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病求本临证一得(论文文献综述)
潘琳琳[1](2021)在《薛己妇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文中提出薛己为明代着名医家,精于医术,擅长妇科,临床辨证施治疗效显着。目前,虽有部分学者对薛己妇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进行了研究,但往往局限于妇科某一病症的辨治,尚未有能够全面完整的反映薛己妇科学术体系的研究,故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全貌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目的:全面挖掘和总结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薛己妇科核心学术思想、辨证思路、用药特色和临证经验,从而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完整地展现其妇科辨证论治体系,使其妇科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有效的临床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丰富和发展中医妇科学术理论和诊疗方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基于薛己妇科着作《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以及《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保婴粹要》《保婴撮要》等着作中包含妇人经、带、胎、产、杂病医论医案的内容进行挖掘、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薛己妇科诊疗以补土培元、温化脾肾、调肝养血、条畅情志和补益气血的思想为基,临证用药以五脏辨证与四诊合参,重视温补而不废寒凉,结合天时以择时服药,活用古方且内外兼施的思想为要。薛己临证善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君子汤、逍遥散、六味丸、小柴胡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和四物汤诸方治疗妇人由脾胃亏损、肝脾不和、脾肾不足和脾肺气虚等所致的经、带、胎、产及各类妇科杂病。薛己临证师古不泥,不断推陈出新,妙用以补制火法调治妇人月经病,外治法调治妇人疮疡,食疗法调治妇人产后诸症及单味药调治妇人诸疾,并创制了一系列新方(解语汤、通气散、海藻散坚丸、舒筋散、竹叶汤)和发展了一系列新法(提出“药从乳传”之法、将消毒法应用于产科、明确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提出保产诸法、提出精神抚慰法助产和奠定了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下垂的地位)。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后世医家孙一奎、武之望、王肯堂、张介宾、胡慎柔、赵献可、李中梓和张璐等产生深远影响。结论:薛己在妇科方面提出了“妇人以血为基本”的体质观,“妇人肝脾郁结”的病理体质观,“胃气为本”的治病求本观,“温化脾肾”燮阴阳的治疗新理念和“以补制火法”论治月经病的新思路。薛己辨病尤重脉法,五脏辨证注重气血,调理女科独具体系,合天地阴阳审时用药,倡内外合治多法并举,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妇科辨治体系,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薛己妇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左黎黎[2](2021)在《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夏秋季节,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属本病范畴。中医在治疗痢疾上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古籍中记载有大量关于痢疾的内容,涉及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均由各朝代医家所创造出来,具有鲜明的医家个人特色。如何从历史源流的角度辨析清楚痢疾学术发展脉络,厘出具有特色和疗效的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系统地搜集整理民国以前有关痢疾文献基础上,以文献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将历代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以朝代为基准划分为七个阶段: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全面剖析各个时期痢疾的学术发展特点,内容包括痢疾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方面内容,总结各医家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明晰痢疾学术发展源流。第二部分即本文最后一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痢疾表证问题、久痢辨治方法以及如何将古籍中治痢经验运用于现代临床进行了探讨。先秦两汉时期,医家对痢疾没有统一的命名,《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首次出现了后来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痢疾最早命名“肠澼”。在此之后医籍中还出现了多个名称,如《难经》的“小肠泄”“大瘕泄”、《伤寒杂病论》的“下利”。虽病名未有统一,但医家们对该病症状的观察比较一致,如《黄帝内经》“便血”“下白沫”“下脓血”;《难经》“便脓血、里急后重”;《伤寒杂病论》“下脓血”“下重”“圊脓血”等。同时都主张从脉象判断该病的预后。对病因的认识,有运气角度、饮食角度、亦有外邪角度;对病性的认识,多数主张为热邪,也有对寒性痢疾的补充。《伤寒杂病论》中首次记载了痢疾的治疗方剂,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且这些名方一直沿用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隋书·经籍志》着录,该时期的中医古籍未见有明确的学术分类,古籍均被称之为“某某方”。葛洪首次在《肘后备急方》中使用“痢”这一病名。陈延之则首次在《小品方》中提出“滞下”病名。这两种病名称谓在隋唐以后逐渐被大家认可。这一时期出现了对痢疾的分型,如姚僧垣在《集验方》中将痢疾分为十种,这是最早有关痢疾的分型,且后世痢疾分型均以此为基础进行,可见《集验方》虽以方为书名称之,但其中的内容涉及理论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中医论着。此时,出现了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如葛洪发明了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功效的天行痢基本方;陈延之在《小品方》中创立治疗寒实内结下痢的温脾汤;治疗痢疾名方如乌梅丸方,则在陈延之与姚僧垣二者所撰着的医籍中均出现过,方名相同,但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一致。可见,自从张仲景创制乌梅丸治疗痢疾以来,姚僧垣、陈延之两位医家均认可张仲景之乌梅丸,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说明当时医家已经认识到乌梅丸在治疗痢疾中的重要作用。隋唐时期,第一部专门论述病因病机的《诸病源候论》将痢疾的发生归为两大类原因,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主要是机体荣卫不足、肠胃虚弱;而外因主要是感受外邪,包括风邪、热邪、寒邪、湿邪、毒邪;内因的肠胃虚弱再与外因所感受的一种邪气或多邪共同作用则患病。隋唐时期还对痢疾的证型分类进一步探索,如《诸病源候论》将其分为13个证型,《千金要方》分4种证型,《外台秘要》分15种证型。这些证型划分虽未统一,但有两类基本得到认同,即热痢与冷痢。针对治疗方剂,对此进行整理的主要为《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这些治疗方剂中,其中由仲景所创制的乌梅丸得到更多医家的认可与应用,同时在此组方思路上衍生出多个乌梅丸加减方。此外,《千金要方》灵活化裁温脾汤,用此方治疗冷热痢,其思路值得后人借鉴。此时,高频用药主要为黄连、干姜两味药。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从方到药,当时医家对痢疾治疗思路是寒热并用,并根据寒热程度调整方剂。两宋时期,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对痢疾致病的外因认识方面基本趋于一致,主要是风、寒、湿、热(暑)邪;在痢疾致病的内因方面,脾胃虚弱病机得到医家的一致认可。此时,陈言创新性提出“脏气郁结”致痢疾观点,为痢疾治疗提供了从调“气”入手的新思路。此外,医家们逐渐认识到肠胃积滞与痢疾发生的关系,出现了“积滞致痢”说,而且“通利去积”法成为医家治疗痢疾首选方法。宋代对痢疾的分型,主要新增了“气痢”“风痢”两个证型。宋代的大型方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从这些方剂中可分析出宋代用药的一些特点,如注重调气与活血药物的配合使用,在治痢方剂中香料药物大量出现;药物剂型多以丸散为主。以上也间接反映了两宋时期的局方特征。此时,治疗久痢的方剂多数以温中健脾为主,再对症加减用药,形成了温中健脾为主的系列方。