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分析2,6-二异丙基苯酚的气相胺化产物

气相色谱分析2,6-二异丙基苯酚的气相胺化产物

一、气相色谱法分析2,6-二异丙基苯酚气相胺化产物(论文文献综述)

柏建春[1](2021)在《两种有机酯、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相色谱技术在现代分离分析领域中必不可少,以其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高灵敏度、易于自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其中色谱柱作为色谱分析的主要元件,色谱固定相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待测样品的分析效果。随着对复杂样品,特别是食品、医药以及环境污染物中沸点相近、结构相似的成分分析需求的增加,合成和研究各种性能优异的气相色谱固定相成为国内外色谱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聚硅氧烷由于具有耐高低温、耐候、耐老化、生理惰性、成膜性好等优点,在气相色谱固定相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课题将酯基基团和聚醚链段引入到聚硅氧烷主链上,使得固定相既具有聚硅氧烷的易成膜和耐温特性,又因接枝了极性选择性基团,增加了固定相与分析物之间的偶极-诱导偶极作用力和氢键碱性作用力,从而提高了固定相对醇类、酯类、醚类等混合物的分离选择性。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含氢量的甲基含氢硅油的合成。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为原料,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封端剂,在三氟甲基磺酸(TfOH)催化下,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制得含氢量分别为13.8%和21.6%的高分子量甲基含氢硅油。(2)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EUP)的合成。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在氯铂酸-异丙醇溶液催化下,将十一烯酸乙酯接枝到甲基含氢硅油长链上,制得接枝率为20%的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EUP-20)。(3)聚醚接枝聚硅氧烷(AEPP)的合成。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1000)为原料,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在NaH碱性条件下,与1-氯丁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丁基封端的烯丙基聚醚;再通过硅氢加成,将聚醚链段接枝到甲基含氢硅油长链上,合成了接枝率分别为10%和18%的聚醚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AEPP-10和AEPP-18)。(4)色谱柱评价。将合成的固定相通过静态法涂渍于石英毛细管内壁,评价了其柱效、耐温性、惰性以及极性等性能。结果表明,两种酯、醚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均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耐温性能,所制备的色谱柱柱效高、表面惰性好。测得EUP-20色谱柱麦氏常数497,为弱极性柱;AEPP-10色谱柱麦氏常数为972,AEPP-18色谱柱麦氏常数为1153,均为中等极性柱。通过溶剂化参数表明EUP和AEPP两种色谱柱的主要作用力均为偶极-诱导偶极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5)EUP-20和AEPP色谱柱分离性能评价。通过对实验室自配的脂肪酸酯类、脂肪醇类以及醚类等混合物的分离分析,两类色谱柱均表现出良好的分离效果。在实际样品分离中,不仅对白酒样品中微量成分取得了良好的分离,对于香精香料以及成分复杂的香烟烟气吸收液也取得了良好的分析效果,表明EUP和AEPP两种色谱柱适用于含复杂醇酯类实际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在食品、环境分析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崔欢[2](2021)在《PBAT生物降解膜中主要有机添加剂及有机酸的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建立一种微波辅助萃取(MAE)和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相结合,对高分子聚合物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生物降解膜中80种有机添加剂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探讨了有机添加剂的物质鉴定、MAE和DLLME的方法优化、异氰酸酯的转化过程分析、以及对基质效应(ME)的评价。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除5种异氰酸酯及其反应产物胺类外,该方法对有机添加剂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决定系数R2>0.999,线性回归过拟合统计值P>0.05。相对回收率为93.0-109.8%,重复性和重现性分别在2.06-8.76%和2.38-10.23%。最低检测限为0.0008-0.0586μg g-1,定量限为0.003-0.195μg g-1,以上参数符合严格的定量要求,建立的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的特点。将该方法应用于四个不同厂家的PBAT生物降解膜中有机添加剂的分析,多元统计维恩图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的生物降解膜中有机添加剂在种类和浓度上有明显的特征差异。2.建立了一种同时、快速分析PBAT生物降解膜中有机酸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硫酸-甲醇溶液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后结合分散液-液微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PBAT生物降解膜中有机酸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最优提取条件:超声波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0℃,(2)最优衍生化条件:5%硫酸-甲醇溶液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时间60 min,温度90℃,(3)最优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125μL四氯化碳为萃取剂,甲醇为分散剂,(4)经NIST 2008标准谱库检索,定性检测到PBAT生物降解膜中含有50种有机酸,各有机酸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8%-14.46%,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于批量分析PBAT生物降解膜中有机酸的成分。3.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GC×GC-TOF-MS)测定PBAT生物降解膜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方法的建立。考察了萃取纤维头类型、平衡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对HS-SPME在生物降解膜VOCs测定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羧乙基(PDMS-DVB-CAR)萃取头、在80℃下分别平衡与萃取目标物10 min与40 min,GC×GC-TOF-MS可检出生物降解膜中的55种VOCs。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对不同厂家PBAT生物降解膜中的VOCs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同类型不同来源的生物降解膜中具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其中PBAT D中的苯系物与PBAT A+B中的萘、胺类、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而PBAT C中的挥发性物质普遍偏低。该方法能为PBAT生物降解膜的安全评价及使用提供科学的检测方法。

