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对活性氧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丹参注射液对活性氧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一、丹参注射液对活性氧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万函[1](2021)在《参附注射液调节NOS/NO信号通路保护LPS损伤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又称为Buerger病(Buerger’s disease),以侵犯四肢中小动静脉为主并呈现出节段性、闭塞性、血栓性、炎症性的非动脉粥样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化脓、雷诺氏症和坏疽等,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病人就有截肢和死亡的危险。TAO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还没有哪一种观点可以解释TAO的所有临床表现。中、西医均认为该病与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的损伤有密切关系。深入研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对策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着成绩,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本病治愈率、并降低复发率。过氧化是引起VEC凋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损伤后的VEC形态及功能均发生改变,是促进TAO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常被作为一种刺激物来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从根本上治愈该病,针对TAO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上多采取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病痛。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是由红参、附子经现代工艺研制而成的中药注射剂,主要成份包括人参皂苷和乌头类生物碱。中医认为SFI具有回阳救逆、益气摄血的功效,我们前期研究发现SFI可能通过其加强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提高血管的抗血栓功能,减少TAO模型大鼠血栓形成,以及改善其病变体征。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旁分泌因子,可影响血管张力和血小板功能,防止白细胞粘附并减少内膜增生。本课题拟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基于NOS/NO信号通路,采用LPS诱导原代培养HUVECs的离体TAO模型,进一步探索SFI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原代HUVEC的获取、培养、传代、冻存及鉴定。2.MTT法检测筛选不同浓度LPS对HUVEC损伤程度,确定LPS诱导HUVEC损伤的合适浓度。3.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FI对LPS损伤HUVEC生长的影响,确定实验分组。4.Griess法检测HUVEC上清液中NO含量检测,Q-PCR检测SFI对LPS诱导的HUVEC中e NOS、i NOS的m RNA表达的影响。5.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SFI对LPS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的影响。6.在荧光显微镜下,RH-123染色法测定HUVEC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DHE染色评价HUVEC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1.从脐带分离出来的HUVEC最初为圆形或椭圆形,1d后可融合成疏松的单层细胞,贴壁生长,常为多角形及短梭形;6d后可完全融合成连续的细胞单层,为扁平、多角形或梭形,胞核明显,细胞呈鹅卵石样镶嵌排列,边界清楚,无重叠生长现象。2.不同浓度(0—100g/ml)的LPS孵育HUVEC 24小时,结果显示LPS可引起VEC死亡,10?g/ml LPS可使细胞存活率降至56.13%,其后随浓度增加,细胞生存率降低不明显,因此我们选定10?g/ml的LPS诱导VEC损伤模型。3.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偏低(P<0.001)。与LPS模型组相比,随着SFI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中NO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各剂量SFI组,HUVEC上清液中NO含量显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e NOS的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SFI低、中、高剂量组e NOS的m RNA表达显着增加(P<0.05或P<0.01),而且随着SFI剂量增多,e NOS的m RNA表达上调的也越明显。6.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i NOS的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SFI低、中、高剂量组i NOS的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或P<0.01),而且随着SFI剂量增多,i NOS表达下调的也越明显。7.散点图结果显示,对照组见少量损伤或早期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见大量早期凋亡细胞(Q4)及少量晚期凋亡细胞(Q2)(P<0.01);被低、中、高剂量的SFI预处理后的凋亡率明显降低,较LPS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或P<0.05),其中,中剂量组SFI预处理后凋亡率最低。表明SFI明显抑制了LPS对HUVEC的损伤作用,降低了HUVEC细胞凋亡率。8.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黄绿色荧光增强,提示大量细胞发生凋亡。与LPS模型组相比,低、中和高剂量SFI预处理后黄绿色荧光减弱,提示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其中,中剂量SFI预处理后,黄绿色荧光最弱,提示细胞凋亡的数量最少。9.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的红色荧光较强,提示细胞活性氧水平明显偏高。与LPS模型组相比,低、中和高剂量SFI预处理后红色荧光变弱,显示SFI降低了细胞活性氧的水平。而且,随着SFI剂量的增多,HUVEC细胞活性氧水平反而降低。结论:1.SFI预处理明显抑制LPS诱导的HUVEC的损伤、提高其存活率,表明参附注射液对LPS诱导损伤的HUVEC有保护作用。2.SFI减少LPS诱导的HUVEC上清液中NO的含量、降低其活性氧水平,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显示参附注射液对LPS诱导损伤的HUVEC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NO含量、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3.SFI上调e NOS的m RNA表达、下调i NOS的m RNA表达,提示SFI可能经NOS/NO信号通路使NO含量保持合适的浓度从而产生对LPS诱导损伤的HUVEC的保护作用。

张海泉[2](2021)在《解毒活血方促进PCI术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观察解毒活血方对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增殖和凋亡过程的影响,模拟解毒活血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增殖、活力和凋亡机制的影响,探究解毒活血中药在防治PCI术后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方面相关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再狭窄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实验研究通过利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 Autoantibodies,AT1-AA)诱导血管内皮祖细胞产生细胞损伤,形成PCI术后内皮损伤细胞模型。1.不同浓度的AT1-AA、解毒活血方、辛伐他汀处理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确定药物的最佳剂量。2.根据上一步结果,将实验分组为空白组、AT1-AA组、解毒活血方组、辛伐他汀组。3.分别用解毒活血方、辛伐他汀最佳剂量对细胞进行预先处理4h后再和AT1-AA对细胞进行复合处理12h,然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生存活力。4.进行流式细胞术确定EPCs凋亡率。4.荧光探针检测EPCs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情况,分析空白组、AT1-AA组、解毒活血方组、辛伐他汀组内皮祖细胞氧化情况。5.用western blot检测解毒活血方对Bcl-2、PERK、CHOP、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解毒活血方能否通过调节细胞内质网的应激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机制的发生。研究结果:1.AT1-AA组细胞增殖活性与空白组对比明显减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AT1-AA组可使EPCs生存活力明显减低,辛伐他汀组、解毒活血方组与AT1-AA组相比,二组均可使内皮祖细胞生存活力显着上升(P<0.01);2.AT1-AA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组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空白组对比,AT1-A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辛伐他汀与解毒活血方单独处理内皮祖细胞后,结果显示二者对内皮祖细胞凋亡率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用辛伐他汀及解毒活血方最佳剂量分别对内皮祖细胞进行预先处理4h后,继续用AT1-AA对其进行复合处理12h,与AT1-AA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着减低(P<0.01);3.AT1-AA组细胞内ROS浓度与空白组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空白组对比,AT1-AA组细胞内活性氧浓度明显升高,(P<0.01),以解毒活血方、辛伐他汀最佳剂量分别对内皮祖细胞进行预先处理4h之后继以AT1-AA对其进行处理12h,结果显示细胞内活性氧浓度相对于AT1-AA组显着降低(P<0.01)。4.AT1-AA组较空白组PERK、CHOP、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较空白组Bcl-2蛋白表达下调,解毒活血方组和辛伐他汀组都可使PERK、CHOP、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研究结论:1.AT1-AA使EPCs的活力降低,解毒活血方可拮抗此作用;2.AT1-AA可诱导EPCs的凋亡过程,解毒活血方可抑制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效果稍弱于辛伐他汀片;3.AT1-AA使EPCs内活性氧水平上升,解毒活血方可抑制其作用;4.解毒活血方可下调细胞PERK、CHOP、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内皮祖细胞的凋亡。