金元时期,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从病名到症状乃至治疗都有一个新飞跃,特别是金元四大家对痢疾的认知与实践,各家均有特色,为后期医家在痢疾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痢疾病名的认识方面,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痢疾与泄泻的区别,从临床表现到治疗方法,都区分了二者之间的不同,为后期医家正确认识与治疗痢疾奠定了扎实基础。病因病机认识方面,金元四大家都认识到外邪中的湿热与人体脾胃的虚弱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四大家治痢各具学派特点。“寒凉派”的刘完素则多主张从寒凉治痢,创立着名的“调气活血”方剂芍药汤;“补土派”的李杲则将其补脾胃升清阳的思想贯彻于痢疾治疗中,自创多首治痢方剂;“攻邪派”的张从正善用攻邪法中的汗、吐、下法治疗痢疾;朱丹溪则综合各家,提出从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辨证治疗痢疾,同时对久痢治疗提出了新思路,即从阴虚入手,与“滋阴派”之理念与思想相吻合。朱丹溪对痢疾发病后期阴虚的创新性认知,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对痢疾的全程诊疗指导与实践思维。明代医家着作中出现了引用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思想的内容,可见他们的诊疗思想已经得到认同。同时,明代也出现了一批在前人基础上,对痢疾诊疗有新思路创新的医家。这些创新使人们对痢疾的认识更深刻,辨证治疗更加细致全面。病名方面,以薛己为代表的医家认同痢疾、滞下病名。孙一奎则在此基础上,将二者进行了鉴别,认为滞下不能等同于痢疾。在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医家的认识均不出三因,但侧重点不同。虞抟则将这些病因致病概率按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张景岳认为痢疾发病主要因饮冷贪凉“人事”所致,若人不贪凉则不会患病,提出贪凉是为导致痢疾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提示人们饮食行为习惯对疾病的影响作用。秦昌遇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辨证方面更加全面。徐彦纯、薛己、李梴、赵献可、张景岳对腹痛、里急后重、下脓血、口渴、小水、大孔痛等痢疾常见症状分别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进行辨证。李梴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便于初学入门,在痢疾的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贡献。王肯堂首次提出辨别积之新旧,进一步深化了“积滞致痢”说之内涵。治疗方面,王肯堂提出治痢需先分标本,非从肠胃一途的认识。戴思恭提出治痢总则“当以顺气为先,须当开胃”,反映了戴思恭治疗痢疾以清为要,兼顾护脾胃之思想。薛己治痢则从脾胃虚弱这一根本入手,是其重视脾胃阳气学术观点在痢疾治疗中的体现。张景岳认为患痢者虚寒居多,治疗多主张温补脾肾;对于实热证患者,采取治标的方法清热攻积,打破痢疾初起忌补之局限性。方剂方面,徐彦纯独出心裁,将治痢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是对诊疗疾病方剂的一次高度概括与总结。王纶首设治痢主方,以一方加减统括痢疾的治疗,体现其通治方思想。清代医家对痢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痢疾治疗方法的探索和辨治框架的构建。在病因病机方面,大部分医家的认识与前代医家认识基本一致,不外乎外感六邪,内有脾胃损伤。大多数医家将病机的研究集中在各种痢疾致病因素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而陈士铎、唐容川两位医家则从新的角度对痢疾病机进行了阐述,即二者都注意到五脏中之肝脏在痢疾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陈士铎认为痢疾主要是因肝木克脾土所致,脾土受损运化失常,病久及肾则成痢疾。这是医家首次明确指出肝脏在痢疾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认知,跳出了既往医家从脾肾论治痢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对痢疾认知及诊疗的全新思维。唐容川则从肺金与肝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痢疾的成因。他认为秋季肺金当令,若肝木之气过旺之人,会受到肺金之气的制约,肝木郁结不疏则生火,火反来克肺金,造成肺气不得清肃,“肺气传送太急而致暴注大肠”即下痢,从五脏生克角度形象地阐释了暴注下痢证候机理,与临床颇为吻合;同时“肝气郁而不疏,故肛门闭塞,欲便不便”,形成里急后重,而发生痢疾。唐氏认为虽然痢疾症状表现和病变部位都是与脾胃有关,但发病之源实则为肝肺,这是对痢疾发病机理研究的创新性思维体现。分析以上两位医家,乃均为临床实践之大家。在治疗方面,出现了新治疗方法。最有名的当属喻嘉言提出的逆流挽舟法,强调解表之法在痢疾治疗中的作用。陈士铎根据提出的肝木克脾土的发病机制,制定了平肝治痢法,针对因瘀血导致痢久不愈的祛瘀治痢法,以及针对湿热两重和痢下纯血的补阴治痢法。孔毓礼总结了痢疾的十大常用治法,独创暂时快速缓解后重症状的暂宽法。雷丰根据痢疾不同证型分别给与不同治法,制定了治痢九法。在辨治框架的构建方面,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案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纲举目张,辨治条理清晰。综合以上,痢疾的诊疗从初起的不系统到明清时期的系统化,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先秦两汉时期集中在对该病病名的探索和对该病主要症状的认识,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构建的六经辨证体系为痢疾辨治搭建了整体框架,首次出现的治疗方药,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虽然张仲景对痢疾病因病机的理论未做过多阐释,但其构建的六经辨治体系能涵盖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纲,对痢疾辨治框架构建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特点是出现了许多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些方剂都是对痢疾治疗的一种探索,多本书中出现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相同的同名方乌梅丸,说明当时医家对张仲景治痢思维的认可。隋唐时期主要特点是对痢疾病因病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如《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些详细阐述痢疾病因病机的专着。这一时期对痢疾辨治体系的探索当属孙思邈《千金要方》对痢疾证型四分法,其辨治理法方药均以四分法为纲。两宋时期,因政府对医学的重视,产生了多种由政府组织整理编撰的大型方书,这些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一时期特点是大量治疗痢疾方剂的涌现,但是如何使用这些方剂,在什么辨治体系指导下使用方剂,提高这些方剂的有效性,是当时医家未能关注的盲区。金元时期,四大家治痢方药均是在各家学术思想指导下而产生的,虽各家辨治体系均有偏颇,但相比于两宋时期已有进步,说明医家开始重视辨治体系指导下的痢疾诊疗模式。明代,对辨治体系重要性认识愈加凸显。徐彦纯将前人治疗痢疾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指导医家在辨治选方时遵循这十三分法的框架;张景岳提出“二纲六变”理论,用二纲统领六变,并将其运用在痢疾从辨证到治疗整个过程,用八纲体系指导痢疾治疗;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将陈无择三因论落实到痢疾的治疗和证型划分,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理法方药均不出这二分法。清代,对辨治体系的探索更是成为大多数医家的选择,医家们焦点不再局限于某个方剂,而是某种方法,甚至于是在一个体系指导之下的方法、方剂的使用。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八纲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雷丰将痢疾分为九大证型,每种证型详论其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法、方药,以九分法的体系指导痢疾的辨治。数千年来,医家们经历了从探索单一治痢方剂到逐渐完善痢疾辨治体系这一曲折过程,医家们最终认识到一个完善的辨治体系相较于某个孤立的方剂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并非是从文献到文献,文献研究实现从文献到临床水平的提升才是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笔者将历代医家所撰着的古籍中所涉及之痢疾的理法方药内容罗列于此,并基于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分析,期待能够为临床医生辨证论治痢疾提供中医思维与借鉴。
