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优质大米市场前景及加工技术

重庆优质大米市场前景及加工技术

一、重庆市优质稻米的市场前景及加工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康洁[1](2021)在《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增长,农业综合产能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严峻的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问题。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农产品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引导其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农户绿色生产实施程度并不高。产业组织模式作为联结农户与产业组织间关系的利益分享方式,可通过引导、规制等多种途径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可能成为改善农业绿色生产的内在动力。农户如何做出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不同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如何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绿色生产如何进一步影响农户收入?深入开展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借鉴。论文以稻农为研究对象,以湖北、安徽、黑龙江和吉林四省1487户调查数据和多案例资料为基础支撑,以稻农减肥减药的绿色生产行为为研究主题,将绿色生产行为界定为对商品有机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病虫农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通过建立“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绿色生产行为—收入效应”系统分析框架,探究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机制及其对收入的影响。首先,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探究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决策,并阐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对绿色生产作用过程。其次,遵循“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产行为”分析思路,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索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用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程度及差异;基于多元处理效应和Ordered Logit模型,引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一步揭示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然后,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和OLS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UQR)探究稻农进行绿色生产的收入效应,以及绿色生产采纳度对稻农收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最后,从产业组织角度,采用案例分析,从实践层面剖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的驱动成效和保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为应对水稻生产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挑战,绿色化、精准化和组织化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第二,水稻种植面积、参加水稻技术培训次数、信息获取难易程度等交易特征和周围有水稻合作社、周围有稻米加工企业等市场环境是影响稻农选择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重要因素,且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对稻农绿色生产发挥作用。第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既可以直接驱动稻农实施绿色生产,还可以通过强化绿色认知实现间接驱动,政府宣传对稻农绿色认知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第四,实施绿色生产会促进稻农增收,在反事实假设下,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未实施,其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低9.2%;未实施绿色生产的稻农若实施,单位面积水稻收入要高107.7%;绿色生产采纳度对水稻收入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对低收入稻农的增收效果优于高收入稻农;因此,实施绿色生产不仅能提高稻农收益,还有利于缓解稻农内部收入差距。第五,利益联结、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外部资源整合是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水稻产业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据此,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二是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三是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四是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罗冲[2](2020)在《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对中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由于一系列国际社会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措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供应就显得更加重要。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2000年以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的集聚现象更加明显,这种集聚效应对东北地区的水稻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科学合理的判断2000年至今的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趋势,弄清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水稻生产区位集聚是否对水稻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顺应时代需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使用东北地区市域统计数据,首先从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这两个角度对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变化进行分析,随后从整体与局部两个角度对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空间面板模型从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政策原因这几个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LMDI分解模型分析了东北地区生产区位集聚对产量变化的增长效应,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东北地区生产区位演变时空差异显着:一是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都不断增加,其中黑龙江省起主导作用;二是水稻种植面积重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水稻产量重心向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移动,其中水稻产量的重心移动速度与移动距离要高于水稻种植面积,这表明水稻产量相比水稻种植面积更不稳定,更容易受影响;三是通过分析水稻生产标准差椭圆变化,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呈现先收缩后扩张的趋势,水稻产量呈现先收缩后扩张再收缩的趋势。第二,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整体越来越强,其中研究期间水稻种植面积区位基尼系数稳定上升,水稻产量区位基尼系数波动上升,分省来看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区位基尼系数高于辽宁省高于吉林省;分析水稻生产集中度表明,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集中度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其中哈尔滨市在所有时期的水稻集中度均为最高;分析分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生产集中指数可以看出,水稻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生产集中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分地区水稻生产专业化指数表明,水稻生产专业化指数高于1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至辽宁省营口市一线;分析莫兰指数发现,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现象逐渐加强,每个阶段都有了“高-高、低-低”两极分化的集聚现象,具体表现出“低-低”集聚增多,“高-高”集聚减少的特点。第三,东北地区的水稻生产集聚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在本研究中基础设施水平中的效灌溉面积、自然因素中的温度、技术条件中的机械总动力与化肥施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中的人均GDP对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集聚的影响明显。而本文选择的代表产业结构的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比、代表政策因素的农业税减免、代表运输能力的每平方公里公路长度、代表科技因素的科技因素的全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址勘查业单位从业人员数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第四,水稻生产区位集聚对水稻产量的增长有贡献,不同时段的贡献程度不同,而且不同区域的集聚增长效应不同。分析发现水稻种植规模的增大是导致水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水稻技术效应的贡献不稳定,大部分时间对水稻产量的增加起负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水稻生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集聚效应对水稻产量促进明显的地区如哈尔滨市、齐齐哈市、绥化市都发展成了水稻生产区位集聚区,而集聚效应不明显的地区,水稻种植越来越少。本文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和研究结论,提出了东北地区水稻产业区位集聚的优化对策。首先分别对水稻生产优势区与水稻生产非优势区的提出了差异化的水稻产业发展策略,其次从水稻生产区位集聚优化的视角出发,对水稻生产集聚区的农业政策、技术推广体系、品牌效应、稻米全产业链增值创新模式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5个方面提出的相应的优化建议。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提高,将东北地区水稻的生产集聚转化为促进东北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的动力,使得水稻种植户收入稳固提升,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最终实现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杰,方立魁[3](2019)在《重庆市贡米产地水稻产业现状分析与建议》文中认为在总结分析重庆市贡米产地历史、生产条件、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梳理贡米产业在品牌建设、产业链打造、科技支撑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国内其他产地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发展建议。

