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什么样的家电畅销(论文文献综述)
陈凌[1](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提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何美林[2](2020)在《《经济日报》广告中的消费文化变迁研究(1983-2018)》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居民生活就实现了从物质资料匮乏与短缺的状态转向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消费阶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中国目前已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消费成为实现国家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推手,消费文化进而成为我国在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广告作为承载消费文化的表现形式,从广告视角研究中国消费文化及其变迁历程,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以点窥面,从广告的镜像功能中理清中国历史社会演变的消费文化趋势;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广告传播机制构建正向的消费文化内涵,为国家经济助力提供一点实证参考价值。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党报、经济大报的《经济日报》为研究对象,对其1983年至2018年刊载的广告做抽样、编码、统计和话语分析,探析广告中映射的中国消费文化变迁史及其变迁规律。从广告的内容分析中,发现《经济日报》呈现的消费文化变迁的五个阶段:1985年前,生活消费商品短缺,居民无奈只能维持传统“节俭”的消费文化;1986年至1992年,广告和消费商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社会逐渐转向居民具有自主消费意识的适度消费文化;1993年至1999年,市场全面开放,西方跨国公司广告的强势入侵,加剧了我国消费主义文化倾向和消费主体的阶层化趋势;进入新千年后,中国消费市场繁荣,在全球化市场加速的进程中,出现了东西方文化观交融,传统、现代、后现代消费观念交汇共生的多元消费文化状态;2011年至2018年,新消费引领的消费结构升级确立了消费者在市场的主体地位,我国逐渐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人为本、以人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为中心”的新消费文化。消费文化的变迁过程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它往往以符号为依托描绘着人们观念中的理想化状态,无形之中实现以商品为载体的观念渗透。它是特定时代和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物,是国家调节市场和政策形态下的合理安排。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的消费需求,重构商品在消费市场中的存在价值。其变迁过程必然是新旧交替、循序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每一阶段占主导的消费文化内涵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文中将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二木雪江(Yukie Niki)[3](2018)在《村上春树国际化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1949—),日本现代着名小说家、文学翻译家,其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风靡全球约40年,被译成50多种语言,畅销世界40余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全世界众多读者和粉丝的肯定和追捧,形成持续不消的“村上春树热”。社会各界对村上春树及其作品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可是囿于语言文化、文献材料和学术视角的局限性,存在的问题也颇多,诸如对影响村上春树成名的环境因素、作者及作品的价值观、作者自我营销策略等问题研究相对零散、片面。另外,村上春树及其作品能跨越种族、国家等方面的限制,对于他走出国家,走出亚洲,世界成名的原因的考察和分析等研究不足。目前,学者尚未立足于复杂动态系统的视角研究该问题。本研究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村上春树在世界成名的原因,该研究不仅能对现代作家创作和作品传播提供可参考性经验借鉴,也能为新时代中西方国际间进行有效的文化互惠交往提供可行性策略建议。通过对比分析,本研究能较为系统地考察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与日本其他作家的共性和差异。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主要由绪论、结论和四个章节共六个部分组成。本研究通过收集和梳理有关村上春树作品的研究文献,采用文本细读法、跨学科研究法、社会学研究法、话语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从动态和系统的研究视角考察,影响村上春树成名的环境因素,及各环境因素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村上春树的价值观,以及村上春树全球性的自我营销策略等国际化成因。本研究从宏观层面上通过对村上春树的成名环境因素进行动态分析,总结了影响村上春树成名的环境因素有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本研究从微观层面上通过对村上春树的价值观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村上春树具有创作的自由、勇敢、正直、执着和政治介入等五个价值观,并且其政治介入也经历一次重大转变,即由“非介入”转变为“介入”。本研究主要从特殊性、复杂性、共鸣性等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村上春树文学作品的特点。村上春树作品表现的特殊性主要围绕作家思想的特殊性,写作技巧的特殊性,独子环境的特殊性来展开研究。村上春树作品表现的复杂性主要有文化国际化、文艺娱乐化、宗教融入化、神话关联性等的彼此独立又交叉融合的影响作用。村上春树作品蕴含的共鸣性特点是他成名最重要的关键点之一。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共鸣性特征,即由政治和亲情带来失望而产生丧失感;由追求个性带来的孤单感;由脆弱诱发攻击性行为。本研究立足于村上春树作品在日本和美国的传播和影响比较考察了村上春树的自我营销策略。村上春树在营销策略方面即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性。另外,从两个立场考察了村上春树作品的主体性:一是立足于村上春树作为被译者的立场考察其主体性;二是立足于村上春树作为翻译者的立场考察其主体性。本研究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村上春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获取除本国之外的世界着名文学奖项本身就是作家国际化发展成名的一个主要途径。具体从诺贝尔文学奖的基本特征,“推荐”和“翻译”的重要性,以及诺贝尔文学奖的“轮流制”特点等三个方面分析可知,村上春树在有生之年难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每年村上春树能否获奖的媒体竞猜本身就是一个高明的宣传策略,凸显其国际化发展成名的多样性,因为多数作家在获奖之前都是默默无闻或仅在本国内知名,当获奖之后一夜成名,获奖前后的媒体轰动效应相差巨大。本研究成果弥补了中国学术界村上春树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和深入性的不足,丰富了中国有关村上春树的研究资料,为增进日、中两国文化的深层交流提供了可借鉴性经验和策略建议。同时,不仅为世界文学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参考价值;也为东亚地区乃至全球各国的文学作家们名扬世界提供了实践借鉴和理论指导意义。