刘会会[3](2021)在《二仙含药血清通过雌激素受体抑制Ox-LDL诱导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文中认为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致冠状动脉血供相对或者绝对不足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改变,其机制极其复杂,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是其主要原因之一[1],其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引起内皮损伤并释放多种炎性介质,促进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脂质坏死核心,而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包围脂质核心成为平滑肌纤维帽促进VSMC(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包裹脂质坏死核心,最终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堵塞血管腔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3-5]。有研究认为[6-8],雌激素对动脉粥样斑块有干预作用,但因其致癌、致栓等风险使其运用受限。近年来研究发现[10],植物雌激素,诸如淫羊藿苷、黄芩苷等可以模拟雌激素作用,且副作用少,开发类似植物雌激素成为需求。本课题前期研究显示二仙入血成分中含有多种植物雌激素并且其可以激活GPER30(G蛋白偶联雌激素相关受体)及下游ERK1/2、AKT等信号通路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基于此前期研究,本实验旨在细胞水平探究二仙含药血清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细胞培养:应用大鼠原代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置于完全培养基中培养,实验细胞为第4-6代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2.实验步骤:首先给予不同浓度Ox-LDL进行诱导细胞,并行CCK-8筛选出最佳浓度为50mg/L Ox-LD;并筛选出10%二仙含药血清为最佳浓度;正式实验分组为9组:正常细胞组、模型组(Ox-LDL)、阳性对照组(17-β雌二醇)、阴性对照组(大鼠阴性血清)、二仙含药血清组、ICI182780组、G15组、二仙含药血清+ICI182780组、二仙含药血清+G15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lou-3)测定钙离子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GPER30、ERK1/2、AKT m RNA表达,ELISA、Western blot法测定GPER30、ERK1/2、AKT蛋白表达。结果:1.倒置显微镜观察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形态学影响与正常RCSMCs比较,在Ox-LDL的作用下RCSMCs细胞胞体增大,由梭形变为不规则形,而二仙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胞体变小,加入ICI182780及G15后二仙含药血清这一作用减弱。2.CCK-8法检测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与正常细胞比较,Ox-LDL明显促进细胞增殖,而二仙含药血清干预后抑制了Ox-LDL对细胞的促进作用,并且二仙含药血清的这一作用可以被ICI182780及G15阻断。3.流式细胞术检测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水平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二仙含药血清组明显降低了RCSMCs钙离子浓度;与二仙含药血清组比较,二仙含药血清+ICI182780组及二仙含药血清+G15组均阻断了二仙含药血清对平滑肌增殖的抑制作用。4.荧光PCR法检测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GPER30、ERK1/2、AKT 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二仙含药血清组GPER30 m RNA表达明显升高,而对ERK1/2、AKT m RNA表达无明显影响;与二仙含药血清组比较,二仙含药血清+ICI182780组、二仙含药血清+G15组GPER30 m RNA表达明显减少,而ERK1/2、AKT m RNA表达分别未见明显变化;说明在基因水平上二仙含药血清促进了GPER30基因表达而对ERK1/2、AKT无明显作用,且二仙含药血清的这一作用可以被ICI182780及G15阻断。5.ELISA法检测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GPER30、ERK1/2、AKT等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二仙含药血清组GPER3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ERK1/2、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二仙含药血清组比较,二仙含药血清+ICI182780组、二仙含药血清+G15组GPER3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而ERK1/2、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说明在蛋白水平上二仙含药血清明显促进了GPER30蛋白表达而抑制ERK1/2、AKT蛋白表达,且二仙的这一作用可以被ICI182780及G15阻断。6.Western blot法检测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GPER30、ERK1/2、AKT等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二仙含药血清组GPER3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ERK1/2、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二仙含药血清组比较,二仙含药血清+ICI182780组、二仙含药血清+G15组GPER3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而ERK1/2、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说明在蛋白水平上二仙含药血清明显促进了GPER30蛋白表达而抑制ERK1/2、AKT蛋白表达,且二仙的这一作用可以被ICI182780及G15阻断。结论:二仙含药血清抑制由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其机制是多靶点、多通路,与GPER30和雌激素经典受体ER均有关联,同时二仙含药血清可以降低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促使平滑肌舒张。

崔玉梅[4](2021)在《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后一般表现出发病快和病程短等急性感染症状。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其已对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程度更深和范围更广。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在畜禽体内及其相关环境中较高,如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和泌尿系统相关致病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针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在防控细菌感染过程中,掌握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同样至关重要。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期或其进入生长后期主要表达如成孔毒素、超抗原外毒素和细胞毒性酶等破坏宿主细胞获取营养物质或干扰宿主免疫细胞功能的分泌型毒力因子。针对细菌主要毒力因子Hla进行有效抑制可有效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机体组织细胞造成损伤。这一抗毒力策略已得到科研人员广泛认可和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筛选发现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提高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Hla的生物学活性。因此,本研究首先针对丹参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通过超声提取法、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法优选了最佳提取工艺,即用2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通过对丹参中隐丹参酮提取工艺的摸索和优化,初步得到了丹参提取物,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0.33%、0.05%、0.44%和9.02%。本研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等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与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多种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丹参提取物与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噻吩钠和硫酸多黏菌素B等联合对典型MRSA菌株USA300的协同指数FIC均小于0.5,表明丹参提取物与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具有广谱性。进一步研究确定隐丹参酮或丹酚酸B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具有显着的协同抗菌作用(FIC<0.5),丹参酮Ⅰ或丹参酮ⅡA与硫酸庆大霉素仅有相加作用或无效。