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ELISA检测儿童无菌性脑膜炎埃可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间接ELISA检测儿童无菌性脑膜炎埃可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一、间接ELISA检测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埃可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琛[1](2021)在《儿童手足口病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我国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致病血清型。以临床诊疗为目的的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检测粪便标本,和以现症感染病原谱监测为目的的联合RT-PCR检测咽拭子标本,是两种常用的HFMD分子实验室诊断方法,然而两者对EV-A71和CVA16感染的诊断一致性尚未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标本EV-A71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已广泛应用于我国HFMD临床实验室诊断,但个体因素对ELISA法诊断效能的影响尚未知。本研究的目的,一是评价联合RT-PCR检测咽拭子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检测粪便标本,对诊断HFMD病例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探索影响诊断一致性的因素;二是评价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对HFMD病例EV-A71感染的诊断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儿童HFMD住院病例前瞻性专病队列”,使用结构化问卷系统地收集病例相关信息,采集病例住院期间的临床生物标本。分别采用商品化real-time RT-PCR(检测粪便标本)和联合RT-PCR(检测咽拭子标本)两种分子实验方法诊断病例EV-A71和CVA16感染,采用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诊断病例EV-A71感染。使用非加权的Cohen-kappa检验,评价两种分子实验方法的诊断一致性。应用两阶段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诊断一致性的相关因素,并结合bootstrap方法估算kappa系数。以EV-A71阳性检出率较高的分子诊断方法为参考标准,评估商品化ELISA法的诊断效能,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诊断效能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招募临床诊断的HFMD儿童住院病例1840例,中位年龄1.7岁(IQR:1.3-2.8 岁),重症 509 例(28%),既往接种过 EV-A71 疫苗 277 例(15%)。共检测咽拭子标本1780份(97%)、粪便标本1532份(83%)和血清标本1688份(92%)。2)1483例(81%)病例均经过联合RT-PCR及商品化real-time RT-PCR的诊断。联合RT-PCR检测咽拭子标本的肠道病毒、EV-A71和CVA16阳性检出率均低于商品化real-time RT-PCR检测粪便标本(肠道病毒:86%vs.97%,P<0.001;EV-A71:10%vs.15%,P<0.001;CVA16:15%vs.24%,P<0.001)。疾病严重程度、年龄、既往EV-A71疫苗接种史、早产、住院前发热症状以及住院至咽拭子采样时间间隔是影响EV-A71和/或CVA16阳性检出率的主要因素。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65和0.59(P<0.001)。发病至住院时间间隔≤2天、住院至粪便标本采集时间间隔≤2天和危重症病例中,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 诊断 EV-A71 的一致性相对更高。住院至咽拭子采集时间间隔≤1 天的病例中CVA16的诊断一致性相对更高。发病至住院时间间隔≤2天的病例中,尽早采集咽拭子和粪便标本,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对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82-0.91和0.65-0.77。3)1413例(77%)病例均经过商品化real-time RT-PCR及商品化ELISA法的诊断。以EV-A71阳性检出率较高的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诊断效能为:灵敏度0.61(95%CI=0.54-0.68)、特异度 0.94(95%CI=0.92-0.95)、阳性预测值 0.62(95%CI=0.55-0.69)、阴性预测值 0.94(95%CI=0.92-0.95),非 EV-A71 感染的HFMD病例中ELISA法的假阳性率为6%(74/1212)。ELISA法的灵敏度由月龄<12个月的0.74(95%CI=0.52-0.90)逐步降至≥36个月的0.49(95%CI=0.37-0.61)。随病程的延长,灵敏度由发病0-48小时内的0.54(95%CI=0.25-0.81)逐步升至发病 144 小时后的 0.74(95%CI=0.58-0.87),而特异度由发病0-48小时内的0.97(95%CI=0.93-0.99)逐步降至发病144小时后的0.80(95%CI=0.69-0.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血标本采样时间间隔、EV-A71流行季节以及个体因素,如年龄、既往EV-A71疫苗接种史、既往HFMD或疱疹性咽峡炎病史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均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诊断效能存在显着的关联。结论:1)针对肠道病毒、EV-A71或CVA16感染的HFMD住院病例,商品化real-time RT-PCR 检测粪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联合 RT-PCR 检测咽拭子标本;在发病2日内住院的HFMD病例中,及时采集咽拭子和粪便标本,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基于本研究结果,建议临床上优先选择采集病例的粪便标本开展肠道病毒的分子实验室诊断;公共卫生监测门急诊HFMD病例EV-A71和CVA16感染,建议优先选择发病2日内就诊的病例,并尽早采集咽拭子进行联合RT-PCR的诊断实验。2)该商品化ELISA试剂盒诊断HFMD病例EV-A71感染的灵敏度一般,特异度高,假阳性为6%;ELISA法的诊断效能受个体因素、流行季节、发病至采样时间的影响较大。基于本研究结果,临床开展HFMD血清学诊断时,建议在非EV-A71流行季节优先选择以EV-A71 VP1蛋白为抗原的ELISA试剂盒检测EV-A71IgM抗体;不建议在既往有EV-A71疫苗接种史、既往有肠道病毒感染史、年龄>3岁及发病72小时内的病例中开展血清EV-A71 IgM抗体的ELISA法检测,可改用分子实验室诊断方法。

李春辉,吴安华[2](2019)在《埃可病毒感染特征及医院感染防控要点》文中研究指明人肠道病毒(HEV)属小RNA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属,是重要的人类致病原,作为普通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可感染各年龄人群,婴幼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HEV的传染性较强,可引起流行和暴发。HEV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B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choV)及新型肠道病毒,可导致脑(膜)炎、支气管炎、心肌炎、手足口病、弛缓性麻痹、1型糖尿病等疾病,其中由EchoV导致的感染较重,特别是新生儿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往往导致暴发流行。近年来,我国由EchoV引起的感染暴发疫情时有发生,传染性强。2019年广东某医院发生的新生儿EchoV感染,导致了5例致死性病例,后果严重,影响力极大。此文对EchoV感染特征及医院感染防控要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感染诊治及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尹志超[3](2019)在《柯萨奇病毒B组1型新型中和试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2008年在安徽省阜阳市暴发大规模手足口病(HFMD)疫情以来,截止2018年底,累计报告病例数超过2000万例,其中死亡病例数约3600例,发病数和死亡病例数均居我国丙类传染病第一位,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导致HFMD的人肠道病毒有20多种,除了主要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外,柯萨奇病毒B组1型(CVB1)也是引起HFMD的重要病原体。研究显示,CVB1感染还可导致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脑膜脑炎等以及与I型糖尿病有关。目前尚无针对CVB1的预防或治疗方法,亟需开展相关防治方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研究技术和方法,本研究基于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建立了快速高效的CVB1新型中和抗体检测方法(Nt-ELISPOT),为CVB1疫苗和药物研发及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自福建泉州地区分离的CVB1临床分离毒株XM0108株为对象开展相关研究,核酸序列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与我国已报告的CVB1流行毒株高度相近,属于主要流行株。本研究首先对CVB1病毒进行培养与病毒颗粒纯化条件的摸索,建立了较为稳定高效的病毒培养与制备方法,初步建立了病毒原液的浓缩和纯化方法,进一步应用蔗糖密度离心方法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的CVB1病毒颗粒。