杨紫玮[4](2018)在《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学消费 ——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的演化逻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世纪之交的文学盛宴一一文学消费热潮的形成过程和演化逻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文学消费在世纪之交如何突破社会文化边缘地位的过程,揭示制约文学消费变迁的内在逻辑。首先,本文在绪论中概述了制约文学消费变迁的内在逻辑,评析了学术界关于文学消费的研究现状,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选题价值。本文认为,近年来,20世纪晚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社会转型改革转型、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新媒体互动交流文化的兴起叠加在文学消费领域,共同构成了文学消费持续升温的动力机制,成为制约文学消费变迁的内在逻辑。但是社会转型、消费社会、新媒体暂时还无法消除干扰文学消费的障碍,文学消费还面临着困境。在第一章中,本文简述了文学消费的理论发展问题和世纪之交的文学消费盛况。随着文学消费现象日益突出,文学消费逐渐成为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出现在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中。文学消费的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多种理论资源的扶持下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得到了文学理论的重要部分。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发展的环境中,文学消费的氛围变得浓烈,文学消费的规模扩大了,文学消费市场行情非常喜人,呈现出繁荣景象。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文学消费发展的历程颠覆了文学边缘化的悲观论调,说明文学消费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第二章中,本文分析了社会转型对文学消费的巨大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之前的总体性结构抑制了文学消费,迫使文学消费改头换面地潜藏于社会结构中。改革开放启动以后,社会转型结构将文学生产部门的经济潜能、文学消费群体的利益需求释放了出来,国家机器、文学创作与出版部门、文学消费群体经由一系列社会组织的中介沟通而共同创造了繁荣的文学消费市场。社会转型促进了文学消费的结构分化,卸除了文学消费的思想包袱,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阅读需求,留足了个性化阅读空间。中国社会社会转型转型为文学消费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社会条件,文学消费也为社会转型转型增添了促进手段,两者在因缘际会之中创造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文学消费盛宴。在第三章中,本文指出消费社会刺激了文学消费的欲望。90年代后期以来,在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向社会扩散的趋势下,文学的符号价值得到彰显,文学阅读成为一种符号系统化的消费方式,按照消费的社会逻辑嵌入到社会生活中。消费社会的符号化策略采用“匮乏”与“丰盛”的辩证法、符号报废与更新的方式,不断制造差异性的符号价值体系,建立了持续开掘文学消费欲望的符号机制。消费社会介入文学消费,使文学消费欲望的刺激与满足成为文学活动良性循环的过程。消费社会的欲望诱导机制,还带来了一种不知足常乐的消费效应,塑造了文学消费的典型方式——类型消费热。消费的社会逻辑呼应了大众消费对于符号价值的需求和日常生活增值体验的需求,最终将文学消费拓展为符号价值不断更新的社会生活空间。在第四章中,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给文学消费带来的新景观。新媒体通过点击率的聚合效应、自动化与自主性的互动回路、移动式生活元素的构架,点燃了文学消费的热情。新媒体通过便捷化、互动化、个性化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文学消费的开放性。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原创作品的资源结构得到实时更新,读者参与阅读点击的热情高涨,触屏点击带给文学读者轻松愉快的消费快感。文学消费不仅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化的、自动化的浏览需求,也成为一种更为个性化和自主化的生活方式。在第五章中,本文探讨了新世纪文学消费面临的问题。新世纪文学消费的盛况难以掩盖消费的尴尬,文学生产总体产能过剩与消费结构失衡的阴影不散,文化休闲项目增多稀释了文学消费的份额,影视消费侵蚀着文学消费的地盘。文学消费的动机机制存在缺陷,社会转型瓦解了文学消费的价值规范和应有的人文底蕴,消费社会用符号意义取代了文学意义、扭曲了文学消费的欲望,新媒体使文学消费沦为互动平台上的自动化反应,造成了文学消费的新障碍。文学消费用户必须克服诸多障碍,才能轻松愉快地享受阅读乐趣。在结语中,本文认为新世纪文学消费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活元素,参与了社会生活的组织过程,文学消费的前景在于融入生活。社会发展正在消除文学消费的障碍,文学消费还有精彩场景值得期待。
河娜(Ha Na)[5](2018)在《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是“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也一直备受中国媒介人的关注,但全面系统研究韩国有关成就及揭示其动因的论着迄今还是空白。本论文尝试开展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工作,以望能为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以及中国新媒介的成长发展都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韩国新媒介产业领域当中选取核心的五大产业——互联网产业、移动新媒介产业、数字出版产业、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数字电视产业进行分析与考察,在探寻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态势的同时,着重展开对其各个不同领域的新媒体产业之内涵及特征的解析与阐释,尽可能详细剖析出其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中的特点与兴起的动因。本文运用当今最新的产业报告、政府机构政策报告以及相关学术资料,梳理并揭示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整体风貌,力图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来揭示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的动因。立足于对韩国新媒介产业的发展动因,通过探讨韩国新媒介产业背后的韩国国民性等文化因素,进一步对韩国文化创意市场做出全新的解读。本文的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运用较为详实的一手资料,通过对“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韩国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服务及特点”和“韩国互联网产业的管理”这三项有机联系之内容的考察,全面对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展望进行了呈现。