丹参提取物在亚抑菌浓度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生长无显着影响,与单独药物处理相比,1/4×MIC的硫酸庆大霉素和丹参提取物联合后10 h之内可将处理孔中的受试菌全部杀死。通过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细胞毒性检测等试验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抑制Hla的溶血活性和保护细胞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浓度为8μg/m L及以上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上清中Hla和原核表达的重组Hla的溶血活性作用。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浓度在2μg/m L时可显着抑制Hla的溶血活性。活死细胞染色试验和LDH试验结果显示当丹参提取物浓度达到128μ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介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在对丹参提取物有效成分全面分析和对主要辅料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参考上市的类似产品的处方组成制备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最终确定以丹参提取物为主成分,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苯甲醇为抑菌剂,聚山梨酯-80为增溶剂,成功制成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并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考察。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后治疗效果更佳,可显着缓解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肺组织中的菌落定殖以及改善肺组织的炎症程度。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5400 mg/kg仍未出现任何动物死亡,处死小鼠并解剖未发现明显的眼观病理变化,说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进一步通过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蛋雏鸡人工感染模型,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中剂量(0.4 m L/kg)和高剂量(0.8 m L/kg)可显着提高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蛋雏鸡的治疗效果。为后续开展扩大临床试验和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奠定前期试验基础。综上所述,丹参提取物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显着提高主要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同时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初步获得的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且毒性低。

周芳[5](2021)在《基于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研究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一项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体现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与防治的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约有3亿口人被确诊罹患心血管疾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人数超过1100万,位列心血管疾病第二,并且死亡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位列第一,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安全有效的防治工作对降低冠心病的病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贯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发展及临床事件整个过程。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时间的沉淀和反复验证,在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治疗冠心病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基因转录组学的不断革新进步,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 RNA)在各种疑难疾病中揭开神秘面纱,有关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研究不在少数,这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思路,也为疾病的基因治疗夯实基础。牛磺酸上调基因1(Taurine up-regulated1,TUG1)首先是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细胞中被发现,后来被证实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中高表达,可以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内皮细胞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磷酸化转录因子引起多种相关基因转录,调控活性物质的表达,参与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凋亡等过程。基于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与p38MAPK信号通路在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旨在为小陷胸加味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通过理论研究探索冠心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的历史渊源及进展,揭示小陷胸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中医辨证思路。基于中医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冠心病的独特优势,从基因层面及分子生物学层面挖掘小陷胸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可能潜在的作用机制,为下一步我们临床应用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研究夯实理论基础。2.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临床观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选取56例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小陷胸加味汤组和对照组,小陷胸加味汤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陷胸加味汤,疗程均为30天,分别观察(1)临床指标:中医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发作程度;(2)实验室指标: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绞痛发作时S-T段及T波的变化;血管内皮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分泌水平;(3)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3.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1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性研究。随机选取15例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另设健康对照组15例。所有入选对象取血6ml,Real-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TUG1,免疫学方法测定循环内皮细胞计数,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分泌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分泌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将LncRNA TUG1与循环内皮细胞计数、一氧化氮、内皮素做相关分析。4.基于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及时效关系研究,探索小陷胸汤加味汤调控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与p38MAPK信号通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选用SPF级SD大鼠经灌胃给药制备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及空白对照血清;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制备内皮损伤模型,MTT法筛选最佳含药血清浓度及作用时间。实验分为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组,分别应用运用培养基、空白组血清及最佳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采用RT-PCR法检测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损伤HUVEC中LncRNA TUG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NF-α诱导的损伤HUVEC中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38、P-p38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与内皮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38、P-p3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小陷胸汤源于《伤寒论》,后世医家在遵循原文的基础上不断扩义,明确提出在审明痰热互结病机的条件下,小陷胸汤能从多靶标、多途径、多层次改善血管内皮治疗冠心病。2.