高华帅[3](2020)在《陕西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有机杂原子的加氢脱除》文中提出低温煤焦油(LTCT)是煤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是一种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状液体,可燃并有腐蚀性,并具有多种组成成分,如长链烷烃、长链烯烃、稠环芳烃和芳酚。其中,芳酚和烷烃在LTCT中的占比分别高达30%和20%。芳酚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烷烃又是重要的液体燃料,因而高效分离芳酚和烷烃,对LTCT的充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高活性的催化剂是实现LTCT充分利用的关键技术。本论文以LTCT的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反应,系统考察Ni@Fe2O3、Ni@Ce O2和Ni/Fe@C的催化性能及其分别在酚的烷基化,含氮化合物的催化加氢转化和含硫化合物的催化加氢转化及反应机理。然后对LTCT的LP4和CAs进行催化转化。通过对所得可溶物的分析为后续的利用提供关键信息,实现LTCT中有机质的综合利用。本课题利用常温浸渍/原位分解法制备了三种负载型催化剂。具体如下:(1)利用甲酸镍为活性组分,以Fe2O3纳米颗粒为载体,通过常温溶剂浸渍法,得到催化剂前体,然后采取较低温度原位分解甲酸镍的方法,制备高分散易分离的磁性负载型催化剂;(2)利用甲酸镍为活性组分,以Ce O2纳米颗粒为载体,通过常温溶剂浸渍法,得到催化剂前体,然后采取较低温度原位分解甲酸镍的方法,制备高分散易分离的单原子催化剂;(3)利用甲酸镍和甲酸铁为活性组分,以活性炭纳米颗粒为载体,通过常温溶剂浸渍法,得到催化剂前体,然后采取较低温度原位分解甲酸镍和甲酸铁的方法,制备高分散易分离的磁性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首先,利用双溶剂萃取技术,先将LTCT分离得到LP4和CAs,并通过FITR、GC/MS和QEOTMS检测。LP4中主要含有长链烷烃、长链烯烃、稠环芳烃和少量的含杂原子化合物。CAs中主要含有酚类化合物,是分离有机化学品的优质前驱体。LTCT的双溶剂萃取是实现LTCT高附加值利用的前提。利用多种现代分析技术,如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NH3程序升温吸脱附(NH3-TPD)、N2吸附脱附(BET)及激光剥蚀-感应耦合电浆质谱(LA/ICPMS)等,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系统表征,而后探索其结构及表面性质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制备镍基金属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金属镍均有效负载至载体外表面,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存在强烈相互作用,具有较强的酸性。制备的镍和铁双金属催化剂中,两种金属高度分散在活性炭表面,均与载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具有较低的Ni和铁负载量。以LTCT相关模型化合物,如苯酚、二苯并噻吩和吲哚,作为探针分子,系统研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其反应机理,进而筛选出合适的催化剂用于LTCT的催化转化。基于对以上LTCT的催化转化反应的研究:(1)选用具有较高催化活性,且易分离的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对苯酚进行甲基化实验,通过GC/MS对上述催化后所得可溶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检测邻甲基化产物生成,且2,4,6-三甲基酚和2,3,5,6-四甲基酚的含量远高于低温煤焦油和粗酚的含量,说明甲基化反应可以高效的制备邻甲基化酚类化合物,为后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应用提供可行的方案;(2)以高活性单原子镍基催化剂催化考察对含氮化合物的催化加氢效果。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出氮原子效果,同时对芳环的加氢和C-C的断裂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可以作为高活性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实现低温煤焦油的高附加值利用;(3)以高活性双原子金属催化剂考察对含硫化合物的催化加氢效果。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出硫原子效果,可以作为高活性的加氢脱杂催化剂实现LTCT后续分离的高附加值利用。上述研究不仅有利于探究LTCT中有机质大分子的组成结构特征,同时也为温和条件下低温煤焦油中有机质的分级定向转化,获取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学品和液体燃料开辟一条新途径。该论文有63幅图、26个表和258篇参考文献。

余紫燃[4](2020)在《合肥市地表水新型有机污染因子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表水是人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地表水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当前地表水水质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该标准中地表水监测项目共109项,其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指标60多项,国家对于各地地表水的质量评价采用相同标准,且监测项目多年固定不变。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型工业的迅速崛起,工业废水医疗废水处理不达标以及新型农药、抗生素的使用,致使地表水内有机污染物质的组成更加复杂,同时也可能带来了新型有机污染物,造成不同地域地表水水质差异。全国地表水执行统一标准对水质进行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水质监测评价过程中存在监测盲点。本研究以合肥市地表水为例,采集了25个点位水样,对地表水有机污染物定性筛查分析,筛查结果与GB3838-2002对比,发现新型有机污染物,填补合肥市地表水化学背景空白,为制定不同水域地方标准提供参考。(1)筛查结果表明:最终共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888种,其中杀虫剂264种、杀菌剂115种、除草剂180种、灭鼠剂6种、增塑剂15种、阻燃剂8种、药物及个人护理品12种、多环芳烃类25种、其他263种。(2)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多环芳烃类及增塑剂类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相对较高,增塑剂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3.72×10-4~6.61μg/L,多环芳烃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1.65×10-3~1.15μg/L。阻燃剂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2.56×10-4~4.36×10-3μg/L。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7.66×10-4~1.18×10-2μg/L。杀虫剂类、杀菌剂类、除草剂类、灭鼠剂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2.04×10-2~1.42μg/L、1.13×10-2~0.12μg/L、9.01×10-3~0.19μg/L、4.36×10-4~2.48×10-3μg/L。其他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2.31×10-2~0.45μg/L。(3)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在检测点位的检出率: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甲硫威、1-甲基萘、2-甲基萘、2,6-二甲基萘、芴、菲、荧蒽、芘、亚胺硫磷、丙森锌I与2,4-二甲基苯酚、敌草胺、2,6-二氯苄腈与异恶草酮、2,4,5-三甲基苯胺、苯酐、地茂散、二苯并呋喃、苯甲酸苄酯、1,4-苯二酚、蒽醌这25种污染物在各个点位皆有检出,分布范围最广;阻燃剂类新型有机污染物中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与2,2’,4,4’-四溴联苯醚仅1个点位未检出,在地表水中分布范围较广;灭鼠剂类新型有机污染物中杀鼠酮检出点位数最多,在21个点位皆有检出。(4)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新型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监测点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相伴概率Sig.(P值)=0.000<0.05,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在各个点位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5)依据检出率、检出浓度及是否为国内外优先控制污染物这些筛选因子对新型有机污染物进行筛选,共筛选出35种重点污染物,并推荐作为未来合肥市地表水重点监测项目。(6)对河道水新型有机污染物检出情况及重点污染物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各点位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种类数范围601~698种,其中蒋口河入巢湖口点位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种类最多,大干河入湖口点位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最少。河道水各点位检出重点污染物数28~34种,花塘河入湖口检出污染物最多,金牛河检出数最少。(7)重点污染物对河道水污染分析发现:庐江县河中增塑剂类与杀虫剂类重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高于其他河道,南淝河店埠大桥河段阻燃剂类重点污染物污染程度在河道水中最高,南淝河各监测点位多环芳烃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其他河道,南淝河板桥码头和店埠大桥河段分别受杀菌剂与除草剂的污染最重,圩西河入十五里河口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类物质污染程度在河道水中最高。