秦健全[3](2021)在《《黄帝内经》标本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搜集和系统整理《内经》中及其注家以及后世医家对标本的相关论述,辑录有关标本的条文,阐明其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分析归纳总结标本理论的分类、规律等,为《内经》标本理论的后续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与内容: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查阅有关标本理论的古今文献,了解其起源与发展、内涵和现代的研究进展等内容。研究内容:1归纳总结分类《黄帝内经》中有关标本的原文及其含义;2结合历代注家等对《黄帝内经》标本理论的相关论述,研究《内经》中标本理论的常见分类、规律及在临床应用等内容;3采用理论研究对标本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结论:1《内经》标本理论“标本”的含义从“根与末”的原始含义进一步引申为主次、先后等关系,涵盖许多意象,如:正气为本,邪气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五脏为本,六腑为标;病因病机为本,症状为标;患者为本,医生为标;疾病为本,诊疗技术为标;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经脉所起为本,所出为标;营气为本,卫气为标;气血精微为本,形体为标;胃气为本,脉象为标;自然界变化为本,人体气血盛衰为标;水肿病中肾为本肺为标;脏腑为本,脏腑的功能为标;受病者为本,传变者为标等。2《内经》标本主要存在次序标本、内外标本、上下标本、主次标本、因果标本、体用标本,及缓急标本七大类别。3《内经》标本理论的使用价值,为后世标本理论之源头。
李雪珺[4](2021)在《桂派中医大师黄荣活针灸学术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搜集整理黄荣活教授的着作及学术论文,研究针灸临证配穴及针刺手法特点,总结针灸临床治病经验;通过系统整理黄荣活教授的针灸医案,运用数据挖掘相关软件对针灸腧穴的频次等项目进行运算分析,总结学术经验及临床特色,为中医针灸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以期提高针灸临床水平;对于黄荣活的针灸经验和针法特色的研究,有利于充实八桂医学相关内容,扩大八桂医学影响力;促进桂派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发展。方法: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图书馆、读秀网等数据库,走访学术继承人的方式整理黄荣活的相关书籍、学术论文、医案。以传统文献研究法为主,数据挖掘技术为辅的研究方法,整理出符合标准的针灸医案,规范录入医案信息后建立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进行频数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基于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运算;分析黄荣活临床针灸医案中腧穴的频次以及组合规律,将数据分析获得的结果与文献研究、理论研究相结合,总结黄荣活针灸临床配穴规律和临床经验。结果:(1)黄荣活的病案涵盖各个年龄阶段,总体来说,有两个峰值,以青壮年和小儿为主。(2)本研究共收集黄荣活针灸医案173例,其中《临床针灸学》90例,《针灸七字经》66例,《桂派名老中医》17例。其中脾胃病医案23例、妇科病医案18例、儿科病医案23例,神经病类医案15例。(3)在173个病案中,涉及124种疾病,其中脏躁出现了6次,频次较高的疾病依次是脏躁、便秘、胃脘痛、咳嗽、高血压、风疹,频次在2.3%以上。其次是泄泻、腹水、崩漏、疳积、偏头痛,其频率均是1.7%。(4)黄老的173例医案中共计使用182个穴位,在单个穴位频分析中,足三里使用频次最高,达49%,频率较高的腧穴有合谷、三阴交、大椎、曲池、肾俞、风池,其频率均在15%以上。其次频率在10%以上的疾病依次是内关、气海、关元、脾俞、中脘、阳陵泉、肺俞。(5)运用关联规则将173个医案182个穴位运算得出的结果中,设置支持度5%,置信度70%,得到的关联组共40组,其中穴位二阶关联组有二项关联有14组,穴位三阶关联有23组,穴位四阶关联有3组。按照置信度倒序排列,置信度最高为92.857%,支持度8.092%的关联组是关元、肾俞和三阴交,而关元、三阴交和肾俞与前者有相同的置信度和支持度,提升度达4.725。按照置信度倒序排列,置信度较高的关联组依次是胃俞和足三里,脾俞、三阴交和肾俞,血海、风池和合谷,血海、曲池和合谷,脾俞和足三里等。(6)根据关联规则数据运算结果,总结出黄老学术经验包括:重视脾胃,胃气先行;宣阳和阴,阳脉之主;三阴之交,肝脾肾同调;疏肝调气,可治疑难。另外,黄老认为针灸取效的关键还在于针刺手法,常用三种针刺手法为单刺法、回旋术和雀啄术。黄老还总结了针刺治病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灵活运用单刺术、回旋术、雀啄术可达到八法的效果。结论:通过对黄荣活教授的着作及针灸医案进行传统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黄老接纳现代医学杰出成果,衷中参西,治学求本,勇于探索针灸和经络的本质,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黄老善于总结临床经验,编写七字经,执简驭繁,彰岐黄之新义;学术经验本于阴阳,重视调和阴阳、人体气血的关系;针灸临床以针刺手法为主要特色,其学术经验对于提高针灸临床水平、促进八桂医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张鑫[5](2021)在《薛己肝证分型辨治特色与内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薛己是明代温补学派的先驱,一生医着颇丰,着作中蕴含着薛氏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后世学者多因其脾肾双补的学术思想,从而重视薛己着述中脾肾二脏的研究,而薛己着作中也有大量关于心、肝、肺三脏的学术精华,尤其记录了大量关于肝证辨治的内容。本文分成三部分进行讨论:第一部分主要讨论薛己生平着作,对薛己生平和其个人着述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薛己肝证分型概况与辨治特色。第三部分主要讨论薛己肝证分型辨治的内涵。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八个结论:1.薛己在孙思邈、钱乙和张元素等人基础上丰富了肝脏辨证。将肝脏的虚实辨证具体细化为三虚五实的基本虚实证型,即肝气虚、肝血虚、肝阴虚三虚型,和肝火炽甚、肝火血热、肝火血燥、肝经湿热、肝脾郁结五实型。又将此三虚五实的基本虚实证型进一步细分为肝血虚火燥、肝血虚火盛生风、肝火血虚、肝木克脾土等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同时还补充了脏腑相兼的证型:如肝胆相兼证中的肝胆气血虚证、肝胆火盛证、肝胆二经风热证;肝与它脏相兼证的肝脾血虚证、肝肾血虚证、心肝血虚证、肝脾肾三经血虚火燥证、肝脾血虚有热证、心肝经虚而有热证。2.薛己对肝证辨治重视肝病病因,临证多据病因辨治。其临证时善于问诊,详细对患者的病因进行了解,认为怒、郁、惊和滥用风药为肝证常见病因。3.薛己临证注重个体生理特点不同,对女子与男子的肝证辨治各有侧重。对女子多注重肝脾,对男子则注重肝肾。4.薛己辨证善分虚实主次,治疗时以从配主。对虚实夹杂的复合型病症,根据疾病虚实转换,因虚致实证以治虚为主,配合清肝养肝气血药;肝木克脾土证,则以清肝火为主,后补脾肾。5.薛己用方重视肝与脾、肾、心各脏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对肝与脾肾,其强调脾为肝之所克,扶脾以制约肝性,肾为肝之母,滋肾水以生肝木,临证常用补中益气汤和六味地黄丸来补脾肾、滋化源以生肝木。对肝与心,其强调肝为心之母,心为肝之子,故多见母病及子,子病犯母,临床治疗则用四物汤加秘旨安神丸心肝血同养,达到安神定惊的作用。6.薛己对肝证辨治补泻兼重,多用古方,慎用增减。薛己治肝善于灵活运用古方,增减药味多在一两味之间,其着作中多以逍遥散、归脾汤、小柴胡汤化裁创新,每方只增一二味药,运用在治肝证之中。如逍遥散加牡丹皮、山栀子;归脾汤则加柴胡、山栀子;小柴胡汤只加生地黄。使三方变化后,补中有泻、清中有补,体现其灵活运用古方,加减用药精炼的特点。7.薛己据临证经验命名了多种肝证新证型,深化肝证病机发展。薛己在孙思邈,钱乙,张元素等前人的肝脏辨证分型的基础上结合经络辨证、气血辨证以及内生五邪和情志致病等因素形成独具特色肝脏辨证分型命名方式,使证型名称更具体化,同时在证型命名中体现了肝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整个机理,深化了肝证病机发展,为后世脏腑辨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8.薛己临证对肝证各证型命名,体现了肝证病机发展的层次规律。如将广义的肝证为第一层次,则肝证通过虚实分类,分出的肝虚证和肝实证则为第二层次。第二层次的肝虚证进一步发展,则会形成肝气虚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实证进一步发展,则会形成为肝火炽甚证、肝经湿热证、肝木克脾土证、肝脾郁结证,这些单纯病机变化的证型则为第三层次。此第三层次中的肝血虚证,进一步发展,又会形成为肝血虚火燥证、肝血虚火动生风证;肝火炽甚证又能继续发展为肝火血热证、肝火血燥证、肝火血虚证,这些在肝血虚和肝火炽甚证基础上病机进一步发展变化证型则为第四层次。这种层次逻辑,使得复杂多变的证,以清晰的层次逻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辨证论治过程中遵循这种对证的层次逻辑认识,可以对证的发展、转归以及预后予以清晰的判断,从而更为准确、具体地把握这些证的治则治法,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明代医家薛己肝脏辨治分型进行整理研究,不同于以往学者对薛己学术多从补益脾肾的温补思想研究,整理了薛己对肝证的分型证治,总结归纳出其对肝证的辨治主要分型、特色及内涵,明晰了中医肝证分型辨证论治在明代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阐明了辨证论治从辨方证走向辨病机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深入探讨薛己肝证分型辨治内涵,指出其对证的命名不同,可以发现在明代这一时期,薛己对脏腑病机的辨证已经走出虚实寒热的范畴,开始步入气血、痰饮、情志等多种致病及病机因素辨治。