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呼吸条件下双相气道正压与持续气管内吹气联合使用的实验研究

自主呼吸条件下双相气道正压与持续气管内吹气联合使用的实验研究

一、自主呼吸条件下双相气道正压通气与持续性气管内吹气联合运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孟祥玲[1](2020)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老年共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急性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病。其中,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Insufflation,HFNI),过去被称为 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呼吸支持方法,近年来,被逐步拓展应用于多种病因的呼吸衰竭患者中,其所特有的病理生理机制也逐渐被明确。本研究通过采用HFNI治疗合并老年共病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与无创通气(NIV)治疗相比较,观察HFNI的疗效,进一步明确其在这类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2019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期间,收治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最终纳入本研究患者,共计70例,并按照数表法随机对照,1:1分组,各35例,分为实验组(HFNI治疗组)和对照组(NIV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同一标准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分别录入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入院病因、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其他的生化各项指标等);收集治疗前和治疗后2h、6h、24h、48h的动脉血气指标,如pH、PaO2、PaCO2等、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OI=PaO2/FiO2)、RR、HR、呼吸指数(RI)、ROX index(SpO2/FiO2 与 RR 的比值)等数据;同时,根据痰液粘稠度评分标准、呼吸机耐受度评分标准及Borg呼吸困难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后12h、24h、48h,两组患者在舒适性、咳痰难易及呼吸困难等方面改善情况,并记录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28天插管率、90天死亡率。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动脉血气指标、SpO2,PaO2/FiO2、RR、HR、RI、ROX index参数指标,两组患者在舒适性、咳痰难易程度及呼吸困难程度改善情况,平均住院日、28天插管率、90天死亡率等参数间的差异;并根据实验组(HFNI治疗组)的患者是否存在高碳酸血症,分为Ⅰ组(CO2潴留)和Ⅱ组(非CO2潴留组),即分为Ⅱ型呼吸衰竭和Ⅰ型呼吸衰竭两组,其中Ⅱ型呼吸衰竭组18人,Ⅰ型呼吸衰竭组17人,比较两组组间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实验组(HFNI治疗组)中不同病因(A(COPD组10人、B(上腹部手术组)9人、C(心功能不全组)8人、D(肺炎组)8人)引起急性呼吸衰竭间的差异。结果1.比较实验组(HFNI)和对照组(NIV)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比较实验组(HFNI)和对照组(NIV)治疗前后患者的氧合指标,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pH和PaCO2均比治疗前呈下降趋势;PaO2、ROX index、OI和SpO2等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HFNI)治疗后的舒适度、痰液粘稠度、呼吸困难等较对照组(NIV)改善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HFNI)较对照组(NIV)的平均住院日(12.2±4.6 vs.13.8±6.0)和死亡率(2.25%vs.4%)呈降低,插管率(1.5%vs.1%)增高,平均累积无创辅助呼吸时间(240±50h vs.150±80h)及插管前平均无创辅助通气时间(5.2±2.1dvs.3.2±1.6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Ⅰ组(CO2潴留)和Ⅱ组(非CO2潴留组)两组患者,入组时、6h、24h、48h的pH和PaCO2均呈下降趋势,PaO2呈上升趋势,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率为(16%vs.13%)、死亡率(21%vs.19%)均呈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比较不同病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病人的疗效分析,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h、24h、48h的各时间段,PaO2均呈上升趋势,PaCO2均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率分别为(10.4%、13.3%、12.4%、10.5%,χ2=0.43),死亡率(14.6%、15.1%、13.6%、16.7%,χ2=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FNI、COT和NIV均可在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老年共病人群中应用,改善患者氧合功能。2.与COT/NIV相比,HFNI舒适度高,副作用少,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3.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中均可应用HFNI,但是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要更谨慎些,需密切观察PaO2、PaCO2和SpO2。4.在那些拒绝插管,又无法耐受NIV,COT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患者中,可以选择应用HFNI。5.需要更多的循证证据,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规范HFNI的临床应用,包括流量设置、适应症和禁忌症、设备管理、疗效鉴定及终止标准(如ROX等)等安全性问题。

王玉[2](2017)在《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诊断、治疗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的9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镜下诊断结果及疗效。结果所有92例患儿经纤支镜检查后均得到明确诊断。纤支镜主要应用在表现为呼吸困难、喘鸣、呛咳、鼻塞等NICU患儿67例(72.82%),其次用于撤机困难的新生儿17例(18.48%)。镜下诊断为呼吸系统解剖学异常者72例(78.26%),其中最常见的为气管、支气管软化、狭窄,共36例(50%);32例为咽喉部先天性异常(44.44%),鼻腔发育异常共4例(15.56%)。呼吸道以外因素以先天性心脏病等致气管受压为常见,仅1例为气道异物。76例患儿纤支镜下可见单纯或合并炎症表现(82.61%)。有21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给予灌洗、异物钳夹等治疗,患儿炎症吸收快,呼吸机治疗时间缩短,撤机成功率提高;全部患儿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NICU患儿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诊断及治疗价值,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及帮助尽早撤机,其诊治过程较为安全。