郭烽塍[4](2019)在《湛江海水稻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研究》文中提出世界过半人口以稻米为主要食物来源,水稻也因此成为世界主要农作物之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同样占据着较大的比例,2016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超过3000万公顷,接近全国粮食播种总面积的1/3,而年产量则超过2亿吨,是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3.6%。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激增以及农业产业结构问题不断显现,水稻播种面积以及年产量相较往年相比有所降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的热点,党的十九大也提出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寻求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路径,并且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也提出要大力支持贫困地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是以耕种水稻的农田大多分布于盆地及平原地区,气候、土地以及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制约了普通水稻的种植,这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造成了较大的阻碍。海水稻又名耐盐碱水稻,是一种利用生物遗传育种技术在野生耐盐碱性野生水稻稻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培育所得到的一种新型的特种水稻,该类型水稻能够在一定盐度的海水灌溉条件下自然生长,并且达到每亩300公斤左右的粮食产量;并且除了能够在盐碱农田上正常种植,海水稻还具有抗旱抗虫、生态修复等重要功能,具有较大的生态效用与市场推广价值。我国海岸线较长,沿海滩涂及荒置农田面积超过3000万公顷,开发利用面积超过2亿亩,达到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0%。可以看出,海水稻一旦全面推广与种植,将有效地减少我国盐碱土地面积并对其进行生态修复,也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基于此,文章以“湛江海水稻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为命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技术创新理论以及农业生态理论,开展湛江海水稻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及海水稻发展问题进行文献梳理,探索湛江海水稻产业发展路径的理论基础;其次,探索海水稻的概念内涵、起源及特征,分析湛江海水稻产业发展基础,主要包括种质特征、资源基础、科技支撑、市场发展等因素,对其产业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再次,对湛江海水稻发展现状及品牌推广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国内典型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发展路径及战略启示;最后,基于海水稻的技术发展、政策环境、规模化运营及产业融合等方面,就促进湛江市海水稻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罗金玲[5](2019)在《梅州典型富硒农产品质量分析及标准化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硒(Selenium,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膳食硒的摄入量为60μg/d。本文从广东省梅州市富硒农产品生产区选定了几种梅州主要的农产品,依据国家标准《GB 5009.93-2017》测定了硒含量,结果表明,梅州市富硒大米样品的硒含量为0.18mg/kg,富硒红茶样品的硒含量为0.055mg/kg,富硒绿茶样品的硒含量为0.14mg/kg,富硒鸡蛋样品全蛋的硒含量为0.18mg/kg,蛋清的硒含量为0.057mg/kg,蛋黄的硒含量为0.52mg/kg。测定的主要营养素结果显示:富硒大米样品的脂肪含量为(0.83±0.06)g/100g、赖氨酸含量为(9.91±0.38)μg/mg、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0.64±0.04)mg/g、可溶性糖含量为9.65%±0.24%和淀粉含量为79.74%±1.14%。富硒红茶样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茶多酚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茶汤pH值分别为3.29%±0.29%、13.18%±0.23%、(8.64±0.32)mg/g、1.85%±0.06%和5.23±0.01,富硒绿茶样品的同类指标分别为2.26%±0.05%、19.57%±0.68%、(9.49±0.49)mg/g、3.52%±0.22%和5.82±0.01。富硒鸡蛋样品的脂肪含量为(10.06±0.24)g/100g,水分含量为(74.33±1.03)g/100g,蛋白质含量为(12.10±0.08)g/100g,蛋黄胆固醇含量为(1321.08±27.84)mg/100g,蛋黄卵磷脂含量为1.08%±0.07%。富硒大米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比较高,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富硒大米样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即赖氨酸,且含量较高,食用富硒大米200300g/d,可以为人体提供赖氨酸约20003000mg/d。富硒红茶与富硒绿茶中的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均较高,表明具有较好的品质基础,日常适量冲泡富硒红茶和富硒绿茶,是人体摄入氨基酸、茶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的重要途径。每枚富硒鸡蛋蛋黄可以提供约250mg的胆固醇,每周食用富硒鸡蛋280350g,可以为人体提供脂肪约45g/d,提供水分,提供蛋白质约56g/d,提供卵磷脂约0.40.5g/d,表明富硒鸡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胆固醇含量较低,有利于人体健康。根据梅州地区的土壤生态环境,结合科学富硒生产的基本规律,拟定了几种富硒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程。

田谧[6](2017)在《中国转基因玉米政策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十二连增”的辉煌成绩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于这个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农业大国,粮食增产是稳定发展的基石。其中,玉米作为增产的主力,2012年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同时,玉米也是中国重要的消费作物,用途十分广泛,可从种子、原粮拓展到畜牧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能源,在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与直观的经济预期相悖,产量大增并未带来玉米相关产业的效率和繁荣,反而表现出一系列问题:伴随着连年丰收的是库存增加;但即使“坐拥”2亿吨库存,中国还在大量进口玉米,进口量是出口的793倍;扩大供给没有导致价格降低,反而出现价格倒挂,将市场推向低价进口玉米;大量下游深加工行业也没有得到充足、低价的原材料,反而行业产能趋于萎缩……玉米产业面临价格和补贴这“两个天花板”的上限压力,加上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这两个”紧箍咒”的硬性束缚,加之成本这一”地板”也在不断抬升,造成了高成本、高库存和高进口的“三高”结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的战略方向。玉米生产需要面对“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目标,解决“三高”,实现供给侧改革,那么推行适当的发展战略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目前已经实施的主要措施是调减非优势区的种植面积。但需要注意的是,玉米面临的诸多难题,并不是由增产单一导致的,而大量进口,正说明市场不是不需要玉米,是需要“低价”玉米。根据FAO数据,2013年中国进口玉米90%来自美国。美国境内93%的玉米应用了转基因技术,低成本和高产出最终导致低价。转基因技术在世界范围都是较为敏感的话题,以其优良性状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分为支持和反对两个意见阵营。中国政府在这个话题上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任何政策决定都需要经过严谨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农业部于2016年4月13日明确提出了转基因发展“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和食用的路线图,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此路线图表明了转基因发展的阶段性。据此,玉米产业或许有可能藉由引入转基因技术而谋求战略发展。玉米市场(供给层面)如发生政策变革,影响不会仅仅局限在本行业内,或一国内,效果会扩散到全行业、乃至影响世界农业贸易格局。并且一旦涉及到转基因技术,就需要兼顾消费者偏好(需求层面),最后想看整个市场变动后产生的经济影响。基于上述目标,本研究选用了GTAP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适用的中国GTAP-GMM模型。用DNDC模型换算出可以代表应用转基因技术的“技术成长率”并代入模型,先模拟了玉米产业(生产层面,包含3个情景)的政策变动效果,再将研究消费者支付意愿(WTP)的实验结果作为“消费偏好”冲击,放入GTAP-GMM模型中,得到消费者偏好影响下的政策变动效果,最终,实现了对宏观层面、产业层面、贸易层面和供需层面的综合考虑。首先,为了考察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真实态度,本文根据信息属性将产品分为三类,采用问卷分析来研究分类的合理性并评估消费者意愿,结果发现:三类转基因品区分明显,但就食品安全问题的横向比较结果来看,消费者对转基因抵触程度不高。更进一步考虑,由于问卷答案带有假设色彩,为了验证分类的合理性并得到真实的支付意愿(结论要代入本文GTAP-GMM模型中进行仿真),本研究继而设计了经济学实验。在分类效果上印证了问卷结果。相比搜寻品(Search),转基因信息披露为经验品(Experience)和信任品(Credence)带来额外的16.2%和7.23%的折价;而非转基因信息的披露会使得搜寻品支付意愿提高6.19%,为经验品和信任品带来额外的9.75%和3.67%的溢价,与原始假设不同的是,消费者对经验品的敏感度高于信任品,这与现发展阶段,经验型转基因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暴露的更多,例如转基因油,消费者更熟悉,意识上也更为“警觉”。其次,本研究构建GTAP—GMM模型来仿真玉米政策调整对于整体经济与产业的影响,特别是2016年临储政策取消,对玉米生产来说是非常剧烈的变化,需要考虑其恢复市场主导机制之后的情况,综合考虑之下,情景设计环节主要关注三个层面,第一,现实中15/16年度玉米种植首先面临的巨大变化是临储政策取消,因此对于未来行业发展的评估首先要考虑这项政策变动的效果(情景1);其次是本文关注也是农业部已经提出的“三步走”转基因产业发展政策(情景2),最后综合考虑在取消临储政策的情况下转基因发展政策(情景3)的效果。政策评估结果显示,情景1中,中国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对于实际GDP有益,能使国内资源更有效分配与利用,让玉米供需由市场规律决定。情景2中,发展转基因玉米种植,会带动经济增长,单纯的取消临储政策之下,会使农民承担的生产成本增加38%,导致中国玉米产量减产5.22%。而改种植转基因这一技术进步,会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也会带动传统玉米的生产成本下跌,实证结果显示,整个玉米行业的生产成本都会下跌,传统玉米与转基因玉米的生产量都会上升。劳动力方面,转基因玉米产业在相同的产出之下,可以雇用更少的劳动人口,释放劳动力去别的行业或者休闲。而在名义工资上,转基因玉米产业成长的幅度也比种植传统玉米产业工资幅度大,能吸引农业劳动人口从事转基因玉米生产。在情景3中,取消临储政策之后发展转基因种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更多,综合效果会使得粮食价格下降,幅度约0.2%~0.5%。粮食需求方面,在发展转基因玉米政策时,会诱发粮食需求增加,主要成长来自于对于国内玉米的需求,而减少对于进口玉米的依赖。可见政策组合,在经济层面上对于国家整体有利。最后,将上述两部分实证结果结合:将实验结果的消费者支付意愿转化为消费偏好改变,作为一个冲击值,放入本文构建的GTAP-GMM模型中,考察加入消费偏好影响后,3个情景的经济影响有何变化。结果发现,国内无论是否开放转基因种植,由于消费者心理上介意转基因,对总体经济都会产生负面冲击。同类的转基因产品价格较低,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其他产品,也会间接带动玉米相关产业的产出增加。消费者对转基因玉米的偏好较低,还会带动国产传统玉米行业的增长。综合上述消费影响结果,行业产出增加之后,会多雇佣劳动力,带动名义工资上涨,导致转基因玉米相关产业的生产增加,产业繁荣。无论中国是否开放转基因玉米种植,在消费者对转基因消费偏好的影响下,受到最大冲击的都是进口需求。价格方面,因为市场需要对转基因产品折价给消费者补偿,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是受益的(只考虑价格层面,不考虑其他,包括可能产生的风险),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取得最终消费品,情况变好,整体国内福利增加。

