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装保暖机理的分析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会[1](2021)在《轻质保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瓦楞结构的设计方式,将市场中研发成熟的三种絮片:纯涤纶絮片、热熔涤纶絮片、羊毛絮片,进行择优筛选、复合测试,开发出一款质轻、舒适、保暖的新型保暖材料。对三种絮片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及筛选,采用60g/m2、100g/m2的纯涤纶絮片、120g/m2的热熔涤纶絮片、100g/m2的羊毛絮片制备复合絮片,其克罗值依次为:1.15clo、2.08clo、1.69clo、1.16clo。在复合絮片制备的过程中,为保证复合絮片的轻质化要求,选择将60g/m2的3M絮片做为上、下保暖层,四个型号的絮片分别做中间复合层,TPU热熔网膜做粘合剂,在125℃的条件下加热2min的情况下进行粘合,制备出四种新型复合保暖絮片,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将其中保暖性能最佳的四块絮片与原材料及涤丙絮片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结构设计中,行高的增加对保暖性能的影响大于列宽增加对保暖性能的影响;与三种原材料相比,该复合结构可有效提高各原材料的保暖性能,但与涤丙絮片相比,该四种复合絮片的保暖性能提高有限,相较于250g/m2的涤丙絮片,60g/m2的纯涤复合絮片的14#絮片的保暖性能提升4%;相较于350g/m2的涤丙絮片,100g/m2的纯涤复合絮片中11#、12#絮片的保暖性能提升约2%、7%。
李司琪[2](2021)在《轻质超细纤维保暖絮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寒冷环境中,人体机能由于冷空气的包围会出现明显下降,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御寒保暖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传统保暖材料通常以棉花、羊毛为原料,其纤维直径较大,必须投入大量的纤维才可以达到高保暖性,导致服用制品穿着臃肿;羽绒轻质保暖,但易吸湿、易虫蛀,使用寿命有限。相比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在防潮和防蛀方面更有优势,但合成纤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其纤维直径大于10μm,导致其无法同时实现较低的体积密度和较高的保暖性能。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超细纤维具有质量轻、细度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防寒保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超细纤维材料通常堆叠紧密,厚度较小,无法储存大量的静止空气,保暖性能不佳。因此,制备轻质蓬松、结构稳定、厚度可控的超细纤维絮片材料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现有超细纤维集合体形状尺寸不可调控,体积密度较大,使得絮片的保暖性能无法得到保证,本文采用湿度辅助法成功制备了轻质蓬松的超细纤维絮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力学性能和保暖性能,具体的研究与分析结果如下:(1)为了解决传统超细纤维材料结构致密的问题,以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砜(PSU)、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四种聚合物为原料,在高湿环境下成功制备了轻质超细纤维絮片,对絮片蓬松结构的成型机理进行探究,发现相分离能力的不同是造成絮片体积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测试结果表明,PSU絮片具有较低的体积密度(4.17mg/cm3)和较好的拉伸力学性能(118k Pa)。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溶液浓度对絮片形貌及结构的影响。随着PSU浓度的增加,直径增大,纤维形貌更加规整,PSU浓度为22wt%时,絮片具有最优保暖性能,其导热系数为26.02m W/m·K。(2)为了提升超细纤维絮片的结构稳定性,引入弹性体聚氨酯(PU),其优异的弹性和强度可延缓纤维的断裂。研究了两种聚合物的配比对絮片力学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U含量增加,絮片的力学性能明显提升,但PU的相分离能力远低于PSU,体积密度增大。PSU/PU配比为8/2时,絮片依然保持良好的三维结构,此时拉伸断裂强力高达260k Pa,且经100次压缩循环后,塑性形变仅为6.1%,絮片表现出优异的循环耐久性。(3)针对絮片体积密度大和溶剂残留的问题,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纺丝,加速溶剂的挥发,从而减少纤维间的粘结,得到了轻质蓬松的超细纤维絮片。研究了不同溶剂配比对絮片体积密度、孔隙率及保暖性能的影响,制备得到的絮片力学性能优异,拉伸断裂强度高达332k Pa,且较低的体积密度(2.98mg/cm3)赋予了絮片出色的保暖性能,导热系数为25.52m W/m·K。(4)对轻质纤维絮片在不同温湿度环境和外力载荷下的保暖性能进行评价,发现絮片都有良好的表现。58g/m2的絮片热阻为0.31m2·K/W,明显优于市面上的天然和聚酯纤维絮片。为推进超细纤维絮片的宏量制备,对工厂现有喷丝装置提出改进措施。本文通过对树形喷头进行电场模拟,确定针长为8mm、针数为8个时具有最优电场分布,增加产量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均匀的纺丝效果,对絮片的批量化生产进行了初步探讨。
张梦妮[3](2021)在《环境对羽绒服保暖性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羽绒服作为冬季常见的防寒保暖衣物,其保暖性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羽绒服的保暖性受服装材料和结构、环境条件和穿着方式等多因素影响。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填充量、运动状态和温度等因素对服装保暖性的影响,但是模拟冬季羽绒服真实的穿着环境,系统地分析环境温度、风速和服装搭配等多方面对羽绒服保暖性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阐明不同环境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对科学研究领域和实际生产选购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人工气候仓模拟羽绒服真实穿着环境,使用LD-1型服装保温性能测试仪探究了环境温度、风速和服装搭配方式对四种不同填充量的羽绒服保暖性能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人体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增加。当环境温度从10℃降低到-2℃时,热流密度、对流换热量和辐射换热量分别平均增加了44.95W/m2、37.10W/m2和9.84W/m2。羽绒服表面绗缝处温度较高且随克重变化不大,其它位置随厚度增加表面温度逐渐降低。随着单位填充量增加,羽绒服有效热阻增加,且增加幅度逐渐变大。单位填充量每增加30g/m2,克重为80g/m2、110g/m2和140g/m2的羽绒服有效热阻相比于克重为50g/m2的羽绒服分别增加了18.00%、49.00%和92.93%。着装人体散失的热流密度和风速呈正相关。