代山[3](2017)在《压力支持通气对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患者PaO2及PaCO2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有创妇科检查,病人在局麻状态下有时不能耐受,进而导致检查中止、不能耐受等不良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安全舒适的全麻宫腔镜检查。目前全麻宫腔镜检查的通气方式为保留自主呼吸的人工辅助通气,但是全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常用的监护设备的数据往往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反应患者的通气状况,患者极易出现低氧血症,而人工辅助通气是一种经验式的通气方式,也容易造成患者通气不足。压力支持通气是一种压力起动、压力限定、流速切换的通气方式,目前在重症病人呼吸支持中使用比较多,而在临床麻醉中使用的经验较少,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全麻的相关报道也较少。目的本研究对人工辅助通气模式和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对全麻宫腔镜检查患者的PaO2及PaCO2的影响和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探讨压力支持通气在全麻宫腔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从而为临床工作中通气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择期行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查患者60例,ASA分级III级,年龄在2045岁之间,BMI1826 kg/㎡,手术时间1030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人工辅助通气组(M组)及压力支持通气组(P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采用面罩给氧及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M组患者为人工辅助通气,P组患者为压力支持通气(PSV),支持压力设为10cmH2O。术中出现影响呼吸的舌后坠、下颌松弛时,托起下颌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SpO2下降低于90%及以下时人工辅助控制呼吸。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动脉PaO2及PaCO2、全麻药用量、SpO2下降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托下颌时间占手术时间百分比、上呼吸道梗阻及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1.压力支持通气应用在全麻宫腔镜检查中,能够减少上呼吸道梗阻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缩短麻醉中托下颌的时间,明显优于面罩下保留自主呼吸的人工辅助通气。2.经面罩保留自主呼吸的人工辅助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查中使用时,都会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及低氧血症。3.保留自主呼吸的人工辅助通气与压力支持通气都能满足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查患者的通气需要。结论压力支持通气较人工辅助通气用于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查患者可明显改善术中通气,并降低患者上呼吸道梗阻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齐军[4](2014)在《气管病变的气管内麻醉管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气管病变患者气管内麻醉的常见和罕见问题,并提出对策;讨论可视技术在气管病变麻醉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方法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1月到12月的气管病变需要气管内麻醉患者15例,其中气管支架后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6例,瘢痕性气管狭窄患者2例,气管内肿瘤5例,气管外伤2例。清醒气管插管3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10例,气管切开2例。所有患者都在可视喉镜引导下,把套有气管插管的纤支镜插入气管,气管插管进入声门。在纤支镜引导下13例完成气管插管,1例气管狭窄患者气管切开,1例气管断裂患者改由快速气管切开插管成功。结果13例患者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麻醉,其中1例气管断裂患者发生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困难,快速气管切开插管成功,1例气管狭窄患者气管切开。2例气管支架后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拔管时发生气管支架移位,需要在纤支镜引导下重新调整气管支架位置。结论术前认真访视病人,针对性制定个性化麻醉方案,熟练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和可视喉镜技术,是气管病变的气管内麻醉成功的关键。

黄冰[5](2012)在《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单肺通气麻醉在胸外科的应用及其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文献综述)单肺通气麻醉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胸外科手术的开展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得以飞速发展,也为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近年来更是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单肺通气麻醉的过程中,少数病人发现了与单肺通气有关的并发症,如:通气期间的低氧血症、肺萎陷后的复张性肺水肿,学科内有对单肺通气安全性的疑问。我们因此对该专题做了文献复习,包括了单肺通气麻醉对胸外科的影响;单肺通气麻醉的不良反应和麻醉后并发症;国内外对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研究;单肺通气麻醉在动物体内试验的研究情况。