二是从“韩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韩国移动媒体的主流趋势与动向”、“韩国智能媒介的主要增值应用服务”和“移动广告产业动向分析”这四个互为关联的不同侧面,来阐释韩国移动新媒介产业的兴起发展所具备的特点。三是通过对“韩国出版产业的现状”、“影响韩国出版产业的历史因素”、“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及“韩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的产业动态变化的分析,来梳理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势做以展望。四是将韩国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为研究对象,从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详细分析韩国网络漫画“Webtoon”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韩国动漫市场制度政策的建议和展望。五是通过对普通电视到高清及数字电视的发展进程的整理分析,在韩国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历程与韩国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背景下,来阐述在韩国数字电视产业影响下重构和发展。本文最后对韩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进行概观论述、并对其发展动因进行分析、建议与总结,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并蓄与包容的韩国新媒体产业进行文化定位,并对其新媒体领域的后续研究作出概要铺垫。
王宏波[6](2016)在《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文中认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传记则是人的历史;传记在展现人的历史的同时,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各种具体文化现象。传记古老而又时新。在西方,传记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文体品种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新传记。我国传记上承古代《史记》的史传传统,到了20世纪初,由梁启超、胡适等倡导,从理论与创作实践方面开创了我国新的传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记逐渐走出了与史学的分野,真正独立于文学之林。这一非虚构文体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特别是90年代之后,出现了繁荣与勃兴。传记已经成为一个自成格局、具有特殊性的文学乃至文化与出版现象。传记作品从着者创作到以图书形态呈现出来并在受众中广布,出版这一环节承载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可以说,离开出版就没有传记;而在当代出版实践中,传记蓬勃发展,传记作品已成为图书出版物中一个重要的集群与类别,在图书市场中展现出坚挺的身影。传记的蓬勃发展呼唤着出版理论研究。传记出版也因应着时代与社会。本研究从出版传播学、出版与社会关系等角度,试图解决这么几个主要问题:一、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究竟是怎样一个状况;二、传记出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三、传记出版与社会、时代的关系,等等。本研究利用了相关书目数据,借鉴了出版双效理论、书史理论、媒介空间理论以及社会变迁理论等,运用了跨学科研究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还进行了相关访谈与观察等。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1949年以来六十多年传记出版的数量变化、发展阶段等概况,分析了几十年间媒介空间的流变、传记出版的时代背景与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等,以传记这一类出版物作为一个侧面,来展现当代中国出版发展的流变。同时,重点探讨并展现了传记出版与社会、时代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即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传记,一个时期的传记出版也能深刻地反映出时代氛围与现象。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传记出版体现出了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十七年时期,传记题材与传主是从普通工人、农民、士兵等群体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与英雄这样“完全新型的人物”,突显的是时代新人登上历史舞台,是政治形势主导下的“红色”出版、“红色”阅读潮流下的英雄叙事。十年特殊时期,前期的“去英雄化”,即所写的人物为当代时下的普通群体中涌现出的体现努力工作、积极奉献、不怕牺牲为价值导向的先进典型、积极分子,主要表现出人物的奉献、牺牲等精神是在毛主席的思想精神影响教育下形成的,即表达一种忠心,其指向的是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后期的“去当代化”,即历史人物传记唱主调,传记作品主要写的是秦始皇以及李斯、曹操、王安石等具有改革家、法家气质的人物以及农民起义的首领等,虽话说历史,但意指当下。新时期以来传记出版开始复苏与振兴,不断突破了政治人物题材的禁区,将帅、文学艺术家、人文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改革风云人物、财经人物、明星主持人乃至普通人等各类人物你方歌罢我登场,多音齐奏、多元共生,反映出时代的开放与进步,社会从非正常到逐步走向正常,从封闭、保守、僵化到逐步走向开放、包容、自信与进步;社会由政治偶像、生产偶像向消费偶像转变,表现出我国社会由政治主导、阶级斗争为主到以生产者为中心再转向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社会变迁;明星图书的消费,反映出社会全面迈入自我意识觉醒高涨、强调自我价值的时代,社会大众逐渐摆脱了传统的保守心理,人性得以解放与张扬;平民传记及个人史的书写,由名人而凡人、由精英而大众,反映出“以人为本,关注心灵”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这充分展现了各个阶段传记发展的特征以及传记出版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本研究拓展了出版学研究、传记研究的空间领域,丰富了有关研究成果,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叶凤琴[7](2015)在《品牌原型研究 ——以电视广告为例》文中指出电视广告作为品牌塑造与传播的重要工具,通过其创意与艺术表达赋予产品以特定的意义,使得产品成为了具有文化性与情感性的品牌。这样不仅促进了产品的有效营销,更是由此使得品牌具有了文化品格、情感象征、意义系统和人格样式,成为一个时代消费者的精神符号与文化表征。通过对世界强势品牌的考察与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强势品牌的创建过程大多表现出永恒而普遍的原型。原型所具有的与消费群体进行深层有效沟通的力量,使其成为国际强势品牌塑造与传播的秘钥。而相较之下,中国在品牌的创建实践中,未能自觉运用原型来作为品牌创建与传播的有力武器,同时在理论上也较忽视品牌原型问题的研究,使中国广告与品牌创建在对消费者的有效沟通与价值认同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与挑战。本文选择电视广告作为分析对象,以原型理论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为理论范式,一方面除了在西方品牌原型的理论框架内探寻出适合中国的人物原型外,还提出了具有中国文化品格的叙事原型、意象原型、象征符号原型和仪式原型等品牌原型类型,并进一步进行了梳理和概括,构建出适合中国品牌创建的原型理论体系,以填补中国品牌原型研究中的空白。另一方面从品牌实践活动出发,在实证分析中国电视广告中存在品牌原型的基础上,论证原型理论对品牌传播与塑造的巨大作用,探寻出原型植入品牌形象的有效路径,对利用原型进行品牌创建进行策略性探讨,使原型理论具有工具性,凸显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本文力图兼顾品牌原型研究的工具性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思辨性,建立起广告研究、原型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问的关联,找寻出人类消费与传播沟通的“源代码”,为中国广告学研究拓宽理论视野,也为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夯实理论基础和提供动力支持。