陈启文[7](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认为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张现伟,李经勇,官治文,李超明,肖人鹏,姚雄,张巫军,唐永群[8](2017)在《近10年重庆两系水稻应用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两系水稻具有育种效率高、繁制种成本低、丰产优势强、品质相对优等优势,近年来在以重庆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稻区得以迅速发展。为明确重庆市两系稻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统计了2006—2015年10年间重庆市两系水稻的种植面积、主推品种及两系品种的审定情况。结果显示,10年间两系稻在种植面积上呈明显的增长态势,2014年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7.2%,推广面积最大的两系水稻品种是‘Y两优1号’和‘深两优5814’。在品种推广上,两系主导品种比例由2006年的5.9%上升到2015年的31.3%,且两系主导品种全为优质稻品种;在品种审定上,10年间重庆市审定(认定)的两系稻品种几乎全部为市外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重庆市内农业科研单位在两系稻品种审定上一直保持着零的记录。

刘剑飞[9](2012)在《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农业资源的不足、要素约束的增强、自然灾害的频发,使中国的农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依靠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新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复杂过程,对这一过程发生、发展、演进的规律和机制进行研究,对参与这一过程相关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对这一过程的条件塑造和管理调控进行探索,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实用价值。1.主要研究内容(1)农业技术创新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对农业技术创新与其它技术创新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对比,对农业技术的领域进行了界定,对其类型进行了划分,对其特点和功能进行了总结,对单项农业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体系的关联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目标、思路、领域行了分析论证,对创新类型、发生规律、诱导机制和实现条件进行了研究。(2)单项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体系演进研究。以农业技术的发生、发展、演进为主线,从单项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体系两个层面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重点研究了单项农业技术研发、传播、推广和更新的发生与演进,农业技术体系的生成、完善、运行与更新以及农业技术体系演进的过程、类型及特点。(3)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主体行为分析。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体进行了确认并提出了确认的标准,对各类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行为目标、行为准则、行为方式和行为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行为关联及行为协调的内容、方式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对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行为、创新过程、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4)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持续进行的支持条件研究。本文从资金配置、条件塑造、研发团队和过程管理四个方面对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条件展开了研究。研究了研发、推广和应用环节的资金需求、资金配置和资金有效使用及循环。研究了创新过程中实验室研发基地、试验示范基地、研究开发队伍和技术应用条件的建设与配套等。(5)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证研究。本文以水稻品种技术创新为例,并具体结合长江上游地区第一个优质稻品种Q优系列水稻新品种的技术创新过程,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回顾了Q优水稻品种技术创新需求提出的背景,阐述了技术创新目标的设定和创新任务的选择,研究了技术研发过程和区域试验设计,论证了Q优系列水稻新品种技术体系的形成过程、传播过程和应用普及过程,验证了水稻新品种更新过程的内在机理。论文还以Q优系列水稻新品种技术创新为例,论证了水稻新品种技术创新对农户、企业的收入效应,以及宏观收益,在科学估计水稻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测算了水稻品种技术投资产生的投资总收益、边际收益、长期边际收益以及内部收益率。(6)农业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的研究。研究了创新规划、创新过程、创新成果的管理。研究了契合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属性和过程规律的规划立项制度、过程管理制度,探讨了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探寻了创新主体激励机制的构建及可持续创新机制的生成,论证了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及创新主体行为关联与协调的重大作用,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过程管理的新思路。2.主要研究结论(1)农业技术具有独特的内涵与特征。农业技术泛指服务于整个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的总称,既包括各种自然科学技术,也包括现代管理科学技术,是由众多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单项技术组成的技术体系。它呈现出研究对象复杂、研究过程长期连续、技术使用受区域性限制、技术成果准公共品属性、技术应用的系统整体性等固有特点。农业技术具有增加农业有效产出、改进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展农业发展领域,以及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等多种功能。(2)农业技术创新是复杂的过程体系。农业技术创新是由多个相对独立且功能各异的主体参与,由多阶段构成、多层次发展、多门类综合的复杂过程,受自然生态、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等多因素影响。狭义的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过程,而广义的农业技术创新是指从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到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再到农业技术更新的全过程。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的重大突破、研究方法与手段的重大改进、市场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是农业技术创新发生的内因;有利的社会人文条件和制度条件、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必备的研究基地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客观条件;市场诱导、政府引导和创新主体的自主探索机制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3)主体行为在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包括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和人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农业生产者。政府对技术创新行使管理决策和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和人员主要承担研究工作、创造和提供农业技术成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主要承担农业技术的宣传、传授及应用指导,农业生产者接受、选择和应用农业新技术并反馈相关信息。各创新主体彼此之间的行为协同,才能顺利完成技术创新的全过程。(4)必要的创新要素条件是农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基础。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建设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本基础;研发基地建设、研发团队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成果应用条件建设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必备基础条件,有效的资金及物质支持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保证,及时准确的创新信息是维系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血液系统。(5)过程管理和协调是确保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持续进行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规划管理可以为农业技术创新指明正确的方向,准确的立项管理可以为农业技术创新确定准确的范围与具体目标,有效的过程管理可以协调相关主体行为、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推进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创新环节的衔接,严格的成果管理有利于保护农业知识产权、正确评估农业技术成果的贡献、促进农业技术成果的应用。(6)体制与制度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根本保障。落实政府农业科技投入主体的法律责任、建立农业科技的财政定量投入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是农业技术的财力保障。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将分散农业科技管理职能集中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消除创新工作监管混乱。深化农业科技体系改革、对省级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机构整合可以实现研发与推广的无缝链接。完善政府投资科技成果的国有资产管理、明晰国有产权有利实现成果的社会共享。完善公共科研及推广机构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推行全员聘用制可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3.论文创新点(1)农业技术创新属性决定了需要对其实施特殊支持和特别管理。农业技术创新的复杂性、长周期性特征,对某些领域必须实行稳定持续、数量充分的财政支持制度,以确保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层次性、持续性的顺利实现。建立农业基因资源、农业科学数据、农业生产技术等公共品管理制度,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发生,降低社会成本。(2)有必要对政府农业科技投入方式进行分类改革。政府应在长期内担当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责任,当前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待时机成熟后政府才能从非公益性农业科技领域逐步退出,并让企业成为非公益性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主体。(3)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合作是完成创新过程和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农业技术创新主体间在合作上达成共识,在职能发挥上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在工作进程上相互衔接、递次推进,在工作质量上符合创新内在要求,可以加快创新进程、提高创新绩效和节约创新成本。建立技术需求者参与政府农业技术创新项目决策的机制,实施用户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可以防范、杜绝创新主体的道德风险,净化创新社会氛围。4.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间的分工协作议题至关重要,当前因为分工不明,职责不分,常常导致重复创新,协作松散,不利于提升创新绩效,需要进一步研究;(2)环境响应问题。