而通过对薛己证型命名的进一步探究,则发现此时薛己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已经开始寻求去阐明各种证型之间的层次逻辑,从而明细各种证内在的发展规律以及具体层次性关联,进而对证的发展、转归以及预后予以清晰的判断,使得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得以更为准确、具体地把握证的治则治法,使辨证论治的疗效大大提高,这一进步,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和模式化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杨旭[6](2021)在《朱方石教授功能性胃肠病诊治经验及用药规律的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收集、整理导师朱方石教授功能性胃肠病诊治医案及临床经验,总结概括其诊治经验,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其用药规律,为学习、继承导师经验及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帮助,本研究对传承名老中医脾胃病辨治经验和方法将具有积极意义。方法:1.跟随导师侍诊抄方,记录导师医话,归纳、总结、整理朱方石教授诊治功能性胃肠病的学术经验和临床经验。2.收集朱方石教授2020年05月至2021年0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门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门诊处方。3.将患者的就诊信息(姓名、就诊时间、诊断、方药等)录入Excel办公软件以建立信息数据库,使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总结朱方石教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1.一般情况:共收集病例90例,处方133张,其中男性36例,女性54例。2.疾病分型:收集病例90例中,其中诊断为FD有56例,占比62.22%,IBS 34例占比 37.78%。3.频数分析:在本次收集的133张处方中,总药物频次为1640次,使用中药共计115味。使用频次大于15次的药物有40种,占总药物频次的80.12%。出现频率最高的10味中药降序排列如下,陈皮、法半夏、佩兰、酒黄芩、厚朴、枳实、石菖蒲、赤芍、泽泻、莱菔子。40味高频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3大类,由高到低排序为理气药、清热药、化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消食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解表药、泻下药、平肝息风药、止血药。4.聚类分析:对40味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出四类聚类组合:第一类:香附、枳壳、苏梗、木香、枳实、陈皮、车前子、茯苓、薏苡仁、泽泻、石菖蒲;第二类:大黄、火麻仁、五灵脂、炒麦芽、炒谷芽、六神曲、鸡内金、莱菔子、黄连、决明子、栀子、牡丹皮、赤芍、酒黄芩、煅赭石;第三类:麦冬、白术、白芍、藿香、苍术、厚朴、佩兰;第四类:紫苏子、苦杏仁、法半夏、川芎、郁金、延胡索、柴胡。5.关联规则分析:对133张处方共计1640频次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最低条件支持度设置:30%,最小规则置信度设置:70%,最大前项数设置:3。得出前项数为1的关联规则共有16条。前项数为2的关联规则共有16条。前项数为3的关联规则共有3条。结论:通过三年的跟诊抄方,导师临证的耳提面命,口传心授,收集、整理朱方石教授医案,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最后总结出朱方石教授功能性胃肠病诊治经验及用药规律如下。1.导师对于FGIDS的病因病机认识为该病病位在脾胃,与肝胆肺肠密切相关,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禀赋不足相关。最根本的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病理因素主要是湿、食、火,病理产物涉及水湿、瘀血。2.导师治疗FGIDS的学术经验为:①辨病为先,辨证为重;②内伤杂病,细辨脉象;③治病求本,知病所起;④病邪难解,里有积结;⑤脏腑虚损,寓通寓补;⑥斡旋气机,升降有序;⑦因势利导,邪有出路;⑧形神一体,身心兼顾;3.导师治疗FGIDS常用基础方为:四逆散、痛泻要方、不换金正气散、小柴胡汤、保和丸。4.导师常用药对有:佩兰-石菖蒲、酒黄芩-泽泻、牡丹皮-赤芍、陈皮-枳实、法半夏-酒黄芩、陈皮-法半夏、佩兰-赤芍、陈皮-佩兰、法半夏-厚朴等5.导师常用药物:陈皮、法半夏、佩兰、酒黄芩、厚朴、枳实、石菖蒲、赤芍、泽泻、莱菔子。6.用药特点:注重理气活血,移湿去浊,散结开郁,消食行滞。综上所述,本研究总结出了导师对于FGIDS的诊治观,尤其强调病理产物在疾病的过程中的重要,这对于临床诊治FGIDS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陈楠楠[7](2020)在《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蒲辅周是近代着名中医学家,他精研仲景学说,擅用经方治病,应用仲景方药治病屡建奇功,堪称近世名医运用经方之佼佼者。他的医案主要收集在《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探究蒲辅周经方医案及经方运用情况,以期对蒲辅周经方医案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通过对经方运用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蒲辅周运用经方的特点,为中医临床工作者运用经方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以《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为研究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①文献综述部分,对于蒲辅周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归纳和总结,掌握蒲辅周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现状。②经方医案研究部分,在现有的经方医案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方医案纳入标准做出定位,收集和整理出《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中的经方医案。(2)统计分析法:①经方医案研究部分,利用Microsoft Excel频数统计方法,将《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两书的经方医案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经方医案统计表,在此基础上,进行蒲辅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利用Microsoft Excel频数统计方法,将内科、妇科、儿科和其他科中的经方医案分别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从而对经方医案有进一步的了解。(3)对比分析法: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部分,参照《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对比蒲辅周和张仲景对经方的运用,并根据两者的异同点,分析、总结蒲辅周运用经方的情况。结果:(1)现有的关于蒲辅周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研究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但关于蒲辅周经方医案的研究较少,缺乏对蒲辅周运用经方情况的系统研究。(2)《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两书所载的226例医案中,经方医案有108例,占比47.7%,涉及到的经方56首,使用频次最多的是麻杏甘石汤、甘麦大枣汤、理中丸(汤),其次是苇茎汤、四逆散、黄芪建中汤、竹叶石膏汤、射干麻黄汤、芎归胶艾汤、苓桂术甘汤、酸枣仁汤、白虎汤、半夏厚朴汤、肾气丸、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麻黄汤等等。(3)经方医案在内科、妇科、儿科、其他科都有涉及。①内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有53例,占比约49.1%。涉及经方有34首,其中甘麦大枣汤和理中汤运用频次最多,均为9次。治疗的病证以脾胃病证最多,其次是气血津液病证、肺系病证、肝胆系病证、心系病证和肢体经络病证。②妇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有14例,占比约13%。涉及的经方共11首,其中芎归胶艾汤频次最高,为5次。治疗的病证以月经病最多,其次是产后病。③儿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共33例,占比约31%。涉及的经方有21首,其中麻杏甘石汤、苇茎汤、射干麻黄汤、竹叶石膏汤出现的频次较高,治疗疾病以肺系病证最多。④其他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最少,仅9例。涉及的经方有8首。(4)经方运用研究方面,①蒲辅周运用经方临证思维特点可总结为:治病求本,本于阴阳;心主藏神,治心病要重调神;四诊合参,动态观察病程;寒温统一,用经方治疗温病。②蒲辅周继承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经方运用的规律和方法,处方精炼,辨证精细,此外,蒲辅周根据病情灵活化裁经方,或巧妙的以经方与经方或经方与时方合方,扩大了经方应用范围。就经方的药物组成方面,对于一些药物的运用,他亦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经验,常能进行合理替代,取长补短,提高了病患的接受度,对临床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启发。结论:通过对蒲辅周经方医案及蒲辅周运用经方的研究,不仅对蒲辅周经方医案有了全面、系统和详细的了解,而且还学习了蒲辅周运用经方的临证经验,加深和拓展了我们对经方的理论认识,同时有助于开拓我们临床运用经方的思路,对于提高我们临床的诊疗水平具有很大的意义。