同时,为了寻找对单肺通气麻醉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方法,我们还复习了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以其为进一步的进行单肺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寻找立项依据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资料回顾及系统评价同第一章胸科手术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目的:研究胸科手术病人在麻醉科PACU(麻醉后恢复室)滞留时间(从进入恢复室到送出恢复室)延长的相关因素,了解单肺通气(OLV)麻醉是否成为胸科手术的独立风险。方法:在麻醉科档案室查出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所有胸科手术病人的麻醉记录单,共得495例记录完善的病历。在麻醉记录单、病案室存档病例、电子医嘱上摘录所需的各项指标,以PACU滞留时间作为因变量(Y),建立自变量(X1……n)表(表1-1),按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要求进行量化和赋值,其中OLV麻醉赋值为X=1,双肺通气(TLV)通气麻醉赋值为X=0。将所有信息逐条输入Excel表格,建立自变量数据库。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PACU时间(Y)≥150min取值为1,Y<150mmin取值为O。495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36(348/147),其中113例Y=1,总检出率为22.8%(113/49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引起病人PACU滞留时间延长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OR=0.000)、手术方式(OR=0.094)、尿量(OR=0.000)、ASA分级(OR=0.004)、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OR=0.002)共5项。结论:影响胸科病人手术麻醉后恢复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年龄、手术方式以及器官功能状况。麻醉医生以及恢复室护士均应该对这些因素引起重视。第二章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安全性比较:a meta analysis目的:系统评价胸科手术麻醉中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和CBM,搜集所有非心脏手术的胸科手术麻醉中分组为单肺通气组和双肺通气组临床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使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研究,包括3个RCT,1个非随机对照试验,1个回顾性试验。Mata分析结果显示,单肺通气组和双肺通气组与血气相关的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OR=0.68,95%CI[0.31-1.51]P=0.46]、与气管内插管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导管异位,肺分隔不良,声音嘶哑)[OR值153,95%CI[0.25-9.58]P=0.65]、循环系统并发症(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心律失常)[OR=1.00,95%CI[0.17-6.05],P=1.00]、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肺炎,肺水肿,肺不张,ARDS)[OR=0.68,95%CI[0.31-1.51]P=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现有证据单肺通气组和双肺通气组与血气相关的并发症、与气管内插管相关的并发症、循环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相似,但是血液系统并发症、外科并发症等尚不能判断,需要更多更好的临床试验来讲一步证实.第三部分: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第一章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期间动脉血中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变化第一节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期间动脉血中IL-6和IL-8的变化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麻醉肺叶切除术患者动脉血中IL-6、IL-8的变化,探讨OLV对肺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病人20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单肺通气组(O组)和双肺通气组(D组),两组采用统一的术前用药、麻醉用药和检测手段。单肺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后即采取单肺通气,胸内操作结束后即双肺通气。分别于麻醉前(T0)、机械通气(MV)后30mmin(T1)、机械通气后1h(T2)、机械通气后2h(T3)、胸内操作结束后1h(T4)、胸内操作结束后2h(T5)、术后24h(T6)、术后48h(T7)采取动脉血3m1迅速离心,取上层血浆于-70℃超低温冰箱保存,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6、IL-8水平,另采取动脉血2m1送检验科查红细胞压积(Hct)。结果:(1)IL-6:双肺组和单肺组均在机械通气后1h(T2)开始明显上升(P<0.01)、胸内操作结束后2h(T5)达高峰、术后24h(T6)回降、术后48h(T7)仍未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T2、T3、T4、T5、T6单肺组高于双肺组(P<0.05),T0、T1、 T7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IL-8:双肺组和单肺组均在机械通气1h后(T2)开始上升(P<0.05)、胸内操作结束后2h(T5)达高峰、术后24h(T6)回降、术后48h(T7)仍未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T3、T4、T5、T6单肺组高于双肺组(P<0.05),T0、T1、T2、T7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机械通气,包括双肺通气和单肺通气都引起了术中和术后IL-6、IL-8水平的升高,说明了两种机械通气都引发了肺组织的炎症反应。②机械通气一段时间后,单肺通气组IL-6、IL-8水平大于双肺通气组,表明术中单肺通气时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比双肺通气时更加严重。③单肺组IL-6和IL-8的表达水平在术后48小时同降到与双肿组同等水平,说明在本研究的持续单肺通气时间内,单肺通气所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在手术后恢复期并不比双肺通气麻醉更严重。第二节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期间动脉血中XOD、MPO和PMNl的变化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和双肺通气(Total-lung Ventilation, TLV)不同通气模式下血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Oxidase,XOD)、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改变和PMN计数,了解OLV行肺叶切除术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情况。