农业生产条件如资源、社会和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农业技术研发如何与之相适应的问题,或者环境变化对技术创新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研究;(3)技术应用的条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对技术应用的相关条件有所涉及,但由于篇幅限制,只是对这个问题进行提出,没有深入研究,为此要对技术应用条件包括生产组织培育、技术应用的条件限制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刘涛[10](2011)在《重庆市农业优势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对区域自然条件依赖较强的产业,一个地区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根据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农业生产的效益,筛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方能集中优势资源形成有区域竞争力、能让农民致富增收的农业产业。一、主要目的意义本文针对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生命周期不长、区域特色不明、空间结构不合理、市场波动大等问题,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归纳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提出区域优势农业选择依据、选择原则和选择方法,并用于分析重庆市各地区农业产业、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及特征,对筛选出的优势农业产业进行多方面评价,并研究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从而为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提出建议,同时也为类似地区农业优势产业选择提供参考。二、主要研究内容根据拟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理论分析。借鉴斯密、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等提出的优势理论和学说,从不同视角及空间、时间维度探讨农业产业的比较优势。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分析农业产业在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益、产品质量与价格、产业规模与市场占有能力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从产业束和空间角度,分析单个产业、产业集群、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从历史和时间维视角,分析农业产业比较优势的演变,以及市场需求、设施条件、技术、生产成本与效益等因素对其变动的影响。2、农业优势产业内涵、特征分析。在总结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农业优势产业的概念,分析了农业优势产业的类型及判定标准。探讨了农业优势产业对特定资源和环境的选择性、产品的差异性、生产的低成本与高效率、产业的可成长性、产业的弱模仿性等五个方面的特征。分析了农业优势产业在区域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区域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以及在增加区域农产品供给、提高区域农产品质量、增加区域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探讨了影响农业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政府公共服务等因素及其影响机制。3、农业优势产业选择方法体系建构研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方法体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市场需求、宏观政策等依据,明确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市场需求导向、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成长性等原则,研究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应包括的优势测度、优势比较、优势评价、优势筛选程序,比选了农业优势产业生产效率优势、生产效益优势、生产规模优势、综合优势的测度方法,从农业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综合评价等方面构建了评价体系,从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宏观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农业优势产业的选择。4、重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研究。应用构建的农业优势产业选择方法体系,对重庆农业优势产业进行了选择。从生产效率、生产效益、市场竞争力分析了重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现状,从光、温、水、土、气等分析了重庆农业发展资源禀赋,从交通、通讯、水利、技术、投资分析重庆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在发展基础、支撑条件研究基础上,应用农业产业优势测度方法,对重庆主要粮油、蔬菜、水果、养殖业进行优势测度。按照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根据测度结果,进行了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选择。5、重庆农业优势产业评价研究。在重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基础上,对优势农业产业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其发展的可能性、市场需求性和生态环境适宜性。从气候、生态环境、地形地貌等方面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的生态适应性;从市场需求数量、需求质量、市场波动等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市场适应性;从资源约束、环境限制、市场需求、投资影响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的成长性;从土地产出效率、劳动产出效率、投资回报效率等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的效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的效益;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评价了农业优势产业风险。6、重庆农业优产业布局及调控研究。依据重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和评价,研究了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落地及调控思路和措施。在分析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现状基础上,提出优化布局总体思路和优势粮油、蔬菜、水果、特产、养殖产业的布局方案,并相应分析了自然资源、土地、投资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规划引导、资金诱导、科研支持等方面研究了推进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空间优化布局、要素优化配置的调控思路和办法。三、主要研究结论1、农业产业的优势性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与价格、市场占有能力等方面,其比较优势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受市场需求、设施条件、技术、生产成本、效益等因素影响而动态变化,比较优势理论是农业优势产业选择和发展的理论基础。2、区域农业优势产业是一个地区内,经过努力而形成的具有相对较低要素成本、较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产业,是以独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条件、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以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特征的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具有产品的差异性、生产低成本与高效率性、产业可成长性和弱模仿性五大特征;其优势性的发展的培育受区域资源禀赋、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农业业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政府公共服务等因素影响。3、农业优势产业选择应遵循市场需求导向、经济效益优先、产业发展可持续性、产业可成长性等原则,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程序应按农业优势产业测度、农业产业优势比较、农业产业优势评价、农业优势产业调控等环节进行。4、研究表明,重庆水稻生产的规模、效率优势和综合优势明显,重庆小麦生产不具有比较优势,重庆玉米生产的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都不明显,重庆大豆生产的规模优势差、综合优势也不明显;重庆市蔬菜生产的规模优势不明显、但具有一定综合优势,重庆市瓜类生产的优势不明显、特别是规模优势较差,重庆马铃薯生产有很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及较高的规模优势和一定的效率优势;重庆柑桔生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重庆梨和葡萄生产的比较优势不明显;重庆烤烟生产的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明显;重庆生猪生产的比较优势明显,牛和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羊不具有比较优势,重庆的禽蛋和牛奶生产无优势,淡水鱼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5、优质水稻布局在綦江、巴南、南川、涪陵、江津、荣昌、大足、丰都、万州、忠县、秀山、长寿、垫江、梁平、开县、奉节16个区(县)的方山丘陵区、平行岭谷区和盆边山地区。马铃薯布局在万州、巫溪、巫山、云阳、开县、丰都、武隆、酉阳、秀山、城口、渝北、江津和綦江等13个区(县)海拔800m~1200m的山区。柑桔布局在江津、巴南、渝北、长寿、涪陵、丰都、万州、垫江、梁平、忠县、奉节、云阳、开县、巫山等14个区(县)海拔<400m、年均气温≥18℃、无霜期≥330天、基本无柑橘黄龙病、溃疡病和大实蝇等检疫性病虫害的优势地区。优质生猪布局在合川、潼南、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梁平、垫江、长寿、巴南、江津、綦江、南川和涪陵、万州、忠县、开县、云阳、奉节、武隆、秀山等共计21个区(县)。6、布局调控思路和措施包括:①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强化规划调控;②利用各种资金,发挥财政对农业优势产业的支持与诱导作用;③加强科研与开发,为农业优势产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和保障;④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四、主要创新点1、重庆与其他地区在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上差异明显,选择适宜本地条件而又与其他地区不同的产业,与其他地区农业产业进行差异化发展,以提高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研究发现,除水稻等个别产品外,重庆市在总体上粮油生产优势较弱,特色农业产业优势较强,应在保证水稻生产继续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升重庆农业的总体竞争力。3、分析表明,重庆在相同的生态环境区域,把最适宜的农业产业集中布局、进行专业化生产、形成农业优势产业带,可以突破土地零碎和不连片的限制,获得农业发展的规模效益。五、政策建议1、围绕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各区县应围绕自己的农业优势产业,制定发展规划,通过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2、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带建设,实现区域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将农业优势产业集中布局在最适宜区域发展,形成农业优势产业带、大型生产基地,实现区域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3、集中优惠政策和资金,加大对农业优势产业支持力度。把各种补贴、奖励资金,有效地集中用于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在农业保险、土地规模经营、农业融资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4、加强农业优势产业科研和推广,及时解决技术瓶颈。设立农业优势产业科研专项,为其研究开发专用和先进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优势产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六、进一步研究展望1、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制度创新需要进行专门研究。2、如何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进程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重庆市优质稻米的市场前景及加工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市优质稻米的市场前景及加工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绿色发展是适应生产端和消费端变化的客观要求