钟玮泽,郭华[8](2020)在《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并非源于《伤寒杂病论》》文中研究表明辨证论治原则由《伤寒杂病论》所创立已成为中医界的主流观点。然而,《伤寒杂病论》中"证"的含义是指除脉象以外的临床表现,与现代中医界认为"证"是疾病的本质完全不同。因此,辨证论治源于《伤寒杂病论》的观点缺乏合理性。古代医者在无法接触《伤寒杂病论》或不具备"辨证论治"概念的情况下以"治病求本"为最高临床原则,该原则促使医者准确把握疾病的本质,而医者凭借疗效即可判断治法是否切合本质。《伤寒杂病论》应被视为"治病求本"原则的细致化与严谨化体现,现代的辨证论治原则实际上源于中医诊治体系规范化的需要。
姜秀新[9](2020)在《孔伯华辨治热病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孔伯华先生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对“热病”诊疗尤为擅长,研究其辨治热病的经验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文献信息学、逻辑学、数据挖掘等方法,以珍贵孔先生医案手抄稿编撰而成之《孔伯华医案存真》热病病例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孔先生专着、医论、中医经典理论及时代特点、自然物候等从时空、地域、医案三个维度,主要通过“孔伯华热病医案分析解析研究”、“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研究”及“伤寒经方传承与新用”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以探微索隐、揭示规律、彰显特色,从临证实录的角度探讨孔伯华先生辨证热病学术特点、独特的临床诊疗经验,力求客观、深度挖掘孔伯华先生治疗热病临证思维、常用立法及用药特色,为当前热病研究和临床提供新的视角。研究结果1.孔伯华热病医案数据挖掘分析研究以《孔伯华医案存真》中医案为本底资料,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软件,主要运用数据挖掘与归纳推理的方法对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经验进行梳理。筛选孔伯华以发热为主症的热病医案144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65例,性别不详4例,共计352诊次,研究主要从发热与舌诊、脉象、伴随症状、证候分布、病位、治法、用药分析等几方面深入挖掘分析。在对信息的抓取与分析中,揭示孔先生治疗“热病”的潜在规律。研究提示医案所载发热为主症医案脉象频次由高到低主要是:数大、滑数大、滑数、弦滑数、左关盛、数、弦数、关盛、有力、弦滑数大等;单脉象及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数、大、关盛、弦、有力、洪、平、缓等,医案中脉象多为阳脉。舌苔频次由高到低前10位依次是白腻、未退净、厚腻、黄厚、苔退、白厚腻、垢厚、垢糙、垢腻、厚糙;舌质颜色频次最高的是白、其次是黄、赤;舌苔厚薄及频次是厚苔明显高于薄苔;舌质津液情况及频次糙大于润;舌苔净垢情况及频次是垢明显高于净。医案所载发热主要伴随症状及证候分析。伴随描述:便秘、便泻、口渴、神昏、呕吐、谵语、腹痛等症状,辨为阳证较多。证候分布由多到少排列:为湿热内蕴、气分热盛、热入营血、表热、表湿等,其中湿热内蕴证占60%比例居多。病位分布从高至低排列:以肺、胃、肝、脾、心包、肠胃,提示外感发热最易以肺和胃受累,所涉非一脏,往往多脏器受累,治病用药需兼顾其他脏腑。药物性味归经,性以寒、平为主,味以甘、苦、辛为主,归肺、胃、肝经的中药最多。中药以鲜苇根、地骨皮、生石膏、旋覆花、代赭石、薄荷、生石决明等为高频用药。同时,对症状、证候与中药关联分析提示了石膏、地骨皮、黄柏、代赭石及安宫牛黄丸的用药特点。研究亦得出了石膏、知母等31对常用药对。2.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和学术特点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临证实录角度进行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和学术特点研究,探讨孔伯华先生辨证热病学术特点、临床诊疗经验,深度挖掘孔伯华先生治疗热病临证思维、常用立法及用药特色。首先,从“病因”“发病”“辨证”“治则”“调护”等角度对孔先生辨治热病思维进行整体探析。其次,根据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揭示的病机、证候特点等提取出的“郁热”这一重要致病因素,阐述了孔先生从“郁热”论治热病的学术特点。提出“郁热”乃热病发病重要环节、辨治“郁热”重视从少阳宣郁泄热、郁热挟湿重视畅通三焦等。再次,总结出“通”“降”“和”三个主要治疗法则,整理了孔先生审因组方、审病位组方的特点与用药特点,归纳出“郁热轻”“郁热重”“邪为湿固”“在表在上”“在表在里”“邪退气阴亏”等方阵特点,及以“石膏”为代表的药物应有特色。最后,从“谨遵经旨,首辨阴阳”“凭脉辨势,四诊合参”“溯源循因,重视郁热”“顺天之道,调畅气机”“治病求本,顾护脾肾”“截断扭转,已病防传”6个特点对孔先生辨治热病学术特点进行了诠解。3.孔伯华传承伤寒经方和新用研究研究中发现孔先生对伤寒经方传承中多有创新,以“旋覆代赭汤”“小柴胡汤”“改良大承气汤”应用可见一斑。通过以经解经,应有对比、推理,对以上三方中蕴含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初步阐发、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认为“旋覆代赭汤”在药物组成、配比、适应症方面均有活用,如旋覆花与代赭石经典比例为3:1,孔先生应用比例为1:1,功效为“镇肝降逆,调和脾胃,化痰通腑,并降诸上逆之气”适应症扩大为呃逆,咳嗽,呕吐,头痛眩晕,大便不通等。孔先生和解少阳,不用小柴胡汤,而以自拟“薄荷龙胆汤”为主,更强调“辨素体阴阳”,突出“阴不足”的病机特点,脉象以“弦大或数”为主,治“胃”臣佐半夏、知母、藕;治“脾”酌加谷芽、稻芽;治“肝”酌配“地骨皮、石决明、桑寄生”等。孔先生“改良大承气汤”与伤寒“大承气汤”相较,方药组成为“酒大黄,瓜蒌,玄明粉或加枳实、大腹皮、厚朴花”,其中,酒军(1.2-4.5g,平均剂量3g)、瓜萎(9-30g,平均剂量24g)玄明粉(1.2-6g,平均剂量3g),煎煮方法中“川军(开水泡,兑)取之气,弃其味,玄明粉(冲)”用药时机为“胃实肠满,潮热,腹满,汗出”服用方法“得下,如仍有燥屎,可续服用”,传承中又多活用,特色鲜明。研究结论研究认为孔伯华对热病论治学术思想源于《内经》、《难经》。热病论治孔伯华重视“郁热”,提出“郁热”乃热病发病重要环节;辨治“郁热”重视从少阳宣郁泄热调畅气机;郁热挟湿以分消上下之势畅通三焦;“祛邪”之法重视通降并用,气血同调。辨“素体”阴阳盛衰以固本,护心、脾阳、滋阴以病防传。孔先生热病辨治“寒温融合,法效伤寒”,而用药之性,参悟《本经》擅用妙用石膏、喜用芳香之品鲜药、兼用中成药以补汤药之不及。总之,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经验丰富、特色鲜明。通过以上研究,亦可窥其对中医学术继承和发扬上的贡献。本论文立足于客观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对孔先生热病辨治经验与学术特点进行总结和阐发,对其辨治经验的梳理尤为着力,相信对当前中医药防治热病临证探索及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等或应有所助益。
史艳丹[10](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结合深度访谈定性研究方法,对应用中药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案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及挖掘,在此基础上探讨并总结刘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本病的用药经验与辨治思路,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发挥中药膏方的特色与优势,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出刘真教授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石家庄市中医院门诊运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68例。参照《中医诊断学》、《中国药典》规范专业术语,将患者的一般信息、四诊信息及膏方处方等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临床信息采集模块,建立标准化数据库。通过统计报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数据挖掘,以得出的数据结果为基础,与刘真教授进行深度访谈,探讨并总结刘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和辨治思路。结果: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1)年龄:40岁以下3人,占总数的4%;41-50岁7人,占总数的10%;51-60岁27人,占总数的40%;61-70岁20人,占总数的29%;70岁以上11人,占总数的17%。