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小陷胸加味汤组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和中医证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96.4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O分泌水平上调(P<0.05),ET分泌水平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无临床意义,小陷胸加味汤组出现1例胃痛(3.57%),2例腹胀(7.14%)。对照组出现2例头昏、头痛(7.14%),2例腹胀(7.14%)。3.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1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性研究。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中LncRNA TUG1相对表达量增加;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指标循环内皮细胞、ET的分泌水平、NO的分泌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增加,ET分泌增加,NO分泌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中LncRNA TUG1与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呈显着正相关(r=0.56,P=0.03),与NO的分泌(r=-0.58,P=0.02)呈显着负相关,同时与ET的分泌水平呈显着正相关(r=0.62,P=0.01)。4.小陷胸加味汤调控差异表达的lnc RNA TUG1与p38MAPK信号通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时效关系研究发现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以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改善TNF-α诱导损伤HUVEC细胞的增值能力。最终选用20%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干预TNF-α诱导损伤HUVEC细胞24小时。Real-Time PCR结果显示,LncRNA TUG1的相对表达水平在模型组的平均值为1.00,在空白血清组中的平均值为0.98,在20%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组中的平均值为0.96,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组与模型组、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组中p38、P-p38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与模型组、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ncRNA TUG1的相对表达量与p38、P-p38蛋白的表达呈显着正相关,分别为(r=0.997,P=0.048),(r=0.990,P=0.017)。结论:1.小陷胸加味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痰热互结证)临床症状和血管内皮功能。2.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1表达具有差异性,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与血管内皮损伤存在一定相关性。3.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能够通过调控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进而减少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损伤。4.在审明病机的前提下,小陷胸加味汤可以从基因层面、分子生物学层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

李显勇[6](2020)在《丹红对大鼠股动脉吻合术后血管修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模型复制显微血管吻合术后血管修复过程,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促进吻合口血管修复、抗凝、抑制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并分析可能参与此过程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6~8周龄的SD(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30只,体重为250~30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大组各15只。构建模型:在大鼠腹股沟处做切口,游离双侧股动脉,切断股动脉后于20倍显微镜下采用血管两定点缝合法行股动脉端-端吻合。通血成功后测量吻合口直径,从股静脉抽取血液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测量,最后缝合伤口。实验组每天腹腔注射2.5 ml/kg丹红注射液,对照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吻合术后第3d、7d、10d将大鼠麻醉后沿原切口打开,抽取股静脉血,检测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变化及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20倍显微镜下观察吻合血管是否通畅、有无栓塞形成、血管与周围粘连情况、吻合口血管肿胀程度,测量吻合口直径及进行局部取材,评估吻合口创面愈合质量,制作大鼠股动脉吻合口处组织HE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数目。结果:(1)两组间的血小板数目比较:两组术后3d、7d和10d静脉血中血小板数目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凝血指标相比:术后3d和7d两组中APTT、FIB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实验组中APTT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APTT较对照组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FIB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术后大体观察相比:术后实验组和对照分别发现5根和10根血管吻合口发生血栓栓塞形成,实验组术后血管通畅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半定量创面愈合评分比较,两组术后3d和7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0d实验组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HE染色发现相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d吻合口血管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和10d吻合口血管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促进吻合口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通过延长APTT产生抗凝作用减少血栓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改善血管修复质量、维持吻合口血流通畅表现较好的应用价值。而对FIB和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变化不产生影响。

陈亮[7](2019)在《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强度激光局部血管照射防治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新西兰兔颈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模型,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强度激光局部血管照射对AVF并发症的防治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为指导临床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建立28只健康新西兰兔动静脉内瘘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1、对照组:内瘘手术后,无任何处理;2、吻合口照射组:内瘘手术后,于缝合皮肤前立即行局部吻合处血管照射15min,功率密度50mw/cm2,照射后逐层缝合皮肤切口,然后再进行切口处照射,照射功率和时间同上,一个疗程7次,连续2个疗程,即连续照射14天;3、血管外照射组:内瘘手术后,逐层缝合皮肤切口后,每天对切口处行血管外照射,功率密度为50mw/cm2,每天一次,每次照射时间15min,连续照射14天;4、中药+血管外照射组:于手术后给予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1.6ml/kg/d),加以血管外照射,照射方法和时间同上。术后第4周处死动物,取瘘口静脉段血管,行HE、Masson、PAS等3种染色液染色测算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局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的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吻合口照射组、血管外照射组、中药+血管外照射组的血管内膜厚度明显下降(P<0.01);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值率降低,(P<0.05);血管内膜α-肌动蛋白的表达均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的含量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外照射组血管内膜厚度较吻合口照射组、中药+血管外照射组明显增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吻合口照射组与中药+血管外照射组比较,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管外照射组相比,吻合口照射组、中药+血管外照射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明显降低(P<0.05);吻合口照射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较中药+血管外照射组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管外照射组相比,中药+血管外照射组平滑肌细胞增值率、α-肌动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照射组增值率、α-肌动蛋白阳性细胞数降低,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照射组细胞增值率、α-肌动蛋白阳性细胞数较中药+血管外照射组偏高,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强度激光局部血管照射可以有效地抑制吻合口静脉段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进而使血管内膜增生减轻,同时抑制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表达,抑制血小板活性,从而影响血栓形成,具有防治AVF并发症的作用。