当环境温度为10℃时,随着风速从0.5m/s增加到13.0m/s,试样的热流密度平均升高53.29%;环境风速增加时,服装表面空气层热阻和有效热阻均减小,服装表面对流换热增大,热流密度增大。当风速从0.5m/s上升到7.0m/s时,空气层热阻下降73.26%,下降幅度较大;风速继续增加到13.0m/s时,与0.5m/s时相比,服装表面空气层热阻下降81.63%,下降幅度趋缓且接近零值。随着风速增加,服装表面对流换热增加,高速流体带走服装表面部分热量,使得服装表面温度降低,服装表面和环境的温差减小,使得辐射换热量减小。羽绒服外加冲锋衣的搭配方式可降低人体散失的热流密度,提高服装整体热阻,冲锋衣外表面和环境的温差减小,使羽绒服加冲锋衣搭配穿着时的对流和辐射换热量较低。羽绒服搭配冲锋衣穿着时的热流密度、对流换热量和辐射换热量分别平均比羽绒服试样低60.48W/m2、51.02W/m2和8.57W/m2,有风条件下人体散热主要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结果表明冲锋衣对羽绒服表面绗缝和拉链处散热较多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效果。环境温度升高,维持人体热舒适性适宜穿着的羽绒服单位填充量减小。在环境温度为-2℃、风速0.5m/s的条件下,处于2MET运动强度时,140g/m2的羽绒服不够保暖,环境温度升高到10℃时,90g/m2的羽绒服可保证较好的热舒适性。随着环境风速增加,维持人体热舒适性需求的羽绒服单位填充量增加。在环境温度10℃,风速为1.47~5.89m/s的条件下,处于2MET运动强度时,140g/m2羽绒服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暖性,但是风速大于5.89m/s时,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暖性。在相同环境温度和风速条件下,羽绒服搭配冲锋衣穿着时,保证较好热舒适性所需的服装单位填充量不同。在环境温度-2℃,风速大于7.53m/s的条件下,人处于4MET运动强度时,50g/m2和80g/m2的羽绒服均无法达到保暖要求,但搭配冲锋衣穿着时均可提供足够的保暖性。
吴加会[4](2021)在《发热毛型针织混纺面料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于服装的穿着要求越来越高,美观性、舒适性和功能性逐渐成为评价服装好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保暖服装以增加服装内部静止空气含量为手段来达到御寒保暖的目的,导致服装臃肿厚重。发热材料则可以自主产生热量使服装温度升高,可以保证服装轻薄舒适且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本论文从上述定位出发设计与开发秋冬户外活动用毛针织品。采用吸湿发热腈纶和光能发热腈纶分别与羊毛进行混纺,通过研究发热纤维的种类、比例以及织物组织结构来开发具有发热保暖功能的毛针织品;最后进行人体穿着实验,评价服装在真实穿着场合下的发热保暖效果。旨在为秋冬季节户外穿着毛针织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具体开展的工作内容如下:探究吸湿发热腈纶与光能发热腈纶具有发热效果的根本原因。对两种发热腈纶以及普通腈纶进行SEM、FTIR、XRD、UV-Vis-NIR、强力和回潮率测试。结果表明,吸湿发热腈纶纵向表观形态粗糙,大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亲水基团,结晶度仅为普通腈纶的三分之一左右,回潮率约为普通腈纶的15~20倍,这些均使得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性能,也是其具备吸湿发热功能的主要原因。光能发热腈纶与普通腈纶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度不同,光能发热腈纶对于紫外光、近红外线的吸光度约为普通腈纶的2倍,能够吸收更多波长的太阳辐射,这也是光能发热腈纶具有发热效果的主要原因。采用粗纺纺纱系统制备四种实验纱线。基于纤维可纺性考虑,将混纺比例设置为80%羊毛/20%吸湿发热腈纶、70%羊毛/30%吸湿发热腈纶、80%羊毛/20%光能发热腈纶、70%羊毛/30%光能发热腈纶,并以100%羊毛纱线作为对照样,纱线细度为26/2Nm。对五种纱线进行强力、条干和毛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纯羊毛纱线,羊毛/光能发热腈纶混纺纱的强力较高,条干均匀度较好且毛羽较少;羊毛/吸湿发热腈纶混纺纱的强力略低于纯羊毛纱线,条干CV值与纯羊毛纱线接近,纱线毛羽较多。将上述五种纱线分别制成纬平针组织、1+1罗纹组织和集圈组织共15块织物,对其进行透气性、透湿性、热阻、吸湿发热性能和吸光发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开发的6块含吸湿发热腈纶的织物均具有较好的吸湿发热性能,在30min内,最大升温值均高于12.0℃,平均升温值均高于6.7℃,且吸湿发热腈纶比例越高,织物吸湿发热性能越好。含30%吸湿发热腈纶的羊毛混纺面料30min内平均升温值较纯羊毛织物约高1.3℃,最大升温值约高1.0℃。设计开发的6块含光能发热腈纶的织物在400w全光谱投光灯的照射下,30min内平均升温值与纯羊毛面料相差不大。主要是因为投光灯的波长集中在可见光区,而光能发热腈纶在可见光区吸光度不高,主要以吸收更多的近红外线为主,因此,在该光照条件下吸光发热性能不明显。组织结构对于织物发热保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集圈织物的发热保暖性能最好,1+1罗纹织物居中,纬平针织物较差。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集圈织物在30min内吸湿发热平均升温值比1+1罗纹织物约高2.3℃,比纬平针织物约高3.0℃。但集圈织物相对较厚,平方米克重为1+1罗纹织物的1.11倍,纬平针织物的1.34倍。在人体穿着实验中,静坐、慢走和快走三种运动状态下,含吸湿发热腈纶的服装温度始终高于纯羊毛衫,且吸湿发热腈纶比例越高,服装的温度越高。在三种不同运动状态下,含30%吸湿发热腈纶的服装在30min内平均温度比纯羊毛衫分别高1.2℃、1.6℃和1.8℃。表明随着人体运动强度增强,出汗量增加,含有吸湿发热腈纶的服装升温速度更快,升温值更高。在低光照和高光照条件下,含20%光能发热腈纶的服装在30min内平均温度分别比纯羊毛衫高0.5℃和1.1℃;含30%光能发热腈纶的服装比纯羊毛衫高0.5℃和3.6℃,表明光照强度对于光能发热腈纶的发热效果有较大影响,并且光能发热腈纶的混纺比例越高,效果越好。这是因为在高光照条件下,光能发热腈纶可以吸收更多的短波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热能,且能够发射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促进皮肤表面温度升高。
曹爱娟[5](2020)在《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丝绸联盟落户杭州、以及“杭州丝绸”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等影响下,“杭州丝绸”不仅作为一种纺织服饰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受到主观个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诸多影响,人们对“杭州丝绸”存在不同的认知评价。