0.031)。年龄、高血压、硬膜下血肿、混合血肿、初始出血量≤10 ml及入院时头部AIS均是患者急性影像学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8)AO、CO、AC及NOAC均不明显增加患者30天死亡的风险(P均>0.05),而WO组30天死亡的风险是未服药组的3.57倍,华法林是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57,95%CI 1.11-11.55,P=0.033)。高血压、入院时头部AIS、混合血肿、急性神经功能恶化以及急性影像学恶化均是患者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9)本研究中关于急性神经功能恶化、急性影像学恶化和30天死亡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分别为0.6919、0.7424和0.8112,表明本研究中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结论:(1)50岁以上伤前服用ACAP的中重型TBI患者交通事故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地面跌倒的比例明显上升;(2)伤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NOAC不明显增加TBI患者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和30天死亡的风险;(3)伤前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或NOAC均不明显增加TBI患者急性影像学恶化的风险;但单纯服用氯吡格雷是急性影像学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4)伤前服用华法林是TBI患者急性神经功能和急性影像学恶化以及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5)高血压、入院时头部AIS、混合血肿、急性神经功能恶化和急性影像学恶化都是TBI患者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颜波[5](2019)在《重型颅脑损伤致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重型颅脑损伤(sev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s TBI)并小脑幕切迹疝导致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供血区脑梗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探讨与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加强对s TBI所致PCA供血区脑梗死的病理发生机制的认识,以期降低其发生的风险,提高s TBI的救治效果。研究对象与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0例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s TB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本组患者男性131例,女性19例,男:女=7:1。受伤时患者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1.5岁。150例s TBI患者中发生PCA供血区脑梗死者3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5分的20例,GCS评分6~8分的10例。通过对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血压、血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中线移位、环池或基底池受压、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手术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回顾性总结,利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意义的临床因素;再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因素与PCA供血区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本组150例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s TBI患者中,出现PCA供血区脑梗死30例,发病率为20%,其中26例在伤后1周内发生脑梗死,1~2周内3例,≥2周1例。PCA供血区脑梗死组的死亡率为26.7%。单因素分析,减压时间≥伤后6h、GCS≤5分、环池消失、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出血、中线移位≥15mm、低血压、高血糖与PCA供血区脑梗死的发生显着相关,未发现PCA供血区脑梗死与年龄、性别、APTT、PT、PLT、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出血有关,多因素分析得出减压时间≥伤后6h、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出血、低血压是PCA供血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减压时间≥伤后6h、GCS≤5分、环池消失、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出血、中线移位≥15mm、低血压、高血糖是s TBI并小脑幕切迹疝致PCA供血区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减压时间≥伤后6h、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出血、低血压是PCA供血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合理评估和干预这些因素可能有利于预防PCA供血区脑梗死,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石林[6](2019)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预后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预后危险因素来减少此类患者死亡率。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创伤外科收治的141名颅内血肿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术前准备时间长短、GCS评分、中线偏移程度、糖尿病、高血压、血肿量、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多发伤及瞳孔的反应性等因素进行分组。用χ2检验用来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14天死亡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因素。采用SPSS 22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用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8名颅内血肿并行手术治疗的TBI患者,对所得出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创伤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的患者中约17%的患者在术后14天内死亡。Kaplan-Meier分析法和对数秩检验显示根据GCS评分、术前准备时间、中线偏移程度、糖尿病及瞳孔反应性分组,患者的死亡率有显着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中线偏移程度、糖尿病和瞳孔反应性与患者短期生存率显着相关,而术前准备时间越长对患者短期生存率越有益。最后,年龄、GCS评分、瞳孔反应性是患者短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CS评分、术前准备时间、中线移位、糖尿病及瞳孔反应性,对TBI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有显着的影响。而GCS评分、年龄和瞳孔反应性是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有效预后危险因素,年龄越大、GCS得分越低、瞳孔反应性越差的颅内血肿患者的术后短期死亡率越高。