谭继华[5](2020)在《注射剂用密封件中9种苯胺类防老剂分析研究及其他成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注射剂用密封件为注射剂的包装材料,常添加防老剂,起到延缓老化,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为酚类防老剂,苯胺类防老剂仅限于4,4’-二叔辛基二苯胺、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及二苯胺,密封件中多种苯胺类防老剂的研究未见报道,这类化合物含有基因毒性警示结构,需要重点关注密封件的添加及其迁移量。根据《化学药品与弹性体密封件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重点研究注射剂与其密封件的相容性,明确可提取物及浸出物信息,并评估其安全性风险。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分别进行了注射剂用密封件中苯胺类防老剂的定量研究及其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成分的初步定性研究:第一部分,注射剂用密封件中9种苯胺类防老剂的定量研究。本文建立了9种苯胺类防老剂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色谱柱、检测波长、流动相、梯度等的选择,确定最优色谱条件。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建立了注射剂用密封件不同提取液中9种苯胺类防老剂的定量方法。参照药品包装材料可提取物研究的思路,分别采用脂溶性溶剂-正己烷,醇溶剂-乙醇、水溶性溶剂-p H 3.5缓冲液、0.9%盐水及p H 9.5缓冲液对密封件进行提取研究,完成对市售的10种注射剂用密封件的5种不同提取液中苯胺类防老剂的定量分析。其中2种注射剂用密封件中检出4,4’-二叔辛基二苯胺,正己烷及乙醇提取液中均有检出,而p H3.5提取液、0.9%盐水提取液、p H9.5提取液未检出。表明水溶性注射剂中4,4’-二叔辛基二苯胺的迁移风险较小,而注射剂中含较多脂溶性成分或乙醇时,4,4’-二叔辛基二苯胺具有一定的迁移风险。其他苯胺类防老剂均未检出,表明其迁移风险较小。第二部分,注射剂用密封件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成分GC-MS法的初步定性研究。建立了GC-MS的分析方法,结合NIST 17数据库及特征碎片离子的比对,对市售10种注射剂用密封件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通过顶空样品及乙醇提取液分析密封件中潜在迁移物,结合文献推测可能来源。10种注射剂用密封件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成分包括烷烃类、烯烃类、硅氧烷类、醇类、酯类、脂肪酸类、酚类及其他类。其中抗氧剂1135、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及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为首次在密封件中检出,需关注其安全风险。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注射剂用密封件中成分研究、注射剂与密封件的相容性研究及注射剂的质量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李俊[6](2020)在《抚顺页岩油中含蜡组分的富集及精制石蜡的制备》文中指出页岩油(SO)是油页岩的热裂解产物,其化学组成可粗分为脂肪烃,芳烃,含氧有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和含硫有机化合物,高含量的脂肪烃表明SO是生产精制石蜡(RP)的理想原料。石蜡通常由石油蜡馏分中分离得到,而SO的用途主要是用来加氢重整制油品,因此以SO为原料制备RP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获得附加值化学品,也为SO的非燃料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首先探究了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的体积比对两者互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比为1:4(极性:非极性)的双溶剂互溶度最小。8种双溶剂对SO的萃取结果表明双溶剂乙腈/石油醚的选择性最高,且最优的萃取条件为剂油比10 mL g-1,萃取30 min,萃取3次。按照SO中族组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配制模型油,在最优条件下对选择性最高的双溶剂的萃取性能进行验证。极性相和非极性相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芳烃与杂原子化合物能够被富集到乙腈中,脂肪烃则被截留在石油醚相中。根据含有不同浓度含蜡组分的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确定了评价吸附效果的指标,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含蜡组分吸附脱色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使用硅胶为吸附剂,用量占比为含蜡组分的20%(wt),在恒温60 oC下吸附60 min后,单级脱色率可达43.42%,同等条件下进行3次等量吸附后总脱色率提高到58.81%。在极性溶剂中对脱色后的粗石蜡(SW)进行重结晶脱油,探究溶剂种类和剂蜡比对所得RP的收率以及含油总量的影响。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RP的收率与含油量均是随着剂蜡比的增大而降低,相同剂蜡比下,RP的收率按照乙酸乙酯,异丙醇,丙酮和乙醇的顺序逐渐增大。当剂蜡比为10 mL g-1时,RP中油的总相对含量均低于1%,收率分别为10.09,20.33,24.72和29.04%;含油量分别为0.12,0.28,0.59和0.75%,顺序同上。这4种RP的化学组成主要是碳原子数介于10-33的长链烷烃,与它们的FTIR光谱图分析结果一致。显然通过改变SW重结晶过程中溶剂的种类和剂蜡比制备具有不同含油量的RP是可行的。乙腈与芳烃及杂原子化合物之间的弱相互作用是双溶剂能选择性富集含蜡组分的主要原因。分子表面的静电势和平均局部离子化能的分析结果表明,乙腈分子既可用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和C?N上的π电子作为电子供体,也能以甲基上的氢原子作为电子受体。故而推测乙腈分子与模型化合物之间既存在C-H···π弱氢键和X···H-Y强氢键,还有较弱的π···π堆积作用。模型化合物在乙腈以及正己烷中的溶解自由能的大小辅助说明了双溶剂较高的选择性,这预示着可以通过计算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自由能来筛选合适的溶剂,为在相似体系中分离目标组分提供理论指导。此论文有图44幅,表27个,参考文献99篇。