郎咸平[8](2013)在《国美苏宁玩转资本》文中研究表明从销售业绩到扩张趋势再到赢利能力,国美和苏宁毋庸置疑都是中国家电零售业的佼佼者。那么,国美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它的壮大,而它的资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苏宁除了经营"家电"以外,也在从事其他业务,而且这些业务为苏宁产生庞大的利润,支持着苏宁快速成长。
林密[9](2012)在《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与空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独特的西方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研究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意义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价值。尽管他们各自的现实视野、研讨方式、思想资源与解放策略等各不相同,但都共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立场,延续了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焦点问题,即资本主义的社会权力关系构架如何实现自我再生产。不同的地方在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研讨主要是从严格的政治经济学视野当中展开,即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中探讨资本主义运动的界限,而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明确地将关注焦点转向了生产过程之外的社会生活当中,因而表现出明显的理论异质性。因此,以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为主题,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逻辑变迁,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和逻辑把握,更好地评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从整体上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空前提下,依据资本主义的时代变迁,以社会关系再生产为中心视轴,先后凸显出以下的三个批判视角——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与空间。它们既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再生产的三个重要维度,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先后表现出来的时代主题。首先,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意识形态维度。这是本论文上篇的论述主题。卢卡奇从泰勒制生产过程分析起步,借助韦伯的思想资源,将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合理化过程分析,推进到了社会生活的其他层次当中,涵盖了政治构架、法律与心理意识等层面,揭示了一个巨大的、无所不包的物化意识结构。这一物化现实,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现实的压迫与奴役现实,构成了无产阶级丧失主体意识、暂时遗忘历史使命的重要原因。克服的方法,正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总体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批判。与此同时,葛兰西基于美国福特主义的研究,揭示了福特主义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这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与控制的过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思想意识日趋一体化,成为一个意识形态的霸权结构。对于无产阶级解放策略而言,争夺文化霸权就成为了关键。在战后消费社会特征日益明显的时代,阿尔都塞将这种意识形态霸权的塑造过程推进到生产过程之外的社会生活当中,引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言说。此后,有关意识形态的研讨就全面地拓展到生产过程之外,并且逐渐走出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视野,成为一种结构与主体的关系叙事。总体而言,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由物及心)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将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的重要维度-意识形态凸显出来了。其次,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日常生活维度。这是本论文中篇的论述主题。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日常生活研究,在逻辑上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两个理论主题都共同指证了如下的事实: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发生的领域已经冲出传统马克思主义主导视野下的经济生产过程,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正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等人转向了对日常生活的研究的重要原因。他们共同指认了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全面异化的现象,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沦为资本逻辑的操控客体。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欲望、心理、生理与想像都变成了消费控制的对象或手段。不仅如此,人们满足欲望的方式也是被社会隐性操纵着。因此,所谓的社会主体在本质上已经论为一种被消费意识形态控制和塑造的“主体幻象”。