获得对CVB1病毒具有特异和较好反应性的单克隆抗体是建立基于ELISPOT技术的新型免疫检测方法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将经灭活处理后的病毒颗粒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免疫小鼠,利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获得了6株抗CVB1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分析相关单抗对CVB1病毒的结合活性与反应特异性本研究选取具有较好反应性能的2E6单抗作为Nt-ELISPOT检测方法的检测抗体。进一步通过系统摸索Nt-ELISPOT检测方法中酶标检测单抗稀释比例、病毒感染剂量与培养时间,本研究基于ELISPOT技术建立了具有快速和高通量特点的CVB1中和试验方法。与传统的基于细胞病变效应(CPE)的中和试验方法(Nt-CPE),该方法可显着缩短检测时间(从5-7天缩短至1天),并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建立的Nt-ELISPOT方法开展了CVB1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筛选,获得了6株CVB1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其中5株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2a,一株为IgG1亚型。中和能力分析显示,其中8A10具有相对更优的中和活性。本研究进一步应用乳鼠感染模型初步评价了8A10与CVB1免疫抗血清的体内抗病毒感染效果。结果显示,8A10与CVB1免疫抗血清通过被动免疫方式可有效保护小鼠免于CVB1的致死性攻击。同时,本研究应用建立新型中和试验方法对厦门地区515份健康人群血清样本进行CVB1中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上述血清样本的CVB1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7%,其中20-39岁年龄组的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最高,这提示厦门地区存在CVB1的既往流行感染。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CVB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和高通量地应用于CVB1中和抗体的筛选评价以及相关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可为CVB1的防治方法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王洁[4](2019)在《2016-2018年杭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研究及重症病例实验室指标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调查杭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感染科收治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肠道病毒感染情况;了解杭州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病原学特征,重症手足口病与轻症手足口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手足口病的治疗及防控提供依据。2.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不同型别之间脑脊液指标的差异,分析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与疾病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重症手足口病诊断提供新参考。方法:1.用RT-PCR检测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4760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对确诊的病例进一步检测EV71、CoxA16、CoxA6、CoxA10、CoxA2、CoxA5病原体,对HFMD患儿的病原分布及其临床情况进行描述。2.对其他未分型的标本,使用特异性引物分别对样本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将电泳结果阳性的PCR产物送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测序确定病毒类型。3.对重症患儿的脑脊液(CSF)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测,分析不同型别之间CSF的差异,分析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血清与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的相关性。结果:1.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一共收集了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样本共4760例,样本量连续三年在5-7月份明显增加,8、9月份稍回落,其中2016年和2017年在10、11月份再次出现一个次高峰。2.4760份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标本,阳性病例3559例,总阳性率为74.8%。其中426份标本EV71阳性,检出率为8.9%(426/4760),249份标本CoxA16阳性,检出率为5.2%(249/4760),2884份其它型肠道病毒,检出率为60.6%(2884/4760)。非EV71非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百分比逐年增加,占EV阳性手足口病病例的80%以上,并且EV71型在最近三年百分比逐年减低,尤其在2018年创近三年新低,仅检出13例。3.2017年-2018年抽样1297例进行其他肠道病毒检测,结果显示,CoxA6阳性占 64.4%(835/1297),CoxA10 阳性占 13.6%(177/1297),CoxA2 阳性占 7.7%(100/1297),CoxA5 阳性占 3.1%(40/1297),混合阳性占 0.2%(3/1297),其他未分型占11.0%。4.在年龄分布中,学龄前儿童仍然是感染的首要人群,非EV71非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患儿年龄趋于小龄化,不同肠道病毒感染率无性别差异。5.在3559例HFMD实验室诊断病例中,只有少部分(17.4%)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大部分(82.6%)仍是以轻症为主。在重症病例中,以EV71感染居多。6.EV71组重症患儿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及阳性率与CoxA16组、其他型别病毒组比较明显增高(Z值分别为一4.472和一9.991,均p<0.05;χ2值分别为43.857和133.078,均p<0.05)。EV71组患儿脑脊液微量蛋白水平及阳性比例与CoxA16组、其他型别病毒组相比较明显增高(Z值分别为一3.151和一5.255,均p<0.05;χ2 值分别为 4.956 和 11.795,均p<0.05)。7.EV71组重症病例中脑脊液EV71-IgM 阳性组有核细胞计数及阳性率和抗体阴性组脑脊液比较增高更明显(均p<0.05);脑脊液微量总蛋白浓度及增高例数增高更明显(均p<0.05)。血清与脑脊液EV71-IgM抗体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0.600,p<0.05)。结论:1.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手足口病流行季节性较明显,主要发病高峰集中在春夏和秋冬交替时节。2.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均为非EV71和非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其中CoxA6上升显着,2018年EV71型下降显着,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发生明显变化。3.非EV71和非CoxA16的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的年龄较EV71型和CoxA16型偏小,感染呈低年化。4.神经系统受累的重症手足口病中,EV71型可表现为CSF有核细胞增多,微量总蛋白增高。且脑脊液EV71-IgM抗体阳性者有核细胞及蛋白增高更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更重。血清和脑脊液IgM抗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李素梅,齐永,徐亭亭,潘英,李素芹,李佳萌,陈晨,王新国,徐艺菲,李越希[5](2015)在《埃可病毒6型表面特异性抗原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埃可病毒6型的表面蛋白VP1,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筛选VP1抗原表位富集区,优化基因序列,分别克隆至质粒pGEX-4T-2和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2-vp1和pET-28a-vp1,分别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分别用High Affinity GST-NTA resin和High Affinity Ni-NTA resin进行纯化。以纯化后的VP1-His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VP1-GST融合蛋白为检测抗原,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效价,Western blot法检测特异性。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质粒pGEX-4T-2-vp1和pET-28a-vp1构建正确;在相对分子质量约39 000和20 000处,分别可见VP1-GST和VP1-His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量分别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5%和30%,发现VP1-GST为可溶性蛋白,而VP1-His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需对VP1-His蛋白进行透析复性,纯度均在90%以上;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高效价的特异性兔抗血清。