        1.1.2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持久动力
        1.1.3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
        1.1.4 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绿色生产行为研究
        1.3.2 产业组织模式与绿色生产行为
        1.3.3 绿色生产行为、产业组织模式与收入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1.5.1 数据来源
        1.5.2 样本情况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稻农
        2.1.2 产业组织模式
        2.1.3 绿色生产技术
        2.1.4 绿色生产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产业组织理论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2.2.4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解构的总体逻辑
        2.3.2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解构过程
        2.3.3 产业组织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框架的建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新趋势
    3.1 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3.1.1 种植情况
        3.1.2 化肥农药投入情况
        3.1.3 成本收益情况
        3.1.4 产业组织发展情况
    3.2 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3.2.1 水稻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显
        3.2.2 新型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有限,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率较低
        3.2.3 产业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农户组织化参与度较低
        3.2.4 受粮价“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户增收乏力
    3.3 水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3.3.1 绿色化
        3.3.2 精准化
        3.3.3 组织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制度安排
    4.1 稻农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4.1.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4.1.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4.1.3 研究方法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5 稳健性检验
        4.1.6 结论与启示
    4.2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分析
        4.2.1 事前控制
        4.2.2 过程控制
        4.2.3 结果控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
    5.1 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
        5.1.1 理论分析框架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1.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5.1.4 模型构建
        5.1.5 实证分析
    5.2 产业组织模式对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
        5.2.1 理论分析框架
        5.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5.2.4 研究方法
        5.2.5 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分析
    6.1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6.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6.3 研究方法
        6.3.1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6.3.2 OLS回归模型
        6.3.3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6.4 结果及分析
        6.4.1 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
        6.4.2 绿色生产对稻农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产业组织模式对绿色生产的驱动机制:基于案例分析
    7.1 探讨的关键问题
    7.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7.2.1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7.2.2 案例选择的依据
    7.3 案例概况与分析
        7.3.1 案例概况
        7.3.2 案例分析: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
    7.4 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驱动成效的保障
        7.4.1 注重与稻农的利益联结
        7.4.2 注重对稻农生产过程的控制
        7.4.3 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稳定性
    7.5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结果再检视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稻农参与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
        8.2.2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促进稻农实施绿色生产
        8.2.3 多角度提升稻农绿色生产采纳度,全方位助推水稻收入稳步增长
        8.2.4 破除产业组织与稻农的联结障碍,强化双方合作基础与制度保障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水稻种植户绿色生产与产业组织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2)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水稻生产区位集聚
        2.1.2 水稻生产区位集聚效应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区位理论
        2.2.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演变特征
    3.1 利用遥感数据对统计数据进行检验
        3.1.1 2000-2017年东北地区水稻分布制图
        3.1.2 遥感数据与统计数据对比与校正
    3.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时空变化
        3.2.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时间变化特征
        3.2.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空间变化特征
    3.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演变轨迹分析
        3.3.1 产业重心与标准差椭圆
        3.3.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重心演变轨迹
        3.3.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标准差椭圆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特征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整体集聚程度
        4.2.1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基尼系数变化分析
        4.2.2 不同省份水稻生产基尼系数变化分析
        4.2.3 东北地区水稻产业集中度变化分析
    4.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集聚空间格局分析
        4.3.1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生产集中指数空间格局变化
        4.3.2 东北地区水稻产量生产集中指数空间格局变化
        4.3.3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专业化指数变化
    4.4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集聚空间关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影响因素
    5.1 模型的选择
    5.2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的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3 回归分析结果
        5.3.1 影响因素变量描述性统计量
        5.3.2 空间面板估计
    5.4 本章小结
6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对产量的增长效应
    6.1 模型的选择
    6.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增长效应
    6.3 分市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增长效应
    6.4 本章小结
7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的优化对策
    7.1 充分发挥水稻优势区的区位集聚优势
    7.2 合理调整水稻生产非优势区水稻生产策略
    7.3 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确保水稻集聚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
    7.4 加强水稻产业集聚区的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7.5 提升水稻生产集聚区水稻产品的品牌效应
    7.6 探索东北水稻集聚区稻米全产业链增值的创新模式
    7.7 加强东北地区水稻集聚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重庆市贡米产地水稻产业现状分析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条件
    1.1 贡米产地历史
    1.2 贡米产地规模
    1.3 产地分布及生态条件
    1.4 生产条件
2 水稻产业现状
    2.1 生产
    2.2 加工
    2.3 品牌
    2.4 销售
3 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贡米品牌保护开发不足
    3.2 贡米产业链整合不足
    3.3 贡米稻田建设保护滞后
    3.4 科技支撑不足
    3.5 针对性地配套政策缺乏
4 重庆市贡米产地水稻产业发展建议
    4.1 合理规划、分类推进贡米产地稻米产业发展
        1)在市级层面合理规划、分类推进贡米基地建设。
        2)贡米基地内部合理规划、分层次推进。
    4.2 建立绿色高质高效生产体系
    4.3 建立贡米产地针对性地政策
    4.4 培育主体引导产业链整合
    4.5 打造品牌
    4.6 探索产业融合发展

(4)湛江海水稻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海水稻
        2.1.2 农业产业发展
        2.1.3 农业产业化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2.2.3 农业生态理论
3 湛江市海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3.1 湛江市海水稻发展阶段
        3.1.1 品种选择
        3.1.2 种质培育
        3.1.3 试点种植
    3.2 湛江市海水稻产业发展条件
        3.2.1 环境选择
        3.2.2 政策扶持
        3.2.3 科技支撑
    3.3 湛江市海水稻产业发展基础
        3.3.1 农作物生长环境良好,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3.3.2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快速兴起