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阶层正以他们各自的方式、不自觉地参与并保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从而使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组织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人们正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不自觉地认同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合法性,资本主义正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殖民,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合法性的生产与再生产。因此,在列斐伏尔等人看来,日常生活中所有异化现象的实质正是资本主义逻辑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掌控。进而言之,资本主义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重心已经由马克思视野中的生产方式再生产,过渡为生活方式再生产。第三,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空间维度。这是本论文下篇的论述主题。在马克思的资本分析思路之中,空间维度并不是一个理论逻辑上的重大缺失。从马克思有关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思路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战后呈现出来的“空间转向”在很大程度上是马克思资本分析思路的时代拓展和深化。随着战后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冲突与矛盾等问题的凸显,列斐伏尔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核心机密已经不再是他前期所指认的那样基于对日常生活的殖民,而且是对空间的殖民。资本主义幸存的秘密在于通过占有空间,并生产和再生产空间。正是在空间视域之中,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等批判主题实现了融合,同时也将人的意识形式与生活想象、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维度也纳入其中。在空间的视域之下,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总体性过程就更加明显了。哈维继承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思路,紧紧抓住资本积累与阶级斗争的核心视角,推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分析。一方面,哈维从宏观的全球资本流动与劳动分工、中观的城市化过程研究、微观的身体过程这三个视域,揭示了资本积累的时空策略及其内在矛盾;另一方面,哈维的过程-关系辩证法与社会生活多环节相互内化于过程之说,不仅为整体的空间分析提供了框架,同时也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模型。总体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研究,激活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并将之推进到马克思所未遭遇的时空境遇当中,并为我们在新的时空语境之中探索未来可能性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秋玥[10](2012)在《入世十年:中国家电业蜕变》文中指出10年前,当中国将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或WTO)时,家电产业忧虑"狼来了",很多业内人士担心国门大开,中国市场不再是中国企业的沃土;担心因为对WTO的规则不熟悉而在规则面前受阻。然而10年过去了,中国家电产业在"与狼共舞"中山河巨变,不仅成为了国际化的产业,更成为全球家电产
二、2001年什么样的家电畅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什么样的家电畅销(论文提纲范文)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经济日报》广告中的消费文化变迁研究(1983-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第2章 广告与消费文化的互动 |
2.1 广告映射消费文化 |
2.2 消费文化推动广告发展 |
2.3 广告与消费文化的互动机制 |
第3章 《经济日报》广告内容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2 数据分析 |
第4章 《经济日报》广告折射出的消费文化变迁过程 |
4.1 商品短缺表现出的“节俭”消费文化(1985 年前) |
4.2 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适度消费文化(1986-1992 年) |
4.3 市场全面开放的消费主义文化倾向(1993-1999 年) |
4.4 市场繁荣的多元消费文化(2000-2010 年) |
4.5 市场结构升级的新消费文化(2011-2018 年) |
第5章 《经济日报》广告中折射的消费文化变迁规律 |
5.1 消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5.2 消费文化影响社会观念 |
5.3 国家消费政策主导的消费文化 |
5.4 消费需求是消费文化与消费市场的联结点 |
第6章 结语 |
6.1 总结 |
6.2 启示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3)村上春树国际化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意义 |
第一章 村上春树成名环境因素及其价值观 |
第一节 村上春树创作初因简介 |
第二节 村上春树的成名环境因素 |
一、家庭环境因素 |
二、社会环境因素 |
三、政治环境因素 |
四、经济环境因素 |
五、影响因素关系特点 |
第三节 村上春树的价值观 |
一、自由 |
二、勇敢 |
三、正直 |
四、执着 |
五、“政治介入”转变 |
第二章 村上春树文学作品特点分析 |
第一节 特殊性 |
一、作家思想的特殊性 |
二、写作技巧的特殊性 |
三、家庭结构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复杂性 |
一、文化国际化 |
二、文艺娱乐化 |
三、宗教融入化 |
四、神话关联性 |
第三节 共鸣性 |
一、由政治和亲情带来失望进而产生丧失感 |
二、由追求个性带来的孤单感 |
三、由脆弱诱发攻击性行为 |
第三章 自我营销策略 |
第一节 在日本的自我营销 |
一、适当的深居简出增加神秘感 |
二、村上春树与出版社共同筹划营销计划和实施策略 |
第二节 在美国的自我营销 |
一、采用美式自我营销理念 |
二、在美国村上春树与出版社共同筹划营销计划和实施策略 |
第三节 村上春树作品被译主体性 |
一、被译者的主体性 |
二、翻译者的主体性 |
第四章 村上春树获诺贝尔文学奖可能性分析 |
第一节 诺贝尔文学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推荐”和“翻译”的重要性 |
第三节 诺贝尔文学奖的“轮流制”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学消费 ——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的演化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近年来文学消费研究的现状概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文学消费:世纪之交的文学盛宴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来临:理论与现实 |
一、文学消费:日渐活跃的概念 |
二、文学消费的理论确证 |
三、文学消费的现实表征 |
第二节 世纪之交文学消费的盛况 |
一、文学消费氛围变得浓烈 |
二、文学消费用户激增 |
三、文学销售市场行情看好 |
四、文学消费品种丰富 |
第二章 社会转型的逻辑与文学消费的姻缘际会 |
第一节 社会结构的转换与文学消费出场 |
一、社会结构转换的必然性 |
二、社会结构转换的策略:经济改革推动社会改革 |
三、文学消费:从潜隐到登台亮相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文学消费结构的变迁 |