张强[7](2018)在《创伤性脑膨出危险因素分析及双侧开颅平衡减压的研究》文中提出创伤性脑膨出(traumatic encephalocele,TE)是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开颅术中发生的急性脑膨出危象,是指术中脑组织快速从骨窗缘膨出,超出骨窗缘,不能自行还纳回颅腔,可发生于术中硬脑膜剪开的瞬间、颅内损伤清除的过程中及清除完毕后。脑膨出进展迅猛,使丘脑、脑干等重要的中线结构发生快速摆动,造成严重的继发性损伤,同时膨出脑组织严重嵌顿于骨窗边缘,脑组织严重损伤,神经功能严重损害,给病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致残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达60%~73%。TE不同于的单侧脑肿瘤、脑出血术中的脑膨出。脑肿瘤、脑出血时脑膨出前病灶对侧脑组织是正常的,而TBI具有多发性损伤及迟发性损伤的特点,TBI脑膨出前颅内可能已经存在头颅CT显示明确的损伤或头颅CT分辨不出来的潜在的损伤。TBI术中急性脑膨出较脑肿瘤脑膨出更严重、速度更快,发生率更高,可能与术前开颅对侧已存在或潜在的占位性损伤术中突然加重有关。Jorgen等在1977年发现一侧小脑幕切迹疝患者脑疝对侧侧脑室颞角呈扩张状态。但之后关于小脑幕切迹疝对侧侧脑室颞角扩张和消失的不同变化在TBI患者中的不同作用的研究罕见报道。小脑幕切迹疝对侧侧脑室颞角的形态、脑组织顺应性等间接占位征象的动态变化不仅能间接反应小脑幕切迹疝侧脑损伤的占位效应还能反应对侧的占位效应的变化。回顾国外文献,关于TBI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相关性研究主要是关于术中急性脑膨出时开颅对侧硬脑膜外血肿形成的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的回顾性分析,大样本病例的研究非常罕见,结论普遍认为术中填塞效应的解除及手术远隔部位颅骨骨折是开颅对侧硬脑膜外血肿形成的常见原因。但也有研究认为只有18%的开颅对侧合并颅骨骨折的患者出现硬脑膜外血肿,大部分合并颅骨骨折的患者并未出现硬脑膜外血肿及急性脑膨出,填塞效应解除并不是开颅对侧硬脑膜外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CRASH和IMPACT研究预测模型包含了中线移位距离、脑池的阻塞及血肿,但未包括颅内损伤的体积变化及占位效应的动态变化因素。也有单中心对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中脑膨出患者进行持续脑室内颅内压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这三组间术前颅内压间无显着性差异,行双侧开颅减压术后颅内压较术前均显着性下降。国内文献关于术中急性脑膨出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很少,回顾性研究结论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普遍认为开颅对侧远隔部位骨折及硬脑膜外血肿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文献认为:开颅术中,颅内血肿、脑挫伤等占位效应病灶清除后,填塞效应的快速去除诱发开颅对侧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特别是对侧有颅骨骨折,且骨折线与硬脑膜动脉走行交叉,宽度大于3mm时,对侧更容易迟发硬脑膜外血肿。手术远隔部位出血是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常见原因之一,术前脑疝、弥漫性脑肿胀、术前缺氧、脑干伤、受伤至手术的时间与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临床实践中多数患者没有典型的冲击伤侧骨折,无颅骨骨折的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情况并不少见,开颅侧是冲击伤侧即颅骨骨折侧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这时如何预测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关于TBI术中急性脑膨出危险因素动态观察及前瞻性研究更有助于脑膨出危险因素的评估,如何选择更具有普遍性的、能反应随颅内损伤体积变化而变化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制定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平衡减压开颅手术策略,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脑外伤后颅内占位性损伤体积的变化是动态的,这种动态变化是开颅术中脑膨出的根本原因。占位效应同样随占位性损伤体积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同时动态的反映占位性损伤体积变化的发展趋势,而且能反应中线两侧占位性损伤体积的变化。准确把握颅内血肿、脑挫伤、脑水肿的动态变化及其引起的占位效应的动态变化特点,正确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是术前评估脑膨出的关键。回顾性分析受固定资料的限制,不能准确反应颅内损伤容积变化及其占位效应动态变化的特点。文献中关于颅内损伤占位效应动态变化与术中急性脑膨出危险性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罕见报道。本研究主要对颅内损伤容积的动态变化及其占位效应的动态变化与术中急性脑膨出危险性进行前瞻性研究。对不同因素引起的终极占位效应及脑组织顺应性变化如侧脑室颞角形态变化、中线移位距离与颅内血肿厚度差值,以及双侧颅内损伤、术前时间等进行前瞻性研究,这更有利于全面系统的评估TE的危险因素。首先观察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的形态、中线移位距离与中线偏离侧颅内血肿厚度的差值、双侧颅内损伤等因素在术前观察期间动态变化的趋势及术前的特点,应用单因素分析鉴别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能危险因素,再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及哑变量分析探讨其与术中脑膨出的相关性,鉴别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为双侧开颅平衡减压提供理论支持。目的:观察脑膨出可能危险因素术前动态变化的特点,探讨TE的常见危险因素、术中脑膨出原因的快速诊断策略、预防TE发生的手术策略选择,为急性脑膨出的术前评估及手术预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年龄≥18岁;有明确脑外伤病史;外伤至第一次颅脑CT检查时间在4小时以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分~12分;颅脑CT检查发现明确颅内出血或脑挫伤。排除标准:既往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合并严重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近7天内应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有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50×109/L;双额叶脑挫伤、脑干挫伤或脑干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家属拒绝对侧开颅手术并死亡;开颅术中死亡;未行开颅手术的;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过去30天内分娩:合并严重的复合伤需急诊行颅外手术的患者;有手术禁忌证或严重麻醉药品过敏反应者。