王璐[7](2020)在《烟草中甾醇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甾醇是烟气中多环芳烃及苯并(a)芘的主要前体化合物之一,对烟草感官品质和安全性起到负面影响。为降解烟草中的甾醇含量,提高卷烟安全性,本研究从烟草表面筛选可降解甾醇类化合物的微生物,以豆甾醇为降解模式反应,优化微生物的降解条件,通过再造烟叶浸提液、烟丝发酵过程进行应用验证,实现烟草中植物甾醇的生物降解,从而达到降低烟气中的稠环芳烃。为此,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1)以豆甾醇为唯一碳源,从烟叶表面分离出了2株微生物,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和甲基杆菌。对其中一株微生物类芽孢杆菌进行了生长及甾醇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得出了最佳降解工艺组合温度40℃,pH值为6.53,豆甾醇浓度为2.15g/L,葡萄糖浓度6g/L,酵母粉浓度1g/L。获得了一株可高效降解甾醇的微生物。(2)将类芽孢杆菌静息细胞应用于再造烟叶浸提液发酵发现:在37℃,pH 7.0条件下采用对数期的细胞,浸提液中甾醇降解率为39.5%,再造烟叶中甾醇的降解率为36.5%,烟气中苯并芘降低了31.7%。同时发现,经类芽孢杆菌的发酵后制备的再造烟叶的内在品质及感官质量均有所提升。证明了该微生物可降解再造烟叶中甾醇类化合物,从而降低烟气苯并芘,提高再造烟叶的安全性。(3)通过微生物对烟丝进行发酵,检测发酵前后甾醇降解率、化学成分和香味成分变化,结果显示:在37℃,65%湿度下发酵后,烟丝中的甾醇总降解率为7.8%,烟气中多环芳烃也降低了13.2%。同时发现,类芽孢杆菌发酵对烟丝其他化学物质影响不大,但发酵后的烟丝香味物质含量有明显的提高。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一株能够有效降解甾醇的类芽孢杆菌。在再造烟叶中应用可以有效降解甾醇含量,并降低了再造烟叶主流烟气中的苯并芘,提高了再造烟叶的安全性;将微生物应用于烟丝发酵,甾醇含量降低为7.8%,证明了该微生物在烟草制品中降解甾醇类化合物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何军[8](2020)在《镍催化烯烃的迁移氢酰化、远程氢胺化及不对称碳胺化反应》文中研究表明烯烃是一类容易制备、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非极性官能团,被广泛的用于各种有机合成中,如催化氢化反应、氢官能团化反应以及双官能团化反应。近几年来,从烯烃出发,利用金属氢催化的烯烃氢官能团化策略能快速地向分子中引入一系列的官能团而备受化学家们的关注。传统的氢官能团化反应大部分是发生在碳碳双键的原位,近年来利用金属氢化物诱导的对烯烃进行远程官能团化反应也逐渐发展起来。基于我们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博士期间的课题主要是围绕镍催化的烯烃迁移氢酰化、远程氢胺化以及不对称碳胺化反应研究展开。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镍催化的烯烃及烷基溴与羧酸的远程氢酰基化反应、镍催化的烯烃及烷基溴与苯甲酰羟胺的远程氢胺化反应、镍催化的烯烃与苯甲酰羟胺的不对称碳胺化反应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使用镍氢催化体系,实现了烯烃及烷基溴和羧酸的远程氢酰基化反应。在该体系中我们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直接使用烷基酸对烷基溴或烯烃进行远程迁移氢酰基化反应,并且以较好产率及较高区域选择性得到苄位的脂肪族羰基化合物。第二部分,我们使用镍氢催化体系,实现了烯烃及烷基溴和苯甲酰羟胺的远程氢胺化反应。在该体系中我们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对不活泼的内烯进行远程氢胺化反应,并且以较好产率及较高区域选择性得到端位胺化产物。同时我们通过初步的机理实验,确定了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的决速步以及添加剂在反应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研究了镍催化对烯烃进行不对称的1,2-碳胺化反应。在该反应体系中我们通过一步简单的反应以较好的产率和较高的对映选择性得到β-手性胺类化合物。同时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机理实验,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张迪[9](2019)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及微-介孔硅材料对VOCs的吸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决汽车内仪表台和装饰材料等改性聚丙烯PP复合材料所释放的有机小分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造成车内空气的污染问题,进行环保型车用内饰新材料的配方设计,我们首次开展了以新型的、具有高功能性、高效吸附性的、多孔状的无机矿石材料对车用PP复合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的研究。将这种天然的无机矿物硅材料-蛋白石页岩添加到聚丙烯PP复合材料中,蛋白石页岩除了可以取代滑石粉作力学增强剂,实验证明这种蛋白石页岩最明显的应用价值是能大幅明显地降低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VOCs,尤其是PP复合材料中峰面积较高的两种分子甲基环己烷和2,4-二甲基庚烷。我们首次评估了蛋白石页岩对PP复合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从孔结构、孔径分布与吸附能力的对应关系找到了蛋白石页岩对PP复合材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机理。由氮气吸附实验测出蛋白石页岩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与孔容,深入研究了蛋白石页岩的微孔-介孔协同作用对两种烷烃分子甲基环己烷和2,4-二甲基庚烷的选择性吸附,我们找到了一种有效降低甲基环己烷和2,4-二甲基庚烷排放的突破途径。本项研究对聚合物中释放的烷烃类小分子的定向选择性吸附实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利用具有高功能性和高效吸附性且价格低廉的多孔状轻质页岩蛋白石作为填充物,在保证材料综合性能下,减小VOCs散发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通过单独对聚丙烯树脂单体进行双螺杆挤出实验,我们具体地给出PP树脂单体会释放出的主要的挥发性有机物并讨论了聚丙烯单体挥发的几种有机物的来源,其中2-甲基戊烷,2、4-二甲基庚烷是聚丙烯发生分子内自由基转移,即热降解形成的。而2、4-二甲基庚烷是PP复合材料中挥发量较高的有机小分子,新型的无机矿物材料页岩恰好对其有优越的吸附效果,有效控制了2、4-二甲基庚烷的排放。我们首次将国内PP塑料行业广泛使用的添加助剂单一地与PP树脂共混,研究了由于单一助剂的添加导致PP复合材料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这对选择助剂、优化助剂等方面降低汽车内饰PP复合材料中VOCs的散发量具有指导意义。实验证明甲基环己烷不是聚丙烯树脂基体热分解的产物,而是聚烯烃弹性体POE(增韧剂)引入到PP复合材料体系中的。而甲基环己烷也是PP复合材料体系中挥发性较高的有机小分子,蛋白石页岩恰好能对其产生有效地定向吸附作用。我们首次采用了GC/MS/SNIFF闻嗅系统实时地对PP复合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一对一气味溯源,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专门对一汽大众内饰件PP用料研发的两种配方TD-5、TD-10下释放的难闻、恶臭气味,我们突破性地找到了难闻、恶臭气味对应的PP复合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的烷烃类挥发性产物,却不是两种配方下难闻气味的来源。不同于以往认为PP树脂中醛、酮为主要气味的来源。实验证明配方中气味是怪味、难闻、甚至是臭味物质对应的化学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长链一端或侧基是双键,并且只有一个双键,这类情况的烯烃出现的有2-甲基-4-壬烯、5-甲基-5-十一烯、2,4-二甲基-1-庚烯、4-甲基-1-癸烯、5-甲基-5-十一烯、1-十二烯、4,6,8-三甲基-1-壬烯。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部分:1、完成了树脂原料的选择、添加助剂的优化等方面降低汽车内饰材VOCs散发量的研究。我们研究了聚丙烯树脂单体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助剂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对挥发性有机物产生的影响。研究证明甲基环己烷不是聚丙烯体系热分解的产物,而是聚烯烃弹性体POE(增韧剂)引入到PP复合材料体系中的。运用PV3341方法(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有机化合物排放测试标准)对聚丙烯原料进行顶空-气相色谱(极性色谱柱)-质谱联用分析,首次具体给出几种PP原料释放的主要挥发性有机物都是丁烯、2-甲基戊烷、甲基环己烷、2、4-二甲基庚烷、4-甲基辛烷、C10C11烷烃、C12C13烷烃。讨论了聚丙烯单体挥发的这几种有机物的来源。同时研究了不同助剂对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产生的影响:抗氧剂1010的加入使PP/POE/滑石粉复合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体系中丁烯峰面积大幅增加,排除了抗氧剂1010会导致体系产生保留时间为17.8min的2、4-二叔丁基苯酚;而2、4-二叔丁基苯酚产生的是由抗氧剂168分解得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配方挥发的有机物十甲基环五硅氧烷的来源是由耐刮擦剂HG600R带入的副产物;光稳定剂V9900使丁烯、4-甲基辛烷的峰面积均有下降,V9900添加量为3%时与不添加V9900比较,丁烯下降了30%,4-甲基辛烷则降低了17%。2、针对为一汽大众研发的内饰件用PP复合材料中的两种气味突出的配方做了气味溯源研究,GC/MS/Sniff是目前针对未知物溯源的一个成熟可行的办法,本文首次应用该方法对TD-5、TD-10两种PP复合材料配方下,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全谱图闻嗅,发现了难闻刺激性气味对应的有机物,测定了不同气味化合物的含量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成分。值得一提的是,烯烃类的挥发性有机物是PP复合材料难闻气味的主要来源,不同于以往认为PP树脂中醛、酮为主要气味的来源。实验证明,长链一端或者中间带有双键的烯烃具有臭味、怪味,是TD-5、TD-10配方下的难闻气味的主要贡献。4,6,8-三甲基-1-壬烯、1-十二烯、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是TD-5和TD-10两种配方中共同出现的VOCs物质,是这两种配方下PP复合材料里气味刺激性比较强的挥发性有机物。它们一对一闻嗅后气味描述都是难闻,等级在1.5-2。另外,2-甲基-4-壬烯,5-甲基-5-十一烯也是TD-10配方里难闻气味的主要来源,尤其5-甲基-5-十一烯气味描述为臭味,更难闻。3、我们首次深入研究了蛋白石页岩的微孔-介孔协同作用对两种烷烃分子甲基环己烷和2,4-二甲基庚烷的选择性吸附。对聚合物中释放的烷烃类小分子的定向选择性吸附实验是本论文的创新点。甲基环己烷和2,4-二甲基庚烷是聚丙烯复合材料挥发的有机化合物中的两种小分子物质,它们的挥发量很高,但是当蛋白石页岩在PP复合材料体系中的添加量从2%、4%、8%、12%递增到16%时,与未添加页岩相比,甲基环己烷、2,4-二甲基-庚烷的排放量都大幅地减少了。页岩添加量为16%时,甲基环己烷、2,4-二甲基庚烷的峰面积分别降低了54%和38.9%。通过增加页岩的添加量,验证了蛋白石页岩确实对甲基环己烷和2,4-二甲基庚烷的排放产生有效的降低效果。通过N2吸附法测定了轻质蛋白石页岩的比表面积,吸附曲线,孔径和孔径分布;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页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给出了页岩的孔隙结构。多点BET给出了轻质蛋白石页岩LWS的比表面积为94.2 m2/g,总孔体积为0.317 ml/g。通过一系列对页岩粉体的研究表征,证实了页岩LWS的强吸附性能归因于高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微孔是降低甲基环己烷和2,4-二甲基庚烷排放的有效途径。页岩使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几乎没有变化,弯曲模量略有下降,冲击强度有降低。总之,轻质蛋白石页岩LWS孔隙中包含的微孔能有效地减少甲基环己烷和2,4-二甲基庚烷的排放。4、我们研究了页岩经过热处理后对聚丙烯复合材料中VOCs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热处理温度600℃、800℃、900℃相比,煅烧温度为700℃时,页岩的比表面积最大,总的孔容最高,微孔孔容最多。所以在600℃到900℃范围内不是煅烧温度越高,页岩的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热处理对页岩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方面的影响规律在600℃到900℃范围内是先升高后降低。但是热处理后的页岩对PP复合材料中2-辛烯的吸附能力下降。未经过热处理的页岩反而对PP复合材料中的小分子烷烃,比如甲基环己烷和2,4-二甲基庚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但是煅烧有利于减少页岩中的结晶水,而结晶水会使异丁烯和2、4-二叔丁基苯酚的挥发量增加,所以实验结果表明页岩煅烧后对PP复合材料中挥发的异丁烯和2、4-二叔丁基苯酚有明显的降低效果。5、硅烷偶联剂是最具代表性的偶联剂,我们选用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页岩表面进行接枝处理,使用苯基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主要的设计思路是PP复合材料里含有芳香烃、烯烃类物质,我在苯基功能化修饰蛋白石页岩孔道后,偶联剂上的苯基官能团能与芳香类、烯烃类物质产生更强的相互作用,产生化学结合力,不易于解吸。我们对页岩依次进行酸溶处理和化学改性中的偶联剂法对页岩表面进行改性,研究了页岩内部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改变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硅烷改性后的页岩对甲苯的吸附能力明显提升,且不易脱附。