吴利[8](2019)在《丹参注射液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丹参是一味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的中草药,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1-4]。本文旨在探索丹参注射液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发生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为丹参可能成为修复受损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潜在药物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数据。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细胞培养平台:建立胚胎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SCs)的原代培养、扩增、分化以及鉴定等方法,为以下实验提供条件稳定、均一的细胞模型[5-7]。2.探索丹参注射液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将NSCs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和丹参注射液处理组,采用CCK-8试剂、BrdU试剂、CQ1共聚焦高内涵分析系统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丹参注射液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丹参注射液不仅可提高NSCs的增殖能力,同时还可促进其向神经元方向的分化。3.探索丹参注射液对NSCs产生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将NSCs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control)、脂多糖(LPS)氧化损伤组和LPS加丹参注射液处理组进行相关机制研究。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丹参注射液对LPS氧化损伤后的NSCs产生保护作用与谷胱甘肽代谢、“铁死亡”等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阻断凋亡信号通路相关。实验发现,谷胱甘肽转移酶抑制剂可极大程度抑制丹参注射液对NSCs的保护作用,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丹参注射液对NSCs的保护机制与谷胱甘肽代谢密切相关”的结论。

阮旭[9](2018)在《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目的:通过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及二甲双胍进行干预,观察糖尿病大鼠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蛋白尿、肾功能、肾脏病理及肾脏组织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与Mas的表达水平,探讨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STZ(50 mg/kg)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造模组、丹参注射液组、二甲双胍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6周,每周记录体重与血糖变化。给药六周后,将大鼠置于清洁的代谢笼中收集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量;10%水合氯醛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用生化仪器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取出大鼠肾脏称重后,经脱水、透明处理后用石蜡包埋。每个蜡块用石蜡切片机切成厚度为5μm的组织切片,用于HE染色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连续给药6周后,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体重明显降低,相对肾重、血糖、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显着增加。丹参注射液给药组可以显着降低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与尿素氮的水平(P<0.05)。肾脏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增生与肾小管的萎缩。AT1和Mas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内,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AT1表达量显着增加、Mas表达显着降低;丹参注射液给药组可以显着减少AT1表达,同时增加Mas表达。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病变、减少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与尿素氮水平。丹参注射液可以抑制AT1的表达,同时使Mas蛋白表达增加,从而说明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是通过平衡ACE2-Ang(1-7)-Mas轴与ACE-AngⅡ-AT1轴。第二部分丹参注射液对高糖诱导NRK-52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AT1和Mas表达的影响目的:考察高糖对NRK-52E细胞AT1和Mas表达的影响及丹参注射液的干预作用,并研究PI3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1)通过预实验确定丹参注射液的作用浓度,将该实验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G,5.5 mmol/L葡萄糖);高糖模型组(HG,80 mmol/L葡萄糖);丹参组(240μg生药/m L丹参+80 mmol/L葡萄糖)。各组细胞孵育24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NRK-52E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孵育不同时间(24、48、72 h)丹参注射液对高糖损伤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PI3K、p-PI3K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T1、Mas、PI3K和p-PI3K蛋白表达。(2)根据预实验,将该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G,5.5 mmol/L葡萄糖);AngⅡ模型组(AngⅡ,10-5 mol/L);丹参注射液组(240μg生药/m L丹参+10-5 mol/L AngⅡ);氯沙坦组(10-5 mol/L氯沙坦+10-5 mol/L AngⅡ)。采用MTT法检测丹参注射液对AngⅡ损伤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PI3K、p-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MTT结果显示:(1)80 mmol/L的高糖培养基作用24 h、48 h、72 h可以显着抑制NRK-52E细胞的增殖(P<0.01);(2)10-5 mol/L AngⅡ作用24 h可以显着抑制NRK-52E细胞的增殖(P<0.01)。丹参注射液可以恢复高糖/AngⅡ引起的NRK-52E细胞数的减少(P<0.01或P<0.05);(2)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糖作用24 h后PI3K、p-PI3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高糖模型组相比,丹参注射液可以使PI3K、p-PI3K蛋白的表达减少。(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与正常组相比,高糖作用24 h可以提高NRK-52E细胞中PI3K、p-PI3K、AT1蛋白的表达,同时减少Mas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5)。与高糖模型组相比,丹参注射液组PI3K、p-PI3K蛋白的表达量显着下降,Mas蛋白显着上升(P<0.01或P<0.05),AT1蛋白表达虽有下降,但是没有显着性差异。(2)与正常组相比,高糖作用48 h可以减少NRK-52E细胞中PI3K、p-PI3K、Mas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5),同时略有提高AT1蛋白的表达,但是没有显着性差异。与高糖模型组相比,丹参注射液组细胞中PI3K、p-PI3K、Mas蛋白的表达量显着增加,AT1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1)。(3)与正常组相比,10-5 mol/L AngⅡ作用24 h可以减少NRK-52E细胞中PI3K、p-PI3K蛋白的表达。与AngⅡ模型组相比,丹参注射液组PI3K、p-PI3K蛋白的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结论:高糖可以通过提高AT1表达,减少Mas表达激活肾小管细胞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丹参注射液可以抑制AT1表达,同时提高Mas表达,提示丹参注射液可能是通过平衡ACE2-Ang(1-7)-Mas与ACE-AngⅡ-AT1途径发挥作用,缓解由高糖诱导的NRK-52E细胞的损伤,并且这种作用与PI3K激活相关。