方法: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OLV实验组(O组)和TLV对照组(D组),每组10例。A组在手术开始后OLV,手术结束恢复TLV;B组在手术开始后一直使用TLV。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T0)、手术开始0.5h(T1)、1h(T2)、2h(T3)、手术结束后1h(T4)、2h(T5)、术后24h(T6)、48h(T7)8个时点采血行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cocyte, PMN)计数,测XOD和MPO的活性。结果:(1)O组PMN计数升高较D组早,但两组间PMN计数无差异。(2)O组XOD活性在OLV过程中升高,但两组间XOD活性无差异。(3)O组的MPO活性高于D组(P<0.05)。结论:OLV较TLV行肺叶切除术围麻醉期有更多的氧自由基生成。第二章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管外肺水及术后近期肺功能的变化第一节应用PiCCO技术监测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变化目的:应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PiCCO)技术监测单肺通气(OLV)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EVLW)的变化,探讨OLV是否为影响该术患者术中、术后EVLW的独立因素。方法:20例因肺癌行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患者,手术部位相同的两例随机分入OLV组和TLV(双肺通气)组。所有患者股动脉穿刺并置入热敏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于手术开始前,通气15min、30min、60mmin、120min、150min,术后30min、1h、2h、3h、5h、7h、20h监测并记录中心静脉压(CVP)、心排出量(CO)、平均肺动脉压(MAP)、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荇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拔管前增加,拔管后稳定在较高心排出量水平;CVP在术后两小时内有倒“V”型变化;MAP术中增加,术后下降,但维持在比术前较高的水平:SVRI术前减低,术中增加,术后迅速同落至术前水平。EVLWI、 PVPI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降低趋势。GEDVI、ITBVI随时间变化无趋势表现。EVLWI与PVPI及GEDVI呈止相关,与CO、CVP、MAP、SVRI、ITBVI无相关性。结论:OLV对肺癌肺叶切除患者EVLW影响轻微,是一项安全的麻醉操作。第二节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近期肺功能的变化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是否为影响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近期肺功能的独立因素。方法:20例因肺癌行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患者,手术部位相同的两例随机分入OLV组和TLV(双肺通气)组。所有患者于手术前,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第八天、第九天、第十天进行肺功能测定并记录: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EVl%),用力呼气中期流速占预测值的百分比(MMF%),最大通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l/FVC%)。结果:除MMF%(P<0.05)外,各肺功能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第一天始,各指标均呈缓慢上升趋势,除FEV1/FVC%外余指标观察期间均未达到术前水平。结论:OLV对肺癌肺叶切除患者肺功能影响轻微,不是其肺功能独立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单肺通气麻醉的动物实验研究第一章不同单肺通气方式对大鼠肺AQP-5表达影响的对比研究目的:研究两种单肺通气(OLV)方式下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 AQP-5)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50g。分为夹闭左侧肺门OLV组(A组),过深插管OLV组(B组),双肺通气对照(C组),空白对照组(D组)。A、B、C组分别按不同通气时间再分三个亚组,用excel随机函数表随机分配,各亚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记法检测肺AQP-5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A、B、C组AQP-5的表达均较D组减少(P<0.05):A、B、C组组内各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C1及A2、B2、C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3、B3、C3组间比较,A3和B3均较C3组减少(P<0.05),A3比B3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A、B、C组AQP-5的表达均较D组减少(P<0.05);A、B、C组组内各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C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B2、C2组间比较,A2比B2和C2均有减少(P<0.05),B2与C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3、B3、C3组间比较,A3和B3均较C3组减少(P<0.05),A3比B3减少(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致大鼠AQP-5表达下调,与时间相关,夹闭法OLV和插管过深法OLV对AQP-5表达的影响超过双肺通气,前者更明显。第二章单肺通气对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影响目的:研究单肺通气(OLV)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表达的变化,并探讨OLV所致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单肺通气组(A组)、双肺通气对照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C组为自主呼吸组,根据不同的通气时间,A组和B组分别分成三个亚组:A1组(OLV0.5h,恢复通气0.5h),A2组(OLV1h,恢复通气0.5h),A3组(OLV1.5h,恢复通气0.5h)和B1组(双肺通气1h),B2组(双肺通气1.5h),B3组(双肺通气2h),将自制气管导管过深插管至右肺建立右肺OLV模型,分别取各组左侧肺组织,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肺泡结构及肺间质的病理变化,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的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以及SP-A和SP-B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A组和B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依次加重,逐渐表现出肺泡充血水肿,肺间质逐渐增厚,且这些变化在A组中表现更为显着;细胞凋亡在A2、A3组明显增加(P<0.05),且随着OLV时间延长,增加更加明显(P<0.05),与双肺通气对照组B组中对应各亚组比较,A2、A3组细胞凋亡率比B2、B3组显着增加(P<0.05),且在细胞凋亡执行阶段起关键作用的Caspase-3酶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与凋亡率一致;与C组比较,A组各亚组SP-A和SP-B蛋白均表达减少(P<0.05),且随着OLV时间延长,减少更加明显(P<0.05);与B组中对应各亚组比较,A组中各亚组肺组织中SP-A和SP-B蛋白均表达减少(P<0.05)。