在以“杭州丝绸”作为城市金名片、以城市旅游作为经济主导的杭州社会人文环境下,构建科学、有效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能够为衡量现阶段杭州丝绸产业发展与品牌塑造提供新的视角和维度,对于提升“杭州丝绸”的整体形象和扩大“杭州丝绸”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本文回顾相关文献,界定了“杭州丝绸”的内涵;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划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结构维度,并找到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构建“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检验与改进“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趋近型群体与趋远型群体对“杭州丝绸”的认知评价差异;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与访谈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杭州丝绸”的内涵。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界定“杭州丝绸”的内涵为:生产加工地、品牌注册地或者关键工艺制造地在杭州的丝绸产品,包括丝绸面料、丝绸服装、丝绸服饰品、丝绸家纺(含蚕丝被)、丝绸工艺品和丝绸文创产品等,其原材料以蚕丝纤维为主(蚕丝纤维含量≥50%,不包括缝纫线等辅料)。(2)“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理质性分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展开“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社会调查,收集访谈资料;采用NVIVO软件分析质性资料,从中提取、归纳出七项作用于“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知识与关联信息等两项个体层面的因素,产品表现、服务表现、品牌表现、社会责任与文化内涵等五项环境层面的因素;探明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构成维度,包括情感倾向与理性认知两个维度;确定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产出绩效,即民众趋近或规避“杭州丝绸”的行为意愿。根据数据编码,推导出“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3)“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制实证检验。基于质性分析结果,回顾了认知理论与声誉理论等基础理论;设计“杭州丝绸”认知评价调查问卷,展开社会调查,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根据调研样本数据,借助SPSS和AMOS等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手段,对质性分析获得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及相关假设关系进行验证与简化:(1)产品知识、关联信息、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等通过情感倾向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作用于行为意愿;(2)产品表现、服务表现和品牌表现等通过情感倾向和理性认知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愿;(3)产品表现、品牌表现和服务表现等直接、正向作用于行为意愿。(4)“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构成。基于质性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该体系包括2个层面(个体层面和环境层面),7个影响因素(产品知识、关联信息、产品表现、品牌表现、服务表现、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22个认知内容(专业知识、经验知识、信息获取渠道、行业企业推介、媒体舆论导向、质量、设计创新能力、性能、价格、服务专业、服务周到、售后保障、服务态度、店铺形象、品牌定位、形象识别、消费者责任、环境保护责任、文化传承责任、历史属性、文化寓意和文化载体)和对应的28个评价指标。(5)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根据“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作用结果——行为意愿,将被调查者分为趋近型群体与趋远型群体;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两类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差异明显的变量与测量指标,并结合访谈资料和调研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趋近型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的均值高于趋远型群体,具体表现为:(1)产品知识变量中的“性能特点”与“购买使用经验”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趋远型群体对于丝绸面料的热湿舒适性、保健功能、抗皱性、勾丝纰裂性能和使用便利性等属性认知不充分,且购买使用经验明显少于趋近型群体;(2)关联信息变量中的“信息渠道便捷性”与“媒体舆论导向”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电子媒介及口碑传播的影响,以及负面媒体报道的影响;(3)产品表现变量中的“高质量”“设计创新能力”“性能”与“性价比”等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主要在于对丝绸制品蚕丝纤维含量的错误认知,以及趋远型群体对色牢度、时尚感、设计感、创新性和价格公正等属性的认知不充分;(4)服务表现变量中的“周到性”与“保障性”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对个性化定制、产品使用说明提供等需求、以及对售后保障的不确定性;(5)品牌表现变量中的品牌图标“易识别性”比较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民众知晓知名的杭州丝绸企业品牌,但不能辨别品牌商标,而且,对于代表产品质量的“杭州丝绸”国家地理标志和高档丝绸标志,民众知晓率很低,其根源在于宣传推广不到位、民众产品知识匮乏;(6)社会责任变量中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产品标识信息、店员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此外,两类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差异最小的变量是文化内涵,比较差异较小的测量指标有“品牌多样性”“重视环境保护”和“历史悠久性”等。最后,基于“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理所揭示的规律,结合访谈资料和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分析所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相关建议:(1)以专业知识普及与使用习惯养成为切入点的产品知识科普策略;(2)以意见领袖带动与信息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的关联信息畅通策略;(3)以自然属性应用开发与设计创新能力提升为切入点的产品开发策略;(4)以周到性服务体系构建和保障性服务制度建立为切入点的服务提升策略;(5)以实施高端品牌发展与重拾国家地理标志牌子为切入点的品牌建设策略;(6)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切入点的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7)以文化认同度提升为切入点的文化引领策略。