张晓[10](2017)在《丹参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双向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丹参对小鼠前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关系研究目的:研究丹参对于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并研究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和p38细胞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生药浓度为75mg/L、150mg/L、300mg/L的丹参注射液稀释液干预MC3T3-E1小鼠前成骨细胞,并设对照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培养21d后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钙结节生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各组骨钙素(BGP)、Runt相关基因2(Runx2)mRNA表达情况。设300mg/L浓度的丹参干预组和对照组,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ERK1/2、p-p38蛋白的表达情况;用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和p38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分别抑制ERK1/2、p38通路后,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BGP、Runx2基因mRNA表达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4h、48h、72h三个时间点,经不同浓度的丹参干预后MC3T3-E1细胞的OD值均较对照组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培养21d后茜素红染色结果不同浓度丹参干预组钙结节生成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在4d和7d两个时间点,各个浓度丹参干预组的BGPmRNA、Runx2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均增加,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经过丹参干预后(300mg/L),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4倍(P<0.05),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mg/L丹参组比300mg/L丹参+PD98059组的BGPmRNA、Runx2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多,分别是1.35倍和1.08倍(P<0.01、P<0.05);但与300mg/L丹参+SB203580组相比,BGPmRNA、Runx2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增进矿化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1/2通路有关,而与p38信号通路无明显相关。第二部分丹参通过P38MAPK和JAK2/STAT3信号通路对高铁环境下MC3T3-E1小鼠前成骨细胞起保护作用目的:研究丹参对高浓度铁离子环境下的MC3T3-E1小鼠前成骨细胞的增殖、成骨分化、矿化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铁离子模拟成骨细胞铁蓄积,设F1组:50μmol/L的枸橼酸铁铵(FAC);F2组:200μmol/L的FAC;D1+F2组:75mg/L的丹参+200μmol/L的FAC;D2+F2组:150mg/L的丹参+200μmol/L的FAC组;D3+F2组:300mg/L的丹参+200μmol/L的FAC组,及对照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钙结节生成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各组BGP、Runx2、Col1a基因mRNA表达情况。对F2组、D2+F2组及CON组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p-p38)、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CCK8法检测,用一定浓度丹参处理的MC3T3-E1细胞(D1+F2组、D2+F2组)的存活率高于高铁组(F2组)的存活率(p<0.01);经茜素红染色法检测,D2+F2组的钙结节生成率明显大于F2组;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提示在高铁培养环境中加了不同浓度的丹参各组比单纯高铁组(F1、F2组)的MC3T3-E1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经qPCR检测,相比高铁组(F2组),加了不同浓度的丹参各组,成骨相关基因(BGP、Runx2、Col1a)的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高铁培养环境下p-p38、p-JAK2和p-STAT3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1)。而加入一定浓度丹参后p-p38和p-JAK2蛋白的表达又明显减少(p<0.01)。结论:丹参能拮抗高浓度铁离子环境对MC3T3-E1小鼠前成骨细胞的增殖、成骨分化、矿化的抑制作用,并且减少细胞凋亡,故对铁蓄积环境下的成骨细胞起保护作用,其中的机制可能与丹参抑制了P38MAPK信号通路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第三部分丹参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增殖、破骨分化和破骨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目的:研究丹参对小鼠前破骨细胞RAW264.7的增殖、分化和破骨相关功能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RANKL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在体外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模型,用不同浓度的丹参的水溶性成分混合物(丹参注射液稀释液)处理细胞,浓度分别为75mg/L、150mg/L、300mg/L,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法检测各组破骨细胞数量;用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qPCR)检测破骨相关基因组织蛋白激酶(CT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TRAP的mRNA转录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相关蛋白TRAP、CTK、NFATc1的表达情况;利用荧光探针DCFH-DA显示各组细胞内的活性氧(ROS),并用荧光显微镜观测和多功能酶标仪上检测吸光度值两种方法检测ROS水平。结果:CCK8检测结果提示丹参能抑制RAW264.7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TRAP染色提示丹参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和成熟;qPCR检测提示丹参能抑制破骨相关基因CTK、MMP-9、TRAP的mRNA的转录,且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丹参能抑制破骨相关蛋白TRAP、CTK、NFATc1的表达;荧光显微镜和酶标仪检测均显示,丹参能减轻RAW264.7细胞内ROS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丹参能抑制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方向分化,并能抑制RAW264.7细胞的增殖、破骨分化以及破骨相关功能,其中的机制与减少细胞内ROS生成和抑制NFATc1通路有关。

二、丹参注射液对活性氧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参注射液对活性氧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参附注射液调节NOS/NO信号通路保护LPS损伤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的实验试剂
        2.1.2 主要的实验设备
        2.1.3 主要的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原代HUVEC的培养及鉴定
        2.2.2 MTT法检测筛选LPS诱导HUVEC细胞损伤的合适剂量
        2.2.3 不同浓度SFI对 LPS损伤HUVEC生长的影响
        2.2.4 Griess法检测HUVEC上清液中NO含量检测
        2.2.5 Q-PCR检测SFI对 LPS诱导的 HUVEC中 e NOS、iNOS的 mRNA表达的影响
        2.2.6 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凋亡
        2.2.7 罗丹明123(RH-123)染色法测定HUVEC的线粒体膜电位
        2.2.8 二氢乙锭(DHE)染色检测HUVEC细胞活性氧水平
        2.2.9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原代培养HUVEC细胞形态学情况
    3.2 LPS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3.3 SFI对 LPS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3.4 SFI对 LPS诱导的HUVEC上清液中NO含量的影响
    3.5 SFI对 LPS诱导的 HUVECs中 eNOS的 m RNA表达的影响
    3.6 SFI对 LPS诱导的 HUVECs中 iNOS的 m RNA表达的影响
    3.7 流式细胞仪检测SFI对 LPS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的影响
    3.8 RH-123 染色法检测SFI对 LPS诱导损伤的HUVEC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3.9 DHE染色评价SFI对 LPS诱导损伤的HUVEC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一 中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相关因子的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一氧化氮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
    参考文献

(2)解毒活血方促进PCI术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学对PCI术后再狭窄的研究
    2 中医学对PCI术后再狭窄的认识
    3 中医药对于PCI术后再狭窄的治疗进展
    4 毒瘀理论探析
    5 毒瘀互结是血管再狭窄的病理机制
    6 解毒活血法防治血管内再狭窄的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 解毒活血方抑制AT1-AA影响EPCs凋亡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2 方法和步骤
        2.1 内皮祖细胞复苏、传代及冻存
        2.2 MTT法检测内皮祖细胞增殖及生存活力
        2.3 流式细胞术测定内皮祖细胞的凋亡状况
        2.4 内皮祖细胞细胞内ROS水平检测
        2.5 蛋白印迹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内皮祖细胞镜下形状及生长特点
        4.2 AT1-AA降低EPCs生存活力,解毒活血方可拮抗该效应
        4.3 AT1-AA诱导EPCs凋亡,解毒活血方可抑制其效应
        4.4 AT1-AA诱导EPCs活性氧浓度增加,解毒活血方可抑制此效应
        4.5 AT1-AA调控EPC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解毒活血方可抑制此效应
    5 讨论
        5.1 PCI术后再狭窄西医治疗的现状
        5.2 PCI术后再狭窄中医治疗的特点