结论两种标签的融合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埃可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熊洁[6](2014)在《长沙地区住院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持续观察长沙地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构成,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肠道病毒(EV)、麻疹病毒(MV)、腮腺炎病毒(MuV)、双埃可病毒(HPeV)、乙型脑炎病毒(JE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腺病毒(AD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EBV)、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等11种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检测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住院儿童CSF标本,并使用FQ-PCR方法检测EV、MV、MuV、HPeV、JEV、HSV-1、HSV-2、ADV、VZV、EBV、HHV-6等11种常见病毒。查阅相关病历资料,结合检测结果,对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成功构建EV、MV、MuV、HPeV、JEV、HSV-1、HSV-2、ADV、VZV、 EBV、HHV-6等11种病毒的标准品及标准曲线,建立了上述病毒FQ-PCR检测方法。2.本研究期间收集了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住院儿重CSF标本共161份,使用FQ-PCR方法检出71例病毒,总检出率44.10%(71/161)。EV检出率最高,为18.01%(29/161),其次为MuV,检出率8.07%(13/161),MV为7.45%(12/161), EBV、HPeV均为4.97%(8/161),ADV为3.73%(6/161),HHV-6为2.48%(4/161),JEV、HSV-1、HSV-2均为0.62%(1/161),未检出VZV。3.161例住院儿童中,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脑炎82例,急性病毒性脑膜炎20例,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59例;男性93例,女性68例,男女比例为1.37:1;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13岁,平均月龄为52.51±38.35。入院在春季病例46例,夏季52例,秋季28例,冬季35例。城市儿童93例,农村儿童68例。不同疾病、性别、年龄、季节及城乡之间住院儿童CSF标本中的病毒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4.CSF标本病毒检出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之间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无差异。病毒检出阳性与阴性病例之间辅助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5.本组资料中检出的病毒平均载量为198.24±993.61copies/μL。检出的病毒载量与住院时间无显着相关。6.EV检出病例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以春夏季节多见;在3-6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HHV-6检出病例多见于秋季;ADV阳性病例以农村患儿多见。MuV检出病例仅1例有腮腺肿大。12例检出MV的病例均无麻疹典型表现。结论1.本研究期间内从长沙地区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住院儿童CSF标本中检出10种常见病毒,检出率较前期研究略有上升,MV和MuV检出明显增多;2.病毒检出阳性与阴性病例在性别、年龄、季节、城乡以及临床特征之间无差异;3.急性病毒性脑炎检出病毒载量高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的载量;4.MuV、MV阳性检出病例各有其特点。

赵小冬[7](2012)在《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病例流行特征与病原谱分析》文中提出[背景]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cute Meningitis/Encephalitis Syndrome,以下简称AMES)是一组由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和病毒。其中细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氏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 Nm)、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Hib)等;常见的病毒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人类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es, HE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RV)等。目前我国仅将AMES中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缺乏其他病原所致急性脑炎/脑膜炎的监测资料,以往资料的分析,也只限于临床诊断病例,缺乏将急性脑炎/脑膜炎作为一种症候群,全面系统地对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AMES病例开展流行病学监测研究并分析其主要病原的研究报道。鉴于此,2006年9月起,济南市疾控中心在国家疾控中心和山东省疾控中心的支持下,率先在国内建立AMES监测系统,对济南市AMES哨点监测医院监测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细菌、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旨在运用该症候群监测,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市AMES的流行规律、病原学构成,更准确地评估发病强度和发病特征,并用于指导疾病防控,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研究目的]1.了解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的发病强度、流行特征。2.分析监测病例的病原谱构成,比较细菌性脑炎和病毒性脑炎临床特点和检验指标的差别,为济南市疾控系统防治急性脑炎、脑膜炎病例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在济南市建立急性脑炎/脑膜炎监测系统,以临床症状作为纳入监测标准,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42家为报告医院,其中选取省、市、县级各2所医院作为哨点监测医院,定期收集上报的2007~2011年AMES病例相关资料,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的主要原因;分析AMES病例的主要临床特点和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根据检验结果分析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和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的构成采集AMES病例血液标本和脑脊液标本,利用实时荧光PCR和血液、脑脊液常规检验结果及临床症状,判定是否是细菌感染及细菌种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开展实验室血清学和脑脊液病毒检测。血液标本进行JEV、HEV、HSV、 MuV、VZV、CMV、 RV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脑脊液进行JEV检测。分析病原构成,比较细菌性脑炎/脑膜炎和病毒脑炎/脑膜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方面的差异。资料分析运用的主要统计学方法为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数据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结果]1.2007-2011年济南市42所二级以上医院共报告AMES病例4131例,其中济南籍病例265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46/10万。2.其中6所哨点医院报告2289例,济南籍病例占47.96%;男性1444例,女性845例,男女性别比为1.71:1;发病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发病的67.67%;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以下,占总病例数的66.75%,以散居儿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3.哨点医院报告AMES病例临床诊断最多的为病毒性脑炎,其次为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诊断的主要临床症状以发热、呕吐、精神萎靡、恶心、意识障碍为主,分别占89.65%、55.05%、41.24%、38.18%、19.79%;临床体征主要以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前囟膨隆为主,分别占22.37%、22.19%、16.75%;4.疾控中心收到血清1828例,脑脊液1515例。对血清全部开展7种病毒IgM 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HEV17.72%(324/1828)、JEV9.57%(175/1828)、HSV9.30%(170/1828)、MuV9.08%(166/1828)、VZV0.11%(2/1828)、MV0.11%(2/1828)、 RV0.00%(0/1828)。