何雨[6](2020)在《羽绒服保暖性的测试与评价》文中指出羽绒服因其质轻、保暖等特点在防寒服市场上占据着优势。本人在羽绒服工厂实习过程中发现,现有羽绒服保暖性评价是在标准实验条件下进行的,然而实际温湿度变化会影响羽绒服的热阻;传统观念认为填充量越大保暖性越好,而试验测得一定体积的羽绒内胆存在“临界填充量”,达到该值后热阻不会再随着填充量的增加而稳定上升;现有市场缺少将温度、单位填充量和羽绒服保暖性关系的定量研究。因此本论文以羽绒服保暖性为研究对象,以华东地区市场调研、羽绒内胆试样热阻测试、不同保暖性羽绒服的设计与制作、羽绒服试样热阻测试对保暖性进行了测试评价。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羽绒服市场调研筛选出三个华东地区畅销羽绒服品牌进行市场调研发现,畅销羽绒服填充量分布在40160 g/m2;羽绒服销售时段集中在11月2月,结合该时段华东地区气候和羽绒服主要穿着地点,将本课题试验温度设置为-6℃15℃、试验湿度设置为40%、风速0.1m/s以下。接下来对三个品牌的消费者羽绒服穿着情况和习惯调研发现,主要穿着人群为2646岁女性,其穿着羽绒服时的新陈代谢标准为2MET(116.4w/m2);调研人群普遍认为款式和尺码相同的羽绒服填充量越大保暖性越好,而本文验证填充量一定的羽绒服,针对每个温度存在“临界填充量”,此时随着填充量的增加,热阻不再稳定上升。(2)羽绒内胆试样的热阻试验利用HFB-1型织物冷暖感平板仪在8个温度下分别测试13只试样的热阻值。通过研究温度与单位填充量对羽绒内胆试样热阻的影响,分析了羽绒服内胆试样的保暖性变化机理。结果发现,相同单位填充量的羽绒内胆试样在-60℃时热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015℃时热阻随温度升高几乎不变;相同温度下羽绒内胆试样的热阻随单位填充量增大而增大,但单位填充量增加到120130 g/m2后热阻增加不明显,达到140 g/m2后继续增加单位填充量内胆试样的热阻出现略微下降;建立了-615℃温度范围内的单位填充量-温度-热阻函数方程。分析羽绒服内胆保暖性变化机理为:随着单位填充量增大内胆的羽绒分布和散热方式发生改变,内胆主要散热方式由空气间热传导变为纤维间热传导。(3)羽绒服试样的设计与制作基于华东地区女性羽绒服偏好调研结果和合体性的考虑,选取50、80、110、140 g/m2为羽绒服试样的单位填充量,设计羽绒服为平肩袖、衣长65cm、微收腰的H型版型,分别采用6、8、10、12cm的绗缝间距绗缝,先绗缝后充绒工艺制得4件羽绒服试样。(4)羽绒服试样的保暖性评价利用LD-1型暖体假人,在气候仓内测试了-3、3、9等4个温度下4件羽绒服的热阻。结果发现,在填充量相同的条件下,-3℃3℃时羽绒服试样包含表面空气层热阻和不包含表面空气层热阻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15℃时两种热阻随温度升高略微增大。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羽绒服试样单位填充量由50g/m2至140g/m2,两种热阻呈明显增高趋势。相同条件下的羽绒内胆试样热阻高于羽绒服试的热阻。以热阻为0.8clo的内衣搭配为基准,50、80、110、140g/m2单位填充量的羽绒服适宜的穿着温度区间分别为:912℃、39℃、06℃、-6-3℃。
刘秀龙,庄梅玲,商蕾[7](2020)在《冬季保暖服结构对其舒适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服装舒适性理论对影响保暖服的长度、廓形、层数与层序、加放量、开口结构及其他细部结构等进行分析。选择长度与加放量2个因子,设计3种水平进行保暖服的组合设计,以主观感觉、闷热感、风冷感、厚重感、压力感和精神状态作为心理学指标进行实际着装舒适感主观试验,对实验结果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到各舒适感指标与长度、加放量2因子的相关关系和回归关系,最后综合实验结果提出了一款保暖服的结构设计方案。
葛露露[8](2019)在《基于吸湿发热纤维的毛型面料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以增加填充物为主要保暖方式的冬季服装比较厚实、臃肿,虽然可以起到保暖的效果,但美观性大大降低。而且在冬季,人体产生的汽态和液态汗水极不容易穿过厚重的服装散入空气,往往集聚在服装内侧,渐渐的会使人感到湿冷。研究人员通常从采用功能型纤维原料和服装结构两个方向入手来开发轻薄、保暖型冬季服装。其中吸热发热纤维原料是制造冬季保暖衣的理想原料,该纤维通过吸收人体产生的潜汗或显汗同时相应的产生热量来达到发热保暖的效果。本论文采用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两种纤维为基础原料,一种是聚丙烯酸酯类纤维(EKS纤维),另一种是聚丙烯酸类纤维(舒热丝纤维),设计开发具有吸湿发热保暖功能的毛型织物,并对其吸湿发热保暖功能和热湿舒适性等进行测试和讨论。为此,本论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对两类吸湿发热纤维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测试,分析其具有吸湿发热性能的内在机制。通过对两类吸湿发热纤维和普通腈纶的表面结构、聚集态结构、大分子结构、吸放湿性能以及吸湿发热性能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发现,EKS纤维的最大升温值比普通腈纶高约8℃,而舒热丝纤维的最大升温值比普通腈纶高约10℃。这主要是因为两类吸湿发热纤维的纵向结构粗糙,有较多的纵向沟槽,结晶度大约是普通腈纶的一半,且含有大量的羟基、酰胺键等亲水基团,使其吸湿性比普通腈纶好,从而吸湿产生的热量比普通腈纶高。以EKS纤维为基础原料,探索研发吸湿发热保暖毛型面料。EKS纤维由于染色难、断裂强度低,与其它纤维混纺进行面料开发是最为实际可行的方式。论文首先探索EKS纤维与其他纤维混和纺纱的可行性,确定纱线的混纺比,最终纺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纱线,分别为50%羊毛/30%Thermolite纤维/20%EKS纤维、50%羊毛/30%天丝/20%EKS纤维和100%羊毛的纱线,其中纯羊毛纱线作为对照样。然后在纺纱基础上设计并织造了单层织物和双层织物,共五种类型织物。最后对上述织物分别测试其透气性、热阻、透湿性、导水性、吸湿发热性。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相对于纯羊毛织物,含天丝的单层织物吸湿发热升温效果好,说明EKS纤维和天丝的加入能显着提高织物的吸湿发热效果;含Thermolite纤维的单层织物吸湿发热升温最大值不及纯羊毛织物,但平均升温值比含天丝的织物高,说明EKS纤维和Thermolite纤维的加入虽然不能显着提升织物的吸湿发热效果,但有利于织物的保暖效果。这也说明了天丝有利于织物的吸湿发热效果,Thermolite纤维有利于织物的保暖效果。双层织物的克罗值和吸湿发热平均升温值均比单层织物高,说明双层织物的吸湿发热保暖效果比单层织物好。以舒热丝纤维为基础原料,探索研发吸湿发热保暖毛型面料。由于舒热丝纤维断裂强度低,弹性差,无法成条,所以不能纯纺,只能少量的混纺。首先通过前期的试纺,最终确定纱线的混纺比为50%羊毛30%天丝20%舒热丝纤维。然后用此纱线设计织造了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缎纹织物等8种类型织物。最后对上述织物分别测试其透气性、热阻、透湿性、导水性、吸湿发热性。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8种不同类型的织物均具有显着的吸湿发热升温效果。同时还发现不同的织物结构对织物吸湿发热性能的影响不同,织物单位面积所含纱线量多,且织物单位时间吸湿量大,则织物的吸湿发热效果好;不同的织物结构对织物保暖性有影响,尤其织物的厚度和紧密度对织物保暖性能影响较明显。针对温度传感器测试的局限性,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对织物吸湿发热进行定性分析。