一、文学消费结构的变化过程 |
二、社会转型对与文学消费的结构制约 |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组织原则的变化 |
第三节 社会转型卸除文学消费的思想包袱 |
一、突破审美价值的障碍 |
二、走出道德陷阱 |
三、化解意识形态尴尬 |
第三章 消费社会刺激文学消费的欲望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动力机制:消费的社会逻辑 |
一、西方消费社会的成型 |
二、消费社会与消费的社会逻辑 |
三、中国消费社会的语境 |
四、消费社会机制介入文学消费 |
第二节 文学消费的欲望制造:符号化 |
一、符号化推动文学消费 |
二、符号化的策略:丰盛与匮乏的辩证法 |
三、符号的报废与更新 |
第三节 文学消费的类型热:不知足常乐 |
一、新类型小说走红 |
二、新类型新符号:不知足常乐 |
三、成套作品与消费效用最大化 |
第四章 新媒体带来文学消费的新景观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新平台:新媒体 |
一、众说纷纭的新媒体 |
二、中国新媒体发展:文学消费的机遇 |
三、新媒体的理论新视域 |
第二节 新媒体点燃文学消费的热情 |
一、点击率:碎片化与聚合效应 |
二、互动回路:自动化与自主性 |
三、移动阅读:快餐消费与生活元素 |
第三节 新媒体提高文学消费的开放性 |
一、从名家独唱到无名作者走红 |
二、长篇热销与短篇复苏 |
三、阅读的未完成性 |
四、从阅读到阅读别人的阅读 |
第五章 新世纪文学消费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消费盛况难以掩盖文学消费的尴尬处境 |
一、文学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
二、文化休闲稀释了文学消费的份额 |
三、文学消费借力影视的尴尬 |
第二节 文学消费的动力机制存在缺陷 |
一、后总体性破坏了文学消费的均衡结构 |
二、消费社会扭曲了文学消费的欲望 |
三、新媒体造成了文学消费的新障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5)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难点 |
六、核心概念诠释:新媒介、新媒介产业 |
第一章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韩国互联网科技发展的脉络 |
二、韩国互联网产业应用的径路 |
第二节 韩国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服务及特点 |
一、电子商务(EelectronicCommerce) |
二、社区化电子商务(SocialCommerce;Socialshopping) |
三、家庭电视购物 |
四、互联网视频广告 |
五、物联网 |
第三节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
一、信息通信市场竞争促进政策 |
二、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
三、对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治理 |
第二章 韩国移动新媒介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韩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模拟服务与移动通信的大众化(第一代:韩国从1980年至1990年段) |
二、移动通信时代的进化(1G到4G) |
三、韩国各时代移动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
四、韩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实态 |
五、韩国的4G创造的新环境(LTE)与向5G的到来与展望 |
第二节 韩国移动媒体的主流趋势与动向 |
一、以On-demandService(立即响应式服务)为中心的移动媒体产业 |
二、韩国新媒体在MobileOnly(移动独占)时代 |
三、移动APP市场的动向分析 |
第三节 韩国智能媒介的主要增值应用服务 |
一、智能手机 |
二、金融技术(Fintech) |
三、移动办公与智能工作(MobileOffice&SmartWork) |
四、移动云计算 |
五、移动电子商务(Mobilecommerce) |
六、移动游戏 |
七、MobileAppcessory |
第四节 移动广告产业动向分析 |
一、韩国移动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 |
二、韩国国内移动广告运营商相关动向 |
三、韩国移动广告的类型与发展 |
四、韩国移动广告市场的展望 |
第三章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
第一节 韩国出版产业的现状 |
一、韩国出版流通市场的现状 |
二、韩国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影响韩国出版产业的历史因素 |
一、韩国图书定价策略的标准与细节 |
二、图书定价策略对韩国出版产业的影响 |
三、韩国出版着作权法动向 |
第三节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一、韩国数字出版的定义和范畴 |
二、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环境与动向 |
三、韩国数字出版研究的现状与课题 |
第四节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 |
第四章 韩国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 |
第一节 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
一、韩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向 |
二、韩国动漫产业用户动向 |
第二节 韩国网络漫画“Webtoon”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一、网络漫画(Webtoon)的定义和发展程序 |
二、OSMU(OneSourceMultiUse):创造出漫画之外的附加价值 |
第三节 韩国动漫市场制度政策的建议 |
一、作为韩流内容的网络漫画的地位 |
二、通过向海外市场进军克服韩国国内市场的局限 |
三、作为创造附加收入的核心内容的角色 |
四、韩国动漫产业政策目标 |
第四节 韩国卡通形象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
一、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发展与动向 |
二、各时期卡通形象的变迁 |
三、韩国国内卡通形象的OSMU成功事例 |
四、卡通形象产业的展望及管理战略 |
第五章 韩国数字电视产业 |
第一节 从普通电视到高清及数字电视 |
一、韩国电视发展的脉络 |
二、高清、数字电视的蓬勃兴起 |
第二节 韩国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历程 |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
第三节 韩国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
二、广播通信融合动向与实践 |
三、融合的法律体系 |
第六章 韩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动因 |
第一节 文化立国战略与新媒介产业政策的强力支持 |
一、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出台 |
二、政府的政策与支持 |
第二节 企业对新媒介产业的敏锐创新与积极投入 |
一、虚拟现实(VR)市场的发展战略:韩国Amway引进的AI“Dreame” |
二、移动游戏市场的规模营销与攻占缝隙市场 |
三、智能机器人(智能型)产业战略 |
四、借助平昌冬奥会,抢占世界5G服务制高点 |
五、以几家大公司为龙头,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 |
结语 |