肖纪超[10](2019)在《镍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及其不对称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芳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天然产物、农药和化工品中。许多畅销药物(如Lidoderm,Crestor,Abilify和Gleevec)中都含有芳胺骨架。传统的芳胺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亲核取代、胺和羰基化合物的还原胺化以及Buchwald-Hartwig和Ullman类型的C-N键偶联反应。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惰性sp3 C-H键的胺基化策略能直接引入C-N键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传统的C-H键胺化策略大多需要预先安装极性导向基,并且一般局限于导向基附近发生反应,相比较,远程惰性sp3C-H直接胺化仍是一个十分挑战性的课题。烯烃是十分易得、容易制备的原料,近年来由金属氢诱导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逐渐发展起来,基于我们课题组前期发展的镍氢催化的烯烃远程氢芳基化策略,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利用烯烃作为远程的无痕导向基通过合适的胺基偶联试剂来实现烯烃的远程惰性sp3 C-H键胺基化。我博士期间的课题主要围绕镍催化的烯烃远程氢胺化反应研究展开,以工业上十分廉价易得的硝基芳烃作为胺源,实现了高选择性的烯烃远程苄位胺基化。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镍氢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和相关不对称反应研究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发展了镍氢催化的体系,实现了烯烃和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该体系以NiI2为催化剂,6,6’-二甲基-2,2’-联吡啶(2-L1)为配体,Me(MeO)2SiH为氢源,DMPU/DMA为溶剂,温和条件下以较好收率和高区域选择性得到远程的苄位胺化产物,将工业上十分廉价易得的两种原料烯烃和硝基芳烃直接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芳胺。该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为芳胺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通过放大实验和烯烃异构体混合物的汇聚式合成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合成策略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我们通过一系列控制实验、氘代实验和中间体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该反应可能的机理。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研究了镍催化的烯烃和硝基芳烃的不对称远程氢胺化反应,设计并合成了 100多个手性氮配体,通过系列配体筛选和条件优化,以高选择性、中等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初步实现了该不对称转化。通过对系列配体的筛选,我们发现手性的Box和Pyrox结构类型的配体可以得到中等的不对称诱导效果,相比较Pyrox类型配体对映选择性更好。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了Pyrox配体的骨架结构与对映选择性两者之间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配体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