(1)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颅脑损伤患者,根据美国第三版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指导临床治疗,入院后动态复查颅脑CT,观察术前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的形态、中线移位距离与中线偏离侧颅内向肿厚度的差值、双侧颅内损伤、脑池受压、术前GCS、术前瞳孔直径的动态变化特点。护士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患者的GCS评分及瞳孔变化,GCS每下降2分即复查一次颅脑CT。(2)最终选入675例开颅患者,根据术中有无脑膨出,分为脑膨出组及无脑膨出组。首先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脑膨出组与无脑膨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一步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卡方检验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确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哑变量分析,比较不同哑变量因素与脑膨出的相关性。比较脑膨出后颅脑CT检查组与彩超检查组患者的临床预后,总结急性脑膨出患者的术中有效可行的应急处理措施。(3)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资料以χ±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单因素分析应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对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进一步行哑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为自变量,以术中是否发生急性脑膨出为因变量。以比值比(odds ratio,OR)表示两者间的关联强度(OR>1为危险因素,OR<1为保护因素)。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脑膨出组患者共170例,均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其中23例患者行同期双侧侧开颅颅平衡减压,147例患者在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后并接受对侧开颅,505例患者术中未发生急性脑膨出,行单侧开颅。单因素分析表明:脑膨出组患者的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消失、中线移位距离与中线偏离侧颅内血肿厚度的差值、中线偏向侧合并颅骨骨折、双侧颅内损伤、术前时间、弥漫性脑肿胀、环池受压、瞳孔散大与无脑膨出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三脑室受压、术前GC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消失(95%CI2.399-212.276,OR=22.569,P=0.006)、双侧颅内损伤(95%CI1.104-7.256,OR=127.506,P<0.001)、弥漫性脑肿胀(95%CI9.052-1796.089,OR=124.169,P<0.05)为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中线移位距离与中线偏离侧颅内血肿厚度的差值(95%C/0.012-0.235,OR=0.053,P<0.001)、术前时间(95%CI0.032-0.389,OR=0.112,P=0.001)为保护因素。哑变量分析表明: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受压越重,术中脑膨出的危险度越高(OR值越大),侧脑室颞角变扁与扩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表明颞角变扁与扩张不是脑膨出的危险因素。术前时间越长,术中脑膨出的危险度越低(OR值越小),4~6小时组(OR=33.465)与大于6小时组(OR=1.66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4),表明4~6小时组及大于6小时组均是脑膨出的保护因素。170例脑膨出患者中23例直接行双侧开颅平衡减压,80例在术中发生进行性脑膨出,复查颅脑CT后完成对侧开颅,67例患者在剪开硬脑膜时就出现急性脑膨出,即刻行术中彩超检查明确脑膨出原因后行对侧开颅。3组脑膨出患者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果:直接双侧开颅组:术后2例死亡(GOSⅠ级),6例预后不良(GOS Ⅱ级和Ⅲ级),15例预后良好(GOS Ⅳ级和V级)。脑膨出后复查颅脑CT组:结果术后12例死亡(GOSⅠ级),41例预后不良(GOS Ⅱ级和Ⅲ级),27例预后良好(GOS Ⅳ级和Ⅴ级)。脑膨出后复查彩超组:7例死亡(GOSⅠ级),22例预后不良(GOS Ⅱ级和Ⅲ级),38例预后良好(GOS Ⅳ级和Ⅴ级)),3组间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术前时间大于4小时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保护因素:脑外伤后4小时内,颅内损伤多不稳定,常迅速加重,是观察颅内损伤及占位效应动态变化的最佳时间窗。脑外伤后4小时内动态复查颅脑CT能发现颅内损伤及其占位效应发生显着性变化,这段时间内因不可逆损伤开颅的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风险显着增高。(2)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扩张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保护因素:当术前颅脑CT显示中线偏离侧占位性损伤体积逐渐增大,中线移位距离逐渐增加,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呈直接扩张或逐渐扩张趋势时,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风险显着降低。(3)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消失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当术前颅脑CT显示术前中线偏离侧占位性损伤体积逐渐增大,中线移位距离增加不明显,即颅内血肿厚而中线移位距离小,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呈直接消失或逐渐消失趋势时,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风险显着增高。(4)中线移位距离与中线偏离侧颅内血肿厚度的差值越大,即在相同厚度血肿的压迫下,中线移位距离越大,表明中线偏向侧脑组织顺应性越好,术中脑膨出的风险越低,反之则顺应性越差,提示中线偏向侧有重度占位效应,术中脑膨出的风险显着增高。(5)当中线偏向侧侧脑室颞角受压消失,同时颅内血肿厚而中线移位距离小,或有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时,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风险显着增高,术前做好双侧开颅平衡减压的手术预案准备、合理设计开颅术式是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关键。