利用FLUCK高分辨率红外热像仪和温度传感器对织物的吸湿发热过程和不同湿度下织物的吸湿发热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织物试样吸湿发热过程的观察,发现织物试样吸湿发热的过程很迅速,各部位发热效果不一样,织物试样外围的发热效果好于内部区域。而且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有明显的滞后性,所测温度明显比FLUCK红外热像仪测得的温度小。通过对不同湿度下织物试样吸湿发热的测试,可以发现在高湿环境中,织物试样相对于在标准大气环境下,温度上升快,下降也快,且升温最大值相差约7℃。通过对织物试样吸湿发热过程的观察和测试,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影响织物吸湿发热的外在因素。本课题是以开发具有吸湿发热保暖性能的毛型织物为目的,并且测试分析了两类吸湿发热纤维的结构与特性及其吸湿发热的内在原因;探究了纤维原料和织物结构对织物吸湿发热保暖性能的影响;利用了新的方法对织物吸湿发热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为以后吸湿发热材料和吸湿发热保暖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陈的[9](2019)在《不同保暖材料的保暖机理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们对于在冬季使用的防寒保暖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防寒保暖服装大多采用厚重臃肿的保暖材料,仅仅满足了服装保暖的需求,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如今,消费者既要求服装穿着美观得体,还要求其轻便舒适。所以,人们对于质地轻便、保暖性能优异的新型保暖絮片有很大的需求。为了研究超细聚酯纤维与聚酰亚胺纤维的保暖性能,根据纤维原料的特点和絮片的使用要求,选择了三维卷曲中空聚酯纤维、普通聚酯纤维和低熔点聚酯纤维三种纤维与超细聚酯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分别搭配,制作了两组新型化纤絮片。分别对两组新型保暖絮片的透气性能、压缩回弹性能及保暖性能等测试分析,以此找到两种絮片的最佳纤维配比。同时,将两种新型化纤絮片与保暖性能较好的羊毛絮片和羽绒絮料作比较,通过比较絮片厚度折算热阻和质量折算热阻,对比分析不同规格材料的保暖性能的差异。并就不同保暖材料的保暖机理和絮片保暖材料的热湿传导机理作了分析。新型化纤絮片材料的保暖性研究对开发新型保暖材料有一定指导意义。
何宗平[10](2017)在《防霾口罩的舒适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环境的破坏,雾霾天气逐渐成为困扰人们出行以及身体安全的一大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也越来越重视。防霾口罩是雾霾天气广泛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防霾口罩市场广大,但人们却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舒适性好的口罩,口罩结构上的舒适性跟口罩的贴合度以及审美有关。本文主要研究口罩面料给使用者所带来的舒适感受。因此本文即以防霾口罩的材料和层数设计切入点,设计防霾口罩,对其舒适性进行研究。本论文先对防霾口罩面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对测试结果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排序,研究其热湿舒适性,分别增加对口罩的防霾层和外层的防霾效果和防护效果研究;针对口罩的面料和层次的舒适性进行了口罩的组合设计,对式样进行透气性测试,搭建模拟防霾口罩佩戴机理的微气候装置测量组合口罩的防霾效果以及热湿性能。对组合口罩进行主观评价,运用熵权法对主观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最优组合设计口罩。根据挑选的组合口罩的物理性能指标与主观评价各项指标得分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防霾口罩的舒适性预测模型;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针对防霾口罩内层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考虑,选择棉、棉的混纺面料以及化纤和天然纤维的再生纤维等8种内层面料的物理属性及热湿舒适性指标进行测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8种内层面料的热湿舒适性排序。通过物理属性测量值对2种外层面料和2种防霾层面料的舒适性做了评价。其次,针对防霾口罩的舒适性考虑,采用三层结构设计,组合设计了32款用于改善防霾口罩舒适性的口罩,测试口罩式样的透气性,搭建模拟防霾口罩佩戴机理的装置模拟雾霾天气下佩戴防霾口罩的真实状态,通过温湿度差值以及颗粒物浓度差,对防霾口罩的传热传湿性能和防霾效率以及呼吸阻力做了分析。对组合口罩式样实施主观实验,使用熵权法对主观实验舒适性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分。通过主观实验与客观实验的相互验证,得到最优的组合口罩式样,对最优口罩的呼吸阻力和防霾效率测试,均达到新国家标准。最后,以搭建的模拟防霾口罩佩戴机理的微气候装置测量的组合口罩的温度差、湿度差以及颗粒物浓度差和透气率为输入参数,以组合口罩的闷热感、潮湿感、面部冷感以及干咳感四个舒适性指标为输出参数,对防霾口罩主观评价与物理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防霾口罩舒适性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本论文基于防霾口罩舒适性研究设计了口罩组合,建立了多层防霾口罩舒适性的评优方法,申请了针对提高舒适性的防霾口罩设计专利以及实验装置设计专利,设计出的防霾口罩为了提高消费者对口罩消费的满意度,同时也为口罩生产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完善了防霾口罩市场。
二、服装保暖机理的分析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服装保暖机理的分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轻质保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保暖机理 |
1.2.1 传导散热 |
1.2.2 对流散热 |
1.2.3 辐射散热 |
1.2.4 蒸发散热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2章 保暖材料的选择与性能测试 |
2.1 复合材料选择 |
2.2 复合絮片设计 |
2.3 粘合剂选择 |
2.4 保暖性能的影响因素探究 |
2.4.1 行高与列宽的影响 |
2.4.2 洗涤的影响 |
2.4.3 空气含量的影响 |
2.5 测试方法与标准 |
2.5.1 表观形态 |
2.5.2 保暖性能 |
2.5.3 尺寸稳定性 |
2.5.4 透气性能 |
2.5.5 透湿性能 |
2.5.6 压缩回复性能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原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
3.1.1 表观形态 |
3.1.2 保暖性能 |
3.1.3 尺寸稳定性 |
3.1.4 透气性能 |
3.1.5 透湿性能 |
3.1.6 压缩回复性能 |
3.1.7 小结 |
3.2 复合絮片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
3.2.1 表观形态 |
3.2.2 保暖性能 |
3.2.3 透气性能 |
3.2.4 透湿性能 |
3.2.5 压缩回复性能 |
3.2.6 小结 |
3.3 保暖性能影响因素探究 |