参考文献与书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记的蓬勃发展对出版理论研究的需求 |
1.1.2 传记出版因应时代与社会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传记与传记文学 |
1.3.2 传记出版及传记出版价值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创新点 |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1.6.1 出版双效理论 |
1.6.2 书史理论 |
1.6.3 媒介空间理论 |
1.6.4 社会变迁理论 |
第二章 我国1949年以来出版与传记出版的数据统计与阶段划分 |
2.1 传记书目数据源 |
2.1.1 传记书目与《全国总书目》、版本图书馆书目 |
2.1.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传记类目划分 |
2.2 我国1949年以来出版与传记出版的数据统计 |
2.2.1 出版的数据 |
2.2.2 传记出版的数据 |
2.3 我国1949年以来出版与传记出版的阶段划分 |
2.3.1 出版的阶段 |
2.3.2 传记出版的阶段 |
第三章 时代新人与英雄叙事(1949—1965) |
3.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
3.1.1 高度组织化、一体化文化体制的建立 |
3.1.2 当代出版生产传播制度的建立 |
3.1.3 出版政策与传记出版政策 |
3.2 传记出版概观 |
3.2.1 数据分析 |
3.2.2 总体表现 |
3.3 “要表现完全新型的人物” |
3.3.1 新型的人物——“群众所向往的理想人物” |
3.3.2 榜样英雄的畅销 |
3.3.3 《高玉宝》、《雷锋的故事》的出版 |
第四章 “树典型,表忠心”与“历史人物唱主调”(1966—1976) |
4.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
4.1.1 “彻底批判”下的出版乱象 |
4.1.2 出版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
4.2 传记出版概观 |
4.2.1 数据分析 |
4.2.2 总体表现 |
4.3 个人崇拜下的工农兵表“忠心” |
4.3.1 个人崇拜与领袖传记出版 |
4.3.2 表“忠心”式传记出版 |
4.4 “尊法反儒”下的历史人物传记 |
4.4.1 “尊法反儒”与“尊儒反法” |
4.4.2 历史人物传记唱主调 |
第五章 复苏与振兴——各类人物传记题材的开拓与发展(1977—1991) |
5.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
5.1.1 “思想解放的春天” |
5.1.2 “书刊是思想文化科学的主要传播手段” |
5.1.3 传记出版政策新调整 |
5.2 传记出版概观 |
5.2.1 数据分析 |
5.2.2 总体表现 |
5.3 不断突破的政治人物传记出版 |
5.3.1 毛泽东传记出版的变化 |
5.3.2 蒋介石传记出版的变化 |
第六章 多元共生的复调(1992年以来) |
6.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
6.1.1 “南巡讲话”后的深刻转型 |
6.1.2 出版要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统 |
6.1.3 传记出版政策再调整 |
6.2 传记出版概观 |
6.2.1 数据分析 |
6.2.2 总体表现 |
6.3 “消费偶像”:明星传记“火爆” |
6.3.1 明星写书出传热 |
6.3.2 “生产偶像”到“消费偶像” |
6.4 经济主导时代的强音:商业经济人物传记出版 |
6.4.1 都市流行起“富人书” |
6.4.2 各类财经大佬引领新世纪风潮 |
6.5 “以人为本”:平民传记出版 |
6.5.1 “草根文化”与“个人史”书写 |
6.5.2 平民传记进入历史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2.1 研究局限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品牌原型研究 ——以电视广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范围、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四节 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品牌与原型 |
第一节 产品、商品与广告 |
第二节 广告发展新趋势 |
第三节 品牌与品牌原型 |
第二章 电视广告中的品牌原型 |
第一节 品牌原型价值探讨 |
第二节 品牌原型之源 |
第三节 探寻中国品牌原型 |
第三章 原型作为品牌的表征 |
第一节 表征:原型的存在方式 |
第二节 原型在品牌中的呈现 |
第四章 品牌原型的类型 |
第一节 人物原型 |
第二节 叙事原型 |
第三节 意象原型 |
第四节 象征符号原型与仪式原型 |
第五章 原型植入:策略与问题 |
第一节 决定品牌原型差异的因素 |
第二节 影响品牌原型效果的因素 |
第三节 品牌原型应用策略 |
第四节 品牌原型理论反思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1 70条测试广告具体分布 |
附录2 70个样本品牌人格测试结果 |
附录3 70个样本品牌人格词汇分析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国美苏宁玩转资本(论文提纲范文)
国美模式 |
走进国美电器 |
经营模式 |
演进及扩张 |
经营分析 |
国美经营模式 |
类金融模式 |
类金融的实际运作 |
类金融模式的证明 |
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 |
新增店铺所需资金 |
上市融资技巧 |
买壳 |
上市 |
资本运作技巧 |
国美整体上市 |
地产结合家电 |
扩张资金何处来 |
地产投资 |
苏宁样本 |
另类金融 |
上市融资 |
地产辅助 |
苏宁模式 |
(9)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与空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1、本研究的缘起 |
2、研究的意义与旨趣 |
二、关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问题域设定、研究进路与研究综述 |
1、关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问题域设定 |
2、社会再生产问题的研究进路 |
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焦点问题、总体策略与方法 |
1、本文的研究焦点 |
2、总体研究策略与方法 |
3、关于本文的其他说明 |
上篇 意识形态:从阶级关系到主体关系 |
第一章 从生产到意识的物化过程与资本主义再生产 |
第一节 物化的社会结构与物化意识 |
一、物化:从生产过程到意识结构 |
二、物化意识与总体性图景的消隐 |
第二节 社会-历史的总体性与“辩证的总体观” |
一、社会-历史的总体性 |
二、“辩证的总体观”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构架 |
第三节 阶级意识与历史主体的生成 |
一、作为“总体的主体”的阶级 |
二、社会再生产视野中的阶级意识 |
三、历史主体生成的曲折性与必然性 |
第二章 作为总体生活方式的福特主义及其霸权问题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变化 |
一、葛兰西对福特制的全面考察 |
二、作为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的福特主义 |
第二节 再生产视域下的霸权概念及其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拓展 |
一、葛兰西霸权概念的出场语境 |
二、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及其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拓展 |
第三节 阵地战与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对文化霸权的争夺 |