二、气相色谱法分析2,6-二异丙基苯酚气相胺化产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相色谱法分析2,6-二异丙基苯酚气相胺化产物(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有机酯、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气相色谱技术
        1.1.1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GC×GC)
        1.1.2 便携式和快速气相色谱技术
        1.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1.1.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GC)
    1.2 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1.2.1 聚硅氧烷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1.1 聚二甲基硅氧烷类固定相
        1.2.1.2 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类固定相
        1.2.1.3 聚氰基硅氧烷类固定相
        1.2.1.4 含氟聚硅氧烷类固定相
        1.2.1.5 多芳基改性聚硅氧烷类固定相
        1.2.2 聚乙二醇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3 离子液体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3.1 小分子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
        1.2.3.2 聚合交联的耐高温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
        1.2.3.3 混配型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
        1.2.4 手性气相色谱固定相
        1.2.4.1 环糊精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4.2 冠醚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4.3 纤维素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1.2.5 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
        1.2.5.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气相色谱固定相
        1.2.5.2 碳质材料在气相色谱技术中的应用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和聚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表征方法
        2.2.1 红外光谱(FTIR)
        2.2.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2.2.3 热重分析(TGA)
        2.2.4 凝胶渗透色谱(GPC)
    2.3 甲基含氢硅油的制备
    2.4 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聚合物(EUP-20)的合成与表征
    2.5 聚醚接枝聚硅氧烷聚合物(AEPP)的合成与表征
        2.5.1 烯丙基聚氧乙烯丁基封端聚醚的合成(AEPB)
        2.5.2 聚醚接枝聚硅氧烷(AEPP)的合成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EUP)色谱性能研究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EU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
        3.2.1 毛细管柱的制备
        3.2.2 毛细管柱预处理
        3.2.3 固定液的涂渍
        3.2.4 色谱柱老化
        3.2.5 固定相液膜厚度计算
    3.3 EU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质量评价
        3.3.1 柱效的测定
        3.3.2 色谱柱表面惰性测定
        3.3.3 色谱柱热稳定性测定
        3.3.4 色谱柱极性测定
        3.3.5 溶剂化参数模型
        3.3.6 速率理论曲线(Van Deemter曲线)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EUP固定相热稳定性
        3.4.2 EUP-20色谱柱柱效评价
        3.4.3 EUP-20色谱柱惰性评价
        3.4.4 EUP-20色谱柱极性测定
        3.4.5 EUP-20色谱柱溶剂化参数
    3.5 EUP-20色谱柱对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
        3.5.1 实验室配制混合样品的分离
        3.5.1.1 EUP-20色谱柱分离醇类混合物
        3.5.1.2 EUP-20色谱柱分离脂肪酸酯混合物(PAEs)
        3.5.1.3 EUP-20色谱柱分离醚类混合物
        3.5.1.4 EUP-20色谱柱分离白酒标样
        3.5.2 EUP-20色谱柱分析市售白酒
        3.5.2.1 EUP-20色谱柱分析清香型白酒
        3.5.2.2 EUP-20色谱柱分析浓香型白酒
        3.5.2.3 EUP-20色谱柱分析酱香型白酒
        3.5.2.4 EUP-20色谱柱分析芝麻香型原酒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聚醚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AEPP)的色谱性能研究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AEPP色谱柱的制备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AEPP色谱柱柱效评价
        4.3.2 AEPP色谱柱热稳定性评价
        4.3.3 AEPP色谱柱惰性评价
        4.3.4 AEPP色谱柱极性评价
        4.3.5 AEPP色谱柱溶剂化参数测定
    4.4 AEPP色谱柱对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
        4.4.1 实验室配制混合物样品的分离
        4.4.1.1 AEPP-18色谱柱分离脂肪酸酯类混合物
        4.4.1.2 AEPP-18色谱柱分离醚类混合物
        4.4.2 AEPP-18色谱柱分离分析市售香精
        4.4.3 AEPP-18色谱柱分离分析香烟烟气吸收液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束语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
    5.3 论文不足与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PBAT生物降解膜中主要有机添加剂及有机酸的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PBAT生物降解膜的概述
        1.1.1 基本信息
        1.1.2 理化性质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 试验设计
第2章 微波辅助萃取结合分散液-液微萃取鉴定PBAT生物降解膜中添加剂物质组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2.3 溶液的配制
        2.2.4 色谱-质谱条件
        2.2.5 实验内容
        2.2.6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2.2.7 基质效应及微萃取分析参数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添加剂的物质鉴定
        2.3.2 异氰酸酯的转化
        2.3.3 微波提取条件的优化
        2.3.4 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的优化
        2.3.5 方法学验证
        2.3.6 样品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超声萃取-衍生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PBAT生物降解膜中有机酸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主要试剂
        3.2.3 溶液的配制
        3.2.4 色谱-质谱条件
        3.2.5 实验内容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内标的选择
        3.3.2 超声条件的优化
        3.3.3 硫酸-甲醇溶液浓度的优化
        3.3.4 酯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3.3.5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优化
        3.3.6 方法学验证
        3.3.7 实际样品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PBAT生物降解膜中挥发性有机物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标准溶液配制
        4.2.3 实验内容
        4.2.4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条件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HS-SPME条件优化
        4.3.2 定性分析
        4.3.3 相对定量及方法学验证
        4.3.4 实际样品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本论文完成地点
硕士学习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本论文的资助项目

(3)陕西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有机杂原子的加氢脱除(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LTCT的研究现状
    1.3 LTCT的分离研究进展
    1.4 LTCT的催化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原料的预处理和分析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4 催化剂的表征
    2.5 LTCT相关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反应流程图
    2.6 CAs和LP_4的催化反应流程图
3 催化剂的表征
    3.1 Ni@Fe_2O_3的表征
    3.2 Ni@CeO_2的表征
    3.3 Ni/Fe@C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LTCT、LP_4和CAs的组成结构特征
    4.1 LTCT、LP_4和CAs的GC/MS分析
    4.2 LTCT、LP_4和CAs的FTIR分析
    4.3 LTCT的ESI Orbitrap MS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LTCT相关模型化合物的催化转化
    5.1 Ni@Fe_2O_3催化LTCT酚类化合物的催化转化
    5.2 Ni@CeO_2催化LTCT含氮化合物的催化转化
    5.3 Ni/Fe@C催化LTCT含硫化合物的催化转化
    5.4 本章小结
6 CAs的催化转化
    6.1 CAs可溶组分的催化转化
    6.2 本章小结
7 LP_4的催化加氢转化
    7.1 Ni@CeO_2催化LP_4催化转化的组成结构特征
    7.2 Ni/Fe@C催化LP_4催化转化的组成结构特征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合肥市地表水新型有机污染因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综述
    1.1 新型有机污染物简介
        1.1.1 新型有机污染物种类
        1.1.2 新型有机污染物来源与危害
    1.2 国内外新型有机污染物污染与研究现状
    1.3 新型有机污染物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
        1.3.1 新型有机污染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1.3.2 新型有机污染物样品分析与测定方法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监测断面
    2.3 样品采集与保存
        2.3.1 采样前准备
        2.3.2 水样采集
        2.3.3 水样保存
    2.4 主要仪器与试剂
        2.4.1 实验仪器
        2.4.2 实验试剂与材料
    2.5 样品前处理
    2.6 仪器条件
    2.7 数据处理
第3章 地表水新型有机物污染分析
    3.1 水体中新型有机化合物筛查结果分析
    3.2 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检出情况
        3.2.1 水体中塑化剂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3.2.2 水体中阻燃剂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3.2.3 水体中PPCPs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3.2.4 水体中PAHs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3.2.5 水体中农残类化合物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3.2.6 其他类化合物的检测结果与分布特征
    3.3 新型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点位方差分析
    3.4 重点污染物筛选
        3.4.1 重点污染物筛选因子
        3.4.2 重点污染物入选条件
        3.4.3 重点污染物名单
        3.4.4 重点污染物毒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道水污染分析
    4.1 河道水新型有机物检出情况
    4.2 河道水重点污染物检出情况分析
        4.2.1 各点位重点污染物检出数
        4.2.2 各点位重点污染物污染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9种监测项目
附录2 部分样品总离子流色谱图
附录3 新型有机污染物检测数据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致谢