结论:随着单肺时间的延长,OLV可导致肺组织细胞凋亡且SP-A和SP-B蛋白表达下调,并与之相对应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趋势一致,由此推测细胞凋亡以及SP-A和SP-B蛋白表达的减少可能是OLV导致肺损伤的重要因素。第五部分应用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分析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后的血清差异蛋白组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绝对和相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对胸科手术中单肺通气后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清中的“全组”蛋白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获得差异表达蛋白图谱。方法:收集术中进行单肺通气(OLV)和双肺通气(TLV)的胸科手术患者各1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即时、术后24h、术后48h四个时间点取等量中心静脉血并标记为O1-4和T1-4,组内等量混合后利用免疫亲和色谱柱去除血清中的14种高丰度蛋白,采用iTRAQ试剂标记后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2D LC-MS/MS)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质谱鉴定共得到189种蛋白质,其中至少一个时间点发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83种,其中56种表达上调,27种表达下调。结论: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构建的差异表达蛋白图谱为阐释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寻找临床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作用靶点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孙立华[6](2010)在《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研究因呼吸衰竭(NRF)需行机械通气的足月儿与早产儿临床发病、治疗、及预后情况,分析各组NRF的构成比及病死率、疾病构成、呼吸治疗情况、并发症等方面的特点,为帮助今后提高呼吸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将2008年收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生儿科NICU发生呼吸衰竭需进行辅助通气治疗的151例患儿分成足月儿组(n=56)、晚期早产儿组(n=30)和非晚期早产儿组(n=65)。采用填写调查表的形式记录相关资料和数据。设计两份表格,一是《新生儿呼吸衰竭基本信息表》,记录母亲产前检查及疾病情况等;患儿产前及出生时状况,疾病诊断、临床治疗、预后、住院天数及费用等;二是《新生儿呼吸衰竭辅助通气表》,记录通气模式、呼吸机参数(包括FiO2、PIP、MAP、PEEP和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分析值及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监测值。并调查2008年全年住院病人数。结果:①2008年我院共收治足月儿838例,晚期早产儿396例,非晚期早产儿702例,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分别为56例、30例、65例,其各自的构成比分别为6.7%、7.6%、9.3%,以非晚期早产儿组最高。②构成NRF的主要原发病:足月儿组为PI和AFAP,分别占37.5%和17.9%;晚期早产儿为PI和RDS,分别占43.3%和40%;非晚期早产儿为RDS、PI和APNEA,分别占64.6%、9.2%和9.2%。③呼吸治疗情况:三组患儿均以常频通气方式(CMV)为主,上机后机体氧合及高碳酸血症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S主要用于非晚期早产儿重度RDS的治疗,用否PS疗效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晚期早产儿预后最好,足月儿和非晚期早产儿放弃治疗比例较高。⑤足月NRF患儿主要并发症为获得性肺部感染、气漏和肺出血,均占5.4%;晚期早产儿组为气漏、获得性肺部感染、PDA,分别占16.7%、13.3%、6.7%;非晚期早产儿组主要为获得性肺部感染、IVH,分别占13.8%、6.2%。⑥三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以非晚期早产儿组最高。结论:①我院各组NRF患儿构成比以非晚期早产儿组最高。②三组NRF患儿的主要原发病构成不同,足月儿组主要为P工和AFAP,晚期早产儿组为P工和RDS,非晚期早产儿组为RDS。③呼吸治疗方面三组患儿均以常频通气模式为主,通气后机体氧合及高碳酸血症明显改善;PS主要用于非晚期早产儿重度RDS的治疗,且疗效显着。④晚期早产儿预后最好,足月儿和非晚期早产儿放弃治疗比例较高。⑤获得性肺部感染为其最常见并发症。⑥三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以非晚期早产儿组最高。

易韦韦[7](2009)在《基于主动模拟肺的通气模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呼吸机是抢救和治疗各种急慢性呼吸衰减或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重要工具。通气模式是指导呼吸机通气的规则,直接决定了呼吸机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提高各通气模式工作的人机协调性以及避免真人试验的危险,论文基于主动模拟肺对通气模式进行了研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通气系统建模、试验平台的建立、系统模型参数的在线估计方法和基于人机协调的通气控制技术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建立了由顺应性、气阻和呼吸肌产生压力三元素组成的非线性时变呼吸系统模型,并通过对不同病人的临床通气数据分析和与现有各种模型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建立了呼吸机气路各组成部分的气体力学模型。利用上述模型组建了呼吸机/呼吸系统集总参数模型,为通气模式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为避免真人试验的危险,同时针对现有通气模式研究试验平台的呼吸系统模拟能力和在线调试能力差、控制精度低和不能开展辅助通气模式研究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主动模拟肺的通气模式研究试验平台。