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简介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简介

一、《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学》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何丽,黄国华,赵举[1](2021)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术的效果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行小切口手法娩核白内障摘出手术与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2例(112眼)硬核白内障为研究对象。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手法组56例(56眼)行小切口手法娩核白内障手术;超乳组56例(56眼)行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UCVA,logMAR)手法组高于超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867.283,F交互=34.691,F组间=17.833;均P<0.05)。角膜散光程度手法组患者均低于超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时点=24.773,F交互=18.451,F组间=16.037;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手法组为8.93%(5/56)低于超乳组的25.00%(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4,P=0.023)。结论小切口手法娩核治疗硬核白内障术后角膜反应较轻,视力恢复较快,角膜散光轻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向永国[2](2021)在《重庆区县白内障术后中远期视觉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重庆区县白内障手术后中远期手术效果以及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从重庆市各区县选取6个调查点医院纳入60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纳入600例同期接受普通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在术前测量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主客观验光、眼压(IOP),并完成视功能生存质量量表(VF-QOL量表)评分,在术后1个月、6个月时进行随访,通过组间比较和自身前后对照评估患者术后中远期的手术效果以及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白内障类型和术前VF-QOL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6个月时的UCVA,BCVA和VF-QOL量表得分均显着优于术前,但显着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6个月时的UCVA,BCVA和VF-QOL量表得分均显着低于术后1个月(P<0.05)。在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患者屈光状态<-1.5D和≥0.5D的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9%vs 15.0%,P<0.05)。影响实验组术后6个月时UCVA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残留屈光不正(37.2%)、后发性白内障(29.6%)和眼底病变(19.3%)。结论重庆区县白内障术后中远期视觉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总体情况良好,但低于同期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影响区县白内障术后中远期视觉质量的原因主要为残留屈光不正和后发性白内障。

王洪亮[3](2020)在《囊袋张力环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48例4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24眼。试验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对照组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手术均顺利完成,IOL均囊袋内植入。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并比较2个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状体(IOL)偏心量、术后IOL倾斜度、主观视觉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个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122,P=0.729)。2个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06,P=0.939)。术后1个月、3个月2个组患者IOL水平偏心量、垂直偏心量及总偏心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IOL在水平方向倾斜度和总倾斜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IOL在垂直方向倾斜度和总倾斜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主观视觉质量评分分别为2.85±0.24、3.30±0.36和3.43±0.42,对照组分别为2.34±0.23、2.65±0.44和2.57±0.39,均较术前的1.31±0.22和1.19±0.17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术后主观视觉质量评分均大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1.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与否,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2.囊袋张力环植入应用于超高度并发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对患者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目无影响。3.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植入囊袋张力环后能够维持晶状体稳定性。4.通过对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植入囊袋张力环,术后能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图13表7参43

万佳昱[4](2020)在《Toric人工晶状体不同标记方法对术后视觉效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植入术,使用不同方法标记患者的散光轴位,通过对比直视下手动标记方法、Callisto eye导航引导下标记方法、Pentacam眼前节全景分析仪引导LensAR飞秒激光系统囊膜标记方法,进而探究不同标记方法的精准性及术后旋转稳定性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唐山市眼科医院接受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Acrysof IQ Toric IOL植入术,共53例60眼,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术前检查。依据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随机为手动标记组、导航标记组、囊膜标记组,分别行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oric IOL植入。术后一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每次随访测量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残余散光、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Icare测量眼压、散瞳后在裂隙灯下观察Toric IOL轴位并应用数码照相机拍照、采用Pentacam所拍摄的Scheimpflug图像,并应用Image Pro Plus软件进行图像测量并计算Toric IOL术后倾斜角及偏心值。结果三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UCVA、BCVA与术前相比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BCVA相比,术后一个月时导航组与手动组、术后三个月时囊膜组与手动组、术后三个月时导航组与手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残余散光比较,术后一个月及三个月时囊膜组与手动组、导航组与手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平均轴位偏差度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术后一周囊膜组与手动组、术后一个月囊膜组与手动组、术后一个月导航组与手动组、术后三个月囊膜组与手动组、术后三个月导航组与手动组。三组间平均倾斜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术后一周囊膜组与手动组、术后一周导航组与手动组、术后一个月囊膜组与手动组、术后一个月导航组与手动组、术后三个月囊膜组与手动组、术后三个月导航组与手动组。三组间平均偏心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术后一周囊膜组与手动组、术后一周导航组与手动组、术后一个月囊膜组与手动组、术后一个月导航组与手动组、术后三个月囊膜组与手动组。术后各个时间点倾斜角与偏心值的相关性如下:囊膜组术后各个时间点在90°及180°方位的倾斜角和偏心值均无相关性(P>0.05);导航组存在相关性的有,术后一周90°方位、术后一个月90°及180°方位、术后三个月90°及180°方位(P<0.05);手动组存在相关性的有,术后一个月180°方位、术后三个月90°及180°方位(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囊膜标记及导航引导的角膜标记方法均可有效提高Toric IOL轴位定位的精准度,两种方法在降低IOL轴位偏差、术后残余散光量、倾斜角与偏心值方面具有优势;飞秒激光辅助囊膜标记方法因减少了空间误差,较导航引导的角膜标记方法更客观,值得推荐。图17幅;表9个;参151篇。