        3.3.3 农业产业化建设态势良好,农村经营主体结构优化明显
    3.4 湛江市海水稻产业发展优势
        3.4.1 稻种技术快速更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4.2 产品市场化进程快速推进,品牌理念逐步完善
        3.4.3 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业态融合创造新机遇
4 湛江市海水稻产业的调研分析
    4.1 问卷调查:湛江市海水稻产业发展前景与公众认知调查
        4.1.1 样本选择与分析
        4.1.2 调查分析
    4.2 访谈分析:湛江海水稻发展的机遇与阻碍
5 湛江市海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 科研资源整合不足,海水稻示范种植进程缓慢
    5.2 创新政策引领性不足,相关支持体系尚未完善
    5.3 特色品牌亟待培育,产品价格缺乏竞争优势
    5.4 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亟待促进与第三产业融合
6 国内典型地区水稻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6.1 山东青岛海水稻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6.1.1 山东青岛海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6.1.2 山东青岛海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启示
    6.2 湖南常德有机稻米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6.2.1 湖南常德有机稻米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6.2.2 湖南常德有机稻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启示
7 促进湛江市海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推进产学研创新平台建设,集中优势资源推进海水稻选种培育
    7.2 优化海水稻产业政策环境,完善专利、用地、质量安全等保护
    7.3 积极培育海水稻龙头企业,打造本地特色品牌促进规模化运营
    7.4 建立海水稻种植示范园区,助推海水稻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
8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研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梅州典型富硒农产品质量分析及标准化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硒元素
    1.2 硒与人体健康
    1.3 硒与长寿
    1.4 富硒农产品
        1.4.1 天然富硒农产品
        1.4.2 人工富硒的富硒农产品
    1.5 富硒农产品的发展现状
        1.5.1 国外的富硒农产品的发展现状
        1.5.2 国内的富硒农产品的发展现状
        1.5.3 广东省的富硒农产品的发展现状
    1.6 富硒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现状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梅州典型富硒农产品的硒含量
    2.1 相关农产品简介
        2.1.1 大米
        2.1.2 茶叶
        2.1.3 鸡蛋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富硒大米的硒含量
        2.3.2 富硒茶叶的硒含量
        2.3.3 富硒鸡蛋的硒含量
    2.4 讨论与结论
        2.4.1 富硒大米的硒含量
        2.4.2 富硒茶叶的硒含量
        2.4.3 富硒鸡蛋的硒含量
3 梅州典型富硒农产品的营养成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富硒大米的营养成分
        3.2.2 富硒茶叶的化学品质
        3.2.3 富硒鸡蛋的营养成分
    3.3 讨论与结论
        3.3.1 富硒大米的营养成分
        3.3.2 富硒茶叶的化学品质
        3.3.3 富硒鸡蛋的营养成分
4 富硒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程
    4.1 富硒大米的标准化生产规程
        4.1.1 范围
        4.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1.3 产地环境
        4.1.4 品种选择
        4.1.5 浸种、育秧
        4.1.6 定植
        4.1.7 水肥管理
        4.1.8 田间打理
        4.1.9 病虫害治理
        4.1.10 收获、晾晒、贮藏、加工
        4.1.11 硒含量检测
    4.2 富硒茶的标准化生产规程
        4.2.1 范围
        4.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2.3 茶园基地选址与规划
        4.2.4 茶树种植
        4.2.5 茶园管理
        4.2.6 茶树采摘
        4.2.7 茶树修剪
        4.2.8 病虫草害防治
        4.2.9 硒含量检测
    4.3 富硒鸡蛋的标准化生产规程
        4.3.1 范围
        4.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3 鸡场选址
        4.3.4 鸡场环境质量
        4.3.5 鸡场布局
        4.3.6 引种
        4.3.7 饲养
        4.3.8 饲养管理
        4.3.9 鸡蛋收集、储存
        4.3.10 卫生消毒
        4.3.11 免疫、疾病防治
        4.3.12 无害化处理
        4.3.13 硒含量检测
    4.4 讨论与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硒含量检测报告
附录B 梅州市各区、县、市富硒土壤分布图
附录C 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中国转基因玉米政策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假设
        1.3.1 消费层面研究假设
        1.3.2 宏观GTAP-GMM模型研究假设
    1.4 研究路线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消费者研究
        2.1.1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认知
        2.1.2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度与购买态度
        2.1.3 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2.2 中国玉米产业相关研究
        2.2.1 供需现状
        2.2.2 种植角度
        2.2.3 玉米生产现状分析与评述
    2.3 转基因技术
        2.3.1 转基因技术应用现状
        2.3.2 转基因技术在玉米种植的应用
        2.3.3 转基因技术文献计量研究
        2.3.4 转基因技术应用总结
    2.4 农产品供需预测模型
        2.4.1 主要供需预测模型
        2.4.2 有关转基因议题的研究
        2.4.3 WTP和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结合
    2.5 DNDC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认知
    3.1 问卷设计
    3.2 问卷数据与分析
        3.2.1 受访者对转基因的接受度调查
        3.2.2 受访者对转基因的购买态度调查
        3.2.3 受访者对不同类型转/非转基因产品的支付意愿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真实支付意愿
    4.1 实验标的物选择
    4.2 实验对象与实验流程
        4.2.1 实验对象
        4.2.2 实验流程
    4.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4.3.1 实验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4.3.2 实验数据的OLS回归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GTAP-GMM模型及数据库构建
    5.1 国际玉米种植和生产概况
    5.2 国际玉米贸易概况
    5.3 中国玉米进出口概况
    5.4 GTAP-GMM模型构建
    5.5 GTAP-GMM数据库介绍与国家合并
    5.6 数据库拆解与更新
        5.6.1 传统玉米产业拆解
        5.6.2 数据库更新校准
        5.6.3 转基因玉米资料拆解
    5.7 转基因玉米种植生产技术估计
        5.7.1 DNDC模型介绍与数据库说明
        5.7.2 模拟结果与说明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玉米发展转基因政策影响评估
    6.1 情景设计
        6.1.1 取消玉米临储政策
        6.1.2 国内发展转基因玉米的“三步走”情景
    6.2 实证结果
        6.2.1 宏观经济影响
        6.2.2 玉米产业与相关产业
        6.2.3 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结果
    6.3 粮食安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消费者偏好的经济影响和分析
    7.1 消费者偏好情景设计
    7.2 宏观经济影响
    7.3 转基因玉米相关中下游产业产出变动情况
    7.4 转基因玉米产品的消费影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微观消费者实证的主要结论
        8.1.2 宏观CGE模型实证结果
        8.1.3 消费偏好影响下的政策效果评估
    8.2 本文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消费偏好变量与消费者相关方程式(QP1_GCON)构建
    附件二:GTAP模型介绍
    附件三 利用SplitCom拆分数据库流程
    附件四 价格扭曲变量操作说明
    附件五 消费者调查问卷(A)
    附件六 消费者调查问卷(B)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近10年重庆两系水稻应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两系水稻的发展背景
    1.1 两系稻的品种优势
    1.2 国内两系稻发展迅猛
        1.2.1 在国审品种结构上
        1.2.2在推广应用上
2 重庆市两系稻的发展现状
    2.1 重庆市两系稻种植面积
    2.2 两系稻推广品种分析
    2.3 两系稻新品种选育情况
3 重庆市两系稻的发展建议
    3.1 强化应用的安全性
        3.1.1 制种的安全性
        3.1.2 生产的安全性
    3.2 强化稻米品质改良
    3.3 强化品种的稳产广适性
    3.4 降低制种成本

(9)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界定
        (一) 问题界定
        (二) 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和范围界定
        (一) 主要研究目标
        (二) 研究范围界定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一) 农业技术创新内涵和特征的研究
        (二) 单项农业技术及农业技术体系的演进逻辑
        (三)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主体行为
        (四)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持续进行的支持条件
        (五)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证研究
        (六)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优化的制度创新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基本研究思路
        (二) 主要研究方法
        (三) 资料应用与说明
    五、论文基本框架
    六、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借鉴
    一、技术创新理论
        (一) 技术创新周期理论
        (二) 技术创新模式方面的研究
    二、技术扩散和技术变迁理论
        (一) 技术扩散理论
        (二) 农业技术变迁理论
    三、系统理论
    四、公共品供给理论
第三章 农业技术及其创新
    一、农业技术及功能、特征
        (一) 农业技术内涵及其拓展
        (二) 农业技术的分类
        (三) 农业技术特点
        (四) 农业技术功能
    二、农业技术体系
        (一) 农业技术体系的内涵
        (二) 农业技术体系的生成
        (三) 农业技术体系的功能
        (四) 农业技术体系的特征
    三、农业技术创新及其内涵
        (一) 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及类型