(2)性别:其中女性为40人,占总数的59%;男性28人,占总数41%。(3)症状:对所收集的72种症状进行统计,出现频率排在前10位的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纳差,烦躁,失眠,胸痛,胁肋痛,大便干结或稀溏。(4)用药频次:对收集的68首处方统计得出,共计使用143味中药,结果显示使用频次高于20的有26味中药,其中党参、蜂蜜、黄连、茯苓、柴胡、阿胶、焦三仙、鸡血藤、白芍、合欢皮使用频次排在前10位。(5)功效分类:对68首处方中的143味中药按功效进行分类并统计。结果显示处方中共使用18类药,按照频次高低排名前十的依次是:补虚药、健脾消食药、理气药、化痰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补阴药、温里药。(6)性味归经频次:提取出68首处方中的143味药物进行性味归经统计。四气结果为温性药743次,平性药665次,寒性药573次,凉性药82次,热性药31次;甘味药875次,苦味药689次,酸味药521次,辛味药453次,咸味药89次,涩味药48次;归属脾经996次,归属心经889次,归属肝经802次,归属胃经764次,归属肺经477次,归属肾经407次,归属胆经203次,归属大肠经187次,归属膀胱经142次,归属小肠经者125次,心包经27次,归属三焦经13次。(7)核心药物及药物组合:通过数据分析系统,设置支持度为40%,置信度为0.95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涉及核心药物21味,提取出其中置信度为1的药物组合14组。2.深度访谈结果:(1)通过与刘真教授深度访谈,数据挖掘的结果基本符合其平时运用膏方治疗本病时通补兼施、健脾和胃、寒温并投、动静结合等用药规律特色。(2)通过多次逐步深入的访谈,重点是对本病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的高度认可,主要与气血亏虚、脏腑失调、虚实夹杂密切相关;辨治思路主要是益气养血以治病求本,五脏同调以脏腑安和,补虚泻实而阴平阳秘。结论:通过对本研究数据挖掘结果的分析并与刘真教授进行深度访谈,总结出刘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证经验如下:1.病因病机:本虚标实,其中本虚多以心气血亏虚,血脉失养而致不荣则痛;标实则为实邪阻滞,痹阻心脉而致不通则痛,实邪多为气滞、痰浊、瘀血、郁火、寒凝;其病位在心,与五脏相关,尤与肝脾关系密切,分析得出病因病机与气血亏虚、脏腑失调、虚实夹杂密切相关。2.辨治思路:以益气养血、五脏同调、补虚泻实为法,以治病求本、脏腑安和、阴平阳秘。注重益气养血,同时适况佐以“养阴津”,共奏濡养心脉,气血流畅之功;五脏同调时,以脾胃为中心辨治本病,重视心肝同治,兼顾肺肾,得以脏腑各司其职而相安;补虚固其本时,注重理气、化痰、祛瘀、清热、散寒等泻实之法,标本兼顾。3.膏方治疗本病的组方用药特色:以通补兼施、健脾和胃、寒温并投、动静结合、因时用药、因地用药、因人用药为主。探讨并总结刘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用药经验和辨治思路,以冀能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发挥中医膏方治疗本病的优势,传承名医学术经验。
二、治病求本临证一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病求本临证一得(论文提纲范文)
(1)薛己妇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薛己简介 |
1 生平介绍 |
2 成才之路 |
2.1 家学渊源 |
2.2 社会因素 |
2.3 自身积淀 |
3 着作介绍 |
3.1 妇科专着 |
3.2 其他相关着作 |
第二部分 妇科临证经验与诊疗特色 |
1 妇科病症治疗经验 |
1.1 月经病 |
1.2 带下病 |
1.3 不孕症 |
1.4 妊娠病 |
1.5 产后诸疾 |
1.6 妇人杂病 |
2 以补制火法调治月经病 |
2.1 理论依据 |
2.2 遣方用药特色 |
2.3 用药宜禁 |
3 妇科高频方药应用分析 |
3.1 高频方剂 |
3.2 常用药对 |
4 创制新方调理妇人诸证 |
4.1 解语汤 |
4.2 通气散 |
4.3 海藻散坚丸 |
4.4 舒筋散 |
4.5 竹叶汤 |
5 单味药调理妇人杂病 |
5.1 白术治妇人腰痛 |
5.2 远志治妇人瘰疬 |
5.3 红花治产后胎衣不出 |
5.4 葛根治妊娠发热 |
5.5 朴硝治胎死腹中 |
6 外治法调理妇人疮疡 |
6.1 桑木灸 |
6.2 隔豆豉饼灸 |
6.3 隔附子饼灸 |
6.4 隔蒜灸 |
6.5 隔木香饼熨 |
6.6 葱熨 |
6.7 针刺法 |
6.8 外涂法 |
6.9 外贴法 |
7 食疗法调理妊娠和产后诸疾 |
7.1 鲤鱼粥治疗妊娠数堕胎 |
7.2 猪腰子粥治产后发热盗汗 |
7.3 猪腰子粥治疗产后褥劳发热 |
7.4 黄雌鸡汤治疗产后虚羸腹痛 |
7.5 羊肉汤治产后腹痛 |
7.6 乳汁治产后二便不通 |
7.7 秋茄子治疗产后妒乳 |
8 发展妇产科诊疗方法 |
8.1 提出“病从乳授,药从乳传”之论 |
8.2 将消毒法应用于产科 |
8.3 明确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
8.4 提出保产诸法 |
8.5 提出精神抚慰法助产 |
8.6 奠定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下垂的地位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妇科病症病因病机 |
1.1 病因 |
1.2 病机 |
2 妇科学术特色 |
2.1 “妇人以血为基本”的体质观 |
2.2 “妇人肝脾郁结”的病理体质观 |
2.3 “胃气为本”的治病求本观 |
2.4 “温化脾肾”燮阴阳的治疗新理念 |
3 妇科临证特色 |
3.1 四诊辨病尤重脉法 |
3.2 五脏辨证须合气血 |
3.3 调理女科独具体系 |
3.4 合天地阴阳审时用药 |
3.5 倡内外合治多法并举 |
4 妇科用药特色 |
4.1 四诊合参,不拘表象 |
4.2 重视气血,调补为宜 |
4.3 缓急有别,补法各异 |
4.4 慎用攻伐,不尚苦寒 |
4.5 辨清虚实,不忌峻剂 |
4.6 活用古方,方活力专 |
第四部分 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
1 孙一奎 |
2 武之望 |
3 王肯堂 |
4 张介宾 |
5 胡慎柔 |
6 赵献可 |
7 李中梓 |
8 张璐 |
第五部分 总结 |
1 创新点 |
2 结论 |
2.1 阐明了薛己辨治妇人病症的核心思想 |
2.2 厘清了薛己治疗妇人病症的病因病机 |
2.3 梳理了薛己治疗妇人病症的用药思路 |
2.4 总结了薛己治疗妇人病症的特色经验 |
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学术思想研究 |
2 方药研究 |
3 治法研究 |
4 医案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古籍第一轮筛选 |
1.2 古籍第二轮筛选 |
2 先秦两汉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2.1 《黄帝内经》 |
2.1.1 对疾病名称和症状的初探 |
2.1.2 早期对病因病机的研究 |
2.2 《难经》 |
2.3 《神农本草经》 |
2.4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2.4.1 六经病与痢疾 |
2.4.2 《金匮要略》从专病论治痢疾 |
2.4.3 仲景治痢之方 |
2.5 小结 |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3.1 王叔和《脉经》 |
3.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3.3 《中藏经》 |
3.4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4.1 首用“痢”病名 |
3.4.2 首提痢具传染性 |
3.4.3 创天行痢主方 |
3.5 陈延之《小品方》 |
3.5.1 首提“滞下”病名 |
3.5.2 “乌梅丸”通治痢疾 |
3.6 姚僧垣《集验方》 |
3.6.1 初见“痢疾分型” |
3.7 小结 |
4 隋唐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4.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4.1.1 列痢病十三候 |
4.1.2 详析各证痢之病源 |
4.1.3 首提“休息痢”病名 |
4.1.4 养生方导引法在痢病中的运用 |
4.2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
4.2.1 痢证四分法 |
4.2.2 选方丰富 |
4.2.3 开灌肠疗法治痢先河 |
4.2.4 治痢需注意饮食调养宜忌 |
4.2.5 服痢药须知 |
4.3 王焘《外台秘要》 |
4.4 小结 |
5 两宋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5.1 《太平圣惠方》 |
5.1.1 新增“气痢”分型 |
5.1.2 痢疾通用药 |
5.1.3 痢疾治疗用方新特点 |
5.1.4 痢疾食疗方 |
5.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5.2.1 从脾胃论治痢疾的总体思路 |
5.2.2 从腹痛与痢色辨证选方 |
5.2.3 从治久痢方剂中看治疗思路 |
5.3 《圣济总录》 |
5.3.1 对气痢和休息痢的新认识 |
5.3.2 痢疾治法 |
5.3.3 治久痢方剂用药规律 |
5.4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
5.5 窦材《扁鹊心书》 |
5.6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5.6.1 首提“脏气郁结”致痢 |
5.6.2 创“风痢”证型 |
5.6.3 首次分门论述“痢疾”与“泄泻” |
5.7 张杲《医说》 |
5.7.1 赞同“积滞说” |
5.7.2 载治久痢方 |
5.8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
5.8.1 将“风冷暑湿”贯穿辨治始终 |