对1515脑脊液进行乙脑IgM ELISA检测和三种细菌RT-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JEV98.12%(123/1515)、Nml.06%(16/1515)、Spl.52%(23/1515). Hib0.00%(0/1515)。5.在确诊病例中,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出现频率占前4位的有: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分别占94.90%、62.42%、56.11%、42.42%。细菌性感染临床表现占前4位的是:发热、精神萎靡、呕吐和头痛,分别占92.31%、66.67%、、58.97%、58.97%。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恶心、精神萎靡、嗜睡、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瘀点瘀斑8项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在检验指标中,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在血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白细胞含量、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以及脑脊液外观,差异明显,而血细胞中性粒比例、脑脊液氯化物含量实验室指标无差异6.在确诊病例中,病毒感染主要集中5-9月份,不同病毒有所差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4-7月份,峰值出现在5月份;肠道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6-9月份,感染峰值出现在7月份;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5-8月,峰值出现在7月份。乙脑病毒感染出现在5月至11月初,峰值出现在9月份,水痘感染只有2例,均在6月份,麻疹病毒感染2例,均在1月份。在人群分布中,肠道病毒、单疱病毒、流腮病毒、乙脑病毒男女感染性别比分别为:1.11:1、1.46:1、1.96:1、1.07:1,男性均高于女性,麻疹和水痘男女构成比均为1:1(1/1)。感染年龄除麻疹外,各种病毒均主要感染10岁以下儿童,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腮病毒、乙脑病毒、水痘病毒感染10岁以下儿童分别占86.46%(281/325)、72.19%(122/169)、78.31%(130/166)、100%(2/2)。麻疹病人2例均为成人。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学生和托幼儿童。细菌感染中,肺炎链球菌感染全年均可发生,集中趋势不明显,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感染峰值在5月。发病年龄肺炎链球菌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和老年人,分别占43.48%和21.74%。流脑发病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分别占25.00%和50.00%。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农民、学生和托幼儿童。7.在临床诊断中AMES有明确病原报告,同时又有明确检验结果的流脑和乙脑误诊率为50.72%和56.25%。[主要结论]1.本研究以临床症状为病例筛检依据,对二级以上42家医院发现并及时上报的病例进行了分析,初步了解了济南市AMES发病率和流行特征。并通过对6所哨点医院监测病例的分析,了解了AMES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哨点医院报告病例的流行规律。2.通过网络实验室对病例血液和脑脊液进行HEV、JEV、MuV、HSV、VZV、 RV、Nm、S.p、Hib的检测发现,MuV、HEV、HSV、JEV是引起哨点医院报告AMES病毒性感染的主要病原,Nm、S.p是引起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JEV和Nm不再是引起脑炎和脑膜炎的主要病原。3.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有一定差异,各种病原感染病例有一定的流行特征。4.作为法定报告的的乙脑和流脑误诊严重。

余楠[8](2012)在《2009-2011年广东EV71致手足口病临床病原特征及EV71衣壳蛋白P1单克隆抗体制备》文中指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为特征的儿童常见病。绝大部分病情较轻,少数可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并致相当数量儿童死亡,是中国及亚洲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FMD由人类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 HEV)感染引起。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最重要的病原体,因其更易导致神经系统感染甚至死亡。EV71属小RNA病毒科,成熟EV71病毒颗粒外壳由60个拷贝的P1蛋白组成,P1又分为VP1-VP4四种衣壳蛋白。按照VP1区不同EV71分A、B、C三个基因亚型,中国大陆流行C4亚型。临床实验室HFMD病原学诊断以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测为主。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防治EV71感染。对于EV71外壳抗原结构、中和性表位及其在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的认识还很有限。已证实VP1、VP2、VP3具中和活性抗原位点,VPl是最主要的抗原决定簇,VP4虽位于病毒表面内侧,但能产生相应抗体,推测其可能参与抗体依赖感染增强效应(ADE)而加强病毒对机体的攻击。本研究对广东地区发生的HFMD进行病原学监测:收集了2009-2011年EV71流行株及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基因分型及其来源、变迁及突变等信息,为控制和预防HFMD提供预警及对策的参考资料;采用多种目前实验室检测病毒的方法对临床常用的捕获ELISA发检测抗EV71-IgM用于EV71病原诊断进行评估,使临床更合理使用;在此基础上,采用载体pQE30a和大肠杆菌M15系统重组表达了EV71临床分离株的VP1-4蛋白,通过免疫小鼠获得针对这些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研究EV71病毒衣壳的抗原结构及功能、揭示EV71致病机制以及疫苗制备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包含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2009-2011年EV71致手足口病临床及病原学特征2009~2011年来自广东各地在我院就(转)诊的临床诊断HFMD(含疱疹性咽峡炎)分别有107、553、579例,实时荧光RT-PCR对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检出率分别为87.9%(94/107)、91.2%(505/553)和88.8%(515/579),EV71占所有病原的比例分别为28.1%(30/107)、45.6%(252/553)和38.7%(221/579),显示EV71仍为广东手足口病最主要病原。1239例患者中男性813例,女性426例,男女比1.91,EV71感染性别比与全部EV感染无差异(P=0.765)。患者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35岁,中位数分别是2.08岁、2.58岁和2.41岁;1岁和2岁是发病最多的两个年龄段,占73.24岁以下儿童占患者总数85.0%;6个月以下发病者21例,EV71感染8例;各年龄段感染EV71与EV感染比例相似。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81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0岁,中位数2.0岁,1~2岁是出现重症最多的年龄段,各年龄段发生重症手足口病例与普通手足口病例相似;男女比:2.24:1,略(?)性别比,但无统计学差异(P=0.62),提示重症并不倾向于男孩。监测显示2009-2011年广东以散发流行为主。每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初夏(5、6月间)和秋季(10、11月),2010年5月中旬达最高峰,持续约1个月,10月出现小高峰;2011年发病高峰期推迟至半个月,春夏季EV71导致的HFMD较秋季略高。临床表现以手掌、臀部、足底斑疹,口腔疱疹为主:90%上的(?),60%以上发病初期有发热伴出疹,顺序不一。少数(7.2-11.3%)表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极少数出现神经性症状,如呕吐、抽搐、惊跳或头痛等。EV71感染临床表现与EV所致HFMD相似,无统计学差异。2010~2011年分别有89和144例患儿经ICU治疗,其中EV感染分别是75例(14.9%)和128例(24.9%)。EV71感染较EV感染更多需要ICU治疗(P值分别为0.037和0.000)。所有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者均有肠道病毒相关性脑病发生,如病毒性脑炎等,呼吸道并发症主要是神经源性肺水肿。扩增测序33株2009-2010年临床分离EV71(2009年5株,2010年28株)的部分VP1区,经比对分析,确定均属C4a亚型,与广东历年分离毒株序列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与2008年阜阳EV71流行株比较亦未见明显差异,表明为国内循环流行株;与台湾近年流行株的基因亚型不同,表明两岸毒株进化来源不同。通过Clustal W软件对临床分离株与标准株BrCr(U22521).台湾1998年流行株(Taiwan98)比对VPl区序列:核苷酸相似度93.7%-100%,氨基酸相似度97.0%-100%。第22、98号位氨基酸与台湾98年流行株和标准株BrCr略有不同。第二部分实时荧光RT-PCR和EV71-IgM捕获ELISA法对EV71致手足口病诊断的评估为评估捕获ELISA (?)法检测EV71-IgM,我们收集了从发病第1天到158天的134例EV71感染血清256份,发现发病第1天即可检出EV71-IgM,随发病天数增多检出率升高,第5天达100%;发病3个月后血清EV71-IgM检出率明显下降。急性期(发病7天的(?)检测敏感度90.2%(138/153),发病90天内敏感度93.6%(233/249)。