(3)提出了一种管道顺应性的预通气测量方法,为量化分析管道对呼吸机输出气流的分流影响提供了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辅助通气的最小二乘生理估计法,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估计法较M.Younes方法而言,将呼吸系统气阻估计的有效率由48.9%提高到了73.7%,消除了单点测量误差,提高了呼吸系统气阻和顺应性的估计精度。(4)为提高通气过程中的人机协调性能,针对保证通气水平、确保通气安全和减少人机不同步这三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法,具体包括:①提出了一种潮气量比例补偿方法和一种有创通气时气道压的补偿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潮气量从未补偿前的EC /( EC + E rs )×Vset提高到了设定值Vs et,气道压从未补偿前的Pr ef ?λRT V提高到了设定值Pr ef,确保了病人通气水平。( Er s是呼吸系统弹性系数, EC是呼吸机管道弹性系数, Rr s是呼吸系统气阻, RT是气管插管气阻,λ是自动补偿因子)②实现了PI参数模糊自整定通气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方法较传统PI控制方法而言,有效地减小了压力过冲和振荡,减少了两者对病人安全的危害,提高了通气安全。③提出了一阶自适应通气控制方法。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方法消除了压力过冲和振荡,实现了压力上升时间的准确可控,还能让呼吸机在保证病人潮气量的前提下采用最小的气道压力进行通气,从而减少高气道压对病人的危害,进一步提高了通气安全。④引入基础流实现了流量和压力双反馈型控制通气。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更能够及时有效地跟踪病人呼吸肌运动,提高了人机同步性能,同时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呼吸机有效输出阻抗,减少了呼吸机对病人的做功,有利于病人自主呼吸能力的恢复。⑤依据专家经验知识,采用模糊逻辑和推理技术,实现了压力支持水平的在线自动调节。仿真结果与实际调整结果的对比表明,方法实现了指定周期的压力支持水平的最佳选择,确保了生理参数指标处于安全水平,减小了压力支持水平不合适引发的通气安全和人机不同步问题出现的几率。(5)成功地实现了容量控制和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并将其应用于麻醉机AS3000上,临床数据表明了它们工作的有效性;在Shangrila590呼吸机上实现了压力支持通气模式。试验表明了模式在压力上升时间的可控性、气道压的稳定性这两个性能上接近甚至优于国外品牌呼吸机上的压力支持模式;首次在国产呼吸机Shangrila590上实现了容量保障压力支持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和适应性支持通气这三种双重控制通气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这三种模式工作输出的流量、气道压和容量曲线完全符合要求,可以进一步开展动物和人体实验;采用PI参数模糊自整定法在呼吸机Shangrila590上实现了比例辅助通气模式,并给出了PI控制的PAV系统稳定条件,为开展比例辅助通气模式研究迈出了探索步伐。上述研究工作对进一步开展通气模式研究、改善呼吸机通气性能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占成[8](2008)在《机械通气的现状和应用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20年代第一台负压通气机——铁肺问世至今,机械通气已走过80余年。它经历了从负压至正压、从不同步至同步、从简单机械至高度自动化及智能化的历程。这种变化是建立在电子及自动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呼吸生理的深入了解和临床实践总结的基础之上。如何有效实施正确的策略对提高救治率十分重要,现就目前机械通气常用的策略和现状与全国的护理专家和同道进行讨论。

高占成[9](2008)在《机械通气的现状和应用策略》文中认为从20世纪20年代第一台负压通气机——铁肺问世至今,机械通气已走过80余年。它经历了从负压至正压、从不同步至同步、从简单机械至高度自动化及智能化的历程。这种变化是建立在电子及自动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呼吸生理的深人了解和临床实践总结的基础之上。如何有效实施正确的策略对提高救治率十分重要,现就目前机械通气常用的策略和现状与全国的护理专家和同道进行讨论。

李辉[10](2007)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文中提出目的: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目前治疗ALI/ARDS的有效措施,与常规通气相比可显着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防止VILI的发生,容量控制通气(VCV)加呼气末正压(PEEP)模式是目前临床治疗ALI/ARDS的常用机械通气方式,但是往往会引起呼吸肌肉的无力,脱机延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等不良反应。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是一种新型的通气模式,由于具有低气道压、血流动力学损害小,在通气过程保留了自主呼吸等优点,而逐渐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已被应用于治疗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ARDS。那么对ALI患者实施肺保护性通气时哪种通气方法更为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小,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将ICU中20例ALI接受机械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容量控制通气组(A组)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组(B组),A组为10例,B组10例。A组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通气参数设置为,潮气量(VT)6—8ml/kg,吸呼比(I:R)1:1~1.5,呼气末正压(PEEP)5~10 cmH2O,吸氧浓度(FiO2)调至动脉氧分压(PaO2)≥60mmHg,呼吸频率(RR)调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保持在40~60 mmHg:B组通气参数设置为,高压水平(Phigh)≤30cmH2O,低压水平(Plow)5~10 cmH2O,高压持续时间与低压持续时间的比率为(Thigh:Tlow)1:1~1.5,通过调节呼吸机Phigh和Plow的压差使潮气量在6-8ml/kg,呼吸频率(RR)和吸氧浓度(FiO2)的调节方法同上。研究对比两组通气治疗后48h内第4h、8 h、12 h、24 h、36 h、48 h时的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吸氧浓度(FiO2)、氧和指数(OI)、气道峰压(PIP)、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RS,dy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通气结束时两组镇静剂的用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结果:通气后两组的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OI)均显着高于ALI时(P<0.05),呈进行性上升趋势,B组的上升幅度相对较大,于通气36 h、48 h时B组明显高于A组(P<0.001);PaCO2通气后较ALI时均有明显升高(P<0.05),其中A组上升的幅度略高于B组,但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与PaCO2相反,两组pH值通气后均有所下降,A组24 h、36 h、48 h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P<0.05);PIP在A组高于B组(P<0.001);MAP两组通气后均显着低于ALI时(P<0.001),48h时B组显着高于A组;通气48h时CRS,StaB组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结束时,A组镇静剂用量和气管插管通气时间均显着高于B组(P<0.05)。结论:1.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比容量控制通气能更有效的改善ALI患者的氧合,对血流动力学的损害相对较小。2.双相气道正压组通气的气管插管时间显着低于容量控制通气组,能有效的避免控制通气时由于镇静剂和肌松剂的使用所导致的呼吸肌肉无力拖机延迟。