林开春[5](2020)在《侧切口辅助劈核技术在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介绍侧切口辅助劈核技术,并应用于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比较,为硬核性白内障手术的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 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根据Emery核硬度分级方法选取核硬度达Ⅳ、Ⅴ级患者共56例,60眼,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9例(3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27例(30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比较A、B两组手术后第1天,1周和1月的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t visual acuity,U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 corrected distant visual,BCDVA);手术后第1天、1周、1月、3月的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induced astigmatism,SIA)大小;手术后1月、3月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其丢失率;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 果]两组术前视力(UDVA、BCD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1周、1月的视力(UDVA、BCD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段的视力(UDVA、BCDVA),两组术后视力(UDVA、BCDVA)均较术前视力有提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段术源性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B组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各时段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月、3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B组均较A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A组中出现2眼(6.67%)后囊破裂,B组中未出现后囊破裂;术后第一天A组角膜三级以上水肿7眼(23%),B组角膜三级以上水肿3眼(10%),角膜最终均恢复透明;A组出现虹膜损伤2眼(6.67%),B组出现虹膜损伤5眼(16.67%);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83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65min。[结 论]1.侧切口辅助劈核技术应用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使其可达到与超乳相接近的术后效果。2.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拥有更短手术时间、在保护角膜内皮、晶状体后囊等方面更具优势,以及较低的手术费用、对手术设备要求不高,使其在处理硬核性白内障和大批量集中的防盲手术更具优越性。