与CA16-IgM检测存在交叉反应。实验显示122份CA16感染血清中38份EV71-IgM阳性,49份其它肠道病毒感染血清中14份EV71-IgM阳性,105份其它呼吸道病毒感染血清有2份(来自同一呼吸道合胞病毒A和B型双重感染患者)EV71-IgM阳性对于其它肠道病毒,EV71-IgM捕获法ELISA法检测特异性为69.6%(52171.95。95(?):65.2-72.4%),对于其它呼吸道病毒特异性98.1%(2/105,950%可信区间:96.5-99.5%),检测阳性预测值81.3%(95%可信区间:76.9-85.1%),阴性预测值91.0%(95%可信区间:87.5-93.8%)。206份EV71感染血清检出EV71-IgM阳性199份(95.7%)、CA16-IgM阳性58份(28.2%),其中EV71-IgM的OD值高于CA16-IgM者56份(占96.6%);119份CA16感染血清CA16-IgM阳性83份(69.7%),EV71-IgM阳性36份(30.3%),其中CA16-IgM的OD值高于EV71-IgM者33份(占91.7%),实际感染的病原产生的IgM检测OD值更高,可正确区分大部分感染病原体。111例同日收集的肛拭子和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和实时荧光RT-PCR两种方法检测,发现两种方法诊断EV71感染无显着性差异(McNemar’s χ2检验P=0.648),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29)。第三部分EV71病毒衣壳蛋白P1单抗的制备依据EV71基囚序列信息(FJ194965.1)设计VP1~VP4基因全长序列引物,经PCR扩增,Kpn Ⅰ和Hind Ⅲ双酶切PCR产物,连接载体pQE30a,经测序确认与原始序列完全一致后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M15。经诱导表达VP1~VP4蛋白,均以包包涵体形式存在,以8M尿素变性及梯度复性,复性蛋白经HisBind Resin层析柱纯化.获得纯化VP1~4蛋白。以重组VP4蛋白与纯化EV71病毒交替免疫小鼠,经小鼠脾细胞与杂交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克隆,分别采用重组蛋白VP1~4和病毒液包被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克隆,采用免疫印迹鉴定针对的靶蛋白。以FV71病毒液、溶于8M尿素的重组蛋白VP1、VP2和VP4分别包被板条,ELISA检测融合细胞克隆上清,挑选OD值高的克隆,进一步间接免疫荧光法对EV71感染和未感染RD细胞反应,筛选仅对EV71感染RD细胞有阳性荧光的克隆。克隆上清采用纯化EV71病毒液和重组VP1-VP4蛋白经SDS-PAGE胶分离的蛋白组分进行免疫印迹反应鉴定抗体针对的靶蛋白。初步获得25株针对P1蛋白的单抗:6株针对EV71病毒VP1蛋白(天然蛋白),其中4株对重组VP1蛋白有反应;3株仅针对重组VP2蛋白;2株针对病毒VPl和VP2蛋白,其中针对重组VP1和VP2各一株;1株针对重组蛋白VP4;另有13株目前尚未鉴定出针对的靶蛋白。小结根据以上三个部分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小结如下:1.2009-2011年监测EV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病原,EV71感染分别是:30、252和221例,分别占28.1%(30/107)、45.6%(252/553)和38.7%(221/579),EV71仍为广东手足口病最主要病原。2.2009-2011年广东以散发为主,每年出现一大一小两个发病高峰,即初夏(5、6月之间)和秋季(10、11月);1、2岁是发病最多的年龄段,占73.2%,4岁以下儿童占总数85.0%;EV71感染致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年龄分布与此相似,无统计学差异。3.2009~2010年广东EV71临床分离株属C4a亚型,与广东历年分离株和08年安徽阜阳流行株序列比较未见差异,为国内循环流行毒株;与台湾近年流行株比较,为不同基因亚型,提示两地毒株进化来源不同;与标准株BrCr、台湾1998年流行株Taiwan98VP1区核苷酸相似度93.7%-100%,氨基酸相似97.0%-100%。第22、98号位氨基酸于台湾98年流行株和标准株BrCr略有不同。4.捕获ELISA法EV71-IgM检测诊断EV71致手足口病急性期敏感度为90.2%(138/153),特异性分别为69.6%(52/171,相对其他肠道病毒)和98.1%(2/105,相对其他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预测值81.3%(95%可信区间:76.9-85.1%),阴性预测值91.0%(95%可信区间:87.5-93.8%)。与实时荧光RT-PCR方法诊断EV71感染无显着性差异(McNemar’s χ2检验P=0.648),一致性较高。该方法适用于临床。5.捕获ELISA法EV71-IgM检测诊断EV71虽然对CA16感染HFMD血清有交叉反应性(28.2%和30.3%),但较高的OD值可以反映感染病毒的类型。6.采用EV71纯化病毒和重组VP4蛋白免疫小鼠,初步获得25株针对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经EV71病毒液、VP1-VP4重组蛋白ELISA、间接免疫荧光筛选和免疫印迹鉴定分别是:针对VP1蛋白6株,VP2蛋白3株、同时针对VP1和VP22株和VP4蛋白1株,尚未确定13株。

唐彦[9](2011)在《手足口病常见病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文中提出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的病原体是肠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易感。少部分的手足口病例可并发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肢体麻痹等,甚至导致死亡。所以该病的早期诊断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拟建立手足口病的病毒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的临床评价。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16型等手足口病病原体核酸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对肠道病毒71型基因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建立血清中IgM抗体的检测方法;并进一步评估人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在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主要方法:1、根据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16型等手足口病病原体核酸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对38例手足口病患者在实时荧光PCR仪上进行扩增、检测和结果分析,并与常规RT-PCR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2、采用RT-PCR的方法,分离EV71 VPl基因;将该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RSET-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利用纯化后的表达产物,建立检测EV71 IgM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1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患儿及36例健康儿童血清进行了检测。3、自发病后连续每日采集2010年我院收治的38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咽拭子标本,分别检测EV 71 IgM抗体、肠道病毒核酸、EV 71病毒核酸。结果:1、38例患者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16型实时荧光PCR方法阳性率分别为:73.7%,61.0%,13.2%,常规RT-PCR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1.1%,55.3%,13.2%。统计分析表明,实时荧光PCR方法与常规RT-PCR检测结果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2、PCR产物及重组蛋白大小分别约为910bp及33KD,与预期VP1全基因及蛋白片段大小一致。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手足口患儿中有7例呈阳性,健康组中未发现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8例手足口病患儿IgM抗体,按发病天数累加阳性率分别为:第1天60.5%、第2天71.1%、第3-4天81.5%、第5天92.1%、第6天92.1%;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3.6%;EV 71特异核酸阳性率为60.5%。结论:1、建立了实时荧光PCR检测HFMD病原体EV 71、COX A16、EV的方法,且该方法在对病毒核酸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方面与常规RT-PCR吻合度较高,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2、成功建立了EV71 IgM抗体的检测方法。3、EV 71 IgM抗体在手足口病发病的第1天即可出现,至第5天阳性率达到峰值,可作为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冯蕾[10](2011)在《急性脑膜炎/脑炎症候群哨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其病毒血清学诊断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急性脑膜炎/脑炎症候群(Acute Meningitis/Encephalitis Syndrome, AMES)是一组起病急,并以脑膜炎或脑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常发生于15岁以下儿童,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病毒、细菌、原虫、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均可引起脑组织炎症,病毒最为常见,其次是细菌,由原虫、寄生虫所致的较为少见。