(5)注射剂用密封件中9种苯胺类防老剂分析研究及其他成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注射剂用密封件的研究概况
        1.1.1 注射剂用密封件简介
        1.1.2 注射剂用密封件生产工艺
        1.1.3 注射剂用密封件中化学成分及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
        1.1.4 相关国内外药典标准
    1.2 苯胺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1 苯胺类化合物简介
        1.2.2 苯胺类化合物控制相关标准
        1.2.3 苯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1.3 立题依据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9种苯胺类防老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溶液配制
        2.3.2 色谱条件
    2.4 方法学验证
        2.4.1 专属性
        2.4.2 线性与范围
        2.4.3 检测限与定量限
        2.4.4 系统精密度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色谱条件的选择
        2.5.2 苯胺类防老剂安全风险控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注射剂用密封件中9种苯胺类防老剂的定量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色谱条件
        3.3.2 提取液制备及处理方法
        3.3.3 溶液配制
    3.4 方法学验证及样品测定
        3.4.1 专属性
        3.4.2 溶液稳定性
        3.4.3 回收率
        3.4.4 样品测定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正己烷提取液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3.5.2 水溶性提取液固相萃取方法的选择
        3.5.3 注射剂用密封件的不同提取液中苯胺类防老剂的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注射剂用密封件中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成分 GC-MS法的初步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顶空进样
        4.3.2 直接进样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样品制备方法选择
        4.4.2 注射剂用密封件中成分分析
        4.4.3 抗氧剂1135及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的LC-MS法进一步确认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申请
致谢
附录

(6)抚顺页岩油中含蜡组分的富集及精制石蜡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页岩油的加工利用
    1.3 石蜡的性质与应用
    1.4 双溶剂萃取的特点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2 实验
    2.1 原料的预处理与分析
    2.2 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2.4 分析与计算
3 蜡组分的富集与分析
    3.1 双溶剂的筛选
    3.2 模型油的分离与分析
    3.3 萃取条件的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粗石蜡与精制石蜡的制备
    4.1 蜡组分的吸附脱色
    4.2 粗石蜡的重结晶
    4.3 本章小结
5 双溶剂萃取过程的机理
    5.1 模型化合物与溶剂的相互作用类型
    5.2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烟草中甾醇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甾醇的概况
        1.1.1 甾醇类化合物
        1.1.2 烟草中的甾醇
        1.1.3 甾醇与烟草的感官质量
    1.2 甾醇的分析方法
        1.2.1 薄层色谱(TLC)
        1.2.2 气相色谱(GC)
        1.2.3 高效液相色谱(LC)
    1.3 烟草中甾醇的研究
        1.3.1 烟草中植物甾醇的存在、类型
        1.3.2 烟草中甾醇对卷烟安全性的影响
    1.4 生物技术降解烟草中有害物质的研究
        1.4.1 生物技术烟草中的应用研究
        1.4.2 烟草中甾醇去除的方法
    1.5 本课题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甾醇类降解菌株的筛选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3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预处理
        2.2.2 菌株的富集培养
        2.2.3 菌株的初筛
        2.2.4 菌株的复筛
        2.2.5 菌种的形态学鉴定
        2.2.6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2.2.7 甾醇薄层层析分析
        2.2.8 发酵液中甾醇含量的GC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株富集、分离结果
        2.3.2 菌株形态学鉴定结果
        2.3.3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2.3.4 微生物降解甾醇的初步验证
    2.4 小结
第三章 菌株生长及降解甾醇的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3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生长培养及甾醇降解
        3.2.2 生物量测定方法
        3.2.3 甾醇含量测定
        3.2.4 菌株生长及降解甾醇的单因素条件优化
        3.2.5 降解甾醇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微生物生长及降解甾醇的单因素条件优化结果
        3.3.2 降解甾醇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甾醇降解菌在再造烟叶中的应用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样品与菌株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原料浸提液制备
        4.2.2 甾醇降解菌发酵浸提液
        4.2.3 烟草浸提液中甾醇含量的测定
        4.2.4 浸提液化学成分及香味成分分析
        4.2.5 再造烟叶热裂解产物分析
        4.2.6 再造烟叶中苯并芘的检测
        4.2.7 感官评价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烟草浸提液中甾醇含量的测定结果
        4.3.2 浸提液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4.3.3 浸提液香味成分分析结果
        4.3.4 再造烟叶热裂解产物分析结果
        4.3.5 再造烟叶中甾醇及苯并芘的检测结果
        4.3.6 感官评价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甾醇降解菌在烟丝发酵中的应用
    5.1 实验材料
        5.1.1 原料与菌株
        5.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烟丝的发酵处理方式
        5.2.2 烟丝发酵后化学成分的检测
        5.2.3 烟丝发酵后香味物质的检测
        5.2.4 烟丝发酵后甾醇含量的检测
        5.2.5 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的检测
        5.2.6 卷烟烟气中香味物质的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烟丝发酵后化学成分的检测结果
        5.3.2 烟丝发酵后香味物质的检测结果
        5.3.3 烟丝发酵后甾醇含量的检测结果
        5.3.4 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的检测结果
        5.3.5 卷烟烟气中香味物质的检测结果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科研鉴定成果
致谢