杨晓昱[6](2020)在《金针碎核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Ⅳ-Ⅴ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占首位的致盲性疾病,我国目前盲人中约有半数是白内障引起的。因此白内障是防盲治盲最优先考虑的眼病。目前认为,没有明确证据证明药物能彻底治愈白内障,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本研究通过观察金针碎核结合超声乳化在硬核(Ⅳ-V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明确该方法在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对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探讨超声乳化与碎核技术相结合在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的应用,以达到减少超声能量对角膜的损伤,减少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恢复有用视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对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中医院眼科Ⅳ-Ⅴ级硬核性白内障90例90眼,分为观察组(金针碎核与超声乳化相结合组)、对照1组(超声乳化组)、对照2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劈核组)各30例30眼,观察其视力、切口愈合、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并发症等情况。并对疗效统计学分析处理。其关键技术,用0.4%倍诺喜表麻后,作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3.2mm反眉弓形巩膜隧道切口或采用3.2mm角膜缘隧道切口,在2:30方位透明角膜做侧切口,经原隧道切口穿刺进入前房,进行前囊膜环形撕囊术及水分离和水分层后,用仿古金针(钢制)与自制晶体垫圈(其直径为1.5mm)相结合,预先将白内障硬核机械性分割成若干碎块后,再逐个将碎块乳化吸出,并用注吸头吸除晶体皮质,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结果:观察超乳仪界面中显示的所用能量和丁术时间,单位:S。金针碎核联合超声乳化观察组的AP(能量)及AECP(能量复合参数)均明显低于超声乳化对照1组,差异明显(P<0.05),两种方法在超声乳化上消耗时间差异明显(P<0.05)。三组囊袋的安全性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对三组术后1d和7d裸眼视力(UCVA)、1mo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比较发现,术后第1d、7d以及术后1mo最佳校正视力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第1,7d角膜透明度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方面,全部入选者术前数值均>1700个/mm2,对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进行测量,3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经手术后1mo角膜处于透明状态,复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3组角膜细胞丢失率进行对比,数据差异十分明显(P<0.05)。术前散光观察组0.42±0.23D,对照1组0.44±0.23D,对照2组0.43±0.2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P>0.05)。术源性散光均为顺规散光(术后第三天),观察组0.95±0.26D,对照1组1.17±0.34D,对照2组2.22±0.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P<0.05)。术后1月术源性散光观察组0.53±0.22D,对照1组0.78±0.25D,对照2组1.23±0.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手法碎核技术相结合在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的应用,不仅能达到到减少超声能量对角膜的损伤,还能减少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恢复有用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袁超峰[7](2019)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中瞳孔缘环形切除法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粘连性小瞳孔的瞳孔缘环形剪除临床效果,为研究提供资料,对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三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中的粘连性小瞳孔瞳孔缘环形剪开的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50例(60眼)。病因为各种类型的葡萄膜炎(其中Behcet病12眼,VKH病20眼,特发性葡萄膜炎28眼),炎症控制后3个月以上。男性病人22例,女性病人28例,年龄23~62岁,平均42.8±9.5岁。患者虹膜大部分或全部后粘连,瞳孔直径小于4mm,使用散瞳药物无效。Ⅱ~Ⅳ级硬度晶状体核。无影响手术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在术前进行完善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前后节检查、眼底、眼压、人工晶体度数测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眼部B超等。所有患者术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并稳定炎症3个月以上。使用Stellaris白内障超声乳化设备(美国博士伦公司),剪除瞳孔缘均使用改进的囊膜剪,手术均由同一白内障手术医生完成。分别在术后1天、1周、1月和3月进行随访观察。检查以下内容:视力及矫正视力、角膜水肿情况、前房反应、瞳孔形态及活动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手术并发症。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处理。两组计数资料之间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而计量资料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两组之间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α=0.05水准上判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1天、1周、1月和3月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1周、1月和3月眼压值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瞳孔直径可扩大至6-8mm;术后瞳孔直径在3-4mm之间,散瞳后可扩大至5-7mm之间,瞳孔对光反射部分存在。术中均未出现虹膜脱色素、后囊膜破裂和前房大量积血等并发症。术后未发现前房炎症加重、人工晶状体偏位等,瞳孔均较术前扩大,瞳孔均接近圆形,术后均恢复一定程度的瞳孔对光反射。结论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行瞳孔缘环形剪除对角膜内皮损伤小,剪除虹膜后边缘光滑,术后瞳孔近圆,保留了一定瞳孔对光反射功能;而且术后炎症反应轻,再次瞳孔后粘连的发生率低,术后瞳孔可药物扩大利用眼底的观察。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环形瞳孔缘剪除术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中一种安全高效的扩大瞳孔的方法,可提高白内障手术成功率。

王水平[8](2018)在《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方式与视觉质量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与对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和视觉质量。对象和方法:通过回顾性病历分析研究,选择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住院的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6例(46眼),其中男性患者16例(16眼),女性患者30例(30眼)。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可分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组23眼(以下简称小梁切除组);另2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组(以下简称房角分离组);随访1-12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计数、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及术后并发症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在年龄、性别、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计数及UBM测量指标等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小梁切除组与房角分离组术前和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以提高视力;小梁切除组与房角分离组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提高视力,且程度相当。小梁组术前眼压为25.9±3.380mmHg,术后眼压为14.7±1.680 mmHg;房角组术前眼压为24.3±3.190 mmHg,术后眼压为17.0±1.69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效果均不错。且小梁切除组降眼压效果优于房角分离组。角膜内皮计数:小梁切除组与房角分离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数分别为2203.20±365.40个/mm2、2130.10±398.90个/mm2和1830.30±367.60个/mm2、1947.30±331.30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手术均可以使角膜内皮数量减少,小梁切除组内皮数减少更明显些。UBM相关检测指标:小梁切除组与房角分离组术前和术后ACD分别为1.150±0.270mm、1.170±0.280mm和3.080±0.220mm、3.300±0.2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均能加深ACD,房角分离组加深优于小梁切除组;术后AOD500、TCPD与术前较均有明显增大,P均小于0.05,即两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后,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切除组并发症多于房角分离组。结论:1.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2.在降低眼压方面,小梁切除组更胜房角分离组,而在提高视力程度上则两者疗效相当,但在改善前房结构方面(比如加深ACD、增大AOD500和TCPD)房角分离组优于小梁切除组。3.房角分离组在角膜内皮数减少及术后并发症较小梁切除组少。