目前国内外报道有130多种病毒可引起脑炎病变,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JEV)、人类肠道病毒(HEV)、单纯疱疹病毒(HSV)1型和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巨细胞病毒(CMV)、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V)、风疹病毒(RV)等均为AMES病例感染最常见的病毒。血或脑脊液中特异性抗病毒IgM抗体的检测是早期诊断相关病毒感染的常用方法之一。AMES病程凶险,致残率高,家庭社会负担严重,成为了当前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自2003年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之后,我国逐步重视传染病的防治特别是监测工作,在开展以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的监测及其实验室检测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有关其他症候群的研究工作尚在起步之中。目前我国在AMES的流行病学研究方面,除个别列为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如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之外,多数是临床资料的分析,缺乏在建立医院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将AMES作为一种症候群,全面系统地对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AMES开展流行病学监测研究并分析其流行特征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主要对山东省AMES哨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毒血清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类疾病的危害,有效制定防治策略。[研究目的]1.分析济南市哨点医院急性脑膜炎/脑炎症候群(AMES)病例的流行特征,探讨发病的主要流行病学因素。2.对AMES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实验室诊断,分析其病原谱构成及其流行病学特征。3.通过实验室血清学诊断,对确诊的乙脑病例按照入院诊断进行分析,初步了解乙脑的发病及其疫情报告情况,为今后乙脑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4.总结AMES监测工作的经验并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逐步提高山东省AMES主要病原的实验室诊断能力,加强相关疾病的监测与控制。[研究方法]在济南市选取省、市、县级各2所医院作为哨点监测医院,定期收集上报的2008~2009年AMES病例相关资料,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的主要流行病学因素;分析AMES病例的主要临床特点和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并根据入院诊断对其进行分类。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分析指标为构成比,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为血和脑脊液相关指标,主要分析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和细菌性脑膜炎/脑炎之间的差异。采集AMES病例血液标本和脑脊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开展实验室血清学检测诊断。血液标本进行JEV、HEV、HSV、MuV、VZV、CMV、RV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脑脊液标本进行JE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并对所占构成较高的HEV、MuV、HSV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的AME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根据JEV特异性IgM抗体血清学诊断结果并结合病例的入院诊断,将部分AMES病例分为乙脑临床诊断组与漏诊组,比较这两组在流行特征、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方面的差异。资料分析运用的主要统计学方法为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主要指标为构成比。[主要结果]1.2008-2009年共报告AMES病例699例,其中2008年369例,2009年330例;2年报告的AMES病例均在7-9月呈现高峰,济南市籍与非济南市籍病例数基本持平,男女性别比为1.75:1,15岁以下儿童占70%以上(发病年龄中位数为7岁),且以学生、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主。2. AMES病例在主要临床症状方面,发热、头痛、呕吐、恶心居前四位,分别为653例(93.42%)、422例(60.37%)、409例(58.51%)、297例(42.49%);有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的病例数也相对较多,分别为155例(22.17%)、129例(18.45%)。在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方面,病毒性脑膜炎/脑炎与细菌性脑膜炎/脑炎在血白细胞计数、血中性粒细胞比例、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脑脊液白细胞含量、脑脊液葡萄糖含量、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ES病例的入院诊断中,属于病毒性感染者为574例(占82.12%),细菌感染者为73例(占10.44%)。3.2008年、2009年报告的AMES病例分别有95.93%(354/369)和99.09%(327/330)的病例采集了血清/脑脊液标本,所有标本均检测JEV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为10.28%(70/681)。此外对480例病例的血清标本检测其它6种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其中MuV阳性率最高,为17.29%(83/480),其次是HEV 16.88%(81/480)、HSV 10.63%(51/480)、RV 3.33%(16/480)、VZV 2.92% (14/480)、CMV1.88%(9/480).4.比较乙脑临床诊断组与漏诊组的流行特征,其性别分布与地区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漏诊组中<5岁病例所占比例较高,两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3.99,P<0.05);临床诊断组与漏诊组均出现7-9月高发的现象。在临床表现方面,精神萎靡、意识障碍、颈项强直临床诊断组均明显高于漏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症状体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方面,脑脊液白细胞数,漏诊组大于临床诊断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济南市6所哨点医院AMES病例的监测分析发现,AMES病例具有一定的流行特征及其临床特点,入院诊断以病毒性感染为主,是一组临床常见且具有流行特征的症候群。今后应继续重视AMES病例的监测工作。2.通过采集AMES病例血液标本和脑脊液标本,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相关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进行实验室血清学诊断发现,目前MuV、HEV、HSV、JEV是山东省济南市6所哨点医院AMES病例病毒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今后应加强AMES病例的监测,特别是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工作。3.乙脑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山东省自1986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发病率逐年下降,表明山东省实施以接种乙脑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已取得显着成效。但本研究通过对AMES监测病例进行实验室血清学诊断发现,部分乙脑病例因临床症状较轻,缺乏实验室病原学诊断而漏诊。今后应加强乙脑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临床上应重视乙脑早期诊断的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工作。4.我国自1951年建立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以来,除将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纳入常规监测外,其它AMES病例尚无全面系统的资料。加强AMES病例监测和实验室诊断,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生存率。今后应加强AMES病例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二、间接ELISA检测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埃可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接ELISA检测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埃可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手足口病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HFMD的流行现状
        1.1.2 HFMD的疾病负担
        1.1.3 肠道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1.1.4 临床常用的肠道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