        (二) 农业技术创新的发生规律
        (三) 农业技术创新的诱导机制
        (四) 农业技术创新的实现条件
第四章 单项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
    一、农业技术创新的一般过程
        (一) 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体系
        (二)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体系的演进
        (三) 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反馈
    二、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过程
        (一) 按农业发展需求确定技术研发任务与目标
        (二) 研发单位遴选及研发团队组建
        (三) 研发工作的组织与推进
        (四) 实验室成果到生产应用成果的转化
    三、农业技术的传播过程
        (一) 农业技术的成果发布
        (二) 农业技术的成果推介
        (三) 农业技术成果展示
        (四) 传播中介的选择
    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一) 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与培训
        (二) 农业技术的推广
        (三) 农业技术应用条件的塑造
    五、农业技术的更新
        (一) 更新需求判定
        (二) 按农业发展筛选确定新技术
        (三) 新老技术更新方式选择
        (四) 更新条件塑造
    六、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循环
        (一)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循环方式
        (二)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循环衔接
        (三)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循环的目标选择
        (四) 农业技术波浪式上升
第五章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进过程
    一、农业技术体系演进的一般过程
        (一) 农业技术体系演进的一般过程
        (二) 技术体系创新的过程逆进
        (三) 技术体系创新的过程反馈
    二、农业技术体系的生成
        (一) 传统技术体系中主导技术的突破
        (二) 配套技术的跟进
        (三) 农业技术体系的生成
        (四) 生产技术体系的完善
    三、创新技术体系的应用过程
        (一) 公布与推介
        (二) 体系试验与示范
        (三) 教育培训
        (四) 应用条件塑造
    四、农业技术体系的更新
        (一) 更新需求
        (二) 更新方式
        (三) 更新中的技术体系选择
        (四) 更新条件塑造
    五、农业技术体系的演进
        (一)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进方式
        (二) 农业技术体系的演进类型
        (三) 演进过程的衔接
        (四) 水平提升
第六章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主体行为
    一、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主体确认
        (一)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研发主体
        (二)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推广主体
        (三)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应用主体
        (四)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政府主体
    二、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主体行为目标、方式与特征
        (一) 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主体行为目标
        (二) 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主体行为方式
        (三) 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主体行为特征
    三、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行为目标、方式与特征
        (一) 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主体行为目标
        (二) 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主体行为方式
        (三) 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主体行为特征
    四、农业技术创新应用主体行为目标、方式与特征
        (一) 农业技术创新应用主体行为目标
        (二) 农业技术创新应用主体行为方式
        (三) 农业技术创新应用主体行为特征
    五、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主体行为目标、方式与特征
        (一) 农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主体行为目标
        (二) 农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主体行为方式
        (三) 农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主体行为特征
    六、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体行为关联
        (一) 政府与其他创新主体的行为关联
        (二) 其他创新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关联
        (三) 创新主体间的行为衔接与协调
        (四) 不同主体的信息传递与反馈
第七章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资金支持
    一、农业技术研发环节资金供求与配置
        (一) 农业技术研究开发的资金需求
        (二) 农业技术研发的资金供给
        (三) 农业技术研发资金的配置
    二、农业技术推广环节资金供求及配置
        (一) 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的资金需求
        (二) 农业技术成果推广资金供给
        (三)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配置
    三、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环节资金供求及配置
        (一) 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的资金需求
        (二) 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的资金供给
        (三) 农业技术成果应用资金的配置方式
    四、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各环节资金供给与匹配
    五、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资金循环与利益分享
        (一)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资金投入与产出
        (二)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资金投入—产出循环
        (三) 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资金投入—产出循环
        (四) 农业技术创新利益的社会分享
第八章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条件塑造
    一、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
        (一) 实验室与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二) 野外试验站建设
        (三)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农业技术转化基地
        (一) 成果中试示范基地建设
        (二) 农业科技园建设
    三、农业技术创新队伍建设
    四、农业技术应用条件塑造
第九章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证分析
    一、Q优系列水稻品种技术创新过程
        (一) 研究开发目标与任务的选择
        (二) Q优系列水稻品种技术的研究开发
        (三) 水稻品种技术成果的中试(或区域试验)
        (四) 水稻品种技术成果的完善及技术体系的形成
        (五) 优质稻生产技术体系的传播
        (六) 优质稻生产技术体系普及应用
        (七) 水稻品种技术更新换代
    二、Q优系列水稻品种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农户收益分析
    三、Q优系列杂交水稻技术创新中企业收益分析
    四、Q优系列杂交水稻科研投资宏观收益
        (一)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二)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三) 水稻生产函数的估计
        (四) Q优系列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科研投资的经济效益测算
    五、进一步分析和解释
第十章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
    一、农业技术创新规划管理
        (一) 规划编制需要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为根本目标
        (二) 规划需要突出量大面广的重大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
        (三) 规划需要得到有效的执行,不能朝令夕改
    二、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关键环节管理
        (一) 农业技术研发的立项管理
        (二) 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协调管理
    三、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管理
        (一) 农业新品种的管理
        (二) 农业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
        (三) 农业科技成果奖励的管理
    四、强化政府是农业科技投资长期主体的法制保障
        (一) 应建立农业科技的财政定量投入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
        (二) 应建立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地方转移支付机制
        (三) 应建立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足额保障机制
        (四) 应建立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省市财政持续支持制度
    五、理顺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
        (一) 应当确立农业行政部门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政府责任主体
        (二) 应当建立研发推广一体的省级公益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三) 需要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和获得奖励

(10)重庆市农业优势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比较优势理论
    2、国外相关研究
    3、国内相关研究
    4、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及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选择与应用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设计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及应用
    2.1 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1.1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
        2.1.2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比较优势
        2.2.1 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的绝对比较优势