王明月[9](2018)在《普拉洛芬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普拉洛芬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干眼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稳定性、泪液分泌量、眼压情况、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术后矫正视力等的影响,分析普拉洛芬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干眼的治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承德市第六医院眼科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纳入此次研究,分为研究组51例(51眼)和对照组51例(51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术前:两组均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杭州国光药业,5ml/支)1滴/次,4次/d*3d;术后:研究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5ml/支)6次/d,0.1%玻璃酸钠滴眼液(联邦制药,5ml/支),用药剂量:1滴/次,4次/d,并加用0.1%普拉洛芬滴眼液(普南扑灵,5ml/支),用药剂量:1滴/次,4次/d,术后一个月停药。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5ml/支)6次/d,0.1%玻璃酸钠滴眼液(联邦制药,5ml/支),用药剂量:1滴/次,4次/d,术后一个月停药。设置手术后1d、7d、30d、90d的时间节点,分别记录患者干眼症状、Schimmer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水肿情况检查、眼压、房水混浊情况、矫正视力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白内障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后1d,研究组与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30d、90d,两组干眼症状评分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眼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2、两组白内障患者治疗后泪液功能SIt试验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后1d,研究组与对照组泪液功能SIt试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30d、90d,SIt试验评分研究组患者SIt试验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白内障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后1d,研究组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30d、90d,BUT试验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1d、7d,角膜荧光染色检查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90d,两组患者角膜荧光染色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30d、90d角膜荧光染色检查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1d、7d、30d、90d,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矫正视力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段的矫正视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6、治疗后1d、7d、30d、90d,研究组与对照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眼压改善优于对照组。7、治疗后1d、7d、30d,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房水混浊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d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房水混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房水混浊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8、治疗后1d、7d、30d,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d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d研究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患者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可缓解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对眼表组织结构的影响,改善眼表泪膜稳定性,减轻术后眼部症状及前房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改善术后矫正视力的效果,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林伦清,陈翀[10](2017)在《手法劈核技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手法劈核技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6例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采用晶状体调位钩进行手法劈核,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术中患者巩膜隧道切口外口均<5.5 mm,术后3 d矫正视力>0.5者156例(61%),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228例(89%),平均散光度(0.82±0.63)D。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见。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劈核手术,所需器械简单,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适合基层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

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学》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学》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重庆区县白内障术后中远期视觉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其他工作 急性高海拔暴露对健康成年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血流灌注的影响
附图及附表
文献综述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囊袋张力环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清单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检测仪器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术中准备
        1.2.3 术后护理
        1.2.4 测量方法
        1.2.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个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个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2.3 两个组患眼手术前后眼压比较
    2.4 两个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
    2.5 两个组患者手术后IOL偏心量比较
    2.6 两个组患者手术后IOL倾斜度的比较
    2.7 两个组患者手术前后主观视觉质量评分比较
    2.8 两个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3.1 本研究对超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研究的意义
    3.2 超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的选择
    3.3 囊袋张力环在超高度近视眼科中的应用
    3.4 囊袋张力环在超高度近视中的使用安全性
    3.5 囊袋张力环对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
    3.6 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囊袋张力环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着及科研获奖