3.3.1 行高和列宽对保暖性能的影响 |
3.3.2 洗涤对保暖性能的影响 |
3.3.2.1 表观形态 |
3.3.2.2 保暖性能 |
3.3.2.3 尺寸稳定性能 |
3.3.2.4 透气性能 |
3.3.2.5 透湿性能 |
3.3.2.6 压缩回复性能 |
3.3.3 空气含量对保暖性能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轻质超细纤维保暖絮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保暖材料概述 |
1.2.1 保暖材料的分类 |
1.2.2 保暖机理 |
1.2.3 影响保暖性能的因素 |
1.3 超细纤维保暖材料 |
1.3.1 静电纺丝技术 |
1.3.2 静电纺丝影响因素 |
1.3.3 超细纤维保暖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4 超细纤维宏量制备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细纤维保暖絮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内容 |
2.2.4 测试和表征 |
2.3 聚合物种类对絮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2.3.1 聚合物种类对絮片微观结构的影响 |
2.3.2 聚合物种类对絮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聚合物种类对絮片蓬松结构的影响 |
2.4 聚合物浓度对絮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2.4.1 PSU浓度对絮片微观结构的影响 |
2.4.2 PSU浓度对絮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3 PSU浓度对絮片蓬松结构和保暖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轻质超细纤维保暖絮片的结构稳定性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内容 |
3.2.4 测试和表征 |
3.3 絮片结构稳定性的调控 |
3.3.1 PSU/PU的配比对絮片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2 PSU/PU的配比对絮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PSU/PU的配比对絮片蓬松结构的影响 |
3.4 絮片蓬松结构的调控 |
3.4.1 溶剂种类对絮片成型的影响 |
3.4.2 DMAc/1,4-二氧六环的配比对絮片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3 DMAc/1,4-二氧六环的配比对絮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4 DMAc/1,4-二氧六环的配比对絮片蓬松结构和保暖性能的影响 |
3.4.5 DMAc/1,4-二氧六环的配比对絮片穿着舒适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质超细纤维保暖絮片综合性能评价及其喷丝组件的初步探索 |
4.1 引言 |
4.2 保暖絮片的综合性能评价 |
4.2.1 综合性能评价 |
4.2.2 与商业絮片的对比 |
4.3 喷丝组件的初步探索 |
4.3.1 电场模拟过程 |
4.3.2 电场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3)环境对羽绒服保暖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 |
1.1.1 纺织品热舒适性的概念 |
1.1.2 纺织品传热机理 |
1.1.3 纺织品热阻测试方法 |
1.2 服装保暖性及评价方法 |
1.2.1 人体-服装-环境之间的热传递 |
1.2.2 服装保暖性测试方式及优缺点 |
1.2.3 暖体假人的发展 |
1.3 羽绒服保暖性的研究现状 |
1.3.1 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因素 |
1.3.2 基于暖体假人的服装保暖性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温度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 |
2.1 实验设计 |
2.1.1 试样 |
2.1.2 实验设备 |
2.1.3 参数设置 |
2.1.4 测试步骤 |
2.2 热阻及散热量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位填充量对羽绒服热流密度的影响 |
2.3.2 绗缝对羽绒服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
2.3.3 单位填充量对羽绒服热阻的影响 |
2.3.4 不同运动强度对应的服装系统理想热阻值 |
2.3.5 温度对服装换热量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速与羽绒服保暖性的关系 |
3.1 实验设计 |
3.1.1 试样 |
3.1.2 实验过程 |
3.1.3 测试环境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风速与热流密度的关系 |
3.2.2 风速对服装表面空气层热阻的影响 |
3.2.3 羽绒服表面平均温度 |
3.2.4 羽绒服有效热阻 |
3.2.5 室外适宜穿着的服装热阻值 |
3.2.6 不同风速下服装表面对流和辐射换热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羽绒服和冲锋衣组合体的保暖性 |
4.1 实验设计 |
4.1.1 试样 |
4.1.2 测试环境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羽绒服加冲锋衣搭配方式对热流密度的影响 |
4.2.2 衣间空气层对服装热阻的影响 |
4.2.3 服装表面空气层热阻 |
4.2.4 服装表面平均温度对比 |
4.2.5 羽绒服加冲锋衣适宜穿着的环境 |
4.2.6 对流换热量 |
4.2.7 辐射换热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发热毛型针织混纺面料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发热材料研究现状 |
1.2.1 吸湿发热材料 |
1.2.2 光能发热材料 |
1.2.3 电能发热材料 |
1.2.4 化学发热材料 |
1.2.5 相变发热材料 |
1.3 吸湿发热材料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4 光能发热材料研究进展 |
1.4.1 国内研究进展 |
1.4.2 国外研究进展 |
1.5 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方法 |
1.5.1 物理学方法 |
1.5.2 生理学方法 |
1.5.3 心理学方法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吸湿发热和光能发热腈纶结构与性能分析 |
2.1 纤维原料 |
2.1.1 吸湿发热腈纶 |
2.1.2 光能发热腈纶 |
2.2 纤维结构性能测试 |
2.2.1 形态结构观察 |
2.2.2 红外光谱测试 |
2.2.3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测试 |
2.2.4 X射线衍射测试 |
2.2.5 力学性能测试 |
2.2.6 回潮率测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形态结构 |
2.3.2 红外光谱 |
2.3.3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 |
2.3.4 X射线衍射 |
2.3.5 力学性能 |