一、霸权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 |
二、知识分子问题 |
第三章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 |
第一节 “一种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 |
一、“意识形态是永恒的” |
二、作为历史基本结构的“意识形态” |
三、“意识形态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 |
第二节 劳动力再生产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一、劳动力的再生产问题 |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第三节 阿尔都塞的困境:主体何以可能? |
一、意识形态:封闭的永恒结构抑或矛盾与冲突之战场? |
二、从阶级分析走向抽象主体 |
中篇 日常生活: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 |
第四章 “晚期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与文化逻辑 |
第一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旨趣 |
一、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 |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旨趣 |
第二节 作为社会再生产中介的家庭与文化工业 |
一、关于权威与家庭的研究 |
二、文化工业批判 |
三、文化:动态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定位 |
第三节 需求被控的消费时代与单向度的人 |
一、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消费:虚假意识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
二、沦为工具的理性与主体的衰弱 |
三、否定的力量与新实践的可能性 |
第五章 “消费被控的官僚社会”与日常生活批判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社会的日常生活转型与日常生活批判转向 |
一、日常生活的时代转型 |
二、日常生活的理论化 |
三、日常生活的概念界定与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研究的前后转变 |
第二节 “消费被控的官僚社会”批判 |
一、从日常生活异化到消费异化 |
二、消费控制的策略:欲望的制造、引导与符号化 |
第三节 “工人阶级是革命的吗?” |
一、日常生活批判视域中的历史主体 |
二、“消费控的官僚社会”中的主体塑型 |
三、基于社会关系再生产视域下的工人阶级革命问题再考察 |
第六章 从“消费被控”到被迫的“符号消费” |
第一节 从“消费被控”到消费被符号操控 |
一、物的体系与消费社会批判的新起点 |
二、“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 |
第二节 “被迫消费”或消费意识形态批判 |
一、制造“主体性”幻觉的魔术师:广告 |
二、消费的“政治”功能及其“温柔的强迫性”实质 |
第三节 从社会关系再生产到差异的再生产 |
一、“物”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地位与角色的重新定位 |
二、人的差异化再生产 |
三、走向物-符号的差异再生产 |
下篇 空间: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生产 |
第七章 空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 |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空间视域 |
一、作为资本运动客观前提的空间 |
二、基于社会关系视角的空间分析 |
三、资本矛盾运动中的空间问题 |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空间性:再生产研究的空间拓展 |
一、意识形态的空间性 |
二、日常生活的空间性 |
第三节 空间研究何以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研究视域 |
一、传统社会理论的空间“近视”与“远视” |
二、空间的社会过程本质与资本主义研究 |
第八章 资本主义幸存与空间生产 |
第一节 再生产理论的拓展:从日常生活到空间 |
一、资本主义危机本质新思路:关系再生产 |
二、空间与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 |
第二节 再生产视域中的空间生产 |
一、空间的辩证法:从几何-物质性空间到社会-生产性空间 |
二、空间的社会性: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及其与生产的关系 |
三、“空间生产的历史方式”:社会历史的空间界划 |
第三节 资本主义空间及其矛盾 |
一、空间与资本主义再生产 |
二、资本主义空间的矛盾及其后果 |
三、走向社会主义空间 |
第九章 资本积累的时空机制与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新架构 |
第一节 资本积累的时空机制及其内在矛盾 |
一、空间与资本积累机制的研究拓展 |
二、空间视域对于资本积累研究机制的推进 |
三、资本积累时空机制的内在矛盾 |
第二节 过程辩证法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模型 |
一、哈维对辩证法的重构:关系-过程辩证法 |
二、社会生活是多环节的且相互内化于过程之中 |
第三节 空间研究与对“可能世界”的探寻 |
一、空间研究与历史变革主体之思 |
二、“战斗的特殊主义” |
结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推进 |
1、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思想简论 |
2、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及其层次 |
3、探索未来的可能性:走向一种“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入世十年:中国家电业蜕变(论文提纲范文)
市场环境发生巨变 |
中国地位快速攀升 |
核心企业成长迅速 |
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
四、2001年什么样的家电畅销(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经济日报》广告中的消费文化变迁研究(1983-2018)[D]. 何美林.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1)
- [3]村上春树国际化成因研究[D]. 二木雪江(Yukie Niki). 河南大学, 2018(12)
- [4]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学消费 ——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的演化逻辑[D]. 杨紫玮. 武汉大学, 2018(06)
- [5]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D]. 河娜(Ha Na). 上海大学, 2018(06)
- [6]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D]. 王宏波. 南京大学, 2016(08)
- [7]品牌原型研究 ——以电视广告为例[D]. 叶凤琴.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8]国美苏宁玩转资本[J]. 郎咸平. 资本市场, 2013(07)
- [9]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与空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D]. 林密. 南京大学, 2012(08)
- [10]入世十年:中国家电业蜕变[J]. 秋玥. 电器, 2012(02)