5.8.2 强调“去积”在治痢中的重要性 |
5.9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
5.9.1 从“积滞”论治痢疾 |
5.9.2 对“痢下之物”辨证进一步细化 |
5.9.3 从所感之邪辨下痢之方 |
5.9.4 学《肘后》简方治痢 |
5.9.5 注重痢疾调护 |
5.10 小结 |
6 金元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6.1 刘完素及其着作 |
6.1.1 从“火热”角度阐释痢疾发病机制 |
6.1.2 从“湿热”角度设治痢总则 |
6.1.3 常用的治痢方法 |
6.1.4 创经典治痢方剂芍药汤 |
6.2 张从正《儒门事亲》 |
6.3 李杲及其着作 |
6.3.1 长夏湿热与脾胃虚弱导致痢疾的发生 |
6.3.2 设升阳除湿之大法 |
6.3.3 创多首治痢疾方剂 |
6.4 朱丹溪及其着作 |
6.4.1 明确指出泄泻与痢疾不同 |
6.4.2 赤白痢之辨 |
6.4.3 痢疾治法的寒热之辨 |
6.4.4 设两套痢疾辨治路径 |
6.4.5 久痢治疗新思路 |
6.5 小结 |
7 明代对痢疾的认识 |
7.1 徐彦纯《玉机微义》 |
7.1.1 将痢疾称为滞下 |
7.1.2 认同三因论 |
7.1.3 对里急后重、腹痛病机的分析更加全面 |
7.1.4 痢疾方据病因病机分十三大类 |
7.2 戴思恭《证治要诀》 |
7.3 王纶及薛己《明医杂着》 |
7.3.1 设治痢主方 |
7.3.2 主方之外另设两方 |
7.3.3 王纶与薛己治痢特点 |
7.4 虞抟《苍生司命》 |
7.5 李梴《医学入门》 |
7.5.1 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 |
7.5.2 歌诀下注释多有创见 |
7.6 孙一奎及其着作 |
7.6.1 区别“痢”与“滞下” |
7.6.2 析休息痢三个成因 |
7.7 王肯堂《证治准绳》 |
7.7.1 从五脏经脉气血详析痢疾形成过程 |
7.7.2 治痢需分标本 |
7.7.3 首辨积之新旧 |
7.8 赵献可《医贯》 |
7.8.1 强调治痢须辨阴阳寒热虚实 |
7.8.2 重视与似痢非痢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
7.8.3 对休息痢和久痢的认识 |
7.9 张介宾《景岳全书》 |
7.9.1 痢疾发病主要因“人事”所致 |
7.9.2 强调痢疾的寒热虚实之辨 |
7.9.3 详析痢疾常见症状寒热虚实 |
7.10 秦昌遇《症因脉治》 |
7.10.1 痢分外感内伤 |
7.10.2 外感痢疾与内伤痢疾之辨 |
7.10.3 休息痢之外感与内伤 |
7.11 小结 |
8 清代对痢疾的认识 |
8.1 喻昌《医门法律》 |
8.1.1 治痢三法 |
8.1.2 治痢“律三条” |
8.2 陈士铎及其着作 |
8.2.1 痢疾之阴阳真假症 |
8.2.2 痢疾治疗新法 |
8.3 程钟龄《医学心悟》 |
8.3.1 创“治痢散”方专治痢疾初起 |
8.4 何梦瑶《医碥》 |
8.4.1 痢均由湿热所致,初起无寒证 |
8.4.2 辨证须详辨虚实 |
8.4.3 治痢用药禁忌 |
8.5 吴鞠通《温病条辨》 |
8.5.1 久痢辨治大全 |
8.5.2 痢疾预后判断十条准则 |
8.6 唐宗海及其着作 |
8.6.1 从肝肺分析痢疾病因病机 |
8.6.2 从肝肺论治痢疾 |
8.6.3 发热恶寒分期论治 |
8.6.4 痢后补脾阴 |
8.7 孔毓礼《痢疾论》 |
8.7.1 表里寒热虚实辨证方法 |
8.7.2 十大常用治法 |
8.7.3 治痢常用方荮 |
8.8 舒驰远《痢门挈纲》 |
8.8.1 治痢四纲之陷邪 |
8.8.2 治痢四纲之秋燥 |
8.8.3 治痢四纲之时毒 |
8.8.4 治痢四纲之滑脱 |
8.9 雷丰《时病论》 |
8.9.1 痢疾九证与治痢九法 |
8.10 小结 |
9 讨论 |
9.1 痢疾表证刍议 |
9.2 久痢的表里寒热虚实辨治 |
9.3 古籍的治痢经验如何应用于现代临床 |
9.4 痢疾辨治体系构建 |
9.4.1 辨证要点 |
9.4.2 治法 |
9.4.3 常见六经方证 |
结语 |
创新点 |
附录 各医家古籍治痢特色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3)《黄帝内经》标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标本”理论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简述标本字释 |
2 “标”与“本”在《内经》原文中的含义 |
2.1 “标”的含义 |
2.2 “本”的含义 |
3 《内经》中标本的常见类型 |
3.1 次序标本 |
3.2 内外标本 |
3.3 上下标本 |
3.4 主次标本 |
3.5 因果标本 |
3.6 体用标本 |
3.7 缓急标本 |
4 标本理论的主要规律 |
4.1 标本的可分性 |
4.2 标本的可变性 |
4.3 标本的根源性 |
5 标本的传变 |
6 标本理论在其他方面的体现 |
6.1 标本理论在疾病防治中的体现 |
6.2 标本理论在针灸中的体现 |
6.3 标本理论在养生的体现 |
6.4 标本理论在运气学说中的体现 |
6.5 标本理论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 |
7 后世医家对标本理论的应用及发挥 |
7.1 两汉时期至隋唐时期 |
7.2 宋金元时期 |
7.3 明清时期 |
7.4 《内经》对后世医家标本理论的影响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黄帝内经》“标”、“本”及“标本”主要资料汇粹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桂派中医大师黄荣活针灸学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生平述略及学术成就 |
1.1 生平述略 |
1.1.1 中药发蒙,心怀梦想 |
1.1.2 初试牛刀,经验积累 |
1.1.3 理论深造,教书育人 |
1.2 学术成就 |
2 黄荣活针灸医案挖掘整理 |
2.1 研究概况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挖掘 |
2.4.1 一般情况统计结果 |
2.4.2 穴位频数结果及分析 |
2.4.3 穴位关联规则结果及分析 |
3 学术经验研究 |
3.1 求本远志,执简驭繁 |
3.2 辨治三法,求因论治 |
3.2.1 辨病为先 |
3.2.2 辨证求因 |
3.2.3 辨部论治 |
3.3 重视脾胃,胃气先行 |
3.4 宣阳和阴,阳脉之主 |
3.5 三阴之交,肝脾肾同调 |
3.6 疏肝调气,可治疑难 |
4 针灸临床经验 |
4.1 准确取穴 |
4.2 针刺守机 |
4.3 行针三法 |
4.4 针灸八法 |
4.4.1 汗法 |
4.4.2 补法 |
4.4.3 和法 |
4.4.4 温法 |
4.4.5 清法 |
4.4.6 吐法 |
4.4.7 下法 |
4.4.8 消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桂派中医大师黄荣活针灸学术经验文献整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薛己肝证分型辨治特色与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薛己生平着作 |
1 薛己生平 |
2 薛己着述介绍 |
第二部分 薛己肝证分型与辨治特色 |
1 明以前肝脏辨证发展概况 |
1.1 汉至隋唐时期的肝脏辨证发展概况 |
1.2 宋金元时期的肝脏辨证发展概况 |
2 明代薛己肝证辨治分型 |
2.1 肝虚证辨治分型 |
2.1.1 肝气虚证 |
2.1.2 肝血虚证 |
2.1.3 肝阴虚证 |
2.2 因虚致实证辨治分型 |
2.2.1 肝血虚火燥证 |
2.2.2 肝血虚火盛生风证 |
2.3 肝实证辨治分型 |
2.3.1 肝火炽甚证 |
2.3.2 肝火血热证 |
2.3.3 肝火血燥证 |
2.3.4 肝经湿热证 |
2.3.5 肝脾郁结证 |
2.4 因实致虚证辨治分型 |
2.4.1 肝火血虚证 |
2.4.2 肝木克(乘)脾土证 |
2.5 肝与其它脏腑相兼证 |
2.5.1 肝胆相兼证 |
2.5.2 肝与它脏相兼证 |
3 薛己肝证辨治特色 |
3.1 重视肝病病因,临证多据因辨治 |
3.1.1 因“怒”致病 |
3.1.2 因“郁”致病 |
3.1.3 因“惊”致病 |
3.1.4 滥用“风药”致病 |
3.2 临证注重生理特点差异,因人论治各有侧重 |
3.2.1 女子肝证辨治侧重肝脾二脏 |
3.2.2 男子肝证辨治侧重肝肾二脏 |
3.3 薛己辨证善分虚实主次,治疗以从配主 |
3.4 临证用方遵从生克制化 |
3.5 补泻兼重,多用古方,慎用增减 |
小结 |
第三部分 薛己肝证分型辨治内涵 |
1 薛己肝证分型更为具体细致,诸证均以具体病机命名 |
2 薛己肝证辨治分型的逻辑层次规律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明代医家薛己相关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朱方石教授功能性胃肠病诊治经验及用药规律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现代医学对功能性胃肠病相关认识 |
1 FD综述 |
1.1 FD定义与分型 |
1.2 FD发病机制 |
1.3 FD诊断 |
1.4 FD常规治疗方法 |
2 IBS综述 |
2.1 IBS定义与分型 |
2.2 IBS发病机制 |
2.3 IBS诊断 |
2.4 IBS常规治疗方法 |
3 评价与思考 |
二、功能性胃肠病中医综述 |
1 关于中医病名 |
2 病因病机 |
2.1 FD |
2.2 IBS |
3 辨证论治 |
3.1 FD辨治现状 |
3.2 IBS辨治现状 |
4 评价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整理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处方来源 |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3 数据处理 |
1.4 数据挖掘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药物频数统计 |
2.3 高频药物分类频数统计 |