(4)Toric人工晶状体不同标记方法对术后视觉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Toric人工晶状体不同标记方法对术后视觉效果的影响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术前检查
        1.1.3 术前准备
        1.1.4 人工晶状体轴位、角膜切口位置标记方法
        1.1.5 手术方法
        1.1.6 术后用药和随访
        1.1.7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结果
        1.2.2 视力变化
        1.2.3 眼压及前房深度变化
        1.2.4 散光变化
        1.2.5 IOL轴位偏差
        1.2.6 IOL倾斜角度
        1.2.7 IOL偏心值
        1.2.8 倾斜角与偏心值相关性分析
    1.3 讨论
        1.3.1 Toric IOL植入术后散光矫正情况
        1.3.2 Toric IOL植入术后视力改善情况
        1.3.3 Toric IOL植入术后轴位偏差
        1.3.4 Toric IOL植入术后眼内稳定性
        1.3.5 不同轴位标记方法差异分析
        1.3.6 其他因素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和Toric IOL轴位标记方法研究进展
    2.1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2.1.1 研究现状
        2.1.2 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2.1.3 散光对白内障手术的影响及矫正方法
        2.1.4 Toric IOL在白内障手术中的适用条件
    2.2 Toric IOL标记方法汇总
        2.2.1 FLACS囊膜标记
        2.2.2 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引导下的FLACS囊膜标记
        2.2.3 Cassini眼前节分析仪引导下的FLACS囊膜标记
        2.2.4 Aladdin光学生物测量仪引导下的FLACS囊膜标记
        2.2.5 OPD-ScanIII光学生物测量仪引导下的FLACS囊膜标记
        2.2.6 Callisto eye导航系统引导下的轴位标记
        2.2.7 Verion导航系统引导下的轴位标记
        2.2.8 Lenstar LS900手术导航系统引导下的轴位标记
        2.2.9 ORA系统引导下的轴位标记
        2.2.10 其他系统引导下的轴位标记
        2.2.11 直接视觉下及裂隙灯下的手动轴位标记
        2.2.12 气泡、摆锤、眼压辅助下的手动轴位标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侧切口辅助劈核技术在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硬核性白内障中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比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金针碎核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Ⅳ-Ⅴ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学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1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
        1.2 中医药物医治白内障
        1.3 白内障的中医其他疗法
        1.4 中医学医治白内障的优势和今后趋势
    2、现代医学治疗白内障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2.1 现代医学对白内障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白内障的治疗
        2.3 现代医学治疗白内障的优势与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研究设计
        1.1 分组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研究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及分类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及剔除病例标准
        2.6 质量控制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超声乳化有关数据值比较
    2、三组术中囊袋完整性比较
    3、术后1d、7d1mo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裸眼视力(UCVA)
    4、术后第1.7d角膜透明程度
    5、角膜内皮细胞具体状况
    6. 角膜散光度数变化
第四部分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中瞳孔缘环形切除法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乳化术中粘连性小瞳孔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方式与视觉质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入选标准
        1.2 一般资料
    2 仪器设备
    3 术前检查
        3.1 常规检查
        3.2 特殊检查
    4 围手术期处理
    5 手术方法
    6 术后观察指标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普拉洛芬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病例资料与仪器药品
        1.1.1 临床病例来源
        1.1.2 病例选择标准
        1.1.3 仪器设备与药品试剂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研究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1.4 研究结果
        1.4.1 干眼症状评分
        1.4.2 泪液功能SIt试验
        1.4.3 泪膜破裂时间(BUT)
        1.4.4 角膜荧光染色检查
        1.4.5 术后矫正视力
        1.4.6 术后眼压
        1.4.7 术后房水混浊情况
        1.4.8 术后角膜水肿情况
    1.5 讨论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2.1 干眼症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2.1.1 干眼症的病理生理
        2.1.2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
    2.2 干眼的流行病学
    2.3 干眼症的分类
    2.4 干眼症的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2.5 干眼症的治疗
        2.5.1 干眼症的一般治疗
        2.5.2 干眼症的药物治疗
        2.5.3 保持患者原有泪液
        2.5.4 自体血清的应用
        2.5.5 手术治疗
        2.5.6 中药治疗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手法劈核技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劈核效果
    2.2 术后视力
    2.3 术后角膜散光
    2.4 并发症
3 讨论

四、《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学》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术的效果比较[J]. 张何丽,黄国华,赵举.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1(05)
  • [2]重庆区县白内障术后中远期视觉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D]. 向永国.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囊袋张力环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研究[D]. 王洪亮.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4]Toric人工晶状体不同标记方法对术后视觉效果的影响[D]. 万佳昱.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侧切口辅助劈核技术在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D]. 林开春.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金针碎核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Ⅳ-Ⅴ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D]. 杨晓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中瞳孔缘环形切除法的应用[D]. 袁超峰. 郑州大学, 2019(02)
  • [8]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方式与视觉质量评估[D]. 王水平.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4)
  • [9]普拉洛芬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观察[D]. 王明月.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10]手法劈核技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的应用[J]. 林伦清,陈翀.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8)

标签:;  ;  ;  ;  ;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