        1.1.5 其他肠道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局限性
        1.1.6 HFMD早期实验室诊断的临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RT-PCR的分子实验对肠道病毒诊断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ELISA法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诊断效能的研究
    1.3 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目的
        1.3.1 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设计概述
        2.1.1 主要研究内容
        2.1.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2 研究地点
    2.3 研究对象
        2.3.1 病例定义及纳入、排除标准
        2.3.2 病例纳入及管理
        2.3.3 病例资料收集
        2.3.4 标本采集及转运
    2.4 实验室检测
        2.4.1 联合RT-PCR检测咽拭子标本
        2.4.2 商品化real-time RT-PCR检测粪便标本
        2.4.3 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
    2.5 统计分析
        2.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5.2 阳性检出率的统计分析
        2.5.3 诊断一致性评价的统计分析
        2.5.4 诊断效能评价的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审批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纳入病例的基本特征
        3.1.1 病例的纳入
        3.1.2 纳入病例的基本特征
    3.2 标本采集、检测及诊断结果概况
        3.2.1 标本采集及检测情况
        3.2.2 病例的诊断结果
        3.2.3 病例诊断结果的比较
    3.3 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评价
        3.3.1 纳入分析病例的基本特征及诊断结果
        3.3.2 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对EV-A71和CVA16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3.3.3 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
    3.4 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诊断效能评价
        3.4.1 纳入分析病例的基本特征
        3.4.2 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3.4.3 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诊断效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小结
    4.2 结果的比较和解释
        4.2.1 联合RT-PCR与商品化real-time RT-PCR诊断EV-A71和CVA16感染的一致性
        4.2.2 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EV-A71 IgM抗体的诊断效能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建议
    5.2 创新性
    5.3 研究结果的科学和公共卫生意义
    5.4 局限性
    5.5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手足口病病例住院调查表
    附录2 感染科院内临床记录表
    附录3 PICU院内临床记录表
    附录4 出院结局记录表
    附录5 主要仪器设备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2)埃可病毒感染特征及医院感染防控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EchoV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
    1.1 EchoV病原特点
    1.2 EchoV感染流行病学
2 EchoV感染传播途径及致病机制
3 EchoV感染临床表现
    3.1 急性无菌性脑膜炎
    3.2 脑炎
    3.3 疱疹性咽峡炎
    3.4 呼吸系统疾病
    3.5皮疹
    3.6 流行性胸膜炎
    3.7 麻痹和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
    3.8 心肌/心包疾病
4 实验室检查
    4.1 血常规
    4.2 病毒分离
    4.3 血清学
    4.4 分子生物学技术
    4.5其他
5 EchoV感染诊断
6 EchoV感染治疗
7 EchoV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8 小结

(3)柯萨奇病毒B组1型新型中和试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CVB1的生物学基础
        1.1病毒的发现和分类
        1.2 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1.3 基因组结构
        1.4 肠道病毒的生活周期
    2 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2.1 肠道病毒与手足口病
        2.2 CVB1的分子流行病学
    3 肠道病毒的临床症状、病毒复制及治疗手段
        3.1 肠道病毒的临床症状
        3.2 CVB1与I型糖尿病
        3.3 肠道病毒的复制
        3.4 肠道病毒的诊断方法
        3.5 肠道病毒的治疗方法
    4 肠道病毒疫苗和动物模型相关研究进展
        4.1 肠道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4.2 动物模型相关研究进展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1.3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配置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相关试验方法
        2.2 病毒的培养、纯化及电镜观察
        2.3 动物相关实验
        2.4 肠道病毒结合抗体检测方法
        2.5 肠道病毒中和检测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CVB1病毒株于基因序列分析
    2 CVB1病毒培养体系的建立
        2.1 细胞病变观察
        2.2 病毒增长曲线
    3 CVB1病毒颗粒的初步纯化
        3.1 CVB1病毒颗粒的纯化及电镜复染观察
        3.2 CVB1病毒颗粒的SDS-PAGE分析
    4 CVB1特异性结合抗体的制备
        4.1 多抗血清结合检测
        4.2 结合抗体的筛选与性质鉴定
    5 基于2E6建立针对CVB1新型中和试验方法
        5.1 抗体特异性分析
        5.2 HRP-2E6的适用浓度摸索
        5.3 感染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5.4 一致性分析
    6 CVB1 Nt-ELISPOT方法的应用
        6.1 CVB1中和抗体的筛选
        6.2 CVB1血清流行病学检测
讨论
    1. CVB1病毒颗粒培养、纯化与鉴定
    2. CVB1检测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总结与展望
    小结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2016-2018年杭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研究及重症病例实验室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2016-2018年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样本数及时间分布
        3.2 病原检出结果
        3.3 其他肠道病毒病原抽样检出结果
        3.4 病例临床情况分析
    4 讨论
第二章 重症手足口病实验室指标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型别重症HFMD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3.2 不同型别重症患儿脑脊液常规和生物化学检测结果
        3.3 脑脊液EV71-IgM与脑脊液常规、生物化学检查的关系
        3.4 血清与脑脊液EV71-IgM抗体的关系
    4 讨论
论文总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埃可病毒6型表面特异性抗原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质粒及菌株
    1.2 实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引物设计及合成
    1.5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1.6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
    1.7 融合蛋白的纯化
    1.8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9 血清效价检测
    1.1 0 VP1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2 结果
    2.1 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2.2 表达产物的鉴定
    2.3 纯化产物的鉴定