邓云秋[8](2016)在《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外伤性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的相关资料,探讨PADBS的相关因素,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颅脑损伤后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1.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44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例资料完整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2.纳入分析的98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者22例(病例组);无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者76例(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伤到治疗时间、慢性病病史、病情严重程度等资料。首先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至治疗时间等因素有无差异。3.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带入逻辑回归方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颅脑损伤后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对纳入本研究分析的244例颅脑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例资料完整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分析的98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者22例(病例组),无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者76例(对照组)。2.对纳入的可能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危险因素发生频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患者年龄(P>0.05)、性别比例(P>0.05)、糖尿病病史(P>0.05)、高血压病史(P>0.05)、多发伤(P>0.05)及颅底骨折(P>0.05)等潜在危险因素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发生频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受伤到治疗超过3小时、误吸、低血压休克及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将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如治疗超过3小时、误吸、低血压休克及原发性脑干损伤设为自变量并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一步筛选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受伤至治疗时间较长(OR=2.36,P=0.018)、存在低血压(OR=3.23,P=0.031)和发生原发性脑干损伤(OR=3.69,P=0.025)是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外伤性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临床上较为常见,死亡率较高。当患者出现伤后就诊延迟、低血压和原发性脑干损伤时容易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因此应对合并上述情况的患者积极救治,降低其死亡风险。

蔡可胜[9](2015)在《双侧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46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87例,其中46例脑疝患者采用双侧大骨瓣减压加颅内血肿清除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减轻术后脑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现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46例患者,男34例,女12例。年龄1268岁,平均40岁。车祸伤29例;跌落伤13例;打击伤4例。其

魏林节,胥全宏,文朝远,叶东平,张顺立,王飞,范应磊,贾锋涛[10](2015)在《血红蛋白含量与高原地区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急性硬膜下血肿是因脑挫裂伤、脑皮质动静脉出血和桥静脉断裂所致[1],手术是目前很好的一种治疗手段[2]。西藏高原地区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明显高于低海拔或平原地区,研究表明,机体Hb的最佳浓度为147g/L[3],而高Hh对全身多器官有明显损害,尤其是神经系统[4]。解放军第一一五中心医院地处高原地带,本文选择该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78例急性硬膜下

二、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生存率与血肿厚度和中线移位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生存率与血肿厚度和中线移位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和创伤后脑积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分析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2)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及定义
        1.3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和统计方法
        1.4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和统计方法
        1.5 死亡风险早期预测列线图(Nomogram)的绘制
        1.6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内、外部验证和统计方法
        1.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1.8 研究所用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行I期DC的TBI患者纳入情况
        2.2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30天内死亡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2.3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2.4 死亡风险早期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2.5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内部验证
        2.6 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外部验证
        2.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外部验证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及定义
        1.3 TBI患者行I期DC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以及统计方法