2.4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 |
2.5 关联规则分析 |
3 讨论 |
3.1 药物使用频数体现导师主要治则方向 |
3.2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反映使用药物的证机相应 |
3.3 关联规则分析表明药对使用的临床价值 |
第三部分 典型医案举隅 |
1 案例一 |
2 案例二 |
第四部分 朱方石教授诊治FGIDs的学术经验探析 |
导师小传 |
1 病因病机认识观 |
2 辨病辨证结合观 |
2.1 辨病为先,辨证为重 |
2.2 内伤杂病,细辨脉象 |
3 治病求本治则观 |
3.1 治病求本,知病所起 |
3.2 病邪难解,里有积结 |
3.3 脏腑虚损,寓通寓补 |
4 随机变法灵活观 |
4.1 斡旋气机,升降有序 |
4.2 因势利导,邪有出路 |
4.3 形神一体,身心兼顾 |
小结 |
结语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蒲辅周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现状 |
1 蒲辅周生平医事研究 |
2 蒲辅周学术思想的研究 |
2.1 整体观念,重视气候 |
2.2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
2.3 寒温一统,融会百家 |
2.4 重视体质,未病先防 |
2.5 中西结合,积极倡导 |
3 蒲辅周临证经验的研究 |
3.1 各科疾病经验的研究 |
3.2 治法及方药运用的研究 |
3.3 其他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蒲辅周经方医案及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 |
第一章 蒲辅周经方医案的研究 |
1.1 研究资料和方法 |
1.2 医案纳入标准 |
1.3 结果及讨论 |
1.4 总结 |
第二章 蒲辅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 |
2.1 麻杏甘石汤 |
2.2 理中汤(丸) |
2.3 甘麦大枣汤 |
2.4 苇茎汤 |
2.5 四逆散 |
2.6 黄芪建中汤 |
2.7 竹叶石膏汤 |
2.8 射干麻黄汤 |
2.9 芎归胶艾汤 |
2.10 苓桂术甘汤 |
2.11 酸枣仁汤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并非源于《伤寒杂病论》(论文提纲范文)
1《伤寒杂病论》中“证”指临床表现,与现代定义完全不同 |
2 古代中医界在“治病求本”的最高临床原则下进行临床实践 |
3 古代医者凭借疗效判断治法是否切中疾病的本质 |
4 现代“辨证论治”原则源于中医诊治体系规范化的需要 |
5《伤寒杂病论》是“治病求本”原则的细致化、严谨化体现 |
6 结语 |
(9)孔伯华辨治热病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孔伯华生平及其生活时代背景分析 |
1.1 孔伯华生平概述 |
1.2 孔伯华医疗活动期间的气候、物候等特点分析 |
1.3 孔伯华所处时代社会背景及人民生存现状调查 |
2 孔伯华先生从医之路及学术渊源 |
2.1 孔伯华从医之路 |
2.2 孔伯华先生学术渊源 |
3 孔伯华学术经验研究进展 |
3.1 外感病研究 |
3.2 内伤病研究 |
3.3 药物特点研究 |
3.4 治学及成就研究 |
4 小结 |
第一部分 孔伯华热病医案数据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处方来源与筛选 |
1.2 分析软件 |
1.3 处方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数据预处理 |
1.5 处方录入与核对 |
1.6 数据处理 |
2 孔伯华热病数据挖掘结果与医案分析 |
2.1 以发热为主症医案脉象及频次 |
2.2 舌象及频次 |
2.3 临床伴随症状表现统计 |
2.4 证候分布 |
2.5 病位分析 |
2.6 治法分析 |
2.7 中药频次及计量分析 |
2.8 症状与中药相关性分析 |
2.9 证候与中药分析 |
2.10 中药关联频次分析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 |
1 孔伯华热病医案辨治思维 |
1.1 热病病因 |
1.2 热病发病 |
1.3 热病辨证 |
1.4 热病病传 |
1.5 热病治则 |
1.6 热病调护 |
2 孔伯华从“郁热”论治热病 |
2.1 提出“郁热”乃热病发病重要环节 |
2.2 辨治“郁热”重视少阳与肝 |
2.3 “郁热挟湿”重视畅通三焦 |
2.4 热病“祛邪”重视通与降 |
2.5 辨“素体”阴阳盛衰以固本 |
2.6 安未受邪之“心主”以守神 |
3 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之治法 |
3.1 “通”之治法 |
3.2 “降”之治法 |
3.3 “和”之治法 |
3.4 热病治法医案举隅 |
4 孔伯华辨治热病之组方特点 |
4.1 郁热及挟湿组方特点 |
4.2 以病位施治组方特点 |
5 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用药特点 |
5.1 善用鲜药 |
5.2 善用中成药 |
5.3 喜用化湿药 |
5.4 喜用介类咸寒药 |
5.5 擅用降逆下行药 |
5.6 相须为用药配伍 |
6 孔伯华辨治热病学术特点 |
6.1 谨遵经旨,首辨阴阳 |
6.2 凭脉辨势,四诊合参 |
6.3 溯源循因,重视郁热 |
6.4 顺天之道,调畅气机 |
6.5 治病求本,顾护脾肾 |
6.6 截断扭转,已病防传 |
7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孔伯华诊治热病应用石膏研究 |
1.1 运用石膏注重时空变化和体质差异 |
1.2 运用石膏的常见症状 |
1.3 运用石膏的常用剂量为1两 |
1.4 石膏药物配伍特点分析 |
1.5 石膏医案 |
1.6 小结 |
2 旋覆花代赭汤之活用 |
2.1 旋覆代赭汤之用 |
2.2 代赭石重用之解 |
2.3 化裁组方降诸逆 |
2.4 气逆临床体悟 |
2.5 经方与时方对比 |
2.6 小结 |
3 和解少阳,不用柴胡 |
3.1 三阳合病,从少阳和解 |
3.2 和解少阳,不用小柴胡汤 |
3.3 扶正祛邪,滋阴或补中 |
3.4 三阳合病医案 |
3.5 和解少阳经方与时方比较 |
3.6 临证体悟 |
3.7 小结 |
4 发热便秘,慎用攻伐 |
4.1 注重通下,能润不攻 |
4.2 胃家实证,慎用攻伐 |
4.3 大承气汤新用 |
4.4 大承气汤辨用医案 |
4.5 大承气汤与改良大承气对比 |
4.6 小结 |
5 孔伯华热病“先安未受邪之地”之临床应用 |
5.1 孔伯华“先安未受邪之地”指导理论 |
5.2 孔伯华“先安未受邪之地”临床应用 |
5.3 小结 |
第四部分 总结 |
思考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刘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采集 |
2 病例来源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病例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挖掘方法 |
3.1.1 软件介绍 |
3.1.2 建立标准化数据库 |
3.1.3 数据分析过程 |
3.2 深度访谈定性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数据挖掘结果 |
1.1 临床资料统计 |
1.1.1 年龄统计 |
1.1.2 性别统计 |
1.1.3 症状统计 |
1.2 用药统计 |
1.2.1 用药频次统计 |
1.2.2 用药归类及频次统计 |
1.3 药性统计 |
1.3.1 四气 |
1.3.2 五味 |
1.3.3 归经 |
1.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统计 |
2 深度访谈结果 |
讨论 |
1 基本情况分析 |
1.1 年龄 |
1.2 性别 |
1.3 症状 |
2 用药分析 |
2.1 药频分析 |
2.2 药性分析 |
2.3 药物在关联规则下的分析 |
3 刘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辨治经验 |
3.1 病因病机 |
3.2 辨治思路 |
3.3 运用膏方治疗本病的特色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 |
四、治病求本临证一得(论文参考文献)
- [1]薛己妇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D]. 潘琳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D]. 左黎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黄帝内经》标本理论研究[D]. 秦健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桂派中医大师黄荣活针灸学术经验研究[D]. 李雪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薛己肝证分型辨治特色与内涵研究[D]. 张鑫.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朱方石教授功能性胃肠病诊治经验及用药规律的整理研究[D]. 杨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D]. 陈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并非源于《伤寒杂病论》[J]. 钟玮泽,郭华. 医学与哲学, 2020(15)
- [9]孔伯华辨治热病经验研究[D]. 姜秀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刘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研究[D]. 史艳丹.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