2.3.6 回潮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纱线设计、制备及性能分析 |
3.1 原料选配 |
3.2 纺纱工艺流程 |
3.2.1 和毛工序 |
3.2.2 梳毛工序 |
3.2.3 细纱工序 |
3.2.4 络筒工序 |
3.2.5 并线和倍捻工序 |
3.3 纱线性能测试 |
3.3.1 纱线强力测试 |
3.3.2 纱线条干及毛羽测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强力 |
3.4.2 条干均匀度 |
3.4.3 毛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织物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
4.1 织物制备与结构设计 |
4.1.1 织物制备 |
4.1.2 织物结构设计 |
4.2 织物性能测试 |
4.2.1 透气性测试 |
4.2.2 透湿性测试 |
4.2.3 热阻测试 |
4.2.4 吸湿发热性能测试 |
4.2.5 吸光发热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透气性 |
4.3.2 透湿性 |
4.3.3 热阻 |
4.3.4 吸湿发热性能 |
4.3.5 吸光发热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体穿着实验的吸湿/光能发热性能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1.1 服装试样 |
5.1.2 实验设备 |
5.1.3 测试方法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运动状态对服装发热保暖性能的影响 |
5.2.2 不同光照强度对服装发热保暖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5 相关术语说明 |
本章小结 |
2 “杭州丝绸”内涵的界定 |
2.1 “杭州丝绸”的指代性 |
2.2 产品范畴的“杭州丝绸” |
2.3 产地范畴的“杭州丝绸” |
本章小结 |
3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质性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2 “杭州丝绸”质性资料采集 |
3.3 “杭州丝绸”数据编码 |
3.4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
本章小结 |
4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2 实证研究 |
4.3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说明 |
本章小结 |
5 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 |
5.1 产品知识 |
5.2 关联信息 |
5.3 产品表现 |
5.4 服务表现 |
5.5 品牌表现 |
5.6 社会责任 |
5.7 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6 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建议 |
6.1 产品知识普及策略 |
6.2 关联信息畅通策略 |
6.3 产品开发改进策略 |
6.4 服务提升策略 |
6.5 品牌建设策略 |
6.6 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 |
6.7 文化内涵引领策略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目录 |
附录2 表目录 |
附录3 访谈素材原始语句列举 |
附录4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羽绒服保暖性的测试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羽绒服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羽绒服市场调研 |
2.1 羽绒服销售市场调研 |
2.2 消费者羽绒服穿着习惯调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羽绒内胆试样热阻测试 |
3.1 羽绒内胆试样热阻试验 |
3.2 内胆试样的热阻测试结果 |
3.3 内胆试样保暖性变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羽绒服试样的设计与制作 |
4.1 羽绒服构成要点 |
4.2 羽绒服试样的设计 |
4.3 羽绒服试样的制作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羽绒服保暖性评价 |
5.1 羽绒服试样热阻测试 |
5.2 测试结果分析 |
5.3 羽绒服试样与羽绒内胆试样热阻测试结果对比 |
5.4 与美国标准ASTMF2732-16服装需求热阻比对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 |
致谢 |
(7)冬季保暖服结构对其舒适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舒适性理论基础 |
1.1 保暖机理 |
1.2 透湿机理 |
2 保暖服结构分析 |
2.1 长度与廓形 |
2.1.1 长度 |
2.1.2 廓形 |
2.2 层数与层序 |
2.2.1 层数 |
2.2.2 层序 |
2.3 加放量 |
2.3.1 静态加放量 |
2.3.2 动态加放量 |
2.4 开口结构 |
2.4.1 领部开口 |
2.4.2 肩部开口 |
2.4.3 下摆 |
2.4.4 袖裤口开口 |
2.5 口袋与腰带 |
2.5.1 口袋 |
2.5.2 腰带 |
3 保暖服着装试验 |
3.1 试验设定 |
3.2 试验数据分析 |
4 结构设计与优化 |
4.1 设计依据 |
4.2 设计方案 |
5 结论 |
(8)基于吸湿发热纤维的毛型面料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吸湿发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吸湿发热材料 |
1.2.2 其它类型发热材料 |
1.2.3 吸湿发热材料的理论发热机理 |
1.2.4 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
1.2.5 吸湿发热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吸湿发热面料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织物的热湿传递机理研究 |
1.4.1 织物热传递机理研究 |
1.4.2 织物湿传递机理研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EKS纤维和舒热丝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2.1 纤维的形态结构 |
2.2 纤维的聚集态结构 |
2.3 纤维的分子结构 |
2.4 纤维的细度与长度 |
2.5 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 |
2.6 纤维的回潮率测试 |
2.7 纤维的吸湿性能测试 |
2.8 纤维的放湿性能测试 |
2.9 纤维的吸湿发热性能测试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EKS纤维的吸湿发热保暖毛型面料开发 |
3.1 纱线的设计 |
3.2 织物的结构设计 |
3.2.1 织物的设计 |
3.2.2 织物的参数 |
3.3 织物保暖性能测试 |
3.3.1 织物透气性测试 |
3.3.2 织物热阻测试 |
3.4 织物吸湿发热性能测试 |
3.4.1 织物透湿性测试 |
3.4.2 织物的导水性能测试 |