        1.4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1.5 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1.6 预测列线图的内、外部验证和统计方法
        1.7 网页预测计算器的开发
        1.8 统计学软件
    2 结果
        2.1 患者纳入情况
        2.2 TBI患者行I期DC术后6个月内总体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2.3 各预测模型性能的评价
        2.4 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列线图的绘制
        2.5 预测列线图的内部验证
        2.6 预测列线图的外部验证
        2.7 网页计算器的开发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的创新之处
综述 影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一作者)
致谢

(3)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骨瓣回纳与去骨瓣减压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第二部分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骨瓣回纳与去骨瓣减压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颅脑外伤后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口服抗栓药物对颅脑创伤患者临床进程及其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
结果
    一、入选TBI患者基本临床资料
    二、TBI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比较
    三、TBI患者临床进程及预后比较
    四、口服ACAP对TBI患者临床进程及预后的影响
讨论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口服抗栓治疗合并创伤性颅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5)重型颅脑损伤致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创伤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创伤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预后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研究背景
    2.2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概念与分类
        2.2.1 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定义及分类
        2.2.2 创伤性颅内血肿概念及分类
    2.3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
    2.4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2.4.1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断
        2.4.2 创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
    2.5 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症状和体征
    3.3 影像学资料
    3.4 手术方法
    3.5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基线特征
        4.1.1 一般资料比较
        4.1.2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转归
    4.2 短期预后危险因素
    4.3 短期生存率的预测列线图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创伤性脑膨出危险因素分析及双侧开颅平衡减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与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8)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设备
    1.3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诊断
    1.4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CT表现
    1.5 相关PADBS发生的因素筛选
    1.6 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
    2.2 单因素分析相关因素
    2.3 Logistic分析独立危险因素
    2.4 典型病例 1
    2.5 典型病例 2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理及外科治疗新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双侧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4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生存率与血肿厚度和中线移位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因素分析和创伤后脑积水的研究[D]. 蒋海涛. 山东大学, 2020(08)
  • [2]颅脑损伤患者行I期去骨瓣减压术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D]. 唐知己.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3]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骨瓣回纳与去骨瓣减压的疗效比较[D]. 沈向辉. 郑州大学, 2019(07)
  • [4]口服抗栓药物对颅脑创伤患者临床进程及其预后的影响[D]. 刘伟臣. 苏州大学, 2019(04)
  • [5]重型颅脑损伤致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D]. 颜波. 海南医学院, 2019(01)
  • [6]创伤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预后危险因素的研究[D]. 石林. 吉林大学, 2019(11)
  • [7]创伤性脑膨出危险因素分析及双侧开颅平衡减压的研究[D]. 张强. 山东大学, 2018(02)
  • [8]颅脑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 邓云秋.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9]双侧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46例临床分析[J]. 蔡可胜.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5(03)
  • [10]血红蛋白含量与高原地区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疗效的相关性分析[J]. 魏林节,胥全宏,文朝远,叶东平,张顺立,王飞,范应磊,贾锋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05)

标签:;  ;  ;  ;  ;  

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生存率与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