    2.4 血清效价
    2.5 VP1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3 讨论

(6)长沙地区住院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前言
方法
    1 材料
    2 标准品的构建
    3 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建立
    4 标准曲线构建
    5 研究对象
    6 CSF标本病毒检测
    7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7)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病例流行特征与病原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1. 概述
    2 急性脑炎/脑膜炎(AMES)病例主要病原体
        2.1. 病毒性AMES的主要病原体
        2.2 细菌性脑炎/脑膜炎主要病原
    3 目前AEMS监测的局限性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主要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地点概况
    3 病例监测系统
        3.1. 医院的选择
        3.2 症候群监测筛检标准
        3.3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4 研究时间、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时间
        4.2 病例监测流程和技术要求
    5 主要研究方法
        5.1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
        5.2 标本检测与诊断
        5.3 主要检验方法
    6 数据管理与分析
    7 质量控制
    8 伦理学与知情同意
结果
    1. 概况
    2 所有二级以上医院报告济南市疑似AME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3 哨点医院报告AMES病例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4 哨点监测医院报告AMES病例临床特点
    5 实验室检测
    6 病原谱构成
    7 实验室确诊细菌性脑炎/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比较分析
    8 确诊病原感染病例流行特征
    9 临床诊断与症候群监测结果比较
讨论
    1 国内外AMES病例研究概况
    2 疑似AME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 哨点监测医院报告AMES病例临床特点
    4 实验室检测
    5 病原构成
    6 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AMES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
    7 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AMES病例流行特征
    8 临床误诊情况
    9 本次研究的先进性
    1.0 本次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2009-2011年广东EV71致手足口病临床病原特征及EV71衣壳蛋白P1单克隆抗体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2009-2011年EV71致手足口病临床及病原学特征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时荧光RT-PCR和EV71-IgM捕获ELISA法对EV71致手足口病诊断的评估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EV71病毒壳蛋白P1单克隆抗体制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习期间完成的相关论文
致谢
统计学证明

(9)手足口病常见病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实时荧光PCR检测常见手足口病病原体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及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EV71抗体和核酸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急性脑膜炎/脑炎症候群哨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其病毒血清学诊断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1 概述
    2 引致AMES病例的主要病原
        2.1 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
        2.2 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
        2.3 我国有关AMES监测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主要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监测医院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2.1 监测医院的选择
        2.2 AMES监测病例定义
    3 研究时间、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时间
        3.2 病例监测的技术要求
        3.3 主要研究方法
        3.4 主要试验方法
    4 资料处理与分析
        4.1 数据审核和录入
        4.2 资料分析
    5 质量控制
        5.1 流行病学方面的质量控制
        5.2 实验室质量控制
结果
    1 概况
    2 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1 AMES病例流行病学分布
        2.2 临床常见的AMES病例流行病学分布
    3 AMES病例的临床特点
        3.1 临床症状
        3.2 临床体征
        3.3 常规实验室检查
        3.4 AMES病例临床诊断分类
    4 血清学诊断结果
        4.1 概况
        4.2 JEV-IgM检测结果
        4.3 血清其它6种病毒特异性IgM检测结果
        4.4 HEV、MuV、HSV特异性IgM抗体阳性AMES病例的流行特征分布
    5 乙脑临床诊断与特异性IgM抗体血清学诊断的比较分析
        5.1 流行特征比较分析
        5.2 临床表现比较
        5.3 临床实验室结果比较
讨论
    1 国内外AMES病例研究概况
    2 AME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 AMES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4 AMES病例血清学诊断结果分析
    5 乙脑特异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6 本研究的先进性
    7 本研究的不足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 主要结论
    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间接ELISA检测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埃可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手足口病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研究[D]. 张天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埃可病毒感染特征及医院感染防控要点[J]. 李春辉,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9(09)
  • [3]柯萨奇病毒B组1型新型中和试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尹志超. 厦门大学, 2019(09)
  • [4]2016-2018年杭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研究及重症病例实验室指标分析[D]. 王洁. 浙江大学, 2019(03)
  • [5]埃可病毒6型表面特异性抗原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A]. 李素梅,齐永,徐亭亭,潘英,李素芹,李佳萌,陈晨,王新国,徐艺菲,李越希.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5
  • [6]长沙地区住院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析[D]. 熊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7]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病例流行特征与病原谱分析[D]. 赵小冬. 山东大学, 2012(02)
  • [8]2009-2011年广东EV71致手足口病临床病原特征及EV71衣壳蛋白P1单克隆抗体制备[D]. 余楠.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9]手足口病常见病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D]. 唐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1(11)
  • [10]急性脑膜炎/脑炎症候群哨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及其病毒血清学诊断结果分析[D]. 冯蕾. 山东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间接ELISA检测儿童无菌性脑膜炎埃可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