3.4.3 织物吸湿发热升温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舒热丝纤维的吸湿发热保暖毛型面料开发 |
4.1 纱线的设计 |
4.2 织物结构的设计 |
4.3 织物保暖性能测试 |
4.3.1 织物透气性测试 |
4.3.2 织物热阻测试 |
4.4 织物吸湿发热性能测试 |
4.4.1 织物透湿性测试 |
4.4.2 织物的导水性能测试 |
4.4.3 织物吸湿发热升温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外热像仪对织物吸湿发热温升规律测试应用研究 |
5.1 FLUCK高分辨率红外热像仪的原理及优点 |
5.2 织物吸湿发热温升规律分析 |
5.3 不同湿度环境对织物吸湿发热升温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不同保暖材料的保暖机理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保暖材料的分类与发展 |
1.2 保暖材料的保暖性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材料的选择 |
2.2 保暖絮片制作工艺 |
2.2.1 成网工艺 |
2.2.2 加固工艺 |
2.3 材料规格测定 |
2.3.1 厚度测定 |
2.3.2 克重测定 |
2.4 絮片透气性测定 |
2.5 压缩回弹性能测试 |
2.6 保暖性能测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第一组絮片测试结果与分析 |
3.1.1 厚度与克重 |
3.1.2 透气性能 |
3.1.3 压缩回弹性能 |
3.1.4 保暖性能 |
3.1.5 小结 |
3.2 第二组絮片测试结果与分析 |
3.2.1 厚度与克重 |
3.2.2 透气性能 |
3.2.3 压缩回弹性能 |
3.2.4 保温性能 |
3.2.5 小结 |
3.3 不同规格絮片的保暖性能对比分析 |
3.3.1 对比组羊毛絮片与羽绒絮料的规格及热阻测试 |
3.3.2 不同絮片的保暖性能对比分析 |
3.3.3 小结 |
3.4 保暖材料的保暖机理分析 |
3.4.1 保暖材料的保暖性影响因素 |
3.4.2 不同保暖材料的保暖机理 |
3.5 保暖材料的传热机理分析 |
3.5.1 保暖材料的传热机理 |
3.5.2 材料组合的热湿传导模型分析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防霾口罩的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现状、市场分析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1.3 市场分析 |
1.1.4 研究意义 |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结构和创新点 |
1.2.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2.2 本论文的结构 |
1.2.3 创新点及研究成果 |
1.3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认识 |
1.3.1 服装的热湿传递理论 |
1.3.2 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 |
1.3.3 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装置 |
1.4 防霾口罩综合舒适感知研究 |
1.4.1 口罩面料的热、湿传递机理 |
1.4.2 防霾口罩过滤机理 |
1.4.3 模拟雾霾发生的装置研究 |
1.4.4 防霾口罩的结构研究 |
第二章 口罩面料舒适性物理性能指标测试 |
2.1 口罩的面料选择 |
2.1.1 口罩层数的选择 |
2.2 面料的基本参数测试 |
2.2.1 面料的透气性 |
2.2.2 外层面料的弹性测试 |
2.2.3 外层面料的耐磨性测试 |
2.3 面料的热湿性能测试 |
2.3.1 面料的热阻 |
2.3.2 面料的湿阻 |
2.3.3 织物的透湿量测试 |
2.3.4 内层面料的导水性测试 |
2.3.5 内层面料的快速吸收时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料物理性能热湿舒适性分析 |
3.1 内层面料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3.1.1 灰色系统理论原理 |
3.1.2 内层面料灰色关联度分析 |
3.2 口罩防霾层面料的热湿舒适性分析 |
3.3 口罩外层面料的热湿舒适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口罩面料舒适性评判 |
4.1 组合防霾口罩 |
4.2 组合面料的透气性测试 |
4.3 模拟防霾口罩佩戴机理的装置搭建 |
4.3.1 实验搭建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组合防霾口罩主观舒适性评价 |
4.4.1 主观评价心理标尺 |
4.4.2 防霾口罩舒适性主观评价指标确定 |
4.4.3 主观实验对象选择 |
4.4.4 主观实验测试方式 |
4.4.5 主观实验评价表格 |
4.4.6 主观实验测试结果 |
4.5 熵权法评价主观舒适性 |
4.5.1 熵权法原理 |
4.5.2 数据标准化 |
4.5.3 计算各指标的熵值 |
4.5.4 计算各指标的熵权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防霾口罩舒适性预测模型 |
5.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建模过程 |
5.1.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5.1.1.1 工作信号正向传递子过程 |
5.1.1.2 误差信号反向传递子过程 |
5.1.2 BP神经网络的建模过程 |
5.1.2.1 隐含层的选取 |
5.1.2.2 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初始化 |
5.1.2.3 网络模型的训练 |
5.1.2.4 网络模型的仿真 |
5.2 以客观指标为输入参数的防霾口罩舒适性预测模型建立 |
5.2.1 网络模型的构建 |
5.2.2 网络模型的训练 |
5.2.2.1 模型网络结构 |
5.2.2.2 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不足 |
6.1 总结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服装保暖机理的分析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轻质保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赵明会. 北京服装学院, 2021(12)
- [2]轻质超细纤维保暖絮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司琪. 东华大学, 2021(09)
- [3]环境对羽绒服保暖性影响研究[D]. 张梦妮. 东华大学, 2021(09)
- [4]发热毛型针织混纺面料的设计与开发[D]. 吴加会. 东华大学, 2021(09)
- [5]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D]. 曹爱娟. 东华大学, 2020(03)
- [6]羽绒服保暖性的测试与评价[D]. 何雨. 东华大学, 2020(01)
- [7]冬季保暖服结构对其舒适性能的影响研究[J]. 刘秀龙,庄梅玲,商蕾. 纺织科技进展, 2020(02)
- [8]基于吸湿发热纤维的毛型面料开发[D]. 葛露露. 东华大学, 2019(01)
- [9]不同保暖材料的保暖机理与性能研究[D]. 陈的.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3)
- [10]防霾口罩的舒适性研究[D]. 何宗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