        5.3 PCI术后再狭窄内皮损伤模型的建立
        5.4 内皮祖细胞在PCI术后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
        5.5 内皮祖细胞在再狭窄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机制
        5.6 解毒活血方方药分析
        5.7 解毒活血方对内皮祖细胞生存活力的影响
        5.8 解毒活血方对内皮祖细胞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5.9 解毒活血方对EPCs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二仙含药血清通过雌激素受体抑制Ox-LDL诱导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1 倒置显微镜观察二仙含药血清对 Ox-LDL 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形态学影响
    2 CCK-8 法检测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3 流式细胞术检测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水平的影响
    4 荧光PCR法检测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GPER30、ERK1/2、AKT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5 ELISA法检测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GPER30、ERK1/2、AKT等蛋白表达的影响
    6 Western blot法检测二仙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GPER30、ERK1/2、AKT等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仙及其代谢产物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4)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相关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研究概况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毒素研究概况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级抗原外毒素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乙酰基转移酶A(Oat A)
    第3章 丹参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3.1 丹参提取物主要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
        3.2 丹参提取物主要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
        3.3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丹参的提取工艺研究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丹参提取物与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丹参提取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的作用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用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对雏鸡人工感染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试验研究
        6.1 材料
        6.2 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5)基于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研究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章 冠心病中医病名溯源
    第二章 冠心病中医发病机理
        1.因虚致病
        2.因实致病
        3.虚实夹杂
    第三章 冠心病中医治疗
        1.中医辨证论治
        2.中成药
        3.静脉注射中药
        4.中医外治法
    第四章 小陷胸汤治疗冠心病的历史渊源及以小陷胸汤为基础方治疗冠心病的现代研究
        1.《伤寒论》对小陷胸汤的认识
        2.以小陷胸汤为基础方治疗冠心病的现代研究
    第五章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1.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认识
        2.冠心病疾病的诊断与分类
        3.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治疗
        4.冠心病的预防
    第六章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发病的研究
        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3.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途径
    第七章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初探
        1.p38MAPK信号通路的介绍
        2.p38MAPK信号通路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初探
    第八章 LncRNA TUG1 与冠心病发病的研究
        1.LncRNA TUG1 与血管内皮细胞
        2.LncRNA TUG1 与血管平滑肌细胞
        3.LncRNA TUG1 与免疫炎症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一 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临床观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2.试验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二 冠心病(痰热互结证)患者外周血 LncRNA TUG1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试验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1.主要仪器
    2.实验动物、细胞、主要试剂、试剂盒及引物设计
    实验一 含药血清制备、细胞模型建立及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浓度和干预时间选择
        1.含药血清的制备
        2.细胞模型制备
        3.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浓度和干预时间选择
        4.实验分组及干预方法
    实验二 RT-PCR法检测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损伤HUVEC中 LncRNA TUG1 的影响
        1.实验方法
        2.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Western Blot检测小陷胸加味汤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损伤HUVEC中 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1.实验方法
        2.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与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
        1.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本研究以小陷胸汤为基础方加味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立方依据
    2.对本研究细胞模型及观察指标的讨论
    3.本研究结果初探
    4.本研究创新性分析
    5.对本研究的总体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综述一 中医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1.中药或中药提取物
        2.中药复方
        3.中成药
        4.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长链非编码RNA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1.LncRNA的概述
        2.LncRNA的生物功能
        3.LncRNA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4.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附图
    附录三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丹红对大鼠股动脉吻合术后血管修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报告
    2.1 实验材料和建模
    2.2 实验分组和观察指标
    2.3 检测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2.5 结果
    附图
第3章 讨论
    3.1 微血管结构和功能
    3.2 吻合血管修复和凝血机制
    3.3 显微血管吻合的研究进展
    3.4 临床抗凝的管理
    3.5 本研究结果分析
    3.6 丹红注射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3.7 研究不足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丹红注射液对显微血管吻合术后血管修复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强度激光局部血管照射防治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器材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药物
    1.5 实验方法
        1.5.1 建立自体内瘘模型
        1.5.2 实验分组
        1.5.3 标本采集方法
        1.5.4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检测
        1.5.5 组织形态学观察
        1.5.6 免疫组化检测平滑肌细胞激动蛋白(α-SMA)
        1.5.7 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1.6 统计学分析