(8)镍催化烯烃的迁移氢酰化、远程氢胺化及不对称碳胺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烯烃异构化的机理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通过异构化进行的远程官能团化反应
    1.3 过渡金属催化的使用苯甲酰羟胺为胺源的亲电胺化反应
    1.4 过渡金属催化的酰基化反应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镍氢催化的烷基溴和烯烃的迁移酰基化反应
    2.1 引言
    2.2 反应条件优化
    2.3 反应适用性和放大实验
    2.4 机理探究
    2.5 本章小结
    2.6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镍氢催化的烯烃迁移胺化反应
    3.1 引言
    3.2 反应条件优化
    3.3 氢胺化反应底物拓展
    3.4 放大量的烯烃混合物归一远程氢胺化实验
    3.5 机理探究
    3.6 本章小结
    3.7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镍催化的烯烃不对称碳胺化反应
    4.1 引言
    4.2 反应条件优化
    4.3 反应的适用性探究
    4.4 机理探究
    4.5 本章小结
    4.6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一 未知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附录二 代表性化合物核磁及HPLC谱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论文情况
致谢

(9)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及微-介孔硅材料对VOCs的吸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概述
        1.1.1 什么是VOCs气体及车内VOCs的主要来源
        1.1.2 VOCs气体的危害
        1.1.3 汽车VOCs的相关法规
    1.2 聚丙烯材料VOCs的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过氧化物降解法和氢调法
        1.2.2 化学反应法
        1.2.3 物理吸附法
    1.3 多孔材料在吸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应用
        1.3.1 程序升温脱附—吸附理论
        1.3.2 介孔硅材料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最新进展
    1.4 天然介孔材料-蛋白石页岩
        1.4.1 蛋白石页岩的化学成分
        1.4.2 蛋白石轻质页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1.4.3 蛋白石页岩吸附VOCs的应用前景
    1.5 汽车内饰件VOCs测定方法及检测项目
        1.5.1 汽车材料VOCs的测试方法
        1.5.2 采样袋法
        1.5.3 检测舱法
        1.5.4 顶空法 (HS-GC/MS)
        1.5.5 热解析法
        1.5.6 汽车VOC检测的项目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Test
        1.5.7 总碳测试Individual Material Emissions& Total Emissions
        1.5.8 甲醛释放量测试Formaldehyde Test
        1.5.9 雾化测试Fogging Test
        1.5.10 气味测试Odor Test
    1.6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2章 聚丙烯树脂单体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丙烯树脂单体挥发的VOCs中峰面积最高的几种物质
        2.3.2 浅析聚丙烯单体挥发的几种有机物的来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助剂对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增韧剂(POE)对PP复合材料产生VOCs的影响
        3.3.2 抗氧剂1010及 168 对PP复合材料产生VOCs的影响
        3.3.3 耐刮擦剂HG600R对PP复合材料产生VOCs的影响
        3.3.4 光稳定剂V9900对PP复合材料产生VOCs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两种配方下聚丙烯复合材料的VOCs气味溯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设备
        4.2.2 样品制备
        4.2.3 TDS-GCOMS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TIR及TGA对聚丙烯复合材料TD-5 及TD-10 的表征
        4.3.2 以聚丙烯为基体的TD-5、TD-10 两种配方的VOCs成分分析
        4.3.3 以聚丙烯为基体的TD-5、TD-10 两种配方的VOCs气味来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轻质页岩对PP复合材料中两种挥发性小分子的定向吸附及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
        5.2.2 样品制备
        5.2.3 力学性能测试
        5.2.4 孔径分析
        5.2.5 顶空-气相色谱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页岩LWS化学结构及孔性质
        5.3.2 页岩的添加量对甲基环己烷和 2,4-二甲基庚烷的挥发量影响
        5.3.3 微孔的量与脱附量的关系
        5.3.4 页岩的不同添加量对聚丙烯复合材料中VOCs的影响
        5.3.5 页岩LWS添加量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页岩热处理对聚丙烯复合材料中VOCs的吸附效果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热处理后页岩的孔容、孔径、比表面积
        6.3.2 不同煅烧温度的页岩对VOCs中异丁烯挥发量的影响
        6.3.3 不同煅烧温度的页岩对VOCs中 2、4-二叔丁基苯酚的挥发量的影响
        6.3.4 不同煅烧温度的页岩对VOCs中 2-辛烯的挥发量的影响
        6.3.5 不同煅烧温度的页岩对VOCs中丙酮挥发量的影响
    6.4 结论
第7章 页岩酸溶及偶联改性对聚丙烯复合材料中VOCs的吸附效果的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页岩粉体的酸溶及偶联
        7.2.2 页岩粉体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共混配方
    7.3 结果与讨论
        7.3.1 酸溶处理对页岩孔径的影响
        7.3.2 热处理、酸溶处理、偶联处理后的页岩对甲苯的程序升温脱附的对比
        7.3.3 酸溶后的页岩对聚丙烯复合材料中VOCs的吸附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镍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及其不对称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烯烃异构化的机制
    2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2.1 锆催化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2.2 铑和铱催化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2.3 钌催化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2.4 铁催化的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2.5 钴催化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2.6 银催化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2.7 钯催化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2.8 镍催化烯烃远程官能团化
    3 芳胺的合成方法
        3.1 胺的直接烷基化
        3.2 还原胺化
        3.3 Buchwald-Hartwig & Ullmann类化
        3.4 亚硝基作为胺源的胺化反应
        3.5 羟胺作为胺源的胺基化反应
        3.6 硝基作为胺源的胺基化反应
    4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镍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
    1 引言
    2 反应条件优化
    3 反应的适用性和应用
    4 机理研究
    5 本章小结
    6 实验部分
    7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镍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不对称氢胺化反应研究
    1 引言
    2 反应条件优化
    3 本章小结
    4 实验部分
    5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一 未知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附录二 代表性化合物核磁谱图
附录三 已发表论文
致谢

四、气相色谱法分析2,6-二异丙基苯酚气相胺化产物(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有机酯、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柏建春. 山东大学, 2021(12)
  • [2]PBAT生物降解膜中主要有机添加剂及有机酸的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D]. 崔欢.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陕西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和有机杂原子的加氢脱除[D]. 高华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合肥市地表水新型有机污染因子调查研究[D]. 余紫燃. 合肥学院, 2020(12)
  • [5]注射剂用密封件中9种苯胺类防老剂分析研究及其他成分初步研究[D]. 谭继华.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2020(06)
  • [6]抚顺页岩油中含蜡组分的富集及精制石蜡的制备[D]. 李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烟草中甾醇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研究及应用[D]. 王璐.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0(08)
  • [8]镍催化烯烃的迁移氢酰化、远程氢胺化及不对称碳胺化反应[D]. 何军. 南京大学, 2020(02)
  • [9]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研究及微-介孔硅材料对VOCs的吸附效果[D]. 张迪. 吉林大学, 2019(02)
  • [10]镍催化的烯烃与硝基芳烃的远程氢胺化反应及其不对称反应研究[D]. 肖纪超. 南京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气相色谱分析2,6-二异丙基苯酚的气相胺化产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