二、自主呼吸条件下双相气道正压通气与持续性气管内吹气联合运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主呼吸条件下双相气道正压通气与持续性气管内吹气联合运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经鼻高流量氧疗在老年共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哀竭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
作者简介
致谢

(2)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诊断、治疗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支气管镜检查术在儿童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3)压力支持通气对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患者PaO2及PaCO2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常见通气模式在全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气管病变的气管内麻醉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鸣谢
主要英汉缩略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文献综述及研究线路)
    第一章 单肺通气麻醉技术对胸外科手术的贡献及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第二章:胸科手术后急性肺损伤与单肺机械通气
        1 ALI—胸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2 ALI的诱因
        参考文献
    第三章:胸科麻醉期间肺水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 肺血管外肺水的监测
        2 EVLW监测的应用现状
        3 EVLW监测与漂浮导管测量的优劣对比及今后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的体内研究进展
        第一节:OLV所致肺损伤的机理和组织形态学研究
        1 OLV对肺损伤的机理
        2 机械牵张性肺损伤的主要细胞学机制
        3 肺损伤的形态学特点
        4 单肺麻醉所致肺损伤的形态学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
        第二节:实验动物肺组织水通道蛋白的改变
        1 AQP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的研究
        2 AQP-5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及相关基因位点
        3 AQP-5的分布及其病理生理意义
        4 AQP-5蛋白体在水、电解质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三节:实验动物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的研究
        1 SP的生物学特征
        2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与肺损伤
        参考文献
    第五章:iTRAQ技术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 iTRAQ技术原理
        2 iTRAQ技术和其他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的比较
        3 iTRAQ技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4 iTRAQ技术在呼吸相关性肺损伤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六章:项目研究概要及技术线路
第二部分: 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资料回顾及系统评价
    第一章 胸科手术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节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安全性比较:a metaanalysis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节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第一章: 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病人动脉血中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变化
        第一节 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病人动脉血中IL-6和IL-8的变化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节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病人动脉血中XOD、MPO和PMN的变化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节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管外肺水及术后近期肺功能的变化
        第一节 应用PiCCO技术监测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变化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节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近期肺功能的变化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节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单肺通气麻醉的动物实验研究