2、实验结果
    2.1 内瘘处静脉内膜病理变化
    2.2 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
    2.3 血管平滑肌细胞α-SMA的变化
    2.4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率
3、分析和讨论
4、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活血化瘀药防治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三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8)丹参注射液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神经退行性疾病概述
    1.2 神经干细胞概述
    1.3 丹参概述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胎鼠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分化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动物
        2.1.2 细胞培养试剂
        2.1.3 抗体及其他试剂
        2.1.4 仪器
        2.1.5 手术器械
    2.2 实验内容
        2.2.1 实验前准备
        2.2.2 原代NSCs单细胞悬液制备
        2.2.3 细胞计数
        2.2.4 神经干细胞的培养
        2.2.5 神经干细胞的冻存
        2.2.6 神经干细胞的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
        2.3.2 CQ1高内涵共聚焦系统检测NSCs分化细胞比例
    2.4 结论
第3章 丹参注射液对胎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细胞培养试剂
        3.1.2 抗体及其他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内容
        3.2.1 复苏细胞
        3.2.2 丹参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3.2.3 丹参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3.2.4 Real Time-PCR检测相关基因
    3.3 实验结果
        3.3.1 丹参注射液对NSCs增殖的影响
        3.3.2 丹参注射液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3.3.3 RT-PCR检测NSCs分化后相关基因变化
    3.4 结论
第4章 丹参注射液对神经干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试剂(细胞培养试剂同章节 3.1.1)
        4.1.2 抗体及其他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神经干细胞LPS损伤模型的构建
        4.2.1 LPS粉末试剂的溶解和分装
        4.2.2 CCK-8检测不同浓度LPS对NSCs的增殖影响
    4.3 丹参注射液对LPS损伤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4.4 转录组测序
        4.4.1 RNA抽提
        4.4.2 RNA文库构建
    4.5 结果
        4.5.1 CCK-8检测不同浓度LPS对NSCs的毒性影响
        4.5.2 丹参注射液对LPS损伤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4.5.3 转录组测序
    4.6 结论
第5章 验证“保护机制与谷胱甘肽代谢密切相关”的结论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试剂
        5.1.2 抗体及其他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内容
        5.2.1 Ezatiostat hydrochloride试剂的溶解和分装
        5.2.2 高内涵共聚焦检测
        5.2.3 Real Time-PCR检测相关基因
    5.3 结果
        5.3.1 CQ1共聚焦高内涵分析系统检测结果
        5.3.2 RT-PCR检测结果
    5.4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研究背景
第一章 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
    第一节 实验材料仪器
        一、试剂与材料
        1.实验动物
        2.主要试剂
        3.实验仪器
        4.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第二节 实验方法
        1.大鼠糖尿病模型建立及分组
        2.动物干预处理
        3.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的检测
        4.肾脏病理检测
        5.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AT1与Mas蛋白表达
        6.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实验结果
        1.一般情况
        1.1 食欲、行为、毛发情况
        1.2体重、相对肾重(左肾重/体重)×1000
        2.血生化指标测定(血糖、血肌酐、尿素氮)
        2.1 血糖
        2.2 血肌酐,尿素氮
        3.二十四小时尿蛋白检测
        4.肾组织常规病理学观察(HE染色)
        5.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AT1与Mas蛋白的表达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丹参注射液对高糖损伤的NRK-52E细胞的保护作用及AT1、Mas、PI3K和p-PI3K的影响
    第一节 实验材料及仪器
        一、试剂与材料
        1.主要试剂
        2.实验仪器
        3.细胞株
        4.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第二节 实验方法
        1.NRK-52E细胞的培养与传代
        1.1 细胞的培养
        1.2 细胞的传代
        1.3 细胞的冻存
        2.实验分组
        3.细胞形态学观察
        4.MTT检测细胞增殖
        5.免疫荧光检测PI3K、p-PI3K的表达
        6.Westernblot检测PI3K、p-PI3K、AT1及Mas的表达
        7.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实验结果
        1.丹参注射液对高糖损伤的NRK-52E细胞形态的影响
        2.丹参注射液对高糖损伤的NRK-52E增殖的影响
        3.高糖作用24h对NRK-52E细胞PI3K、p-PI3K表达的影响
        4.Westernblot检测PI3K、p-PI3K、AT1及Mas的表达
    第四节 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丹参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双向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丹参对小鼠前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关系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丹参通过P38和JAK2/STAT3信号通路对高铁环境下MC3T3-E1小鼠前成骨细胞起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丹参对小鼠前破骨细胞RAW264.7 的增殖、分化和功能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综述一 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丹参对骨代谢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影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丹参注射液对活性氧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参附注射液调节NOS/NO信号通路保护LPS损伤的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机制[D]. 万函. 南昌大学, 2021(01)
  • [2]解毒活血方促进PCI术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D]. 张海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二仙含药血清通过雌激素受体抑制Ox-LDL诱导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D]. 刘会会. 延安大学, 2021(09)
  • [4]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D]. 崔玉梅.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差异表达的LncRNA TUG1研究小陷胸加味汤治疗冠心病(痰热互结证)的作用机制[D]. 周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丹红对大鼠股动脉吻合术后血管修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探讨[D]. 李显勇. 长江大学, 2020(04)
  • [7]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强度激光局部血管照射防治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实验研究[D]. 陈亮.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丹参注射液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 吴利. 南昌大学, 2019(02)
  • [9]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研究[D]. 阮旭.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10]丹参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双向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张晓. 苏州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丹参注射液对活性氧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