        2.2.2 产品质量与价格的绝对比较优势
        2.2.3 市场占有能力与竞争能力的绝对比较优势
    2.3 相对比较优势
        2.3.1 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的相对比较优势
        2.3.2 产品质量与价格的相对比较优势
        2.3.3 市场占有能力与竞争能力的相对比较优势
    2.4 产业比较优势与区域比较优势
        2.4.1 单个产业的比较优势
        2.4.2 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
        2.4.3 区域产业的比较优势
    2.5 比较优势的变迁
        2.5.1 市场需求导致的变迁
        2.5.2 设施条件与技术导致的变迁
        2.5.3 生产成本与效益引发的变迁
    2.6 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
        2.6.1 在资源配置上的应用
        2.6.2 在产业布局上的应用
        2.6.3 在产业选择上的应用
第三章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概述
    3.1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的界定
        3.1.1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的概念与内涵
        3.1.2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的类型
        3.1.3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的标准
    3.2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的特征
        3.2.1 对特定资源、环境的选择性
        3.2.2 产品的差异性特征
        3.2.3 生产的低成本与高效率特征
        3.2.4 产业的可成长性特征
        3.2.5 产业的弱模仿性
    3.3 优势产业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3.3.1 在区域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地位
        3.3.2 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
        3.3.3 在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3.3.4 在区域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
    3.4 优势产业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4.1 增加区域农产品供给
        3.4.2 在提高区域农产品质量中的作用
        3.4.3 在增加区域农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3.4.4 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
    3.5 影响区域农业产业优势的因素
        3.5.1 农业资源禀赋
        3.5.2 农业基础设施
        3.5.3 农业科学技术
        3.5.4 农业生产组织
        3.5.5 农业公共服务
第四章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
    4.1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依据
        4.1.1 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及要素条件
        4.1.2 区域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4.1.3 农业发展宏观政策
    4.2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
        4.2.1 市场需求导向
        4.2.2 经济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兼顾
        4.2.3 发展可持续性及成长性
    4.3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程序
        4.3.1 农业产业优势测度
        4.3.2 农业产业优势比较
        4.3.3 农业产业优势评价
        4.3.4 农业优势产业筛选
    4.4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测度
        4.4.1 生产效率优势测度
        4.4.2 生产效益优势测度
        4.4.3 生产规模优势测度
        4.4.4 综合优势测度
    4.5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评价
        4.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2 评价模型
        4.5.3 综合分析与评价
    4.6 区域农业优势产业选择
        4.6.1 可能性选择
        4.6.2 优势性选择
        4.6.3 政策性产业的选择
第五章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筛选
    5.1 重庆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5.1.1 重庆农业的主要产业
        5.1.2 重庆农业主要产业的生产效率
        5.1.3 重庆农业主要产业的生产效益
        5.1.4 重庆农业主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5.2 重庆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
        5.2.1 土地资源
        5.2.2 水资源
        5.2.3 生物资源
        5.2.4 光、温、水、气资源
    5.3 重庆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5.3.1 农林交通、通讯、能源设施
        5.3.2 农田水利设施
        5.3.3 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
        5.3.4 农业投资
    5.4 重庆农业主要产业优势评估
        5.4.1 主要粮油产业优势评估
        5.4.2 主要蔬菜、水果产业优势评估
        5.4.3 特产业优势评估
        5.4.4 主要养殖产业优势评估
    5.5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选择
        5.5.1 重庆粮油优势产业选择
        5.5.2 重庆蔬菜、水果优势产业选择
        5.5.3 重庆林业、特产业优势产业选择
        5.5.4 重庆养殖优势产业选择
第六章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评价
    6.1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6.1.1 气候适应性评价
        6.1.2 地貌、土地适应性评价
        6.1.3 生态环境适应性评价
    6.2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市场适应性评价
        6.2.1 优势产业的市场需求数量适应性分析
        6.2.2 优势产业的市场需求质量适应性分析
        6.2.3 优势产业的市场需求波动适宜性分析
    6.3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成长性分析
        6.3.1 市场需求决定的成长规模
        6.3.2 资源约束决定的成长规模
        6.3.3 生态环境决定的成长规模
        6.3.4 投资约束决定的成长规模
    6.4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效率评价
        6.4.1 土地产出率评价
        6.4.2 劳动生产率评价
        6.4.3 投资回报率评价
    6.5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的效益评价
        6.5.1 优势产业经济效益评价
        6.5.2 优势产业社会效益评价
        6.5.3 优势产业生态效益评价
        6.5.4 优势产业综合效益评价
    6.6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风险评价
        6.6.1 自然风险评价
        6.6.2 市场风险评价
        6.6.3 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第七章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
    7.1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现状及成因
        7.1.1 布局现状
        7.1.2 主要原因
    7.2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思路
    7.3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空间布局
        7.3.1 粮油优势产业布局
        7.3.2 蔬菜、水果优势产业布局
        7.3.3 特产优势产业布局
        7.3.4 养殖优势产业布局
    7.4 重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7.4.1 各类土地资源的综合配置
        7.4.2 光、温、水、气资源的充分利用
        7.4.3 生态环境生产力的有效发挥
        7.4.4 域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
    7.5 重庆农业优势产业布局的调控
        7.5.1 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强化规划调控
        7.5.2 利用各种资金,发挥财政对农业优势产业的支持与诱导作用
        7.5.3 加强科研与开发,为农业优势产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和保障
        7.5.4 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7.5.5 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专业化
        7.5.6 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提升
第八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围绕优势产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
        8.2.2 推进优势产业带、大型产业基地建设,实现区域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8.2.3 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8.2.4 强化技术支撑,提高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8.2.5 组织农民创业,推进优势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主要成果

四、重庆市优质稻米的市场前景及加工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组织模式视角下稻农绿色生产行为研究[D]. 张康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东北地区水稻生产区位集聚研究[D]. 罗冲.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重庆市贡米产地水稻产业现状分析与建议[J]. 李杰,方立魁. 南方农业, 2019(S1)
  • [4]湛江海水稻产业发展对策建议研究[D]. 郭烽塍.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1)
  • [5]梅州典型富硒农产品质量分析及标准化生产研究[D]. 罗金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6]中国转基因玉米政策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D]. 田谧.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7]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8]近10年重庆两系水稻应用性分析[J]. 张现伟,李经勇,官治文,李超明,肖人鹏,姚雄,张巫军,唐永群.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6)
  • [9]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 刘剑飞. 西南大学, 2012(11)
  • [10]重庆市农业优势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D]. 刘涛. 西南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重庆优质大米市场前景及加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