    第一章 不同单肺通气方式对大鼠肺AQP-5表达影响的对比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单肺通气对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应用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分析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后的血清差异蛋白组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6)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主动模拟肺的通气模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通气模式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通气模式的发展
        1.2.2 国内通气模式的发展
    1.3 通气模式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动态
        1.3.1 通气系统的建模
        1.3.2 试验平台的设计
        1.3.3 呼吸系统力学参数的估计算法
        1.3.4 基于人机协调的通气控制技术
    1.4 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1.4.1 主要研究工作
        1.4.2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呼吸机及呼吸系统模型
    2.1 呼吸的基本原理
        2.1.1 肺的通气
        2.1.2 呼吸气体方程
        2.1.3 呼吸力学参数
    2.2 三元素时变呼吸系统力学模型
        2.2.1 模型建立
        2.2.2 模型适用性分析
    2.3 呼吸机模型
        2.3.1 呼吸机管道回路模型
        2.3.2 气管插管模型
        2.3.3 气阀模型
    2.4 集总参数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主动模拟肺的通气模式研究试验平台设计
    3.1 通气模式研究试验平台设计方法
        3.1.1 传统方法
        3.1.2 本文采用方法
    3.2 主动模拟肺
    3.3 虚拟测量控制仪设计
        3.3.1 虚拟测量控制仪硬件设计
        3.3.2 虚拟测量控制仪软件设计
    3.4 气路平台设计
        3.4.1 气源的选择
        3.4.2 气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总参数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4.1 预通气管道顺应性的测量
    4.2 呼吸系统力学参数估计方法
    4.3 呼吸系统模型简化
    4.4 线性呼吸系统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
        4.4.1 VCV均值滤波法
        4.4.2 递推最小二乘法
        4.4.3 PAV模式下的最小二乘生理法
    4.5 线性RCC模型参数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4.5.1 参数估计器设计及递推最小二乘估计的实现
        4.5.2 试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人机协调的通气控制技术
    5.1 呼吸回路的干扰和补偿
        5.1.1 潮气量误差分析与比例补偿
        5.1.2 自动插管补偿技术
        5.1.3 差值法漏气监测技术
    5.2 PI参数模糊自调整通气控制技术
        5.2.1 传统PI通气控制
        5.2.2 模糊通气控制
        5.2.3 PI参数模糊自整定通气控制
        5.2.4 试验结果
    5.3 一阶自适应通气控制技术
        5.3.1 一阶自适应通气控制
        5.3.2 控制函数的自适应
        5.3.3 基于潮气量的压力平台计算
        5.3.4 试验结果
    5.4 基于基础流的通气控制技术
        5.4.1 传统PBV控制
        5.4.2 基础流调节的PBV控制
        5.4.3 仿真结果
    5.5 基于生理参数的模糊PS水平调节
        5.5.1 模糊规则及推理
        5.5.2 仿真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双重控制和比例辅助通气模式的研究与实现
    6.1 通气模式的辨析
        6.1.1 通气模式名称辨析
        6.1.2 通气模式的分类
    6.2 定容型通气模式
        6.2.1 VCV模式在麻醉机AS3000 上的实现
        6.2.2 其它定容型通气模式的实现
    6.3 定压型通气模式
        6.3.1 PCV和PSV模式的实现
        6.3.2 其它定压型通气模式的实现
    6.4 双重控制通气模式
        6.4.1 VAPS模式在呼吸机Shangrila590 上的实现
        6.4.2 PRVC模式在呼吸机Shangrila590 上的实现
        6.4.3 ASV模式在呼吸机Shangrila590 上的实现
    6.5 比例辅助通气模式
        6.5.1 PAV实现原理及其稳定条件
        6.5.2 PAV在呼吸机Shangrila590 上的试验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实验仪器及实验药品
    3 主要观测指标
    4 实验步骤和方法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自主呼吸条件下双相气道正压通气与持续性气管内吹气联合运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经鼻高流量氧疗在老年共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D]. 孟祥玲. 苏州大学, 2020(02)
  • [2]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诊断、治疗价值[D]. 王玉.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5)
  • [3]压力支持通气对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患者PaO2及PaCO2的影响[D]. 代山. 新乡医学院, 2017(03)
  • [4]气管病变的气管内麻醉管理[D]. 齐军. 山东大学, 2014(12)
  • [5]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黄冰.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5)
  • [6]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对比研究[D]. 孙立华. 青岛大学, 2010(03)
  • [7]基于主动模拟肺的通气模式关键技术研究[D]. 易韦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2)
  • [8]机械通气的现状和应用策略[A]. 高占成. 全国第10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08
  • [9]机械通气的现状和应用策略[A]. 高占成. 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08
  • [10]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D]. 李辉.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2)

标签:;  ;  ;  ;  

自主呼吸条件下双相气道正压与持续气管内吹气联合使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